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了,這5種「黃色食物」記得要給家人吃,寓意健康順利一整年。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還要在門上掛艾葉,同時要吃一些「黃色」食物,利用端午節來提升力量,使家人一整年健康又順利,5種具有代表性的黃色食物,分享如下,記得給家人吃哦。
一、飲黃酒
飲用雄黃酒是一些地方多年流傳下來的習俗,具有闢邪、殺蟲、解毒功效,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一種有毒物質,可以外用,儘量不要飲用,確實想喝,應遵醫囑,還有一種方法用別的黃酒來替代,畢竟是酒,如需飲用得適量。
二、黃鱔
端午節吃黃鱔是一些地方獨有的風俗習慣,此時的黃鱔營養豐富,肉質鮮美,在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說法,烹飪方法上是多種多樣,最適合的還是將黃鱔蒸出來,能夠保持原汁原味,鮮味會鎖住,吃起來肉質更加滑嫩,端午節這天吃,寓意著全家人身體健康。
三、鹹鴨蛋
鹹鴨蛋,在粽子禮盒當中基本上會配備,說到這兒大家就不難理解了,在安徽等一些地區有端午吃鹹鴨蛋的習俗,民間有這樣的說法:要吃鹹蛋粽,才把寒意送,端午節吃了鹹鴨蛋,有利身體健康,端午節之後,天氣炎熱,氣溫一天比一天高,所以吃了鹹蛋黃,預示著家人平安順利。
一枚會流油的鹹鴨蛋,沒有普通蛋的鹹味,鹽輕,很香!
四、黃魚
黃魚營養價值高,特別肥美,在端午節前後是最好吃的時候,肉質鮮美,刺少,特別適合老人孩子食用,在端午節的餐桌上少不了,健康又美味的做法就是清蒸黃魚,原汁原味,肉質柔軟鮮嫩,非常容易消化吸收。
五、黃瓜
夏天餐桌上離不開的時令蔬菜,端午節前後口感清脆,水分多,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等含量豐富,經歷了陽光雨露,黃瓜味十足,天氣炎熱季,也是生津解渴好食材,和水果一樣,生著吃就特別美味,當然在這個夏季,吃得最多的還是涼拌黃瓜,清爽可口,食慾大增,寓意著一整年健康。
端午節是我國民間大節,這些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寄託了人們祈福納祥的美好願望,以上5種食物別忘記吃,順應時令,寓意安康順利。
明天就是端午節了,祝大家端午節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