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紅村第一書記陳小兵一心為民 貧困戶全部脫貧

2020-12-23 湘湘帶你看社會

西安新聞網訊 人民警察打擊犯罪,是為了人民;人民警察扶貧攻堅,也是為了人民。可是警察又不懂產業發展,怎樣才能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如果放在兩年前,陳小兵也許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位來自安康市漢陰縣公安局雙河口派出所的副所長,在基層派出所一幹就是22年,說案子、說起公安工作,他是行家裡手;可對扶貧攻堅工作,他卻還是個「新手」。

2018年12月31日,面對這家人的不舍與挽留,陳小兵毅然決然接受任務,背上行裝踏上了前往漢陽鎮長紅村的徵程。

在質疑中反思,底子清才能情況明

從人民警察到第一書記的角色轉換,讓陳小兵在剛開始抓長紅村脫貧攻堅工作時,完全沒有思路和頭緒。「當我第一次入戶走訪的時候,就被潑了一盆冷水。」陳小兵回憶說。

「你不是派出所的警察麼,我又沒犯法,你到我家裡幹啥」「你問的事情我不知道,你去問別人吧。」看到手裡拿著記錄本、還有村幹部陪同的這位警察,一位群眾神情緊張,還沒說到幾句話,就下了「逐客令」。陳小兵又走訪了幾戶,可是了解到的信息很少。

「只有深入農戶,才能感受到農民生活的艱苦,面對群眾的質疑,我們更要反思。我們派『第一書記』到貧困村去開展扶貧工作,既不是『施恩』,也不是去當『救星』,而是要實實在在的去帶著老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漢陰縣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鄺吉學叮囑道。

兩年來,陳小兵帶著真情實感,感受農民艱辛,白天他在開展工作的同時入戶走訪貧困戶,與群眾拉家常,了解村情戶情,了解對黨的建設、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脫貧致富等方面好的意見建議,將每一戶的情況詳細記錄,兩年來,他走遍了村上的每一條山溝,每一道山梁,與每家每戶進行面談,,做到了底子清情況明。

開脫貧良方,發展產業助增收

長紅村地處漢陽鎮南端,東臨長新村,南臨白廟村,西鄰西鄉縣兩河口鎮艾怡村,北臨石泉縣,位於三縣交界之處。村域面積13.89平方公裡,全村16個村民小組,共有耕地4278.5畝,常住人口414戶。「通過入戶走訪了解,村上產業短、小、散,沒有一個帶領脫貧效果好的主導產業。」陳小兵介紹。

為此他入戶走訪,與村四支隊伍一起商討,結合鎮黨委的部署,依託村集體經濟合作社,制定了村上的產業發展規劃:長效產業以茶葉為主,短效產業以羊肚菌、林下養雞、和肉牛養殖為主。目前村上依託「三個一」產業發展模式去年新栽植的800餘畝茶園長勢良好。當了解到一組胡義榮家人口多,收入不穩定時,他積極鼓勵胡義榮養雞發展林下養雞,目前胡義榮家養雞已達5000隻,收入4萬餘元。當了解到紅富肉牛養殖場由於管理不善,資金短缺,場地閒置的狀況後,他積極向村集體合作社建議,採取集體合作社承包工資提成的方式盤活了倒閉的紅富肉牛養殖公司,養殖肉牛53頭,通過勞務、收購秸稈等方式帶動20餘戶貧困戶共增收4萬元,王富松本人增收5萬元,村集體合作社盈利5萬元。在產業發展遇到困難時,他想方設法為產業發展解難題。今年2月,由於受疫情的影響,道路交通管制,雞飼料短缺,3000餘只土雞面臨斷糧的困境。他積極向幫扶單位主要領導匯報爭取支持,幫扶單位漢陰縣公安局協調購買2萬餘元的雞飼料送到養雞場,解決了養殖戶的燃眉之急。今年4月初,他又通過多方協調陝煤集團聯繫購買村上宰殺包裝好的成品雞1000餘只,解決了土雞銷售的難題。

