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從歌詞到現實還有多遠?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常回家看看」:從歌詞到現實還有多遠?

  7月1日起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開始實施,網友熱議有關條款——

  「常回家看看」:從歌詞到現實還有多遠

  「常回家看看」不再是首歌。7月1日起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開始實施,新法要求子女「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此人性化條款引發網友廣泛熱議,有網友拍雙手稱讚,也有人擔憂無法執行到位。

  網友:有贊有彈 理性看待

  網友通過多種途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網友認為,新法施行顯示了中華優良傳統的回歸,是正能量的勝利。網友「部老頭」說,立法是一件好事,老人們感同身受。

  網友「楊雲中」認為立法規定孩子多久看望父母,是不切實際的。「『常』是多久?一個月、三個月?很多年輕人為了養家餬口改善生活質量,不得不背井離鄉去謀生,『常回家看看』容易嗎?」他更希望政府能為空巢老人投入更多資源,解除打工者的後顧之憂。

  網友「賴金髮」在微博上表示了自己的擔憂:現在很多私企連法定假期都無法保證,「常回家看看」,老闆準嗎?

  市民:為生活打拼 工作請假難

  記者查閱了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其中第二章第十八條這樣規定,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冷落老年人。與老年人分開居住的家庭成員,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保障贍養人探親休假的權利。

  「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中明確,應當經常看望或者問候老年人,似乎被媒體過分解讀為不常看望老人屬違法。」在福州某私營企業工作的李先生是外省人,他坦言自己時常「心有餘而力不足」,想回家看看父母,又苦於做不完的工作。他認為「請假麻煩,批假困難」也是阻礙大家回家看望父母的原因之一。

  市民陳小姐認為該規定實施起來有點難:「多長時間叫不經常?要是出國、當兵等情況導致無法回家,那怎麼辦?」

  盧大媽的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平時難得見上一面。「平時就隔三差五地和孩子打打電話,每月10日打生活費給我。」她表示,政府出臺法律規定固然是好,但又有哪個父母忍得下心來告自己的孩子呢?

  福建空巢老人達百萬

  《2012年福建省老齡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省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461.5萬,佔總人口的12.31%。全省有空巢老人106.65萬人,佔老年人口總數的23.1%。近年來,老人將子女告上法庭的案件也時有發生,但大多集中在贍養費問題上。

  7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施行當天,無錫市北塘區法院對一起贍養案件公開審理,判處被告人除承擔原告一定的經濟補償外,還需至少每兩個月到老人居住處看望問候一次。這是新法施行後的國內首例判決,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對此,我省一基層法院法官評價說,因為是首例,又是在新法施行當天審判,此案實現了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統一,是個有益的嘗試。今後類似的案件應會增多,對老年人的權益保護也會更完善,而對於「多久回家一次算經常」、「如何監管執行」這些更細的問題,還要有進一步的「司法解釋」來界定。

  律師:出發點好 實施不易

  福建熹龍律師事務所陳爾珠律師認為,出臺這樣的法律法規,是社會發展階段的必然產物,目前也確實存在子女對父母的關愛缺失的現象。《民法通則》、《婚姻法》都有規定子女要盡到贍養父母的義務,廣義上看,贍養的義務不僅要從物質上給父母滿足,還要從精神上對父母盡到一定的義務。

  針對網友們擔心的界定不明問題,陳爾珠律師認為,在實施的過程中肯定會有相關「司法解釋」來明確多長時間沒看望父母屬違法行為。陳爾珠建議,在司法實踐中,要從單位或企業、當事人和基層的居民自治組織三方來共同履行、落實,才能使這部法律走得更遠。

  福建達業律師事務所於宏亮律師則認為,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的順利實施,需要相應法律條款的落實。「待《勞動合同法》、帶薪休假等相應的法律條例規定清楚,保證子女有履行其義務的基礎,這個法律才能更有效地實施。」 於宏亮說。(記者 謝添實 實習生 陳瑋銘)

