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殼機工隊》上映了。
美國3月31日上映,中國4月7日上映。
這部電影,讓大家都期待了許久。
目前,國外IMDB評分6.9,豆瓣評分6.4。
Meta上53分(滿分100分),才剛剛及格。
但是,爛番茄只有43%,專業影評人多數都是差評。
這部主題極具內涵的真人版改編電影,整體口碑已崩。
多數專業影評人的意見就是——
除了華麗的特效之外什麼都沒有,沒有人性,沒有思考,沒有一點原作的靈魂。
深度?思想?內涵?根本都沒有好嗎,統統都被狗吃了。
之所以差評,也是因為原作實在太強,大家的期望才這麼高。
這樣反差之下,失望的觀眾不給差評才怪。
不過,我覺得還可以搶救下,不對,是還值得一看——
為了斯嘉麗-詹森。
比如《好萊塢日報》影評人皮特-哈曼德講出了我的心裡話:
斯嘉麗才是看這部電影的最大理由,她用眼花繚亂的雜技性動作徵服了我們。
在漫畫中,草薙素子有著二十多歲的容貌,性格冷靜並具有超強的判斷力與行動力,人稱」少佐「。
眾所周知,本來第一選擇是《自殺小隊》的「小丑女」瑪格特·羅比。
但由於談判破裂,最終才敲定為斯嘉麗·詹森。
預告片剛出的時候,大家爭論重點是歐美人種演亞洲角色是否合適。
讓斯嘉麗·詹森演女主,是否有那種悍不畏死又充滿矛盾的氣質。
現在看來,這兩個問題都不重要了。
本來超級有深度的題材,被毀的渣都不剩。
整部電影唯一亮點就是斯嘉麗的顏值和身材,以及她那一幅能讓耳朵懷孕的磁性聲音。
寡姐的造型,將義體人的機體強悍感和肉體美感完美地結合了起來。
「全球最性感」的女神,名不虛傳。
幾乎斯嘉麗一出場,跟沒穿衣服差不多。
動畫中經典的「少佐跳樓」和「光學迷彩對戰」,在真人版電影裡100%還原了。
來看看,什麼才叫傳說中的寬衣解帶。
素子從繁華都市空中一躍,伴隨著絢麗的城市夜景,這個鏡頭實在炫酷。
關鍵是寡姐的好身材,全方位360度無死角一覽無遺。
導演,我懂了,你們所有打鬥動作設計都為了一件事——
毫不吝嗇展示寡姐的美好肉體。
整部電影動作設計水準也相當高,簡潔流暢,帶著明顯東方暴力美學的影子。
這應該是怪老頭北野武做演員也不務正業,還嚮導演提供了日本動作片的套路.avi。
電影裡各種搏殺場景還有視角切換,正面、側面、下方、上帝視角,讓你從不同角度感受爽翻天的暴力快感。
全片最震撼的,莫過於寡姐手撕蜘蛛坦克那一段,爽爆了。
劇場版導演押井守在探班劇組的時候,也盛讚寡姐的表現:
斯嘉麗飾演的少佐超出了我的預期。
寡姐在整部電影裡跟沒穿衣服一樣,我知道你們擔心什麼。
放心,電影沒一處露點。
我們這次終於不用擔心被刪減了。
好了,誇了斯嘉麗,該說真人版的最大缺點了。
雖然2017《攻殼機工隊》裡有大量超炫特效,震撼的打鬥場景,超有想像力的街景,但這些都不重要了。
空有華麗軀殼,卻沒有內涵,作為一部商業爆米花片很合格,但離神作實在差得太遠。
最致命的問題,就在於角色人設上——
草薙素子的魂沒了。
美貌是素子的特質之一,但她最大的優點就是矛盾,虛實不定。
她執著探索未來世界那個虛幻又真實的無解命題——
靈與殼。
靈魂與靈魂寄宿地的關係。
靈魂與肉體之間的矛盾。
素子意志堅定,不顧一切,哪怕肉體毀滅也要找尋答案,真人版裡有這種執拗勁兒,但幾乎看不到對終極問題的探索過程。
所以,這部真人版變成了科幻版的《拯救大兵瑞恩》,真人版的《齊木楠雄的災難》。
草薙素子的職責,也變成了拯救小夥伴於危難之中,為了完成指定任務打怪升級,解放特殊群體讓一小部分人先自由起來。
全片只有打打打,殺殺殺,救救救,別的真沒看點了。
雖然,真人版的形象都極其神似原作,但沒有了靈魂,什麼都不是。
像八哥這麼好的人,當然不會劇透了。
一句話,2017真人版可以稱之為:「失足少女被神秘組織改造,從此找回了遺失小夥伴」。
在原作中,草薙素子是一位探索未來世界終極問題的先驅。
她除了腦髓以外,全身都被置換成義體,得到了人類夢想的肉體不滅的永生。
卻讓她質疑,這樣的自己是否依然還是人類。
如果靈魂必須依附於肉體存在,誰又能證明,自己的靈魂不是人類生產或者程序生成的作品?
