劉曉慶爭演白骨精,導演拍攝完十年不看它,你不知道的《西遊記》

2020-10-12 柴叔帶你看電影



《西遊記》是我心中永遠的痛,拍完後我整整十年沒看過它,一看見它就想換臺。」


這是晚年楊潔導演面對採訪時說的話。



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她如此厭惡自己辛辛苦苦拍出來的傑作?


17年後再拍續集,為何卻無法超越當時錯漏百出的經典?


柴叔覺得,看懂一部戲,你需要知道更多的幕後真相,才能明白86版《西遊記》真正的內涵。


天降大任——現實版「西天取經」


天降大任於楊潔也,其實並非偶然。


楊潔是「成都十二橋烈士」楊伯愷的女兒,自小受父親影響,性格特別倔強,也非常能吃苦。


接拍《西遊記》時,楊潔已小有名氣,1979年春晚就是她導演的。


隨後,電視成為了時尚,湧進來大批美國「敢死隊」和日本「阿童木」。


領導們覺得,咱們應該有屬於自己的電視劇,有傳統文化內涵的電視劇。



於是,1982年,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授權開拍。


這副重擔,落在了52歲的楊潔肩上,如何拍?拍什麼?全都是未知數。


這時候,大家提議看看國外怎麼拍《西遊記》:美日臺版本裡,唐僧要麼是個女的,要麼和妖怪談戀愛;而在瑞典,《西遊記》被改成了探險記。


領導問她:「怎麼樣?敢拍嗎?」


拍電視劇是楊潔多年的夢想,她毫不猶豫:「有什麼不敢?有錢就敢!」


臺裡敲定後,拿出了300萬,正式宣布楊潔為導演,負責把第一部四大名著《西遊記》搬上熒幕。


要拍,就拍真人版的、拍實景的,要把祖國的大山大河、寺廟道觀拍進去!


看了各國惡搞的《西遊記》,楊潔下定決心要拍一部屬於我們自己的經典電視劇。


選角風波——師徒四人


1982年3月,為了找到契合故事情節的實景,楊潔帶著幾個工作人員,走遍國內大江南北,只剩5個自治區沒有去。



他們汽車、火車、飛機、輪船換著跑,登過華山、黃山、九華山、火焰山,才找到大部分的實景拍攝地。


當場景確定後,那麼就要開始最為重要的選角了。


《西遊記》裡,師徒四人是最重要的角色,而孫悟空又是重中之重。



一開始,楊潔想找戲劇演員李少春,但李少春不想拍電視劇。


接著,楊潔想起曾看過的紹戲「三打白骨精」,就即刻出發紹興,找到「南猴王」六齡童。


但六齡童已是花甲之年了,她偶然看見一張照片,那是小六齡童,就是他了!


六齡童說:「小六齡童因患白血病,17歲那年已去世了。要不,讓我的小兒子來試試吧,我會的他都會。」



六齡童推薦的人,正是自己的兒子「六小齡童」章金萊。


楊潔暫且敲定孫悟空,六齡童又推薦另外一個兒子「七小齡童」演豬八戒。


原來,六小齡童自幼體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哥哥七小齡童照顧。楊潔知道後,立馬否定了,要求六小齡童必須獨立,做好吃苦的準備。


回到北京後,楊潔開始找剩下的主角。



她在喜劇演員裡找豬八戒,崑曲演員馬德華毛遂自薦,留了下來。


沙和尚是從妖怪那裡淘汰來的,閆懷禮試戲「烏雞國」的妖道不適合,換了沙和尚的服裝後,被留下了。


最後是唐僧,楊潔在電影學院裡看中了汪粵,讓他剃了光頭,去寺裡體驗生活。


十天沒到,師傅提前跑回來了,那就開拍吧。



可拍了三集後,汪粵說:「不好意思,我要去拍電影了。」楊潔只好再去找人,找到了更俊氣的徐少華,然後接著拍。


一開始,大家聽到拍《西遊記》,都打滿了雞血,個個不要錢。可是一集就要拍好幾個月,後來發工資了,又是按一集結算。


猴子和老豬因為貼臉辛苦,一集80元;師傅和老沙60元,其餘工作人員,最少的只有30元。



這時候,師傅不幹了,自己戲份多,憑啥比徒弟少?