工作做到實處,群眾都看得見

脫貧攻堅工作千頭萬緒,為了推動工作的有效開展,最重的工作、最難啃的骨頭都是他主動承擔。白天入戶開展工作,晚上加班加點整理軟體資料已成為常態,在村上一住就是一個月不回家,村上的同事都說他該回家看看,但他總是一笑了之。由於長期超負荷的工作,去年他兩次心臟病復發入住醫院,但身體稍微好轉他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2019年長紅村易地扶貧搬遷量大任務重,為了儘快實現裝修入住,他每天奔波於各個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當了解到村上有5戶搬遷戶在外務工不能回家的情況後,他積極為在外地務工不能回家的5戶貧困戶協調聯繫施工隊裝修,為2戶貧困戶聯繫搬運工搬家,以減輕貧困戶從外地回家來回折騰的損失。為群眾辦證跑路是他經常做的事。八組董長英有智力殘疾,家中有兩個年幼的女兒,辦理殘疾證沒人跑路,為此他自己開車帶上董長英到精神病醫院做智力鑑定,鑑定結果出來後又為其跑路把殘疾證辦下來。像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由於他的帶頭示範作用,長紅村的各項工作有序開展,成效明顯,得到了群眾的讚譽和上級的認可。

運用「公安」主業,實現長治久安

「老鄉,你走哪兒去哦?騎車要慢點,這山路坡陡彎急的,要注意安全。」「要得,警察書記,我是到鎮上送點東西的,我下次一定改正。」……穩定是發展的基礎。陳小兵來到長紅村後,還充分運用「公安」主業,為實現轄區的長治久安做出了巨大貢獻。

走村入戶徵求發展意見、田間地頭宣傳法律知識、定時定期開展法律講座……陳小兵的「扶貧日記」也有自己的一番特色。

「說實在的,老百姓的法律意識還是很淡薄。我把扶貧幫扶工作和法律宣傳工作結合起來,也正是為了實現全村的長治久安。」陳小兵說。

如今的長紅村,村容村貌換新顏,產業發展譜新篇,村民收入穩步提升,全村貧困戶全部脫貧退出。兩年來,陳小兵一心為民,以實際行動履行了第一書記的職責使命,詮釋了新時代人民警察為人民的「硬核」擔當。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張松 通訊員劉安正

