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 :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2021-02-19 還算年輕的年輕人

屋子在人生裡因此增添了意義,不只是避風雨、過夜的地方,並且有了陳設,掛著書畫,是我們從早到晚思想、工作、娛樂、演出人生悲喜劇的場子。門是人的進出口,窗可以說是天的進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為躲避自然的脅害,而向四垛牆、一個屋頂裡,窗引誘了一角天進來,馴服了它,給人利用,好比我們籠絡野馬,變為家畜一樣。從此我們在屋子裡就能和自然接觸,不必去找光明,換空氣,光明和空氣會來找到我們。所以,人對於自然的勝利,窗也是一個。

窗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開了。春天從窗外進來,人在屋子裡坐不住,就從門裡出去。不過屋子外的春天太賤了!到處是陽光,不像射破屋裡陰深的那樣明亮;到處是給太陽曬得懶洋洋的風,不像攪動屋裡沉悶的那樣有生氣。就是鳥語,也似乎瑣碎而單薄,需要屋裡的寂靜來做襯託。我們因此明白,春天是該鑲嵌在窗子裡看的,好比畫配了框子。

同時,我們悟到;門和窗有不同的意義。當然,門是造了讓人出進的。但是,窗子有時也可作為進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說裡私約的情人就喜歡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門的根本分別,決不僅是有沒有人進來出去。若據賞春一事來看,我們不妨這樣說: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風和太陽逗引進來,使屋子裡也關著一部分春天,讓我們安坐了享受,無需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詩人像陶淵明對於窗子的這種精神,頗有會心。

《歸去來辭》有兩句道:「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不等於說,只要有窗可以憑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麼?他又說:「夏月虛閒,高臥北窗之下,清風颯至。自謂羲皇上人。」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風,小屋子可成極樂世界;他雖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廬山,也用不著上去避暑。所以,門許我們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許我們佔領,表示享受。這個分別,不但是住在屋裡的人的看法,有時也適用於屋外的來人。一個外來者,打門請進,有所要求,有所詢問,他至多是個客人,一切要等主人來決定。

反過來說,一個鑽窗子進來的人,不管是偷東西還是偷情,早已決心來替你做個暫時的主人,顧不到你的歡迎和拒絕了。繆塞(Musset)在《少女做的是什麼夢》那首詩劇裡,有句妙語,略謂父親開了門,請進了物質上的丈夫(materiel epoux),但是理想的愛人(ideal),總是從窗子出進的。換句話說,從前門進來的,只是形式上的女婿,雖然經丈人看中,還待博取小姐自己的歡心;要是從後窗進來的,才是女郎們把靈魂肉體完全交託的真正情人。

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門,而不開窗的屋子我們還看得到。這指示出窗比門代表更高的人類進化階段。門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種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鳥窠獸窟,準備人回來過夜的,把門關上,算是保護。但是牆上開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氣,使我們白天不必到戶外去,關了門也可生活。

屋子在人生裡因此增添了意義,不只是避風雨、過夜的地方,並且有了陳設,掛著書畫,是我們從早到晚思想、工作、娛樂、演出人生悲喜劇的場子。門是人的進出口,窗可以說是天的進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為躲避自然的脅害,而向四垛牆、一個屋頂裡,窗引誘了一角天進來,馴服了它,給人利用,好比我們籠絡野馬,變為家畜一樣。從此我們在屋子裡就能和自然接觸,不必去找光明,換空氣,光明和空氣會來找到我們。所以,人對於自然的勝利,窗也是一個。

不過,這種勝利,有如女子對於男子的勝利,表面上看來好像是讓步─—人開了窗讓風和日光進來佔領,誰知道來佔領這個地方的就給這個地方佔領去了!我們剛說門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譬如餓了就要吃,渴了就得喝。