最後師傅漲到了75元,可徐少華卻說,「我不拍了,我要去念大學了,文憑更重要。」


楊潔氣了,本來經費就不夠,劇組已經一省再省,連白馬都買不起,現在師傅說走人就走人。


但為了拍完《趣經女兒國》,楊潔忍了,近乎哀求徐少華拍完御弟哥哥。


最後,第三個唐僧出現了,忠心耿耿的遲重瑞堅持到最後,一路取到了真經。


選角風波——美女妖怪


除了師徒四人,還得有妖怪啊。



男妖好找,因為大部分都戴著面具、貼著毛,只需要演技。


女妖就不好找了,因為楊潔要求女妖精一定要漂亮,特別是「三打白骨精」裡的白骨精。


當時拍完《小花》的劉曉慶,聽了後自告奮勇:「我可以演白骨精,但女孩、婦人、老人都得是我!」


楊潔不同意,這不是唬弄小孩嗎?她一口回絕了劉曉慶。



其實,她早已看中京劇青衣表演家楊春霞,楊春霞妖豔的外形非常符合她心目中的白骨精。


「什麼?你要我演白骨精?你看我像白骨精嗎?」


楊潔親自登門,楊春霞卻非常生氣,那個年代,人們非常傳統,還接受不了醜化的形象。



楊潔好說歹說,楊春霞鬆了口:「那女兒國的國王也必須讓我演!」


從來說一不二的楊潔,只好用了緩兵之計,最後卻把女兒國的國王給了朱琳演。


《西遊記》火了後,朱琳被票選為第一美女,楊春霞也怒了,從此不管楊潔多次公開場合道歉,始終不予以回應。



還有一個玉兔精李玲玉,從歌舞團選去當天竺少女,因為第一次拍戲常常被導演罵哭,後來整天說導演如何兇。


雖然鬧了不少矛盾,但她們還是堅守信義,陪著師徒四人走完了西經之路。


經費中斷——拍攝艱難


當劇組拍了15集後,經費花完了。怎麼辦?還有15集呢!


而這時,臺裡紛紛傳出:《西遊記》劇組遊山玩水、不務正業,故意耽誤拍攝時間。



領導迫於壓力,不再追加經費,拍攝面臨中斷。


這時候,扮演「蜈蚣精」的製片主任李鴻昌站了出來,從當時的鐵路十一局借來了300萬。


可難題又來了,除了演員的工資沒漲,其他物價飛漲,之前預定好的景點也開始收門票了。


最後,楊潔只好忍痛割愛,捨棄了5集,這成為了她一生最大的遺憾。


因為窮,劇組只有一臺攝像機、一名攝影師,他就是楊潔的丈夫王崇秋



當時的攝像機、監視器和電池都是分體的,又大又重,很難拍出完美的特技。


楊潔一直認為特技是弱項,而壯美的山川江河是長處。


為此,每次拍戲,總要有七八個人背著工具往各地跑來跑去。


在青城山拍《偷吃人參果》時,沒有升降機,工作人員就搭板子,弄個滑輪吊著攝像機拍。



就這樣,楊潔帶著上百個工作人員,使出「七十二變」渾身解數,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艱辛,終於把《西遊記》呈現在眾人面前。


