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一個充滿奇蹟的歷險故事,感受頗深!

2021-01-09 Anything觀後感

丹尼爾·笛福(1660~1731年),英國作家。英國啟蒙時期現實主義豐富小說的奠基人,被譽為歐洲的「小說之父」,「英國小說之父」和「英國報紙之父"等。其作品可讀性強。信奉新教威廉三世。其代表作《魯濱孫漂流記》中,樂觀又勇敢的魯濱遜通過努力,靠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困難,表現了當時追求冒險,倡導個人奮鬥的社會風氣。

經過數天的努力,終於將這部小說,舉世聞名、奇特罕見的文學作品讀完了!合上最後一頁的時候,我的內心深深的為之震驚和激動。在此之前,我多次聽很多人提起過這部作品,當初了解不到為什麼他能收到世界千千萬萬的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喜愛,今天我知道了。

在這部作品中,我被小說中一次又一次出現的奇蹟所深深吸引,一個又一個罕見的人間奇蹟!令我驚嘆,令我感動,令我對魯濱遜由衷的佩服!而在奇蹟的背後,是主人公在重重困難面前表現出的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一個現代人,不幸的在一個荒島上呆了二十八年。二十八年啊!

船失事後,同船的船員們的都不幸遇難葬身大海,只有魯濱遜到了一個荒島上。為了生存下去,用自己的智慧將穿上的東西都運到岸上,並且分門別類的整理好,歷時好多天,是形勢的逼迫,也是自己頑強的毅力支撐!為了能讓自己在島上生活下去,抵禦嚴寒、嚴防野獸,建立了自己獨特的住所。在這個孤獨的島上,沒有人與他說話,只有那隻只能叫上幾聲的鸚鵡,這種夥伴陪伴了他二十六年,這是多麼的孤獨。如果有一天,我們身邊的人遇到這種孤獨的環境,我不敢說,肯定沒有人能堅持下去,但能堅持下去的少之又少吧!

為了生存下去,魯濱遜將許多看來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由此可見人的創造力是不可思議的!為了能夠吃到燉肉喝到湯,成功的燒制泥罐;無意中把剩下的雞食都到了地上,長出了麥和稻,小心翼翼的保存好種子,歷經不少挫折,終於大片的種起了糧食,吃到了文明人的麵包;在種植業的同時又開始了畜牧業,馴養起許多山羊;為了解決夜晚的黑夜,用動物的脂肪製作出了蠟燭;用山羊的皮做出了帽子、大衣、褲子、皮具、雨傘等。等等的這些事情,讓我震驚的一個一個的奇蹟的發生,也佩服他那種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

其實,如果魯濱遜能能聽自己父親的告誡,留在本地平平穩穩的過著中等階級的生活,或者,在巴西的時候,有自己的不錯的種植園,假如他留下並堅持把它經營下去,前景也是可觀的。但是,他本身就有一種不安於現狀、富有冒險精神的個性,他經不住勸說,最終決心出海貿易,導致在荒島上呆了二十八年!雖然他最後有幸脫險,在自己的種植園上獲得了一大筆財富,而且二十八年後的他年齡也不小了,應該在家裡安穩平靜的生活,但他仍然念念不忘自己這些年過來的日子,巴西以及「他的孤島」!小說的最後講到

「所有這些,加上我在以後十年新的冒險生涯裡遇到的一些非常令人吃驚的時間,使我或許會在今後把故事繼續講下去。」

預示著未來的十年裡,主人公魯濱遜有了新的冒險經歷,我非常期待!

好了,以上就是我看完這本文學作品的一點小小的感想和感受,有不當之處賜予指正,能學到更好的知識!謝謝!