【來源:西安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今日子長|李家岔鎮東方紅村:依託紅色資源 盤活集體經濟
    本期《今日子長》帶您去了解。    這幾天,李家岔鎮東方紅村第一書記史炎升每天都要到村合作社的拱棚內看看,仔細觀察剛壓好的葡萄苗有沒有受最近氣溫下降的影響。  與白青梅不同,姬海梅由於年齡較大再加上丈夫長年有病,因此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她就一直在合作社務工。
  • 子長東方紅村依託紅色資源 盤活集體經濟
    這幾天,李家岔鎮東方紅村第一書記史炎升每天都要到村合作社的拱棚內看看,仔細觀察剛壓好的葡萄苗有沒有受最近氣溫下降的影響。與白青梅不同,姬海梅由於年齡較大再加上丈夫長年有病,因此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她就一直在合作社務工。
  • 神木市賀家川鎮喬家村第一書記盧軍:用責任挑起脫貧攻堅重擔
    面對這一決定,這位實誠的漢子沒有推辭退縮,而是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全身心投入到脫貧攻堅工作潮流中。「既然選擇了,就要為群眾多辦好事多辦實事,絕不辜負組織的重託」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就是這一句話讓他舍小家為大家,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灑向農村的溝溝峁峁。他就是神木市賀家川鎮喬家村第一書記兼扶貧工作隊隊長盧軍。
  • 長彬村第一書記「三把火」 讓貧困戶生活旺起來
    長彬村第一書記「三把火」 讓貧困戶生活旺起來金羊網  作者:周聰  2020-07-16 長彬村是潮州市貧困人口最多的村,有貧困戶88
  • 初心|陳志科:一心為民葆本色
    初心|陳志科:一心為民葆本色 2020-11-19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舉非常之力完成脫貧攻堅硬任務
    引導小農戶參與,助推小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創業就業。董文濤代表也建議,要把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更好結合起來,壯大村集體經濟,確保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實現。鞠秀芹代表說,抗擊疫情期間,她吸收貧困戶、殘疾人和低保戶參與合作社建設:「作為一名農民代表,我不僅要帶領社員致富,還要幫貧困戶實現脫貧,讓大家一起奔小康。」
  • 自貢貢井:第一書記活躍一線 穩紮穩打脫貧攻堅戰
    「感謝你們這些幹部和學校的老師們,是你們讓我這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再次住上了乾淨的房子,我以後一定要經常打掃房子,保持衛生······」這一幕發生在6月3日,這個自貢市貢井區橋頭鎮團結村貧困戶黨淑芳家的大門口,當看到自己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後,她激動地對駐村第一書記陳華說道。
  • ...全省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彭澤縣馬當鎮船形村駐村第一書記吳東霞
    都說女兒貼心、懂人心,天長日久,她被貧困戶當成最親的「知心人」,大伙兒都愛和她掏知心話,家裡的煩心事,孩子們的發展前途等都會毫無保留地向她傾訴……這個「最親的女兒」叫吳東霞,是彭澤縣衛健委派駐馬當鎮船形村第一書記。2015年上任以來,她一步一個腳印,傾注全部心血,收穫了鮮花和掌聲,得到了當地幹群廣泛的認可和讚美。
  • 娜仁:「好妹子」「好書記」「好女兒」——脫貧攻堅「一人一示範...
    熱水放涼一杯又一杯,娜仁笑著說:「怎麼老是忘記喝……」冬至節氣剛過,記者來到「牧區大寨」發源地烏審旗烏審召鎮烏審召嘎查,牧野間殘雪猶存,晴空上風輕雲淡,綠妝褪去後,這裡迸發著一股「朝氣」,是脫貧戶對美好未來滿滿的信心,是農牧民致富奔小康攢足的心勁兒,而這一切,處處都有駐村第一書記娜仁奮鬥的影子。
  • 「第一書記」張曉亮:駐村入戶心繫群眾
    ,諸城市龍都街道高相社區「第一書記」張曉亮心繫貧困戶,入農戶下田地,抓黨建促扶貧,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第一書記」為民愛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情懷,開拓了高相社區脫貧攻堅工作的新局面。張曉亮駐村伊始的第一堂課,便是挨家挨戶走訪,深入了解社區37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傾聽群眾的意見、建議。  在他的脫貧日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著各貧困戶的人口、耕地、就業狀況、收入來源以及存在的困難和需求;每隔一段時間,就翻閱記載本子上的資料信息,看一看哪家的基本信息有所更新,哪些人的困難需求還未解決,然後明確目標,緊抓落實。
