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狐仙拜乾娘

2020-12-23 靜月齋書屋

新聊齋:狐仙拜乾娘

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明朝萬曆年間,在河南南陽,住有一個瞎婆婆,人稱盲婆。

婆婆天生患有眼疾,雙目失明,年輕時長得如花似玉,被當地一個李員外娶了當妻子,可惜兩人膝下無兒無女。李員外七十歲後撒手人寰,留給了盲婆一座府院,讓她孤家寡人的獨活在世。

盲婆命不好,可心底很善良,會織布,每日一個人住在府邸裡織布。

從早到晚於踩動織布木機,發出聲音,而鄰居村民每次聽到她的大房子傳出「格嘰格嘰」的聲音,便判斷她依然安康。一天晚上,盲婆如常忙到很晚才作息,未料剛躺下不久,便聽到大廳傳來一些杯盤摔碎的聲音。

盲婆撐著手杖摸出客廳,喊了一聲:「是誰在哪裡,我這老婆子,家徒四壁沒啥可偷的,你若是沒吃,簸箕裡還有幾塊饃饃,拿去吧」。

側耳細聽,周圍很安靜,盲婆認為是老鼠,剛想轉身回去,在客廳地上卻有一隻受傷白狐發出吱吱的微弱聲,盲婆聽覺靈敏,疑問道:「是誰?」

白狐唯唯諾諾說了人話:「我是山中獵人的女兒,叫阿翠,今日來縣上趕圩,不想迷了路,摔傷了腿,無奈下就闖了進來」。

盲婆好心道:「原來如此,你且入裡屋,我給你拿點跌打酒擦一擦」。白狐「嗯」了一聲,拐著腿爬進了盲婆的房裡。

少頃,白狐便化身成一個女子,接過盲婆的跌打酒,自個擦拭了腳部傷口。完畢,又在盲婆家借宿了一晚。

次日,盲婆起來聞到一股炒雞蛋的香味,不自覺咽下口水。

阿翠為報答她昨夜收留,專熬了白粥,炒了雞蛋當早餐。兩人邊吃邊聊,盲婆問:「阿翠姑娘,今天就要回去了嗎,不如多住幾天再走吧」。阿翠好言謝下,稱家中還有事,改日再來探望老婆子,於是洗完碗就離開了。

數月後,盲婆在家織布,阿翠又來造訪了,這次她帶來一個俊朗公子,自稱是自己的相公。

兩人和盲婆坐聊半天,阿翠突然哭泣起來,盲婆心也感傷,忙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阿翠答之:我爹爹入山打獵被猛虎吃掉了,如今夫妻倆又不會打獵,變得無依無靠不知該往哪去?

眼前一對無家可歸的夫妻哭得傷心,盲婆自感無兒無女,便道:「如果你倆不嫌棄,就認我當乾娘吧,從此住在我家得了」,阿翠和丈夫聽罷,雙雙下跪感恩,當即就去倒茶拜了乾娘。

之後,盲婆把阿翠夫婦引薦給隔壁鄰居相識,一家三口就住在了一起。

阿翠的相公名叫王飛,長得白白淨淨,有點富家公子的習氣,性格沉默寡語很少和別人說話。

自從夫妻倆搬進盲婆的府邸,他倒也勤快,每天出去找活幹,累到天黑才回來,賺來的銀子全交給阿翠,偶爾還買點衣服食物給盲婆。阿翠則跟盲婆學會了織布,婆女倆一邊聊天一邊幹活,其樂融融。

轉眼半年後,秋季到來,一夜盲婆晚睡,聽聞乾女兒阿翠的房間有木窗被風吹開的聲音,就摸索著進屋輕輕的把木窗關好,怕熟睡的夫妻倆著涼,盲婆就上前欲給對方蓋蓋被子,未料伸手一摸,卻摸到一身毛絨絨的毛髮。

盲婆細思極恐,乾女兒的床上為什麼有隻長毛的怪物躺在那裡呢,繼續往上摸,摸了臉容,遂發現是一隻狐狸。盲婆忍不住驚恐,立馬「啊」了一聲,醒來過來的阿翠立馬搖身變回了人形道:「娘,你怎麼了?」