相關焦點

  • 《魯賓遜漂流記》可以三代人一起讀的好書
    原物標地《魯賓遜漂流記》這本小說講的是1704年一名蘇格蘭水手亞歷山大·薛裡基洛克航海過程中遇到海浪打翻了船,漂流在一個荒島上,並且單獨在島上生活了四年才意外被救的故事。四年後,因做生意獲取暴利又往返非洲大海中遇險,船上全部船員葬身海底,僅魯濱遜一個人較幸脫難,漂流至一個荒島上。從此,他孤獨的一個人在島上生活,獨自生活,的過程中,他造房、養畜、造船、種植等,全都是一個人獨立完成。後來。他救了一個野人的俘虜,取名禮拜五,禮拜五做了他忠實的僕人。魯濱遜在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後一艘英國船航行經過荒島發現了魯賓遜,他才有機會搭船回國,最終得救。
  • 初中語文名著匯總|《魯賓遜漂流記》
    《 魯賓遜漂流記》   Part 1   主要內容   作者概況   丹尼爾?笛福(1660—1731)被譽為「英國和歐洲的小說之父」,他的作品《魯濱孫漂流記》對英國和歐洲小說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 我們為什麼要讀《魯賓遜漂流記》?
    小時候我讀《魯賓遜漂流記》,是當成兒童讀物來讀的,故事就是一個人因為海難來到一個荒島,再一點一滴求生存的故事。我還記得讀的時候看到這個人因為海難掉到荒島上,心裡會跟著他著急。那個年紀只讀故事,對「文學」這件事所知很有限,只知道這個故事是不是能夠牢牢抓住自己,而這本書顯然對那個童年的我是達到效果的。
  • 《魯賓遜漂流記》如何漂進小學語文書
    《魯賓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在1719年發表的一篇小說:青年魯賓遜在乘船去倫敦的途中遇到風浪,後又幾次遇險,最後漂流到南美洲的一個小島。在這荒蕪的小島上,他僅靠自己的雙手和簡單的木石工具建造房屋,開闢園地,種植麥子、葡萄,馴養山羊,縫衣,制傘。他還曾耗費5個月時間開鑿了一艘獨木舟以備逃離小島之用,但因無法將其拖下水而失敗。
  • 《荒島餘生》,現代版的魯賓遜漂流記
    該片講述了一個聯邦快遞公司員工在南太平洋上空遇難墜機流浪到荒島的故事。「劇本精巧程度和電影代入感堪稱典範,每一個細節都是應運而生且經得住推敲。文明社會有時真是帶給我們太多的理所當然了,像查克這樣經歷過百轉千回又大徹大悟的人實在是寥寥無幾,所以電影就是這種帶給我們不同世界的巧妙產物。」「漢克斯剛出來時胖得令人陌生,增肥應該比減磅更容易和困擾。
  • 讀《魯賓遜漂流記》有感:「魯賓遜」感染了我
    英國小說家丹尼爾·笛福於1719年發表第一部小說《魯賓遜漂流記》,一看就知道是主人公魯賓遜的傳奇故事。魯賓遜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裡,從小胡思亂想,一心想要出海遠航。但父母堅決反對,在一次偶然情況下登上一艘船。上天對他開了個玩笑,讓他留在了一座小島上。
  • 《魯賓遜漂流記》主人公原型,主動留在荒島,獲救後成了海軍中尉
    亞歷山大·塞爾柯克,是著名小說《魯賓遜漂流記》主角魯濱遜·克魯索的原型人物。相較於小說中的魯濱遜,他的經歷更加豐富和精彩。1676年,塞爾柯克出生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市的一個鞋匠家庭。青年時期,他選擇做了一名海員,有著豐富的導航經驗。
  • 看完這部《魯賓遜漂流記》就會明白自己是多麼的幸運
    荒島求生片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但我看到荒島求生這個主題的時候,我第一印象就是想到這部《魯賓遜漂流記》,漂流,當我沒看到這兩個字的時候,或許我們會想到一個流浪漢到處漂流,或者是劃著小船到處飄蕩,今天讓我們認識一下最悲慘的漂流。用一顆強大的內心,來克服所有的困難。
  • 《魯賓遜漂流記》是一部冒險且具有溫情的電影……
    魯賓遜為了一個女人,和情敵格鬥,格鬥中誤殺了情敵,逃亡到船隊,做了一名水手。在海上航行時,一次海難,他獨身一人在一個荒島上醒來,醒來後他並沒有放棄希望,在險惡的自然環境和貧乏的生活條件下,創造出一片生存空間。與此同時,魯賓遜時刻提防著深藏在島嶼深處的食人族的攻擊。
  • 讀書手抄報內容: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又譯作魯賓遜漂流記,直譯作魯賓遜·克魯索)是一本由丹尼爾·笛福59歲時所著的第一部小說,首次出版於1719年4月25日。這本小說被認為是第一本用英文以日記形式寫成的小說,享有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的頭銜。  這部小說是笛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
  • 改編電影《魯濱孫漂流記》教育部推薦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改編電影《魯濱孫漂流記》為教育部推薦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魯賓遜漂流記》到底講了什麼?