門的開關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來,只要把窗幕拉過一邊,你就知道窗外有什麼東西在招呼著你,是雪,是霧,是雨,還是好太陽,決定要不要開窗子。上面說過窗子算得奢侈品,奢侈品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減的。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劉熙譯名說:「窗,聰也;於內窺外,為聰明也。」正和凱羅(Gottfried 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謂「雙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歷歷,」同樣地只說著—半。眼睛是靈魂的窗戶,我們看見外界,同時也讓人看到了我們的內心;眼睛往往跟著心在轉。所以孟子認為相人莫良於眸子,梅特林克戲劇裡的情人接吻時不閉眼,可以看見對方有多少吻要從心裡上升到嘴邊。我們跟戴黑眼鏡的人談話,總覺得捉摸不住他的用意,仿佛他以假面具相對,就是為此。

據愛戈門(Eckermann )記一八三O 年四月五日歌德的談話,歌德恨一切戴眼鏡的人,說他們看得清楚他臉上的皺紋,但是他給他們的玻璃片耀得眼花撩亂,看不出他們的心境。窗子許裡面人看出去,同時也許外面人看進來,所以在熱鬧地方住的人要用窗簾子,替他們私生活做個保障。晚上訪人,只要看窗裡有無燈光,就約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開了門再問,好比不等人開口,從眼睛裡看出他的心思。

關窗的作用等於閉眼。天地間有許多景象是要閉了眼才看得見的,譬如夢。假使窗外的人聲物態太嘈雜了,關了窗好讓靈魂自由地去探勝,安靜地默想。有時,關窗和閉眼也有連帶關係,你覺得窗外的世界不過爾爾,並不能給與你什麼滿足,你想回到故鄉,你要看見跟你分離的親友,你只有睡覺,閉了眼向夢裡尋去,於是你起來先關了窗。因為只是春天,還留著殘冷,窗子也不能整天整夜不關的。