盲婆已嚇得渾身發抖,癱軟在地:「你...你是狐狸精..」話沒說完,就暈厥了過去。此刻,阿翠王飛夫婦才慌了手腳。

次日,盲婆在床上醒來,但已被嚇垮了身體,有氣無力的喃喃自語,怪罪阿翠欺騙她,自己一個老人家居然認了一個狐妖當女兒,事情傳出去,自己可怎麼活。這時,阿翠夫婦才跪了下來,說出了真相。

原來早年前,王飛是開封府的富家公子,因遊山玩水時結識了狐仙阿翠,兩人情投意合,就恩愛到了一起,結果王家人知道後,就反對此事,要把強行拆散他們,王飛不願與阿翠分離,倆人便決定私奔,從此浪跡天涯。

後來,王飛身驕肉貴,過不了流浪生活,更住過不慣深山洞府,阿翠心痛丈夫,便打起了盲婆的主意,認其為乾娘,從此搬到盲婆的府邸中住了下來。

本打算,兩夫妻勤勤懇懇,賺夠錢,再另外買幾間瓦房過生活,未料卻被盲婆發現了自己是狐仙的事情。

說罷,阿翠夫妻齊齊落淚,跪求盲婆的原諒,稱立馬就收拾行李離開。正當一切收拾妥當,欲要離開,盲婆卻趁著病重的身子出來喊住了他們。

盲婆稱:「留下吧,難得你們肯對我坦白,老婆子我自知時日無多,我死後這屋子也只會荒廢,不如留給你們過日子也算是一件善事」。阿翠和王飛聽完,感動的熱淚滿眶,雙雙跪拜。

