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照在《好歌曲》舞臺上。
視頻:趙照暖心吟唱 《當你老了》成感動金曲。(溫馨提示: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以節省流量)
騰訊娛樂訊(文/胡夢瑩)在第五期《中國好歌曲》中,趙照的一曲《當你老了》唱畢,全場呈現一片溫暖與安靜的海洋,歌詞旋律直指人心,引來楊坤直呼「你這首歌要是上了春晚,必火!」作為一名地下音樂人,趙照一直堅持用音樂紀錄生命,據說交際甚少無門無路,僅僅是朋友的友情幫助,才得以讓他的作品偶然被導演組看中,經歷多次邀約與溝通後登上好歌曲的舞臺。
在接受騰訊娛樂獨家專訪時,趙照低調表示,自己在創作《當你老了》時,絲毫不敢有譁眾取寵之心,只是在真實演唱、訴說自己的感悟和理解。他還說,雖然很多人在複製生產,但他會儘量遠離,「我理解的民謠歌手更像手工藝人,我們的尺子是用心。」
趙照的音樂路也頗為多舛,生於南方,長於北方,由於年少時對音樂的愛好,毅然決定紮根北京,與音樂相伴十餘年。期間經歷過走投無路,苦難坎坷,不過他認為,「為生計走投無路的狀況大多數人都會有,誰又不是呢」,所以因肺病臥病在床的時候,他仍堅持創作。
談原創:遠離複製生產,不譁眾取寵
《當你老了》唱畢,在場的導師無不動容,不少網友更認為,這應該是「好歌曲」,目前最走心的歌。趙照說,歌曲的創作動機來自於愛爾蘭詩人葉芝的同名詩,不過讀後他想到的是媽媽與媽媽同輩的老人們,他想到了她們曾經的青春、愛情與生老病死,面對這個主題,他不敢有絲毫譁眾取寵。
騰訊娛樂:為什麼會參加《中國好歌曲》?
趙照:這個節目與以往的選秀節目不太一樣,雖然貌似是一個比賽,但更像一個宣言或啟事——音樂文化也是文化。它讓人們了解到音樂文化的基本面貌是什麼。一首經典的歌也會象四大名著一樣有作者的。說書的是誰固然重要,誰創作的才是最重要。事實上好歌曲這個事件在中國現代的音樂文化史上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尤其是有央視這個平臺的支持,如果做的好的話將會是革命性的。
騰訊娛樂:革命性是指?
趙照:一般來說,一首好作品的傳唱,大家只記得原唱,卻往往忽略了原作者。有幾個人知道《月亮代表我的心》是誰寫的呢?是誰譜的曲?編曲是誰?混音是誰呢?大家只記得鄧麗君。對於創作者,這是很悲哀荒涼的事,就像李白的詩如果被人人傳誦而大家不知道是誰寫的一樣,李白是會哭的。中國的音樂常被人們認為是附屬品,這種現象本身就是原創精神的倒退,更是原創意識的畸曲。只有真正的重視原創,擁有了原創自信,才會不被外來的文化過分吞蝕,只有真正的更加的重視原創,中國的文化,不只是音樂,才可有復興的希望。
騰訊娛樂:現在的歌曲的壽命很短暫,簡單談談《當你老了》?
趙照:《當你老了》完成於2012年11月,歌曲的動機來自於愛爾蘭詩人葉芝的同名詩。大家知道這首詩是講述愛情的,而我讀後竟然想到的是媽媽和媽媽同輩的老人們。他們曾經的青春和愛情生老病死,跟我們是一樣的,這是一個永恆循環著的主題。面對它,我不敢有絲毫譁眾取寵,真實的演唱訴說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足矣。
騰訊娛樂:什麼時候創作的?