    1、首先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我發現大多「故事型」小說,總能找到原型或者藍本。比如魯濱遜漂流記的創作,就是源自以一個傳奇的真實故事。1704年一名叫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爭吵後被遺棄在南美洲大西洋中。
  • 97年美國電影,《魯濱遜漂流記》懷念他一輩子!
    看到最後一幕,特別感動,以前看過書版的魯賓遜漂流記,好久之前看過電視劇版的,那時候給我印象很深,電視劇版的星期五好像和男主一起回到他生活的地方,不知道記錯了沒有,電影版的時隔這麼久才看,特別感人,星期五真的很好,勇敢善良,如果我是魯濱遜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個曾經陪伴過最好最好的朋友,懷念他一輩子,影片很好,希望更多的人看到!
  • 2018年讀書筆記·第31本丹尼爾·笛福《魯濱遜漂流記》
    《魯濱遜漂流記》是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一部小說作品,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魯濱遜因出海遇難,漂流到無人小島,並堅持在島上生活,最後回到原來所生活的社會的故事。一個人類戰勝自然,自己救自己的歷險故事。魯濱遜出生於一個體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見識一番。
  • 【票·福利】第一百二十三期--《魯賓遜漂流記》電影兌換券派送
    《魯濱遜漂流記》也成為繼《瘋狂動物城》、《愛寵大機密》後又一部動物唱主角的進口動畫大片而備受期待,成為國慶期間合家歡觀影的首選。本片講述了大洋中一個由動物主宰的小島被一場暴風雨打破了寧靜,「不速之客」魯濱遜與動物島主們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遭遇戰,更攜手保衛家園的故事。
  • 百老匯風格奇幻兒童音樂劇《魯賓遜漂流記》將在京上演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專電(記者周瑋)作為第十六屆「相約北京」藝術節項目之一,美國原版兒童音樂劇《魯濱遜漂流記》將於5月21、22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上演。這臺由美國潘多斯兒童劇團專門為中國小朋友定製的精彩演出,將為孩子們帶來獨特的雙語感受。
  • 參考讀書|《魯濱遜漂流記》出版300年 影響深遠
    這趟貫穿英語文學史的漫長旅程以《魯濱遜漂流記》(1719年)的出版為起點,它被譽為第一部英語小說。《魯濱遜漂流記》講述了一個水手在船隻遇難後流落荒島的故事,儘管情節破綻百出、結構千奇百怪,卻在過去300年間對全球文學(乃至整個現代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儘管書中有大量散文式敘述,但一些學者認為,丹尼爾·笛福的這本書首開先河將後來成為小說特點的各種元素結合到一起。
  •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是誰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
    《魯濱遜漂流記》的主人公是魯賓遜·克魯索。魯濱遜在一次航行中船隻失事,流落荒島28年時間;在這期間,魯濱遜在荒島上建設家園,過著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後來魯濱遜設法救出當地土著居民 "星期五",兩人成為生死之交;二十八年後,魯濱遜和"星期五"搭乘船重返英國。
  • 現實版魯賓遜漂流記 澳大利亞男子在荒島生活20年
    來自澳大利亞的David Glasheen在約克角北部的Restoration島上孤獨地生活了20年,上演了現實版的魯濱遜漂流記。而十天前,他的好朋友Polly去世,這讓他十分傷心。他決定遠離城市生活,過去二十年來一直住在一個叫做Restoration的小島上,只有自己的狗Quassi相伴。兩年前,Quassi被太攀蛇咬傷後去世,他又收養了一隻野狗,取名叫Polly。然而好景不長,10天前David在沙灘上發現了Polly的屍體,身上還有咬痕,他判斷Polly應該和Quassi一樣被蛇所傷。David非常傷心,因為他的兩個最好的朋友都在短時間內去世了。
  • 閱讀的力量:從「為什麼魯賓遜故事經久不衰」說起 ...
    關於閱讀的意義,實在是講得很好:平和、幽默,充滿新的視角和思考火花,在這美好的節日時光,和你分享 …文:詹宏志,來源:端傳媒 The Initium小時候我讀《魯賓遜漂流記》,是當成兒童讀物來讀的,故事就是一個人因為海難來到一個荒島,再一點一滴求生存的故事。我還記得讀的時候看到這個人因為海難掉到荒島上,心裡會跟著他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