自此隔閡化解,阿翠夫妻對盲婆更加孝順,不久還生下一個小男孩,盲婆老來得抱幹孫子,整天笑得合不攏嘴,於是一家四口人的日子過的越來越幸福。

三年後,盲婆終無遺憾的含笑逝世,並且把房屋留給了乾女兒阿翠。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唐有時),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目的是以故事觀人生、明事理、知情義,弘揚中華傳統美德,請勿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圖片源自網絡,歡迎請關注本號。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狐仙母女
    民間故事|狐仙母女多年前,大英山中有一無名小村,村裡稀拉拉住著百十戶人家。這個村莊很是偏僻,離最近的小鎮也有數十裡,連官差都不來收稅。在村北山腳下住著一戶許姓人家,此家有一女兒阿玉。14歲的阿玉姑娘,和父親母親生活在一起,原本應該也是很幸福的一家。
  • 民間故事|狐仙之死
    民間故事|狐仙之死清朝順治年間,重慶府有個叫許武的年輕人。他自幼沒有父母,與哥哥許文相依為命。許文9歲就到玉山鎮的酒樓做雜工,每天起早摸黑,就是為讓弟弟能夠活下去,兄弟二人感情極深。許武16歲時,玉山鎮來了幾輛大馬車,拉著許多值錢的物品。
  • 民間故事|瓶中四狐仙
    民間故事|瓶中四狐仙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鹹豐年間,嶽州府東平鎮有個叫王康的秀才,在當地很有名。他出身書香之家,祖上為官的都有好幾人,到了他這一代,家中也頗富裕。她們並非杜仙翁女兒,而是狐仙。小翠說,當年有一個姓蒲的老秀才,因為考不上功名,成天沒屁事幹,加上會寫文章,就四處搜集狐仙鬼怪之事,把很多狐仙都寫了出來。結果這給她們招來大災,這個妖道順著那本聊齋書中的記載,找到了四個狐仙,大姐紅玉,二姐巧娘,三姐青鳳,都給他找上門捉住了。
  • 神秘的中國民間信仰 狐仙崇拜
    發展到明清,民間關於狐的傳說到了高峰。這也體現到民間文藝裡,《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和《子不語》這三部筆記小說就有大量關於狐的故事。在《封神演義》裡,迷惑紂王,斷送錦繡江山的妲己乃是借體成形的千年狐狸。
  • 民間故事:狐仙白四小姐
    江州的崔憶白,相貌堂堂,他的父親早年過世,鄉人都一直在說他的父親早年和狐仙相戀,生下的他,所以並不受別人待見,甚至誤解。憶白在叔父家長大,他曾私下向叔父問過自己的身世,他的叔父總回答說,休要聽他人胡言,你的父母只是過世得早罷了!
  • 民間故事:狐仙祝香兒
    民間故事:狐仙祝香兒資州有個叫吳志的秀才,在村裡開館授學,將就著混日子。秀才雖不算富貴,可他也自認為是上等人。之前常有媒人上門說親,他卻始嫌村裡女子粗俗蠻笨,配不上他,一個也不答應。一晃幾年過去,吳志的父母相繼去世,他的婚事還沒有著落,因為他性子孤傲,村民們也漸漸疏遠他,到最後竟連學生也沒一個了。
  • 民間故事|狐仙神丹
    民間故事|狐仙神丹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從前有個小村莊,因為村子裡的人大多姓陳,且互相有點七拐八拐的親戚關係,因此被稱作陳家村。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靈犀),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
  • 狐仙小說盛行,狐仙是怎麼來的?
    >狐仙,尤其是「狐狸精」,是中國所獨有的「國粹」。狐仙作為一種中國民間傳統的文化信仰,有著上千年漫長而曲折發展的歷史。而民間對於狐仙的認識,卻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它既是治病顯靈的神仙,又是妖媚惑人的狐狸精。狐仙本是勞動人民對於自然界生物的原始崇拜,卻又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蒙上了層層的神秘面紗與宗教色彩。
  • 民間故事:狐妻鬼妾
    民間故事:狐妻鬼妾明朝正德年間,四川閬中有個叫於倫的寒門秀才。因他得罪了縣令,縣上不給他籌措到州府參加鄉試的費用,沒奈何,他只好自己騎著驢子出發。結果那蠢驢走路走偏了,等他趕到成都府的時候,這年的鄉試已經考完半個月了。於倫此時錢已花盡,想回老家也沒有辦法。
  • 民間故事:漂亮夫人無所不能,原來竟是個美麗的狐仙!
    狐仙們用法術又讓我復生,所以我又飄飄忽忽像狐仙一樣了。」劉洞九本是讀書人,看多了狐仙的故事,想見夫人並無惡意,還像往常那樣與夫人和睦相處。劉家上下也很快知道了小夫人是狐仙的身份,一次,劉洞九老家的夫人派遣兩個僕人到汾州來,半路上一個僕人說:「聽說老爺的狐夫人犒賞手下人很優厚,這回得了賞錢,可以買件皮襖。」小夫人在州衙中已經知道了,心想奴才無禮,一定得收拾他一下。
