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短小的隨筆。
最近對很多東西喪失了興趣,曾經鍾愛的旅遊,愛去的酒吧,探不完的店,如今都不再吸引我,不如在家宅著。可能是已經去過許多最喜歡的地方,其他的地方變得只剩乏味。但是我快樂嗎?其實還行,能安安穩穩過沒有波瀾的日子,本來就是一種幸福。
僅有的感興趣的事情——脫口秀。不過我的脫口秀愛好,尚未起步。看了如何寫脫口秀的書,但是段子如果變成了公式,何來的靈光一閃的幽默?看了幾個國外脫口秀演員的表演,直到認識Daniel Sloss,總算是找到了自己可以學習的目標。
之前一直困惑於兩個問題:1.脫口秀該選擇什麼樣的話題?2.脫口秀的幽默成份應該佔比多少?他的「暗黑」與「拼圖」專場完美回答了這兩個問題。
都給我去看。
比如裡面大篇幅提到了他妹妹的死,喜劇人在生活中的悲劇成了大家眼中的喜劇,但「死亡」毫無幽默可言,他湊巧說了我糾結的主題。沒想到使我痛苦很久的心理問題,是脫口秀演員緩解的…結果段子確實不可笑,但這就是我心中脫口秀的目的,讓人發笑不是唯一的目標,而是玩笑過後讓人深思。你可以觸碰那些敏感的話題,裡面有你的思考,也有解藥,救了自己和痛苦中其他人。
脫口秀並不能讓你開心,就像住湯臣一品也不一定開心。
在上海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地方,有錢,確實能解決一部分煩惱。但當物質水平達到一定的基礎線上,快樂和金錢就沒有絕對的正相關關係。大部分人在意的積蓄、房子,並不能給我帶來快樂。如果在靜安擁有別墅,確實是一件令人羨慕的事,但是我住在普陀區,瘋哥和琪姐家一樣可以很快樂。
最近是個無業游民,即將去裝兩顆全瓷牙,看了價格,仿佛每次我一張嘴就像在炫耀我有兩個iPhone 12…於是,蟹黃面還是別去蟹家大院吃了,去蟹黃魚吃吃也可。
終於聽到了一句正宗的「濃腦子瓦特了」,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