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華德學院推進「銀色教育」進校園 培養冰雪藝術人才

2020-12-26 人民網黑龍江頻道

黑龍江省青年冰雪藝術委員會成立儀式現場。

人民網哈爾濱11月23日電(袁成亮)11月22日,哈爾濱華德學院與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冰雪藝術委員會共同舉辦黑龍江省青年冰雪藝術委員會成立大會和哈爾濱華德學院冰雪旅遊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旨在為龍江冰雪雕塑藝術行業培養更多的人才,進一步推進「銀色教育」走進高校並生根發芽。

活動現場舉行了「黑龍江省青年冰雪藝委會」和「哈爾濱華德學院冰雪旅遊研究中心」揭牌儀式。揭牌儀式後,來自龍江大地的冰雪藝術家對冰雪文化產業的發展進行了交流。

哈爾濱華德學院冰雪旅遊研究中心成立儀式現場。

據悉,自2005年開始,為弘揚冰雪文化,讓冰雪走進校園,為龍江培養更多冰雪藝術人才,哈爾濱華德學院打造了「華德雪藝」特色校園文化品牌,還成立了黑龍江省唯一一個「大學生冰雪雕塑研究中心」。「華德雪藝」在15年的發展歷程中取得了諸多成績,成為我國唯一獲得中國(官方)所有雪雕賽事金獎「大滿貫」集體。

下一步,哈爾濱華德學院將繼續發揮學校在冰雪方面的科研優勢、人才優勢和技術優勢,融合理念、分享資源、創新傳承,為龍江冰雪產業建設注入新鮮活力,讓「銀色教育」在校園裡開出更加絢爛的冰雪藝術之花。

本組圖片由哈爾濱華德學院提供

(責編:王豔、李忠雙)

