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是聲音實驗室的前臺小哥,今天在上班的間隙時間中,發現一部最近剛上線的音樂紀錄片《我行我樂》給大家分享⏬」
·「中國首部獨立音樂系列紀錄長片《我行我樂》定檔9月30日中午十二點,正式上線愛奇藝紀錄片頻道,在海量產出表演型、模式化泛娛樂節目的今天《我行我樂》決定從音樂出發,希望用視聽語言引導大眾培養「有觀點的聆聽」。」
·「人物紀錄片需要時間,導演王大維坦言,拍攝就是跟他們生活在一起,不斷的磨合,記錄真正的技巧在於,如何達到攝影師不存在的狀態,而一個真正好的紀錄片應該具有時代性,能夠在真實的語境中達成與觀眾的某種共振。」
·「名字就玩了個wordplay,當"樂「為音樂時,是獨立音樂人對於音樂的堅持與選擇。當「樂」為快樂時,便是"我行"之後收穫的快樂,這一點與那些堅持著夢想的獨立音樂人不謀而合。」
·「「我行我樂」的堅持,其實不僅僅是單一的音樂風格,還有說唱、搖滾、民謠、雷鬼...這些獨立音樂在中國能發展至今,一定離不開那批執著並快樂著的開拓者。」
今天剛看了第一集,就來給大家講講二手玫瑰的「萬人之路」
「二手玫瑰帶給觀眾的現場是富有衝擊力的,樂隊成立於1999年,自成立之初就以」堅持做中國特色的搖滾樂「為宗旨,將東北二人轉的音樂元素與現代搖滾樂不露聲色的結合。誇張的舞臺造型,戲謔的唱詞,民樂的奇幻運用,造就了二手玫瑰的獨特風格。」
看過萬人之路紀錄片後,你會發現主唱梁龍說的很多話都會耐人尋味。他對」萬人」有著很深刻的理解,「萬人」不過「一人」,每個人都要活得像自己,活出自己的存在感和歸屬。的確,在紀錄片中也有說到,梁龍也在嘗試自身的跨界轉型,一名樂隊主唱向新晉美妝博主的轉型。江湖有言:「沒點毛病「誰聽二手玫瑰啊?這句話或許也適用於這部紀錄片,」沒點毛病「誰看《我行我樂》啊?
拍紀錄片不一定賺錢
明知環境如此,王大維有自己的堅持,「拍廣告更像是一個賺錢的工作,但做紀錄片,讓我體驗到了不同的人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能體驗別人的人生,但在我們長達半年甚至一年的跟隨拍攝過程中,我感受到原來這個世界上還有那麼多有意思的人和事。這遠遠超出了我最開始對獨立音樂人這個題材的目標和期待。」
二手玫瑰的音樂與拍攝紀錄片的初衷相似,他們走在標新立異的道路上,不被很多人所理解,所以當我看這第一集的時候,我覺得他們表達的內容和觀點是別的紀錄片所給不到的。
如果有時間,我覺得《我行我樂》值得一看,你可以從中感受到不同的音樂風格帶給自身的體驗,也可以去體會到音樂人風光背後的艱辛與磨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