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譚偉海
作曲:蔡軍禮
編曲:李金龍
作品簡介:《姑娘》緣於一段真實的愛情故事。她是一位美麗的姑娘,一襲白衣,宛如月光。她的眼眸中透著善良,像湖水一樣清澈明亮。他們近在咫尺,卻有著遠在天涯的嚮往。相遇的那一刻真像是久別重逢,他將她的照片鑲在水晶裡,掛在胸膛前;她將他的生日刻在筆桿上,握在手心裡。他們發誓要一生相許,白首不忘!錄製前,竹笛演奏家譚偉海老師反覆揣摩作品的意境,並與曲作者小蔡及時溝通,最終選擇無膜笛來演奏。無膜笛的音色朦朧、深遠,沒有傳統「貼膜竹笛」那麼明亮甚至尖銳,似陶笛卻比陶笛更加渾厚和通透,也能和作品編曲裡的流行元素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這樣的音色更能表達那種初戀情懷,明明愛得很深,卻總是羞於出口。或許正是因為真心在乎彼此,才會有這種天涯相隔的感覺。然而真愛畢竟是巨大的能量,就像副歌部分的「花舌音」、「超高音」一樣排山倒海,他要緊緊抓著她的手不放,生怕一個轉身,她便消失在了茫茫人海。當真愛悄然降臨時,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牢牢抓住彼此的緣份,好好愛我們的姑娘,祝福她平安吉祥。
一支竹笛,在譚偉海的演繹下,就能變幻出多種美妙的旋律。當他站在舞臺中央時,竹笛在手,就充滿了自信。他吹出的每一首曲子,都有一股傳奇的感染力。他所演繹的曲目,音色飽滿圓潤,深邃雄渾,將竹笛藝術的最高境界,演繹得淋漓盡致。
譚偉海 盲人竹笛演奏家 江蘇高郵人。 1988年生,視力殘疾。從小對音樂非常喜愛。1999年進入揚州市特殊教育學校學習師從啟蒙老師華桂明。2001年獲得江蘇省殘疾人文藝匯演二等獎,2002年揚州市推新人大賽笛子組第一名。2004年獲得揚州市教育局才藝大賽第一名,2005年獲得江蘇殘疾人文藝匯演器樂組一等獎,全國第六屆殘疾人藝術匯演器樂組一等獎,並獲全國金獎,揚州市關注十大新聞人物,江蘇省自強不息好少年,次年加入中國殘疾人藝術團,2006年與著名笛簫演奏家陳悅老師學習開始走入專業和規範的學習。2008年參加了帕運會的一系列演出,如,開閉幕式,聖火採集等等。2009年赴香港參加首屆國際器樂賽,獲得專業青年組三等獎,同年與笛子演奏家戴亞老師學習,得到他的指點。2010年,參加廣州亞殘運會閉幕式的笛子演出,為第二篇章 《葉與脈》開篇獨奏。2011年,得到作曲家卞留念的指點,創作了第一手獨奏曲《夢》 ,舉辦了「圓夢感恩」笛子獨奏音樂會。2012年創作了簫曲《影》,同年入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進行文化學習深造。2013年和作曲家陳小農老師創作了笛子獨奏《廣陵春水》,2015年獲得江蘇百名好青年的稱號,舉辦 「光明行」笛子獨奏音樂會。並且參加了陳悅教授的系列音樂會活動。譚偉海學習成長過程中先後得到劉森、馬迪、陳悅、戴亞、李鎮等名家的悉心指導。2017年當選為江蘇省殘聯音樂舞蹈家協會副主席。
本資料內容經譚偉海授權,由【笛聲飛揚音樂藝術中心】微信公眾平臺播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