攻殼世界所有糾結不清的矛盾,都是從素子這個最基本的問題派生的。
沒有肉體,只剩下靈魂,這還是人嗎?
沒有靈魂,只剩下肉體,這還是人嗎?
我也一直認為,相比答案,對問題的探求過程才是樂趣所在。
但能拍出這種境界的人,實在太少了。
對比《攻殼機工隊》整個系列改編,拍出精髓最合適的人還是95版導演押井守。
他年輕時曾是個超級影迷,一年能在電影院看一千場電影。
95版《攻殼機工隊》,向來被認為是動畫電影的聖堂巔峰之作。
95版《攻殼機工隊》主線不怎麼難懂,但入門容易升級難,押井守將整個故事上升到了哲學層面的思辨探索。
豆瓣網友@不落的太陽總結的十分到位:
押井守作為一個日本人,他與西方人截然不同的是,他意識到——
操縱這個未來世界的不是華麗的想像,不可思議的科技或者是花哨的打鬥,而是人本身理智與感性的不斷矛盾衝突。
這個衝突在物質化世界所激發的人的情感上的憂傷與絕望將纏繞人的靈魂久久不能散去,無論他們的肉體是如何鐵一般的強硬。
沃卓夫斯基姐妹的《黑客帝國》、史匹柏的《少數派報告》都在討論現實和虛幻,但比押井守都晚了好幾年。
因為科技發達會帶來社會整體與個體精神上的矛盾衝突。
科技進步,與人性本我上的裂縫會越來越大。
而且人性上的黑洞,永遠都不會消失。
95版《攻殼機工隊Ghost In the Shell》,一直被認為是無法逾越的動畫巔峰之作。
之所以被稱為神作,就在於它的主題虛實相間,虛虛實實。
無論從哪個角度解讀,都有無限的討論空間。
在未來世界,我們已經很難區分人類、機器人/義體人。
還有一種名為「虛擬體驗」的技術,可以給你植入記憶,混淆真實與虛幻。
而且這種技術暫時沒有被破解,你將永生活在謊言與虛假中。
素子目睹這一技術試驗成功,開始對自我產生了質疑。
整部動畫的高潮,莫過於最後決戰。
素子的對手傀儡師,真正身份才被揭曉。
原來它被創造用來做間諜獲取情報,目的是為某些個人和組織牟利。
人類沒料到的是,傀儡師在網絡世界中遊走的過程中,產生了自我意識。
雖然它依舊覺醒,但並沒有實體。
也就說,它無法像人類一樣得以繁衍,將自己的血脈傳承下去。
所以,它跟素子融合,成為了一個嶄新的「生命體」。
最後,素子的靈魂衝破了肉體的限制,獲得了永恆的自由。
自由,永恆,這是多麼博大又深遠的命題內涵。
要達到這樣的深度境界,非常人所能。
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無法通透,我們才會被這樣帶有深刻洞見的電影所吸引。
深度通透人性,又能預見未來,押井守真是為數不多的奇才之一。
在95版《攻殼機動隊》裡,有一首非常動人的歌曲:
若吾起舞時,麗人亦沉醉;
若吾起舞時,皓月亦鳴響;
神降合婚夜,破曉虎鶇啼。
如果你看了真人版很失望,重溫一遍這部傳世經典吧。
這裡面的哲學問題,保證讓你想得茶不思飯不想連約炮都顧不上了。
圖片均轉自網絡
歡迎關注公號「八卦電影」,ID:bgdy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