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永女書強勢霸屏了永州的朋友圈,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到江永女書亮相第十屆中國(深圳)文化產業國際博覽交易會,再到湖南方言調查「響應」計劃發起人汪涵一行調研女書文化,我們不禁發出感嘆:「江永女書,已走出了永州,走出了湖南,正在走向世界!」
2017年5月13日,來北京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博科娃,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幅寫有「文明交流互鑑」六個女書文字的書法作品。作為世界唯一女性文字的永州江永女書,又一次與聯合國「結緣」。
2016年4月19日晚,第七屆「聯合國中文日」女書習俗展在瑞士日內瓦聯合國總部的萬國宮巴貝爾都廳開幕,迅即引起了強烈轟動。中國「女書習俗」文化交流代表團向聯合國贈送了長18.8米、寬0.6米,字體約2釐米大小的女書長卷《世界人權宣言》女書長卷,彰顯中國男女平等、人人平等。
2012年4月中旬,在聯合國總部美國紐約舉辦的「第三屆聯合國中文日——女書習俗展」活動中,江永女書第一次走進聯合國的視野,女書文化交流代表團分別向聯合國、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聯合國婦女署贈送女書長卷《聯合國憲章序言》《愛蓮說》《消除對婦女歧視宣言》。
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女性專用文字,江永女書已連續多年參展深圳文博會。今年再次亮相深圳文博會,江永女書又增加了一批國際「粉絲」。
在本屆深圳文博會大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現場,江永女書的省級傳承人胡美月現場執筆而書,一行行秀氣而神秘的女書文字,引來眾多國際參展客商的關注和拍照。當前,江永女書的傳承人僅剩7人,湖南也正在申請將江永女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一旦申請成功,將極大地豐富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寶庫。
湖南方言調查「響應」計劃發起人汪涵
一行調研江永女書文化
5月14日至15日,湖南方言調查「響應」計劃發起人汪涵一行來到永州調研江永女書文化,並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來永州考察提前踩點。
汪涵表示,女書文字是湖南方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特別重視女書文化的尋根溯源,挖掘有歷史年代的記載文獻資料和實物,讓女書文化有跡可查,讓更多人信服、欣賞和傳播。要培養更多的女書傳人,建立完善的學習培訓機制,增強女書文化的實用功能,讓它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尤其是將女書文化與當地的旅遊資源緊密結合,打造完整的旅遊產業鏈,帶動女書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讓世人知曉她的美麗與神奇。
厲害了!江永女書!看到這裡,作為永州人,你對江永女書的了解有多少呢?下面我們一起「惡補」下這些知識吧↓↓↓
女書,只傳女,不傳男,有一種特有的女性之柔美。還有傳唱的女書歌,用的是當地方言,歌聲低低流出,早已消逝的上古音色、音調,如水,從溟濛境緩緩流出,流淌著女性數千年累積的文化基因。女書歌唱出的是生活的不易,是姊妹們牽手傳香的情誼。
女書字的外觀形體呈長菱形的「多」字式體勢,右上高左下低,斜體修長,秀麗清癯。乍看上去似甲骨文,字形飄逸舒展,字音極具樂感。
與其他文字相比,它有五大獨特之處:一是婦用男不用;二是傳女不傳男;三是記錄當地方言土語,並用當地土語唱讀;四是字形奇特,右高左低,呈長菱形;五是人死書焚,陪葬送終。
女書作品書寫在精製布面手寫本(婚嫁禮物)、扇面、布帕、紙片上,分別叫做「三朝書」、「歌扇」、「帕書」、「紙文」。有的繡在帕子上,叫「繡字」。
為保護女書的文化生態,江永縣專門建立了女書生態博物館,博物館坐落於有「女書復活島」美稱的浦尾島上。
這裡離江永縣城15公裡,四面瀟水環繞,風景秀麗,民風淳樸,這裡是著名女書自然傳人高銀仙、胡慈珠、唐寶珍的故居地,是女書流傳的核心村落。
女書園是江永女書生態博物館記錄、儲存女書文化的資料中心,主要通過實物、文字、圖片、音像等形式,展示女書原件文獻、作品、工藝、書法、學術成果與民俗風情,介紹厚重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人文魅力。
女書——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女子專用文字!她如音符般跳動,堪稱中華文化之瑰寶,世界文字之奇觀!讓我們為江永女書比個大大的贊!
關注@永州發布
親,如果您感覺這條信息還不錯,歡迎轉發分享,並在下面的拇指處點一下贊,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