相關焦點

  • 張家口學院:全力打造冰雪人才培養高地
    在辦學中,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培訓基地,張家口學院圍繞2022年冬奧會紮實開展工作。  1.聚焦「誰來滑」,張家口學院構建了「萬千百」人才培養工程,即培養萬餘名大學生冰雪運動參與者和推廣者、千餘名冰雪奧運專項服務人員、百餘名複合型卓越冰雪管理人才,開創了「全員上冰雪」這一河北省、全國高校獨一無二的模式,不斷厚植群眾性冰雪運動基礎,達到了「人人都能滑」的效果。
  • 冰雪教育論壇成功舉辦,各方共話中國冰雪人才培養之道
    談到對冰雪運動進校園和冰雪人才培養的願景,範軍呼籲冰雪培訓機構和冰雪參與機構,通過市場和學校兩個渠道,積極響應和擁抱教育部、體育局的政策,合力推廣"冰雪進校園"及"普及青少年冰雪運動",為冰雪運動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 哈爾濱華德學院與保時捷(中國)開展項目合作共育英才
    中國教育在線 訊 4月26日,哈爾濱華德學院接到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的確認函,確認學校正式加入並開展與保時捷(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PEAP的合作項目。   PEAP項目是從國內的Porsche合作院校選拔具備良好教育基礎和潛力的學生,通過在合作學校、保時捷培訓中心和保時捷中心開展集訓學習和企業實習,取得全球同質培訓和認證資質,最終成為目前全國117家保時捷中心培養和輸送具備銅級技術和助理級服務能力的青年員工。
  • 圓百萬學生逐雪嬉冰夢——吉林省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
    「吉林市所有中小學生每年都有兩次上雪場體驗冰雪運動的機會。場地、器具、教練、保險等費用,均由政府買單。」以精準數據進一步說明,「吉林市每年組織中小學生進行雪場免費體驗滑雪20萬人次,體驗後自願返場率近30%,探索出了一條冰雪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如今,吉林省推進「冰雪運動進校園」工作已亮出可喜的成績單。
  • 哈爾濱市「虹基金體育教育進百校」活動啟動儀式18日在哈三中舉行
    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一級巡視員郝風林,黑龍江省教育廳體衛藝處處長張潤林,哈爾濱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王長文,國際奧委會委員、江原道2024冬青奧會協調主席、中國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教授、奧運冠軍張虹蒞臨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哈爾濱市教育局與「張虹體育教育專項基金」籤訂了戰略合作意向書,正式啟動「虹基金體育教育進百校」活動。
  • 冰情雪趣點燃冬日校園 哈爾濱市青少年上冰雪活動紀實
    目前,哈市中小學生冰雪項目比賽已達六個,即: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樣滑冰、冰球、冰壺、滑雪。省首屆冬季學生運動會上,哈市奪得團體總分第一名,並獲得了第二屆省冬季學生運動會承辦權。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為大力發展冰雪體育運動,培養冰雪體育特長人才,哈市在冰雪活動進校園工作中,注重把握四個延伸,狠抓兩個重點,實現一個飛躍。
  • 哈爾濱華德學院機器人工程學院學子獲"優秀大學生志願者」榮譽稱號
    學院:機器人工程學院  姓名:劉顯達  班級:1708412  專業:機械電子工程  近日,由大慶市讓胡路區團委舉辦的「2019年度讓胡路區共青團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通報中,哈爾濱華德學院機器人工程學院2017
  • 戲曲進校園:讓孩子愛上傳統藝術
    作為傳統文化在青少年中傳播的重要載體,各省市的戲曲進校園都更加突出結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實現精準傳播。一方面,各省市在戲曲進校園活動的推進過程中,緊密地結合地方文化及教育現狀。例如北京、上海將戲曲進校園置於大美育的建設範疇下,強調對青少年美育以及在更廣泛意義上傳統文化普及的價值。河南、湖北等地則在美育的基礎上強調促進戲曲傳播發展,下大力氣培養戲曲觀眾乃至戲曲演員。
  • 思政教育築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北京大學法學院學科...
    編者按:教育部第四次學科評估以來,北京大學法學院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法治人才培養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系列決策部署,緊密圍繞「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培養目標,紮實推進「雙一流」建設工作方案,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傳承創新優秀文化、國際合作交流等學科發展建設各方面,北京大學法學院均取得了實質性豐碩成果。
  • ...教育發展巡禮之特色篇】安徽深化改革全面提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
    安徽省教育部門還積極推進安徽省職業教育創新發展實驗區建設,企、校聯合申報產教融合類建設項目 77 個。「現代學徒制」 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2019年年底,安徽省汽車工業學校2017級高職特色班全體學生結束了在奇瑞公司的兩個月崗位實踐活動,帶著在崗位上學得的新知識和提升的新技能,收穫滿滿地回到了學校繼續學習。
  • 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非遺進校園」活動周盛大啟動
    12月22日上午,陝西藝術職業學院首屆「非遺進校園」活動周開幕式在狄寨校區五樓報告廳隆重舉行。  本次「非遺進校園」活動將持續3天,活動形式包括講座、藝術展、現場體驗等。同學們在體驗麥稈畫、皮影、木版年畫、內畫、玉雕等傳統技藝的過程中,近距離欣賞非遺藝術作品,領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 信職2020招生專輯走進學院:學前與藝術教育學院
    學前與藝術教育學院,傳承於2013年的豫南道立師範學堂的藝術科,1927 年省立第二女子師範的加入即開始培養童蒙師資。學院延續百年師範之血脈,秉承百年師範之精神,勵精圖治,滋蘭蕙樹,發展至今成為在校生 2300 多人的師範教育院部。一百多年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優秀的幼教和藝術人才,享有較高的社會聲譽。近年來學院師生每年都被邀參加市級春晚、茶葉節晚會、世界茶博會、世界綠博會和社會大型演出。
  • 重慶工商大學藝術學院與重慶藝工職學院聯合培養藝術碩士研究生...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院長許錫賓講話 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6月21日11時20分(易瓊)6月20日,在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校園開放日活動中,由重慶工商大學藝術學院、重慶藝術工程職業學院共同建立的藝術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揭牌成立
  • 上海體育學院籤約辛穎國際藝術中心,培養舞蹈複合型人才
    上海體育學院籤約辛穎國際藝術中心,培養舞蹈複合型人才 澎湃新聞記者 廖陽 2020-08-05 10:04 來源:澎湃新聞
  • 搭建人才成長「立交橋」—中國教育在線「走進系列」連續報導
    「十三五」以來,特別是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啟動以來,職業教育工作進一步強化,為暢通學生成才渠道,助力搭建「職教高考」、五年一貫制和專升本等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立交橋,中國教育在線特別舉行全省高職院校走進高中、中職公益巡講活動。  山東華德學校:中職、高職一線牽,「人才大集」趕起來!
  • 發揮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主陣地作用
    統一戰線是黨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政治優勢和戰略方針,要發揮重要法寶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廣泛的力量支持,離不開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社會主義學院作為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治學院和統一戰線人才教育培養主陣地,要立足新時代,把握新形勢新要求,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為建設壯美廣西、共圓復興夢想凝心聚力。
  • 上海杉達學院2018年招生訪談實錄:以行業標準不斷調整優化人才培養...
    學校設有勝祥商學院、管理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外語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國際醫學技術學院、上海現代服務外包學院、公共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嘉善光彪學院、滬東工學院、時尚學院、傳媒學院、旅遊與酒店管理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創新與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等二級學院,設有經濟學、法學、文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醫學、教育學等8個學科門類,37個本科專業、6個專科專業。
  • 達內教育、新高教達成戰略合作,攜手促進學生「硬核「就業
    新高教集團副總裁秦宏康先生介紹,新高教集團創立於1999年,是中國領先的高等職業教育上市公司,目前在全國7個省份投資創辦了7所大學,其中本科4所,專科3所,分別是雲南工商學院、湖北民族大學科技學院、哈爾濱華德學院、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貴州工商職業學院、洛陽科技職業學院、廣西英華國際職業學院,在校學生逾11萬人,累計培養學生30餘萬人。
  • 藝術高校音樂產業人才如何培養?聽聽他們怎麼說
    進一步打破學課專業壁壘,推動文科專業之間 深度融合、文科與理工農醫交叉融合,融入現代信息技術賦能文科教育,實現自我的革故鼎新,新文科建設勢在必行。」在前不久召開的 2020第七屆音樂產業高端論壇上,來自產學研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共同就當前藝術高校的音樂產業人才培養問題進行探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