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密室逃脫」遊戲,相信很多人都曾體驗過。集結三五好友,選定主題,在密室中「推理」蛛絲馬跡,通過解題答疑、破解密碼、尋找鑰匙等重重機關,最後順利逃脫。即使未能通關,也會被「放出來」,「豬隊友」們一笑帶過。
那麼,如果有一款真人「密室逃脫」遊戲,不僅難度係數非常大,而且一不小心就會喪命,你敢參加嗎?
最新上映的這部好萊塢驚悚刺激大片《密室逃生》,就上演了一場「致命」的真人密室逃脫遊戲。
這幾年,大多數院線驚悚片都打著懸疑的噱頭,卻往往只是為了驚悚而驚悚,幾乎無一例外淪為爛片。所幸還有小部分驚悚片,除去獵奇和血腥元素外,更將主要精力放在對故事情節的精妙設計上,通過緊湊的節奏和自洽的邏輯,成功達到調動觀眾情緒的效果。
去年上映的兩部驚悚佳片《忌日快樂》和《寂靜之地》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特點。前者不按常理出牌,後者通過「無聲」概念營造恐怖氛圍。但這兩部雖然口碑不錯,豆瓣評分卻也只在6-7分上下徘徊。以驚悚為主題的類型片想要搏得觀眾的好感,向來都是難上加難。
而最新上映的這部美國驚悚片《密室逃生》,有超過3萬的觀眾在豆瓣上給出了7.3的高分,這一表現實屬搶眼。
引自網友評論
其實,這部電影來頭不小。它在北美上映後隨即成為票房黑馬,雄踞周末票房榜第二。而在內地以5744萬的首周票房,位居同時期新片票房榜的榜首,更是贏得了非常不俗的口碑。這一連串成績堪稱驚豔,也證明了電影本身的質量是過硬的。
影片以密室逃生這一主線展開。六位背景不同、膚色不同、職業和人生軌跡都大相逕庭的密室遊戲受邀者,均在收到了一個神秘包裹後,開啟了他們的遊戲之旅。殊不知,這一場令人期待的逃脫遊戲也是他們死亡大冒險。
自詡解密過無數密室遊戲的印度小哥丹尼,事業有成混跡金融業的小夥子傑森,痴迷於物理學的黑人少女佐伊,經歷過伊拉克戰爭的退役女兵阿曼達,雜貨店鋪打雜的少年本,以及遲暮年紀的退休礦工邁克,這六位看似毫無關聯、又隱約有著千絲萬縷般相同宿命的人,被「幕後玩家」相中後,便展開了這次「有去無回」的逃亡之路。
現金大獎的誘惑,網絡上名聲鵲起的密室遊戲宣傳,遊戲背後的一切看似均合情合理。想要贏得這場「密室逃脫」比賽,就要破解密室中隱藏的一個又一個線索和指示。可誰能想到,遊戲中設置的重重障礙和關卡都是真實致命的。
在這裡,沒有求助鍵,也沒有友情提示,每一間密室都有無數個攝像頭對著你,你的一舉一動都在「幕後玩家」的掌控範圍之內。
通過營造一個封閉的空間來推動「殺戮遊戲」的進行,其實很多電影都嘗試過這樣的遊戲打開模式。《電鋸驚魂》裡教科書級別的密室囚牢設定,《心慌方》中由立體方格構成的封閉迷宮,都已然成為典範。而《密室逃生》同樣也是如此,以密閉的絕境激發人物的潛能。
為何這樣的劇情設定一直屢試不爽?因為封閉的空間總是迸發出一種窒息感,時而抽離現實環境,時而又與真實人性中的醜惡與軟弱藕斷絲連,充滿了矛盾和衝突。而作為觀眾的我們,很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中淪陷,並獲得強烈的刺激以及緊張感。尤其對於「恐怖密室」的遊戲愛好者來說,無疑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影片《密室逃生》便是如此,它通過對遊戲細節精巧的把控,使得六個密室完美地匹配了「人性試煉場」。
這六個密室的設定也都各不相同。第一間密室是一個高溫房,物理系少女意外地觸動機關,將原本常溫的封閉空間瞬間轉換為不斷升溫的烤箱,只有破解逃生密語,他們才能免遭火烤。
接踵而至的是,這一幫人剛從火爐逃離,又跌入一個冰雪世界。蕭瑟的寒風和暗潮湧動的冰窟,暗示著死亡的悄悄降臨。這樣的反差體驗,無疑是對遊戲者最致命的暴擊。
強烈的紅色和冰冷的白色相互交替相融,放大了六個玩家在絕境時刻的崩潰心態。導演通過製造印度小哥丹尼的死亡這一微妙的瞬間,巧妙地刻畫了幾位主人公的心態變化,為電影的後半程埋足了縝密的伏筆。
如果說前兩個密室還只是小打小鬧,賽事熱身。那麼從第三關開始,就進入了真正的兇險拼殺之境。上下顛倒的酒吧密室,布置得詭異難辨,天花板既是地板又是踏板,稍有不慎就會踏空墮落而亡。