相關焦點

  • 「常回家看看」不僅是動聽悅耳的歌詞
    看到這則飽含淚水的新聞,筆者耳邊不禁響起陳紅《常回家看看》,動聽的歌詞中或多或少透露出這種親情缺失的信號。近年來,「常回家看看」、「禁止啃老」等事項作為明文規定被納入法律條文。新聞中發生的悲劇帶來的是沉重的拷問:在物質豐富的今天,一年、一輩子,我們究竟有幾次回家陪母親父親吃頓晚飯?   古有言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無幼以及人之幼。
  • 《常回家看看》電視劇片尾曲 姚貝娜張江回家完整歌詞介紹
    《常回家看看》電視劇片尾曲 姚貝娜張江回家完整歌詞介紹  回家 (《常回家看看》電視劇片尾曲) - 姚貝娜/張江  詞:高滿堂  曲:撈仔  女:一見如三秋  握手兩相望  陽光拉長夜的影子  誰家門口還掛著月亮  男:卸下風塵的行囊
  • 大鵬首導現實題材《吉祥如意》 主題曲《常回家看看》
    1月11日,由大鵬導演的電影《吉祥如意》曝光主題曲《常回家看看》MV,由唱作人隔壁老樊深情獻唱。隔壁老樊將90年代末的經典歌曲《常回家看看》進行全新演繹,傳遞出在外遊子的濃濃鄉愁和盼望團圓的心聲。《吉祥如意》是大鵬導演的首部現實題材影片,故事講述一次不同尋常的春節家庭聚會以及一對十年未見的父女,源自大鵬親身經歷。
  • 最暖國漫作品大打感情牌,常回家看看不僅僅是一句歌詞
    1999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首《常回家看看》風靡一時,對於社會發展迅速,忙碌於工作的工作者敲醒警鐘。告訴所有的忙碌之中不能忘卻掉在家中的父母。事有興衰,更何況僅僅是一首歌曲。而《歷師》動漫作品的上映可謂是如同當年《常回家看看》一般一股清流。風水堪輿,佔卜時運,也就是歷師。單獨看《歷師》磨礪自己,大戰各種邪祟鬼魅等等,可是真正作品上線後,說《歷師》是一部感懷現實情感的催淚劇一點不為過。
  • 兩八旬老人死家中無人知 常回家看看不只是歌詞
    兩八旬老人死家中無人知 常回家看看不只是歌詞 據鄰居分析,周老先生的死亡可能跟摔傷有關,而陳奶奶的死可能是由於傷心過度,加上身體還有其他疾病所致。  老人兒子從外地趕來  記者離開現場時,周老先生的侄子趕到了現場。他告訴記者,叔叔今年85歲,嬸嬸88歲。兩位老人家有一子一女,子女都不跟他們住在一起,女兒在彭澤,兒子住在南昌市半步街,但長年在外跑運輸。
  • 有個微信群叫「常回家看看」
    所以,我們就組建了一個微信群,每個月都在群裡發起一次回家看望老人的活動。」周相瑜口中的微信群取名為「常回家看看」,這個群已經組建了7年。老人們很開心2013年的春節,獅子村這個農家小院迎來了一年中最有人氣的時刻,常年在外工作的年輕人都回來了。院子裡的十幾戶,每年也只有這個時候才能歡聚一堂。
  • 與其「偷偷回家」,不如常回家看看
    與其「偷偷回家」,不如常回家看看【新聞隨筆】近日,「偷偷回家時家人的反應」這一話題火了,不少網友被戳中淚點,並在頻繁互動中將其頂上各大平臺的頭條。決定今年過年回家的人看到此情此景,眼睛一酸,恨不能立馬飛回家人身邊;而那些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返鄉團聚的人,看到這條視頻恐怕更是心有戚戚。在眾多網友評論中,有一條格外引人關注:「好溫馨、好接地氣,分享到朋友圈希望兒子能看到。」這可能又是一位留守老人,希望通過這種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得到孩子的關注,獲得更多團聚的訊息。
  • 常回家看看,這句多麼熟悉的歌詞,如今演唱者卻癱瘓了!
    經常看春晚的人都知道,有這樣一首歌常回家看看,當時火遍全國,演唱者就是陳紅,但這些年她不再出現,我們也無從得知原因。陳紅出生於1968年,從小她對音樂就非常感興趣,並且為之努力,將歌唱當做她的事業。在她21歲的時候,榮幸登上了春晚,給大家演唱一首「單程車票」,但這並沒有使她的人氣高升,而是因為一首老歌常回家看看而成名。在她事業的巔峰時期,選擇了為人妻,育有一子。
  • 大鵬《吉祥如意》發布主題曲MV 隔壁老樊版《常回家看看》唱出鄉愁
    今日(1月11日),由大鵬導演的電影《吉祥如意》曝光主題曲《常回家看看》MV,由唱作人隔壁老樊深情獻唱。隔壁老樊將90年代末的經典歌曲《常回家看看》進行全新演繹,傳遞出在外遊子的濃濃鄉愁和盼望團圓的心聲。
  • 從歌壇一姐到癱瘓在家,曾9次上春晚,你還記得《常回家看看》嗎
    中國人最是注重情感和道義,還記得那首經典的歌詞「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給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嗎?一首《常回家看看》勾起了多少人的相思離愁,又提醒了多少遊子,家中還有一個時刻等著自己團圓的老父親和老母親。
  • 常回家看看,人心不古,忠孝恆久
    敘事時空幻化中,虛實交錯切換中,是情感的抽離到凝聚,是現實和願景融合上最大取捨的獲得--回歸生命本源,是追求真善美的人性。另一重現實是,導演本身的定位,和被定位的尷尬境地,曾經作為香餑餑的種種喜劇形式,目前已經面臨多重挑戰。不過現實並非一成不變,這可喜同樂的是在影片的呈現上,導演終於能甩掉標籤,走出了被消費的局限,而喜迎這一悄然上位的態勢;作為影迷自然感觸良多,反思和許多考量必會付諸行動,都常回家看看吧。