  • 狐仙與凡人的愛情
    千年狐仙的愛情故事歲月的車輪碾過了日日夜夜,春夏秋冬;這裡用來形容狐仙與凡人的愛情,再合適不過。數千年來,凡是有狐仙的地方,一般都會有狐仙與凡人的愛情故事。千百年來,凡是有狐仙出沒的地方,就少不了仙凡之戀。試想一下,她嬌態萬方、溫柔可人,輕盈的笑臉令人著迷。又有法力,還善解人意。
  • 拜萬靈狐仙的祈求效果
    夏商周的時期,在民間中,百姓對【五大家】是一種仙的崇拜。【五大家】也稱為【五大仙】,包括: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灰仙(老鼠)俗稱【狐黃白柳灰】。民間百姓每一家庭都恭奉五大仙。當中以狐仙最受百姓所恭奉和愛戴。此後,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對人尤其是女人的性格心理有著空前絕後的迫害和壓抑,這種壓抑的心態成了誕生「狐仙」文化的最佳溫床。
  • 民間故事:老人不但救了狐狸,還供奉它為保家仙
    本文是《民間故事》第13期,若您也喜歡民間故事,不防留個關注,方便日後交流!從我記事起,就知道我家堂屋裡掛著一張狐仙的畫像,供奉著一個狐仙,而且我奶奶對這個狐仙十分的尊敬。我那時候小,只是覺得那畫上的人,和我周圍的人長的不一樣,具體為啥會這樣?
  • 民間故事:招財進寶的醜妻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文/小田昨天去老爸那吃飯,兩杯酒下肚後,老爺子的故事話匣子就打開了。我邊喝邊聆聽,今天將這則民間小故事整理成文,以供大家消遣時間。不過老故事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得益於故事背後的寓意,這則民間小故事也不例外。希望大家讀過之後能將寓意銘記於心。
  • 香港狐仙事件 真實靈異駭人聽聞
    【置頂「地府驚悚夜」,每天給你講睡前故事】  駭人聽聞的香港靈異事件除了有新界北茶餐廳事件以外,1981年香港狐仙事件也是一件在民間廣為傳之的靈異事件
  • 狐仙故事:狐娘
    那老太太說:「我是狐仙,從這路過,看你哭的悽慘覺得挺可憐的!你到底有什麼事這麼傷心?跟我說說!」王華心灰意冷,聽到她是狐仙也不覺得有多麼可怕,相反,有人想聽自己說話,王華還覺得很高興!王華就把自己這些年的遭遇都和狐仙說了,說:「丈夫如何找女人,又如何打自己,又如何不管孩子不管家庭,他一次說了個痛快!」說完了,王華覺得自己心裡好受多了!
  • 狐仙的故事
    這句話的來源就是一個關於狐狸的故事。相傳,南山上有一個狐狸,修煉了幾百年,已經可以口吐人言了,它想修成狐仙,可又管不住口舌,經常偷村裡人家的雞吃。那條狐狸經常在夜半時分,在村邊喊叫,成了嗎,成了嗎。如果有人回答,「成了。」那它就能修成狐仙。可村裡人惱恨它,偏不說『成了』。又怕它抱負,也不敢說,『成不了。』
  • 傳說中的狐仙已被國人誤解了千年?!九尾狐其實沒有那麼壞
    由楊冪、趙又廷、迪麗熱巴主演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電視劇,講的是九尾狐仙白淺與夜華幾世糾結的愛情故事。其實,狐仙作為中國神怪文化當中的標誌性符號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在國人眼裡狐狸是種帶有靈性的動物,有太多著作裡都有狐仙的影子。其中,蒲松齡筆下的狐仙最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 1981香港狐仙是真的嗎,狐仙吸乾嬰兒血被封印(真假難辨)
    的狐仙事件就是其中之一,傳聞數隻狐仙出現在溫莎大廈,甚至還咬死了附近的小孩,甚至曾有人拿它和沙田猛鬼村屋靈異事件進行比較,那麼1981香港狐仙是真的嗎?1981香港狐仙是真的嗎本來事情就此平息,但在過去一個多月後,這裡有出現了離奇的事件,在皇宮大酒店某天舉辦了一場滿月酒,酒席結束的當天晚上,舉辦滿月酒的年輕媽媽突然做了一個可怕的夢,夢中一隻紅眼睛尖牙的狐仙出現,並且責怪這位年輕媽媽沒有向他們敬酒,揚言要吃掉小孩,並撲向小孩。
  • 老北京的狐仙傳說,兩個都是超大牌!一個常駐鼓樓,一個在紫禁城
    傳得最有鼻子眼的,還得說北京狐仙。狐仙,在民間傳說裡出鏡率非常高。蒲松齡老先生寫《聊齋志異》,裡面有86個故事,寫的是狐仙;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裡,有203個狐仙故事。袁枚《子不語》、慶蘭《螢窗異草》、閒齋氏《夜譚隨筆》裡,都有不少狐仙故事。因為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逐漸習以為常,所以,各種版本裡的狐仙,法力一般般,屬於路神甲系列。但是,在京城裡有兩個很大牌的狐仙,一個住在鼓樓,一個住在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