在這間密室的空間設計上,影片通過幾個嫻熟的旋轉鏡頭很好地完成了交代。不斷下墜的地板釋放著危機四伏的訊號,而這樣的調度無疑激發了觀眾的代入感,仿佛真正置身於一個懸浮混亂的第三空間。此外,影片中還大量置入怪異的電話鈴聲,或者時而空靈的背景音樂,在恐怖體系的構建上無疑起到了很好的助推效果。
繼而來到昏暗潮溼的恐怖病房密室,真相便逐漸揭曉。每個人的過往歷史被揭秘,這六個人看似八竿子打不著,但冥冥之中也被唯一的相同宿命捆綁在了一起。他們都是天災人禍中倖免於難的Lucky one。都有著不堪回首的往事或者暗黑歷史,也都想擺脫那些揮之不去的心魔。
退休大叔在這關被隊友們無情的淘汰,而物理天才少女從這一刻開始覺醒,一味的按照解密闖關的設定去打怪,不如反套路去破壞遊戲規則。從這一刻起,參與遊戲者的身份開始從被動的弱雞小卒逐漸反轉成了主動的反抗者。
最奇特的應該要算迷幻密室了,這個密室的設定簡直堪稱本劇的最大驚喜。在迷幻劑的作用下,失真感和獸性都被揮發到極致,你爭我奪的求生欲望在黑白迷幻的鏡頭下也被逐漸擴展到極致。
那種身臨其境的眩暈感,逼迫觀眾進入角色所面臨的危險處境,慢移的鏡頭搭配扭曲的色彩,營造了一場光怪陸離的感官體驗,暗示著六個玩家的生死未卜。
這部優秀的電影能夠票房口碑雙豐收,自然離不開強大幕後製作團隊的保駕護航。
製作人尼爾·H·莫瑞茲曾監製過《速度與激情》和《越獄》這樣質量一流的電影,而導演亞當·羅比特爾曾執導過恐怖片《潛伏4》,並擔當過經典低成本恐怖片系列《鬼影實錄5》的編劇,他對於恐怖電影的駕馭基本已經到了輕車熟路的境界,尤其最擅長通過構建恐怖氛圍來形成與觀眾之間的頻繁互動。
此外,《密室逃生》在人物身份設定上也都頗有深意。影片中,六位主角都同時收到神秘方盒,因為各自的「倖存者」身份而達成統一。這六人無一不經歷過嚴重的事故,又都死裡逃生。而每個人進行死亡反抗時所呈現的態度以及反應,都能通過各自的身份找到對應的答案。
伊戰女兵阿曼達看慣了生死,骨子裡有一種利他情懷,在死亡面前把自我看得很低,一切以大局為重。
而冷血者如傑森,從事的是金融行業,每天思索的都是利益最大化。因而,這一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從頭到尾關心的只是自己如何生存。
而佐伊的生活環境相對簡單,這也賦予了她很純粹的善惡觀,會因為他人的死而痛哭,即使意外脫逃後想到的也是回去救隊友。
整部電影看下來,你很難去區分何為真正的善,何為真正的惡。因為大多數時候,善惡都是處於很糾纏的狀態,從而折射出這個複雜的真實世界——人性的黑暗面和光明面往往都是交織著生長。這恰恰也是電影最迷人的地方,如同每個主人公的命運那般,難以捉摸。
在《密室逃生》中,導演並非想要頌揚某種善或者貶斥某種惡,他只是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去呈現災難的步步緊逼和人性的多維度滋長,這也留給了觀眾無數的想像空間。
在我看來,《密室逃生》最厲害之處正在於,它擯棄了以暴力血腥取勝的恐怖片套路,而是以很娛樂化的形式製造出一種強烈的浸入感,既有過山車般刺激的感官體驗,也不乏對這個世界的深度思考。
想要體驗如此「刺激」的《密室逃生》,那就約上你們的閨蜜或死黨,去電影院一起解密吧!
作者| ella;公號| 看電影看到死
編輯| 騎屋頂少年;轉載請註明出處
【 近 期 熱 文 】
青春期性教育,逃不過這部尺度劇
放飛自我!是酷兒,更是超級英雄
流於表面的「皇后」,離經典差口氣
陰風陣陣:這恐怖片能成新邪典嗎
無馬不自由!盤22部「有馬」的電影
爭議不斷!綠皮書能問鼎奧斯卡嗎
雙性無奇!女友變男友,能接受嗎
電影是藝術的最後一口氣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名人薦片|迷顏|電影節|花園|吉光片羽
紙上馬戲團|影人紀念日|鯨魚放映室
合作投稿 | kdykds@163.com;微信 | kdyk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