  • 《常回家看看攝影展》徵稿啟事
    《常回家看看攝影展》徵稿啟事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故鄉的一草一木都能觸動我們的思鄉情懷,「常回家看看」藝術攝影展現面向全社會徵稿。       通過本次攝影藝術展,真實展現出我們對家人、朋友、故鄉共同的情感歷程,希望激發思鄉情懷的同時,在忙碌的生活之餘,抽出時間,常回家看看。本次影展希望記錄下故土家鄉的變遷,傳統與文化的演變,同時,呈現出不變的親情。
  • 唱《常回家看看》成名的陳紅:嫁豪門遭背叛,獨自養兒累到癱瘓
    這首歌就是我們至今都耳熟能詳的《常回家看看》。每逢佳節倍思親,一到過節日的時候,人們就是不自覺的想到這首歌。因為它的歌詞表達出了很多在外拼搏的人對家的思念。對一年見不了幾次面的父母的想念。嫁進豪門遭丈夫背叛,獨自賺錢養孩子,累到癱瘓。
  • 回家的路有多遠
    等接到警校錄取通知書已經是8月份,自己才打算回家探親,這時候離開家快3年了。        在天津上學是回家最多的時候,兩年的時間,一個暑假,兩個寒假。可以說,上學期間,家忽然離自己近了。等到畢業的時候,一紙命令把自己分配到祖國的東北方。聽完分配命令的那一刻起,心裡覺得,或許我將成為家裡的過客,再想回家需要等待。
  • 《水滸傳》武松:回家的路到底有多遠?
    神勇,冷靜,機智,幽默,甚至還有些調皮和可愛……這就讓他有一種天然的人格魅力,這種魅力,讓人不得不為之折服,更讓人不由得對他產生好感。小時候看水滸,不是很懂武松,只覺得他真的是又帥又神勇。後來漸漸長大,卻發現原來武松很多時候,都能與人產生共鳴。
  • 常回家看看這首歌的意思你懂嗎?
    常回家看看這首歌小時候聽的時候就是覺得好聽,長大了以後再一聽才明白這首歌的的寓意,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看什麼呢?看看父母,看看孩子,跟父母說說工作上的事,可是現在的我們能做到嗎?家是我們心靈的寄託,無論你在外面受了多大的委屈,只要回到了家,一切的委屈又能算什麼呢,爸媽在家就在,無論在哪,心裡都放不下,離家在遠,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
  • 當年唱《常回家看看》的陳紅大火,卻「被」癱瘓,後來怎樣了
    常回家看看》的陳紅大火,卻「被」癱瘓,後來怎樣了還記得《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嗎?每當新年前夕,這首歌總是在大街小巷傳唱著。常回家看看,常回家。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這簡簡單單的5個字,卻實實在在的打動了許多中國人的心,也正是因為這簡簡單單的5個字,有許多在海外漂泊的子女,真正的做到了常回家看看,即使不能真正的回家看看,也能夠在當時打一通電話回到自己的家。因為其實很早之前就有了,如今《
  • 唱紅《常回家看看》的陳紅,7年婚姻比戲還精彩,如今現狀如何?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媽媽準備了一些嘮叨,爸爸張羅了一桌好飯,生活的煩惱跟媽媽說說,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談談。」這是《常回家看看》中的歌詞,相信大家都聽過!然而,古語有云:「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隨著音樂想起,心中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二十多年以前,陳紅將這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 一首《常回家看看》火遍全國的陳紅,她為什麼不火了?
    1999年,陳紅在春晚上憑一首《常回家看看》,火遍了全國各地。這歡快的旋律和直白的歌詞,擊中了無數在外打拼的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剛開始還有人同情他,覺得他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陳紅應該給他一個機會。可接下來發生的事,讓勸和的人徹底閉上了嘴。  李軍求和不成,因愛生恨對陳紅展開了強烈的報復,數次將陳紅告上法庭,頗有一種法庭是我家的氣勢。但是法庭才不慣他的臭毛病,他告一次,駁回一次,可李軍越挫越勇,並沒有因此消停。
  • 一曲《常回家看看》爆紅網絡,「被」癱瘓後的陳紅,現在怎麼樣了?
    說起陳紅,不知大家還有沒有印象?但一說起《常回家看看》,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當年這首歌一經發行就火遍大江南北,傳遍大街小巷。不得不說,這首歌唱出了大家的心聲,引起了千家萬戶的共鳴。尤其是闔家團圓的時候,總是能勾起大家對親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