  • 文水:第一書記 郝金保在興縣
    郝金保,是山西文水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派駐興縣孟家坪鄉侯家溝村第一書記,今年58歲,16年黨齡,36年市場監管一線幹部(其中在基層所二十餘年、擔任工商所長十多年,曾擔任局紀檢監察幹部十餘年),2019年1月赴任侯家溝村第一書記至今一年零五個月,時間雖不是很長,但扶貧工作業績卻值得點讚。
  • 貧困戶全部達到退出標準,貧困村全部達到出列標準,饒平脫貧有良方
    截至 2020 年底 , 建檔立卡貧困戶 9303 戶、24277 人 , 全部達到退出標準 ;35 個省定貧困村全部達到出列標準。作為潮州市貧困人口最多的饒平縣 , 無疑打了一場漂亮的脫貧攻堅戰。在這場戰役中 , 饒平縣有啥過人之處 ? 近日 , 新快報記者走訪該縣多個貧困村 , 為大家揭開其中的答案。
  • 小張書記的大擔當——記建昌縣素珠營子鄉蟒擋壩村第一書記張振賀
    自2014年擔任建昌縣素珠營子鄉蟒擋壩村第一書記以來,張振賀幾乎天天早出晚歸,早習以為常。  提起張振賀,蟒擋壩的村民讚不絕口:「挺好的,辦實事兒;年歲不大,能量倒挺大。」  「心繫百姓,真情為民,紮實進取,忠誠履職,踏踏實實當好第一書記,盡心盡力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好事。」這是上級組織對張振賀的評價。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190」馬吉:傾力為民結同心
    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委組織部駐沙雅鎮向陽村第一書記馬吉,正在一筆筆核算脫貧帳。遍訪民情 理清思路記得剛到村子時,馬吉放下行囊,就帶上筆和本,挨家挨戶走訪。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6戶170人,馬吉用3天時間全部遍訪,細心聽取他們的訴求。
  • 曹虎:第一書記助力脫貧攻堅
    王豔紅曹虎是省工信廳駐甘南縣甘南鎮富強村第一書記,工作中,他把黨建引領作為凝聚力量的保障,建立了以村「兩委」周例會為載體的黨建引領村級運行新機制、「零距離」服務群眾新模式,他的目標是既要讓富強村富起來,也要為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助力。
  • 特別報導|「最美扶貧人」肖常發:立下為民志,當好領頭羊
    題記:湖北省天門市2019年度"天門楷模最美扶貧人"肖常發,現任天門市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一級主任科員,駐淨潭鄉精準扶貧第一工作隊隊長,駐點東河村、白湖村、楊文村,兼任東河村第一支部書記。
  • 一心一意致力脫貧攻堅的第一書記李言
    中新網新疆新聞7月21日電(居光偉)村容村貌變了、村民思想變了、家庭收入變了……談到兩年多來村裡發生的變化,新疆公安廳交警總隊高等級公路支隊駐喀什地區莎車縣闊什艾日克鄉闊什艾日克村第一書記李言充滿成就感。
  • 王屋山下的「英雄讚歌」——追記倒在脫貧攻堅路上的第一書記李豔軍
    王屋山下的河南濟源承留鎮玉皇廟村,眼下農民們正忙著用於白菜制種的種苗栽植管理,這已成為村裡的主導產業之一,待到春天,這裡便又是滿山金黃,但濟源工科委駐該村第一書記李豔軍卻再也無法分享到農民脫貧致富后豐收的喜悅。2020年11月2日,在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的重要時刻,他突發急病,因公殉職,生命永遠定格在46歲。
  • 周洪浩:一心為民好支書
    這幾天,靠著同事隨手拍的一張照片,鄧州市龍堰鄉周營村黨支部書記周洪浩著實火了一把。雖成了大家口中的「群紅」,但讓周洪浩略為不解的是,一張照片咋就有恁大影響力呢?照片拍攝於9月22日15時許。得益於黨的精準扶貧政策,貧困戶周顯明家的生活越來越好。平時,照看周顯明的重任壓在了半失能妻子曹桂勤的肩頭上。今年,全市「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啟動後,周洪浩三番五次登門勸說周顯明老兩口到鄉敬老院入住。「現在的敬老院都是雙人間,房間裡都有廁所,硬體好哩很!去了吃住有人照顧,生病了也有醫生。」面對周洪浩苦口婆心的勸說,老兩口就是捨不得自己的家。
  • 「微笑書記」吳東的三年扶貧答卷:89戶396人實現全部脫貧
    「貧困戶的境遇一度讓我感到心酸,扶貧攻堅帶來的變化讓我感到欣慰……」談起駐村3年多的扶貧時光,吳東深有感觸地說。吳東(左一)作為全省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代表走進海南省電視臺演播室接受訪談,並推銷毛感鄉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