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命由我不由天」這句話聽起來霸氣,那你是否思考過「我」中有哪些因素最終決定了你的命呢?
我年輕的時候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人到中年我就在「稟性難移」這四個字面前低了頭,也隱隱約約感覺到性格對於人生的影響,直到聽了李玫瑾教授的講座,這種觀念越來越強烈。
性格比智力更決定命運,性格這個東西,現在越來越被忽略。智力是天生的,而性格是後天可為的——李玫瑾
李玫瑾教授作為「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她對於犯罪行為、動機、心理的分析,敏銳而犀利。因為這樣的職業,李玫瑾教授在談到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是什麼?
她的答案是性格,而非智力!
李玫瑾教授表示,一個人之所以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的缺陷。對於一個自私自利的人來說,他的智力越高,其實越可怕。
李玫瑾教授還舉例了司馬光闡述如何用人時,將人分為四種類型的,聖人(德才兼備)、君子(有德無才)、小人(有才無德)、愚人(無德無才)。
聖人自然難求,在也無君子的情況下如何抉擇,司馬光給出的答案是寧可用愚人,也不可用小人。因為對於沒有德行的人來說,智力可能是壞事。
所以說,性格比智力更重要,性格也更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李玫瑾教授還舉例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上學時不是成績最好的,也不是最聰明的,但不影響他成為一個好的領導者。
性格決定命運,有科學依據嗎?
李玫瑾教授是通過實際案例感悟出了性格決定命運的道理,那這真的有科學依據嗎?我還真下功夫去查找了,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性格其實和一個人的運氣有很大關係。
擁有「英國大眾傳播心理學第一教授」之稱的理察·懷斯曼就和他的團隊,用了3年時間裡,通過調查和測試400名志願者,發現了性格與運氣的關係。
在這項研究中他把人格分為5個維度,親和性、盡責性、外向性、神經質、開放性。然後針對幸運的人和不幸運的人進行對比。
發現這個規律,親和性和盡責性這兩個維度上,被測者的運氣差別不大,但是神經質、開放性、外向性的維度上,卻有很大差距。
傾向於「外向性」這一維度的人,幸運者更多;傾向於「神經質」這一維度的人,會更不幸運。這是與開放的心態有關,神經質的人總是關注不幸和困難,所以生活中很難抓住良機。
家長不要錯過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
可見,性格決定命運不是說說而已,作為家長想要孩子有一個幸運的人生,更好的命運。就應該把精力放在性格的教育上,而不是天天補課、學習上。
尤其是性格是有關鍵期的,一旦錯過想改變就難了!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講座中提到「孩子在3到6歲的時候,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此時不使勁管,12歲以後想管就難了」。
為什麼青春期很多叛逆的孩子失控到讓家長無法接受,原因就是管晚了。若是在3-6歲幫孩子養成樂觀自信的性格、眼裡有別人懂感恩,善於和父母溝通,青春期的那些戰火就會避免不少。
傑克·霍吉曾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原創情商培養領導品牌歪歪兔利用了這個觀點,從孩子的習慣開始培養,然後塑造性格,提出了很多科學有效的建議,都在《歪歪兔情商彩圖注音讀本》這套書裡。
比如《行為習慣故事》這一冊,通過讓孩子克服凌亂、告別磨蹭、學會時間管理開始,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這些習慣一成,孩子首先就能自律了。
然後進入《性格教育故事》,通過三個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學會樂觀、勇敢、自信。這都是「外向性」這個維度中的重要性格特徵。還包括《社會交往故事》,提高孩子的社交情商。
《情緒管理故事》包括教孩子如何克服嫉妒,學會大度;如何緩解自己暴躁的情緒,如何平和下來,學會接納。《逆商教育故事》幫助孩子正確面對批評、否定和失敗。
《品格教育故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重點,一個會尊重、懂寬容、有誠信的人,未來在社會上自然站得更穩,也更受歡迎。
還有兩冊書一冊是《財商教育》、一冊是《性教育》可謂說對3-6歲的孩子的教育,包括了方方面面。這套書也確實受歡迎,如今累計銷量已經達到5000萬冊,感興趣的家長可以一看。
心理學家榮格說:「人並非自己的主宰,而主要受一些不為我們所知的力量,源自自己的潛意識」。我很認同這句話,我也把這個潛意識最終的產物認定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