1986年春節起,邊拍邊播的《西遊記》播出了前11集,兩年後,僅25集的電視劇才播完。


功成名就——悲劇收場


開拍前,楊潔語重心長地對師徒四人說:「你們四個要記住,將來失敗了,那是我挨罵,因為我浪費了國家的錢;如果成功了,那榮譽在你們,但不要忘了,是大家託起你們四位。」


6年後,師徒四人把楊潔的話踩在了腳下。


《西遊記》取得空前成功,獲得觀眾一致好評和喜愛,師徒四人成為大眾心中的偶像,被奉上了神壇。



功成自然名就,也許因為吃了太多苦,利字就當頭了。


1987年底,楊潔在緊鑼密鼓製作後期,作曲家許鏡清說他朋友想邀請劇組去新加坡演出。


這是好事,領導也同意了,時間定在第二年的6月,楊潔想排練一些新節目,代表劇組的形象。


春節期間,那些外地來排練的演員在招待所吃方便麵,三個徒弟卻同時請了假:老猴和老豬事假、老沙病假。



楊潔批了,於是整個排練組只能停下來等他們。


隨後,一位山東朋友告訴楊潔,別傻等了,那哥三正和徐少華在濟南火熱商演呢!


楊潔聽完大為惱火,等三人回來後怒斥他們,結果三人根本不理她。


最後,師徒四人聯名舉報楊潔,直接喊話:「導演去,我們就不去!」


楊潔拍戲從不為名,也不為利,一心只為追求完美的藝術。沒想到藝術成功了,人心卻丟了。



確實,為了精益求精,直來直去的楊潔,工作時得罪了不少人,罵了很多演員。


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現在連領導也站在師徒四人那邊,直接解散劇組,架空導演。


後來臺裡領導請了楊潔兩次,她都拒絕了:「今後不論上天堂下地獄,我都不會和他們在一起。」


所以楊潔才會在採訪時說:「《西遊記》是我永遠的痛,我寧願它不成功。」


一痛經費不足,被刪5集;二痛特技不理想,錯漏百出;三痛師徒忘恩負義,獨享成果。


那些曾經一起度過的艱難歲月,最後被名利包裹,露出人類貪婪的本性。


幕後英雄——群眾力量


《西遊記》的成功,眾人記住了師徒四人,卻忘了幕後的英雄。



除了導演、攝影師,還有幾十個默默無聞的工作人員,他們不但在幕後,還時常扮演各種小妖路人。


沒有他們,就沒有一部完整的《西遊記》。


而最值得讓人記住的,應該是作曲家許鏡清。



《西遊記》一共有14首歌,33段配樂,大部分都是許鏡清作曲。


為劇組拉來新加坡演出機會的他,卻和楊潔一起被拒之門外,因為他們是一路人。


那首《雲宮訊音》的靈感,來自他午飯時聽到農民工叮叮噹噹敲擊的飯盒聲。


他把西方的電子樂和中國傳統的樂器結合一起,隨著孫悟空破石而出驚豔了一代代人。



接著,楊潔把閆肅寫的《敢問路在何方》交給他,讓他作曲,「你愛怎麼寫,就怎麼寫。」


許鏡清不眠不休,卻無法想出完美的曲子。


當他搭上回家的公交車,看著外面飄零的雪花,落在那些蜷縮著的小攤小販身上,他激靈一抖,來了:


「迎來日出,送走晚霞……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場場酸甜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西天取經不正是我們生活中戰勝艱難的寫實嗎?西遊精神不正是我們敢於拼搏的表現嗎?


