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段濤 段濤大夫
讓男生最搞不懂的,最頭痛的就是女生的痛經。
同樣是男人,差別還是挺大的,你的痛經你爸懂,但是你男朋友或豬隊友就不懂。
當女生說頭痛的時候,不一定是真的頭痛,但當女生說痛經的時候,她是真的痛,有時候會痛得打滾,痛得吃止痛藥。
痛經對於女生,特別是小女生來講是常見問題,常見到她都懶得去裝。
在所有的女性當中,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痛經,其中大約10%的女性會有嚴重的痛經。
痛經(dysmenorrhea)是最常見的婦科症狀之一,指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症狀嚴重的時候會影響生活和工作,不得不吃藥來控制。
痛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原發性痛經指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也就是說你一切都正常,沒有任何疾病,就是痛經,原發性痛經佔所有痛經的90%以上;
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
(圖片來源:攝圖網)
原發性痛經
以下內容是從給醫學生們看的教科書上摘抄的,比較學術,你看不懂也不要緊。
原發性痛經的發生主要與月經來潮時子宮內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關。在月經期和月經前後幾天,子宮內膜前列腺素濃度會升高,引起子宮平滑肌過強收縮,而出現痛經。
增多的前列腺素進入血循環,還可引起心血管和消化道等症狀,除了肚子痛,還可能會有各種的身體不適。
此外,原發性痛經還受精神、神經因素影響,疼痛的主觀感受也與個體痛閾有關。
翻譯一下
原發性痛經指的是月經期間或前後幾天,經常出現的下腹痛,偶爾在經期發生的腹痛,或者是和月經周期沒有關係的腹痛,都不算是痛經。
原發性痛經指的是身體健康女性的痛經,既沒有任何的婦科病,也沒有各種的內外科疾病,在疾病基礎上的痛經是繼發性痛經。
(圖片來源:攝圖網)
總結一下
原發性痛經的主要特點為:
原發性痛經在青春期多見,常在初潮後1~2年內發病;
疼痛多自月經來潮後開始,最早出現在經前12小時,以行經第1日疼痛最劇烈,持續2~3日後緩解,疼痛常呈痙攣性,通常位於下腹部恥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內側;
可伴有噁心、嘔吐、腹瀉、頭暈、乏力等症狀,嚴重時面色發白、出冷汗;
婦科檢查無異常發現。
處理方法
一般治療:要重視身心的調整,要明白來月經時的輕度不適是生理反應,不必過於擔心,有不少的措施可以幫助緩解症狀,包括男朋友或豬隊友的理解、關心、噓寒問暖和陪伴。
足夠的休息和睡眠、冥想和瑜伽,規律而適度的鍛鍊、戒菸均對緩解疼痛有一定的幫助。
除了直男「多喝熱水」的建議以外,還可以通過捂熱水袋,洗熱水澡來緩解痛經。
(圖片來源:攝圖網)
藥物治療:疼痛不能忍受時可輔以藥物治療,主要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劑。
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減少前列腺素產生,防止過強子宮收縮和痙攣,從而減輕或消除痛經。
治療痛經最常用的是非甾體類解熱鎮痛消炎藥(NSAIDs),醫生處方量最大的是布洛芬,其他種類的NSAIDs也行,大多數人吃了有效。
除了NSAIDs,還可以服用口服避孕藥。
主要是通過抑制排卵減少月經血前列腺素含量。避孕藥更適用於要求避孕的痛經女性,療效也挺好。
(圖片來源:攝圖網)
繼發性痛經
除了原發性痛經以外,還有繼發性痛經,其最常見的原因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腺肌病、以及盆腔炎症。
在自己吃藥以前,最好去看一次醫生,讓醫生幫你排除這些導致痛經的疾病。
治療痛經的中藥和偏方
最後再說一下各種治療痛經的中藥和偏方,我的個人原則是不主動推薦,不輕易否定。
首先是要看療效,有用就好。
其次是看安全,不能啥都吃,要符合食物與藥物的安全要求。
第三是看價格,不能亂收智商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