趙照:歌曲的立意以及小樣更早一些,我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把一些創作過的草稿、小樣拿出來,再整理,再修繕,再創作,這個過程很美妙,會讓你想起很多事情,然後棄繁從簡,猶如輪迴。那些時尚、主流、華麗,讓人不假思索的,已經有很多人在唱、在複製生產。我並不拒絕,不過我會儘量遠離。我理解的民謠歌者更像是手工藝人吧,我們的尺子是用心。民歌的韻律和詩歌的音樂性、反思性總能給我力量,我樂在其中。
生活照片曝光。
憶過往:臥病在床也不放棄音樂
可以說,趙照是一位純粹的僅僅是生活在詩與歌的世界裡的人,一位據說睜開眼睛就在創作的音樂瘋子。然而作為一位獨立音樂人,他的音樂路也並不順暢,窮困潦倒過、迷茫絕望過,可哪怕因肺病臥病在床、一度失聲,他都沒想過放棄創作。「為生計走投無路的狀況大多數人都會有,誰又不是呢」,這是趙照的口頭禪。
騰訊娛樂:在原創音樂的道路上,你已經走了十幾年了,經歷過哪些苦難?
趙照:2003年我第一次來北京,曾經有過一些籤約的機會,也接到過央視欄目導演的邀約,欄目方說還挺看好我的作品。但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病,只能臥病在床,還一度失聲,和這次機遇擦肩而過。之後的三年,生活非常拮据難熬。
騰訊娛樂:這麼辛苦有沒有想過放棄音樂?
趙照:沒,在病床上也從沒想過放棄創作,截止到今天,我創作了幾近500首歌吧。每天寫歌、 做歌、錄音、編曲,已經是常態了,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我覺得,以前的苦難坎坷都是應該的,窮困潦倒,迷茫絕望,為生計走投無路的狀況大多數人都會有,誰又不是呢?
騰訊娛樂:為什麼把首張專輯取名為《大經廠》?
趙照:因為這張專輯製作的地方就在鼓樓東大街的大經廠胡同,因地而取名。這個地方最能見證我漂在北京祭奠青春的創作地,裡面收錄的每首歌都記錄了當年的生活。
騰訊娛樂:當時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
趙照:我不會忘記,2009年的冬至,當我拿到印刷廠出爐的CD時,在路口看著洶湧的人潮車流,呆呆地站了半天。
聊好友:張楚、梁龍都是性情中人
2012年,趙照舉辦專輯《糙》首唱會,首次在公眾面前露面,用近3個小時的激情獻唱,連唱近20首歌。那個夜晚,全場歌迷持續沸騰,張楚、梁龍,還有徒弟趙雷都到場助陣,為趙照打氣助陣。趙照說:「他們都是性情中人。」
騰訊娛樂:《大經廠》入選華語傳媒音樂大獎季度十大專輯,不過你似乎沒大肆宣傳?
趙照:我不過是一個會創作的歌手,能用音樂生存,有一個製作人的身份吧。其他的不是我能把控的,「民謠詩人」或民謠歌者之類這樣的稱謂,自己不會做界定。我更多的是關照自己的內心和創作。並非刻意要陽春白雪,都市的生活屬性誰也無法跳脫。宣傳的事情我覺得是順其自然,隨性最好,堅持吟唱,保持熱誠。用音樂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對生命留有足跡,這樣足夠了。
騰訊娛樂:之後的那張專輯為什麼叫《糙》?
趙照:《糙》的名字是在專輯歌曲製作快完的時候起的,作品原有的力量和真實感被削弱和模糊了,而似乎也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所謂精美。理論上的完美,在行為上往往是面目全非,就像我們的生活正是因為有了粗糙,才更顯示出力量和生命力。我們耳朵除了所聽到的樂音往往伴有環境噪音,我們本身就身處不完美的聲音環境當中。正是因為這種不完美才更顯示出它的真實和力量,這樣的聲音才會更富有生活感和生命力。我們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事物往往都有糙的一面,糙本身就蘊藏在一切藝術和音樂之中。
騰訊娛樂:你在2012年專輯《糙》首唱會的時候,張楚和梁龍都來了?
趙照:梁龍是搖滾圈的好友,張楚是那會朋友的介紹,見過一次面,也聽過我的專輯,就是因為單純的喜歡我幾首歌,然後就來了,他們都是性情中人。
騰訊娛樂:你的音樂風格是什麼?
趙照:流行、民謠、搖滾、實驗、電子……我不拘於風格,音樂創作依託於心臟,沒有風格就是我的音樂風格吧。
(點擊左下方「閱讀原文」即可回顧最新一期《好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