相關焦點

  • 【錢鍾書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攝影大賽
    他是學貫中西的文化巨匠他是豪爽毒舌的學者他也是生活中的「女兒奴」和「妻奴」他更是牛津大學的優秀校友他就是——錢鍾書     從散文到小說,錢鍾書的的筆下成就了無數經典的字句。    在近20年裡,錢鍾書的影響從知識界和學術界逐步擴大到大眾文化領域,形成了「錢鍾書熱」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    你也許進入過「圍城」裡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又也許在他「一句敵萬「的金句中深思不已    許多人都了解他與楊先生在清華古月堂前相知相愛的美好故事。
  • 多一個「埃德加·斯諾」 少一分隔膜與猜測
    竹內亮在微博募集「住在武漢的人」,最終選取了10個普通人作為拍攝對象。在《好久不見,武漢》中,可以看到他們的淚水、歡笑、今天瑣碎的日常以及疫情中的昨日。生活在一座城市的人,映射著城市的鏡面。他們的歡笑與淚水背後就是今天的武漢,是經歷過疫情的武漢。可以說,竹內亮用他認為的「外國人愛看的內容」推開了一扇了解武漢的窗,也抹去了一份對武漢的隔膜與猜測。
  • 錢鍾書:縱逸自如的治學氣派為文風範
    特別是在當下紛繁複雜的全球化語境中,錢鍾書所彰顯出來的世界主義的視野和立場、胸襟與氣度,對於我們思考中國文學與中國學術的發展,顯然有著巨大的啟示意義。1 對人的「生存境地」有著徹悟性洞察對於普通讀者而言,作為作家的錢鍾書顯然要比作為學者的錢鍾書更為生動、更為熟悉。
  • 我與錢鍾書在英國留學的日子
    1911年7月17日,楊絳生於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的作家,戲劇家、翻譯家。多年前,錢鍾書給了楊絳一個最高的評價:「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這句評價很貼切,在他們留學英國時楊絳便擔任著「最賢的妻」和「最才的女」,默默地支持著錢鍾書的學習和生活,自己也在不斷學習。我們就來看下楊絳的英國留學時光,緬懷這位百歲老人吧。
  • 錢鍾書和林徽因到底有啥恩怨,為何錢鍾書總找麻煩?原因很簡單
    那麼如此優秀的林徽因怎麼會和大文豪錢鍾書有恩怨呢? 作為清華大學的一名教師,錢鍾書為人師表,仁慈和善,和他的妻子楊絳的感情也是非常的好,對周圍的人都十分的友好,對學生更是平易近人,但是為何他卻獨獨那麼討厭林徽因?這是什麼原因呢?按道理講大家都是知識分子,應該和平相處,互相交流才對啊。
  • 楊絳和錢鍾書,詩中的禮讚和思念
    今日詩語: 愛情最好的樣子,是楊絳和錢鍾書。 ▲錢鍾書寫給楊絳的情書 2.最才的女 民國時期才女如雲,在創作和翻譯能達到頂尖水平的
  • 楊絳和錢鍾書:這裡有愛情最美的模樣
    楊絳和錢鍾書,一九三二年春在清華初識,一九三三年訂婚,一九三五年結婚,攜手一生。作為神仙愛情的起點,清華大學在90周年校慶時,在官網上發布了光明網的一篇文章:楊絳與錢鍾書的戀愛。這份在世人眼中發著光的愛情,走過顛沛的戰亂,歷經厄運的分離,有妙趣橫生,也有爭執不休,但更多的,是平平淡淡的相知相守。
  • 「譯文分享」橫隔膜呼吸對核心穩定性和頸部疼痛的影響
    我們可以向他們介紹橫隔膜呼吸(膈式呼吸),幫助他們更好地達到訓練目標。橫隔膜呼吸是一種呼吸模式,在這個過程中橫隔膜完成大部分通氣的工作。如果大家觀察過嬰兒呼吸的話,會注意到他們肚皮的起伏。相比而言,大多數成年人的呼吸模式都是快速的淺呼吸,腹部的活動和胸腔的抬升幅度都很小。這種功能變化是如何在身體中自主發展的呢?
  • 錢鍾書:不必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說些不痛不癢的話
    錢鍾書先生,深諳此道。不必花些不明不白的錢,找些不三不四的人,說些不痛不癢的話中國有一句俗語:人怕出名。錢鍾書先生早年名聲在外,許多人和單位想請他參加剪彩、開工等活動。錢鍾書對於這些「請帖徵文」「概置不理」,他稱這些活動為「招邀不三不四之閒人,談講不痛不癢之廢話,花費不明不白之冤錢,浪費不該浪費的時間。」
  • 錢鍾書|偏科的文學巨匠
    當然如果不是金子般的人物怎麼可能閃到清華校長的眼呢,這位叫做錢鍾書的人以外語滿分和國文特優的成績打開了不一樣的人生道路。1910年錢鍾書出生在教育世家中,似乎已經註定了他與文學的命運一般。錢鍾書在幼年時代十分淘氣好動,這就有點像熊孩子。
  • 連載 |《圍城》錢鍾書(30)