一切智慧來源於群眾,許鏡清抓住了西遊的靈魂,寫出了滄桑磨礪的曲子。


還有那首柔情似水的《女兒情》,楊潔寫了詞後,讓許鏡清作曲。


「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全劇唯一表達男女情感的歌,連唐僧也為之動容。



正是這些讓人難忘的歌曲,才讓劇中人物更鮮活立體,讓劇情更飽滿生動,讓《西遊記》這顆文化瑰寶熠熠光輝,永難超越。


然而,許鏡清一生低調一世清貧,除了當時結算的6000多元,他只能用維權來實現自己的夢想。


74歲那年,他上《朗讀者》說:「這輩子,我只想辦一場《西遊記》音樂會,不然我死不瞑目啊。」


最後,靠網友眾籌,他實現了這個夢想。晚上回去後,他嚎啕大哭,「真不容易啊!」



有人住高樓,有人在深溝,而那匹跟著師徒四人跋山涉水的白龍馬,被人當合影道具斂財,最後老死。


楊潔導演一直強調,西遊精神是團隊精神,是吃苦、拼搏精神。


《西遊記》的成功,和團隊裡每一個工作人員的努力分不開,他們展現的西遊精神來自於群眾的生活中。



再續情緣——駕鶴西去


1998年,師徒四人提議續拍《西遊記》,他們和楊潔之間的心結也解開了。


然而,錢有了,技術有了,結果卻反響平平。



老豬和老沙換了,楊潔說他們年紀太大了,於是又有了新的矛盾。


可能因為導演年近70力不從心,可能因為猴子多年過於消費大聖形象,可能因為天時地利人和不在,那種激動人心的時刻沒有了。


當年一個個搬著小板凳,擠破腦袋看黑白電視裡熱鬧的孩子們,已經長成了為生活跋山涉水的劇中人。


而那個為藝術操勞一生的楊潔導演,在88歲時也駕鶴西去了。


死者為大,當年的演員們全都站出來了,「沒有楊潔,就沒有我」。



猴子更是老淚縱橫,「我將以中西合璧的《敢問路在何方》,以慰恩師的在天之靈。」


但遍地開花的特技電影面前,我們懷念的,卻是那個雖物質缺乏而信仰滿滿的取經之路。


藝術高於生活,又源於生活。


或許,生活不過是另一場西行,人生路上的種種崎嶇坎坷,正如那九九八十一難,每個人都要經歷一番。


-END-


【文 | 野百合】

【編輯 | 語非年】

【排版 | 秀秀】


往期精彩推薦:


相關焦點

  • "白骨精"楊春霞,此生不談《西遊記》,被導演楊潔欺騙難以釋懷
    記得小時候看《西遊記》看到"三打白骨精"時,裡面白骨精的陰森恐怖讓我覺得毛骨悚然。6年過後,《西遊記》拍攝完成。此時,由於《西遊記》已提前在電視臺播放,因此它已造成萬人空巷的局面。老人,大人,孩子齊聚一堂,一起看那個充滿著神奇鬼怪的故事。據統計,《西遊記》是電視史上重播最多的連續劇,高達3000多次。此外,劇中的人物,無論主角配角都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的屏幕經典。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不原諒導演楊潔
    「白骨精」但是另外的兩個角色自己也要演;還記得白骨精片段中,那位少女,還有老奶奶嗎?我說那變來邊去,臉換不了啊,我說那白骨精本事不大。但是當看完西遊記的劇本,還有人物後,非常著急的問道:看我像白骨精嗎?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始終不肯原諒導演楊潔
    提起86版《西遊記》,想必很多人印象深刻。它伴隨著很多80、90後的童年回憶,被公認為翻拍得最好的《西遊記》。這部電視劇成就了很多人,不僅導演楊潔名噪一時,而且讓六小齡童等演員也躋身一線演員的行列。
  • 「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自稱恨透了導演楊潔
    因戲分裂《西遊記》是幾代人童年的經典,這部劇雖然只有短短25集,但是前前後後卻拍攝了6年之久。除了資金問題以外,這部戲在拍攝過程中還遇到了很多問題。據楊潔導演說,最困難的就是選角了。那個年代裡的女孩子還是很保守的,她們都不喜歡穿那些妖裡妖氣的服裝。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不原諒楊潔
    一部經典的作品出名的不僅僅是導演,演員的名氣應該比導演還要大吧,一個成功的角色成就一個成功的演員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就像《西遊記》,可以說這部劇中每一個角色都很鮮明,並且每一個角色都是有十足的記憶點,特別是師徒四人,一直以來都有著《西遊記》的光環,他們也將伴隨著一生這樣的光環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都不原諒導演楊潔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都不原諒導演楊潔 86版的《西遊記》是多少年都無法超越的經典,這部戲陪伴了多少人,給多人少的童年帶來了樂趣,這都要感謝這部戲背後無數人的付出,他們跋山涉水,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拼了命為我們拍攝出來這樣一部經典之作,這個劇組的每一個人都值得尊敬,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其中一個演員和楊潔卻在拍戲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她就是77歲「白骨精」楊春霞,
  • 77歲「白骨精」演員,一生不談《西遊記》,為何恨透導演楊潔
    按理說這部劇在播出後演員和導演的關係會更近一步,但其實在《西遊記》的背後卻有一位女演員至今都是對這部影視作品都閉口不提於是在那時白骨精這個角色便很難找下來合適的角色,而在當時楊潔也為了角色去找過劉曉慶,但是劉曉慶提出的要求就是要出演這一片段中的白骨精所有無論是變身後還是變身前的所有形象
  • 盤點:西遊記美女拍攝趣事,白骨精被「騙」來,殷小姐飛機接送
    楊潔導演拍攝的86版《西遊記》,過了三十多年,依舊是人們心中的經典。楊潔曾說:我沒想到西遊記能火30年。《西遊記》能一直被喜歡、懷念,和當初選角、拍攝的用心程度分不開。每一個演員,都經過精心挑選,毫不含糊。今天,就跟大家說說《西遊記》幾位美女角色的拍攝趣事。
  •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都不原諒導演楊潔
    77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都不原諒導演楊潔大家好,我是扒扒君!86版的《西遊記》是多少年都無法超越的經典,這部戲陪伴了多少人,給多人少的童年帶來了樂趣,這都要感謝這部戲背後無數人的付出,他們跋山涉水,在那個艱苦的年代,拼了命為我們拍攝出來這樣一部經典之作,這個劇組的每一個人都值得尊敬,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其中一個演員和楊潔卻在拍戲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矛盾,
  • 演完「白骨精」,她和導演鬧翻,對《西遊記》避而不談,這是為何
