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2月13日電 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辦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研討會」11至12日在福建泉州召開。海內外多國專家和學者紛紛表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代表了一種嶄新的國際合作思路,必將增進區域一體化,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研討會上也頻現各國好聲音,為21世紀海上絲路建設與合作出謀劃策。
埃及前駐華大使默罕默德·賈拉爾指出,中國是阿拉伯國家期望的出口國,阿拉伯世界是中國第六大出口地區,隨著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建和蘇伊士運河的建設,將會是一次「新文明」的到來。他還表示,埃及非常期待與中國進行進一步合作,且不僅局限於海上絲綢之路。
韓友德:海絲之路是中國自主創新的象徵
韓國《中央日報》中國研究所所長韓友德表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自主創新的象徵,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在經濟外交領域就開始變得活躍,「一帶一路」可以說是中國經濟外交政策的創新。同時,他也期待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延伸到韓國的港口城市釜山和仁川。他指出「一帶一路」和韓國樸槿惠政府正在主導的「歐亞大陸計劃」可以說是不謀而合。韓國也非常重視與東協國家之間的地域合作,並且在積極促進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安全等領域的合作。
張松聲:新加坡可成「海絲」重要中轉站
新加坡工商聯合總會主席張松聲表示,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中,新加坡可以成為重要中轉、補給和維修中心;中國企業也可以以新加坡為基地,善用這裡的環球聯繫網,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企業建立雙贏的合作夥伴關係。
陳泳志:海上絲綢之路效益「1+1〉2」
印度尼西亞-中國經濟、社會與文化合作協會副秘書長陳泳志指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實際上是對現有合作機制的調整、整合和升級,使之相互促進,產生「1+1〉2」的效應。他表示,海上絲綢之路具有巨大包容性,印尼建設海上高速公路的構想與之擁有不少共性,印尼積極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有利於印尼的發展。
丘啟楓:東協將從海絲中受惠
《汶萊時報》集團副總編輯丘啟楓先生指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了經濟全球化新戰略格局,符合中國與地區合作夥伴共同繁榮、實現共贏的大趨勢,作為中國近鄰的東協無疑將從中受惠。他表示,汶萊這個地區小國若能藉助「一帶一路」的東風,融入中國和東協大市場,將極大拓展發展縱深,可以說機遇無限。
老中友誼協會秘書長西崑·本偉萊指出,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將有利於寮國打造過境樞紐國家戰略;相關鐵路工程還能幫助寮國獲得便利的出海口;此外,寮國有望藉此改變國內交通設施落後的面貌,促進國內人流、物流,贏得經濟大發展良機。
伊朗駐華使館的阿里·比尼亞茲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與穆斯林世界息息相關。「一帶一路」倡議不僅高度符合中國經濟發展現狀,也有助於加強「新常態發展政策」的實施。
埃及非洲協會秘書長艾哈邁德·哈加格表示,中國人民和領導人,以及其他國家表現出來的對「一帶一路」倡議的熱情讓我們有理由相信這個構想會成功,改善基礎設施和建立自由貿易區是這個構想的首要任務。
土耳其馬爾馬拉基金會主席阿坎·蘇威爾指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東西方對話通道」。他表示,將來有了商業通道與和平穩定的環境,海上絲綢之路能夠毫無障礙地進行人員、思想、貨物和資金的自由流通。
黎紅俠:海絲提高沿線國家海上聯繫
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訪問學者黎紅俠指出,海上絲路建設將提高沿線國家海上聯繫,從長遠看地區國家將得以藉此拓展旅遊業、密切人員往來以及投資貿易合作,提高合作和互信水平。在海上絲綢之路倡議促進下,中國對港口等基礎設施的投資,將有助於緩解地區基建資金技術匱乏問題,提高沿線國家基礎設施水平,給太平洋-印度洋沿岸國家帶來新貿易、投資機會。
歐盟-亞洲中心主任、歐洲政策中心高級顧問弗雷澤·卡梅倫表示,歐盟對中國所提出的建設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總體上持積極態度。中歐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經貿聯繫。隨著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推進,中國將進一步推動貿易便利化,歐盟會始終密切關注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因為它將是一個在經濟上產生廣泛影響的規劃。
紐約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詹姆斯·派克表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將會對亞洲經濟的融合發展產生重要影響。這個構想將沿線國家在經濟、文化層面聯繫在一起,共享資源,共享貿易成果。這將會讓亞洲經濟更加活躍。
欽貌林:緬甸努力提升自我,積極參與海絲建設
緬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秘書長欽貌林表示,當前,緬甸國內正抓緊進行各行各業的改革,從封閉的計劃經濟向開放的市場經濟過渡,鼓勵發展國際貿易,積極吸引外資投入,在沿海地區建設「土瓦經濟特區」「迪洛瓦經濟特區」以及「皎漂經濟特區」,積極加強與東協以及南亞、中亞,特別是中國的聯繫與交流,努力實現緬甸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一構想完美結合。
劉乃好:中國需強化產業創新能力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藝術協會署理事長劉乃好表示,中國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需要進一步強化產業創新能力,打造更多的中國自有品牌,積極擴大中馬兩國在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特別是通信、生物醫藥、汽車、清真產品等方面的貿易比重,優化貿易結構。
巴基斯坦駐廣州總領事巴伯·阿明表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互利雙贏的務實性倡議,將為東南亞、中東國家帶來發展的新契機。巴基斯坦正在積極吸引外資,並提供一系列土地稅收優惠政策,希望更多中國企業看到巴基斯坦的投資機遇。(實習生 王普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