    辛楣把這事問明白,好言撫慰了半天,鴻漸和著他。辛楣發狠道:「這種學生非嚴辦不可,我今天晚上就跟校長去說——你報告劉先生沒有?」鴻漸道:「這倒不是懲戒學生的問題。孫小姐這一班決不能教了。你該請校長找人代她的課,並且聲明這事是學校對不住孫小姐。」孫小姐道:「我死也不肯教他們了。我真想回家!」聲音又哽咽著。辛楣忙說這是小事,又請她同去吃晚飯。
  • 楊絳錢鍾書的「最短情書」:勢均力敵的愛情最讓人羨慕
    楊絳第一次見錢鍾書,是在陽春三月的清華古月堂門外,很偶然的一次相遇,四目相對之間,就註定了兩個年輕人的一輩子的緣分,他們就這樣一見鍾情了。就如同錢鍾書在《圍城》裡描述的那樣:「第一次見你的時候,我的心裡已經炸成了煙花,需要用一生來打掃灰爐」。
  • 楊絳和錢鍾書:愛情最美的樣子,是一生只夠愛一人
    錢鍾書,我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楊江和錢鍾書的婚姻被稱為「人間最理想的婚姻模樣」,兩個人從相見到相愛直到相伴一生的故事讓多少人羨慕不已,好像所有形容愛情美好的詞都可以放在他們兩個人的身上。1932年的春天,楊絳借讀於清華大學,在清華園偶遇了錢鍾書,兩個人可以說是一見鍾情。再次見面的時候,錢鍾書就直白地跟楊絳說「我沒有訂婚」,楊絳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在那之後,兩個人牽手,成了清華園中最讓人羨慕的情侶,也開始了兩個人半個多世紀相濡以沫的生活。
  • 錢鍾書與楊絳的愛情故事
    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 「我沒有訂婚。」「我也沒有男朋友。」就這樣開始了世紀佳緣。也許上天的姻緣線早就搭好了,當時錢鍾書在北京上學,而楊絳在蘇州的東吳大學,在那個年代是很難相識的。可是楊絳一心想要去清華大學,後來選擇在清華大學借讀,而她的閨蜜恰好是錢鍾書的表妹,就是這根線把錢先生和楊絳牽到了一起,從此便開始了漫長的愛情故事。
  • 錢鍾書to楊絳:你是我幸福的所有理由
    - 他和她的愛情 -如此星辰如此月這世上的愛情也許就是不公平的,有的人便那麼幸運,在最好年華遇到相守終身的人;而有的人卻似被命運玩弄著,過眼的都是爛桃花;還有的人,是被上帝遺棄的,屬於他的愛情久久未來錢鍾書和楊絳,就是那最幸運的人。「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這樣樸樸素素的一句話,比「我愛你」更讓人心動不已。如果你相信人有前世今生,那一定也會將這樣的愛情歸類為「命中注定」。他們只是在清華大學古月堂門口偶然相遇,便都覺得對方是那個自己要找的人。
  • 《圍城》作者:錢鍾書故居
    李嬡嬡已經不在了,可惜太美麗的女子大多不長壽。 枕邊常放著一本《圍城》,閒時經常倚在床頭看看,這是一部讀來如嚼橄欖回味無窮的奇書。書中才女蘇文紈的一句話,意味深長:「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婚姻也罷、事業也罷,整個生活都似在一個圍城之中,人永遠逃不出這圍城所給予的束縛和磨礪。」
  • 有一種愛情叫楊絳和錢鍾書,這是彼此最美的狀態
    眼前人是心上人 《聖經》上說:「有的時候,人和人的緣分,一面就足夠了。因為,他就是你前世的人。」 在楊絳小時候,父親就教育子女要「有志氣」,要有志氣,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成長的楊絳,可謂是學富五車。最終通過自己努力,考取了清華大學,此時的錢鍾書也在清華大學頗有名氣。
  • 錢鍾書和楊絳:愛情最好的樣子,是為你藏起鋒芒、細水流長
    錢鍾書和父親 只有一人,能收服的了他,那人便是楊絳。兩個不完美的人互相接納和包容,大概就是,我看透了你,但我依然愛你。 名人如此,你我也一樣! 有人看完《圍城》後,覺得被錢鍾書的婚姻圍城論「欺騙」,跑去問錢鍾書:「你和楊絳一輩子那麼幸福,為什麼還能寫出《圍城》這樣的作品呢?」
  • 和徐志摩郭沫若等文人相比,錢鍾書宛如渣男叢中的一股清流
    但唯獨對於錢鍾書這個人,是無可指摘的。近代因為新舊思想和東西文化的碰撞與交融,產生了很多奇特的社會現象。縱觀近代文人史,無論是魯郭茅巴老曹等重量級文豪,還是像徐志摩這種翩翩公子,一個比一個多情,一個比一個渣。
  • 錢鍾書:5句話,寫出天下兩種人,做第二種人,活著更快樂!
    世上本無所謂好和壞,思想使然。——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說到好人和壞人,不由的想起莎士比亞的名言,但是這樣去寫不生動,不形象,沒有樂趣。那麼肯定有人會這樣寫:「天下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好人,一種是壞人。」這句話跟上面一句有區別嗎?更是沒有什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