    但是有一個人除外,她就是曾經飾演《西遊記》中白骨精角色的楊春霞,她不僅不懷念這部電視劇,而是恨透了這部劇,還因此與導演鬧翻,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中白骨精這個角色導演楊潔就前前後後考慮了很多人,有些是檔期不合適,有些是演技不達標。思來想去,西遊記導演楊潔才找到了楊春霞,當時的楊春霞不僅長得好看,演技更是完全沒問題,在導演楊潔看來,她就是飾演白骨精的絕佳人選。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肯原諒導演楊潔
    白骨精這一片段,很多演員都不願意扮演白骨精,這讓楊潔導演很是為難。在這部劇快要進行不下去的時候,當紅花旦劉曉慶找到楊潔,願意出面扮演這一角色。在楊春霞的配合下,他們拍攝了「三打白骨精」這一片段。你女的不能貼臉,一貼臉人家一看,這女兒國國王白骨精來了。這怎麼能行呢?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願原諒導演楊潔
    白骨精這一片段,很多演員都不願意扮演白骨精,這讓楊潔導演很是為難。在這部劇快要進行不下去的時候,當紅花旦劉曉慶找到楊潔,願意出面扮演這一角色。在楊春霞的配合下,他們拍攝了「三打白骨精」這一片段。你女的不能貼臉,一貼臉人家一看,這女兒國國王白骨精來了。這怎麼能行呢?
  • 「白骨精」楊春霞為何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都不原諒導演楊潔?
    楊春霞曾在《杜鵑山》中飾演女主角柯湘從此火遍大江南北,要不是楊潔,楊春霞可能這輩子都不會演電視劇,86版《西遊記》堪稱經典中的「扛鼎之作」,這部電視劇在拍攝的時候就曾遇到很多風波。在那個較為保守的年代,像白骨精這樣蛇蠍心腸、妖豔魅惑的反派其實很少有人願意演,因為這個角色一旦烙印在演員身上,那一輩子就會被人看成「白骨精」,很難轉型了。
  • 86《西遊記》楊春霞回應傳言,不喜歡「白骨精」,從未記恨楊潔
    當真正拍的時候,馬蘭合肥有演出,可劇組在雲南,景已經搭好,拍攝周期不能變,只好「千裡借馬蘭」。等她在合肥演完,馬上乘飛機到北京,再到昆明,來劇組拍攝。可是,她提出不但要演白骨精,還要演村姑和老婦,這個要求有點貪心了。楊潔導演覺得不合適,白骨精不能變來變去,都是一個模樣,所以,拒絕了。拒絕了劉曉慶,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楊潔不願意降格以求,因為她心目中的白骨精分量很重,也不是什麼演員都能演的。這可怎麼辦?情急之下,她想起了楊春霞,她比任何人都合適。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拍完絕口不提西遊記,此生再不見導演楊潔
    隨著社會的發展被改編成影視劇,再次進入觀眾的生活當中,而說起《西遊記》最著名的應該是86版楊潔導演的作品。現在每年的寒暑假依舊被在電視中循環播放,深受男女老少的歡迎,然而像《西遊記》這樣的大製作,在當時設備不完善的年代,楊潔導演也是歷經6年艱辛才把經典呈現在熒幕中。
  • 她被「騙」去演白骨精,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也不肯原諒導演楊潔
    而劇中「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可以說是《西遊記》最難忘的經典戲份之一。然而,將「白骨精」一角塑造的入木三分的演員楊春霞,卻閉口不提《西遊記》,以及導演楊潔。楊春霞出生於1943年,從小就開始學習戲劇。18歲那年,畢業後的她進入上海青年京崑劇院,隨團到世界各地演出,慢慢開始有了些名氣。
  • 她被「騙演」白骨精,後傳聞與楊潔導演不和,如今本尊現身闢謠了
    導演楊潔拍攝《西遊記》「三打白骨精」那一集,可以說她愁了好幾天,因為找不到一個能演「白骨精」的女演員。因為楊潔導演非常重視「白骨精」這個角色。後來,劇組找到了劉曉慶,得知她想演這樣一個角色後,劉曉慶同意了,但她有一個條件,就是一個人演三個角色,而且「村姑和老婆婆」她也想演。
  • 86版「白骨精」遭導演哄騙,拍完就翻臉不認人,形象大毀成仇怨
    但是電視劇拍攝過半,楊潔卻很快面臨到最嚴峻的問題。那就是當時白骨精的演員遲遲尋找不下,眼看就要耽誤劇組拍攝的進度。找到了導演,表示自己可以出演白骨精的角色。可是等她完美的出演完白骨精的角色,播出後讓全國觀眾都深惡痛絕的時候,卻等來了女兒國國王早已由她人拍攝完畢的消息。
  • 她被騙演白骨精:一生不看《西遊記》,最恨的人是導演楊潔
    我們今天來說的這部電視劇絕對可以稱得上經典當中的經典,那就是《西遊記》,這也是很多8090後童年美好記憶,六小齡童等人也憑藉這部電視劇被永遠封神,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西遊記》當中的一位美麗的「小角色」,白骨精楊春霞!
  • 靠「白骨精」走紅的楊春霞,一生不提西遊記,與楊潔到死都沒和解
    1986年,《西遊記》的橫空出世可以說是中國電視劇史上的一個裡程碑,它創造了89.4%的收視率神話,時至今日還是被很多電視臺播放,至今重播次數已經超過了3000次,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生活,成為一部公認的無法超越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