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10日,36氪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了「WISE2020新經濟之王大會——崛起與回歸」。本次大會是WISE大會的第八屆,2020年也是36氪成立的第十年。在企業服務分會場,我們以「十年企服:崛起與加速」為主題,聚合行業專家、專注企服賽道的知名投資人、行業代表企業,從行業市場環境分析到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從宏觀行業發展洞察到微觀企業服務管理升級,共同探討企服數位化發展趨勢,在十年企服的崛起與加速中,遠見企服賽道的新機遇。
劉樹兵在演講中稱:「我把自由職業畫成一個金字塔,塔基是依附平臺的個體從業者,中間腰部的那部分是知識工作者,頂層是超級的個體創業者。這三個群體到底需要怎樣的服務?這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現在我們以兩個核心產品,一個智慧服務生態圈給出了我們的答案。」
薪寶科技創始人兼CEO劉樹兵
以下是劉樹兵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
我們最近花了一筆資金在升級我們的安全,我們有跟騰訊雲合作,用了騰訊雲的金融級別的帳戶體系跟安全的產品。接下來我們公司正在找一個地方,專門找一個樓層,把我們的研發團隊、研發中心、產品,全部放過去,參照銀行跟支付公司的安全設備和安全的裝修標準等等,去做一些布置。
我也做了一個對於過去十年的回顧。其實在2010年的時候,我當時在公司提出一個想法:我們想賭一個趨勢。2010年前後有一個大的討論,就是人口紅利,勞動力資源的遞減。我們在思考一個問題,當人口紅利消退、勞動力資源遞減,它背後的邏輯以及接下來能做一些什麼去解決這個問題。我們發現其實在當時其中的一個因素是匹配效率的問題,所以我當時在內部提出了一個想法,想做一個自由職業者的服務平臺。當時還沒有自由職業者這個名詞,我們叫小時工、短時工。
到了今天,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不再認為這是一個趨勢,應該已經變成一個現實,尤其是今年疫情期間整個全民做了普及,對於靈活用工、自由職業、靈活就業等等這樣的名詞大家耳熟能詳。薪寶做的就是這個事情。我的標籤簡單,我是從2003年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做人力資源服務,正式公司化是2005年。2005年-2014年期間我們抓住了民營經濟崛起那撥紅利,有幸服務了國內在金融、物流、零售,三大行業的絕大多數的優秀的民營企業。
這個數據在2015年我們剛起步跟投資人講的時候,大家還會有所陌生感,過去這五年的每一年,一些網際網路的報告,不管是美國還是國內的阿里、騰訊,包括近期大家看到滴滴、美團、字節都有公共政策研究院發布關於靈活經濟、靈活就業的報告。這方面的數據,美國有35%的就業群體其實已經是通過靈活就業的方式去工作了。中國這個比重還不到10%,這是我們從數據方面的思考邏輯。另外,我們看到一個很巨大的機會點,這背後帶來了一個很巨大的結算、支付、報稅的市場。我們的分析是這樣的,整個中國勞動報酬的支付市場大概是15-20萬億,其中將近2萬億是支付給自由職業者的。
所以在2015年我們起步的時候想做一個時間與技能共享的平臺,當時我們團隊其實是非常幸運的,我們當時融資的時候叫人力資源的Uber,希望通過數據模型去把任務跟人技能之間實現匹配。我們當時做了一個產品叫集時,2015年跟我們同期起步有很多的品牌,比如說像廳客、約單、空格、任務兔、蓋幫。這個項目我們是在杭州做的,也拿了一輪融資,很興奮。大家覺得有機會去改變勞動力的供給市場。做了大半年,我們看到我們的邏輯錯了。錯在哪兒呢?我們總結當一個用戶想起一個需求的時候,比如我要出行或者叫一個外賣,他更多的是發起任務,去購買一個服務,而不是去找一個人。所以這個邏輯前後者之間的差異是導致我們over這個項目的重要因素,這是產品邏輯的原因。
在2015年的時候,大而全的眾包平臺是一個偽模式,它的需求是有,但是模式是不合邏輯的,也很難存在的。它更多的是應該由一些垂直型的平臺去提供服務,比如說五年之後的今天我們已經很熟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在使用的像出行的滴滴,外賣的美團、餓了麼,還有網絡貨運等平臺,其實都被垂直的去做了一些切割,因為它實際上是以任務跟服務驅動的需求。
集時這個項目在2016年3月份的時候我們決定關閉,我們做了一個復盤跟思考。我們在思考自由職業者到底是什麼樣的群體,這個群體到底有怎樣的需求,我們能怎麼樣去更好的服務到這個群體。當時我們畫了一個圖,把自由職業者做了三層的劃分,我想自由職業是一個金字塔,塔基數量最龐大的群體是平臺的個體從業者,比如說剛才講到的滴滴裡面的司機,貨拉拉的網絡貨運司機,美團、餓了麼的外賣小哥,直播、在線教育等等依附於平臺的這些個體從業者。而這些個體從業者他其實是有點類勞動關係的群體,他的工作收入主要依附在平臺上。所以這幾年大家可以看到很多有關於平臺跟個體之間就勞動關係這件事的訴訟,或者社會的熱門話題。比如說這個月美國加州會對Uber平臺上的司機到底是僱傭還是自由職業者,做一個裁決裁定。中間腰部的那部分,像知識工作者,比如老師、諮詢師、藝術家這些群體,他可能不太依附於某些平臺,他依賴自己的這些知識跟技能,通過個人品牌的打造去獲得他的訂單,獲得他的工作機會。頂層是超級的個體創業者,比如說今天大家熟知的李佳琦、薇婭。
所以我們在思考這三個群體到底需要怎樣的服務,我們分為平臺和個人。因為我們當時做集時這個平臺的時候,也在面臨一個痛苦的點,就是怎麼樣解決個人跟平臺的法律關係,怎麼去給他們發錢、怎麼給他們報稅,怎麼去解決他們的勞動保障類的問題。個人端,當他在平臺側獲得一份定單或者獲得工作的工作他如何開票、如何報稅,這是兩點痛點。所以有了薪寶科技,薪寶做了兩個大的產品,平臺側我們用了佣金寶這套SaaS,它的價值點在於我們給平臺提供了多渠道、聚合支付、實時發放的能力。我們每天發放有20多萬筆,每個月下來有600多萬筆的數量,因為過去從僱傭制到零工,到自由職業者之後,我們整個場景發生了變化,過去是月結,尤其是今年更多的趨向實時結算,我們現在平臺上實時結算已經佔了94%。第二個產品是對個人的,我們給個人提供了一個口袋工作室,我們希望自由職業者先註冊一個口袋工作室,解決他個人對平臺開票報稅,包括接下來的社保和商業保險的問題。
所以這四年下來我們有幸服務了很多客戶,共享經濟頭部的客戶以及主要的一些獨角獸公司。我們現在累計服務了3000多萬人次的自由職業者。
今年疫情期間,我們做了一些數據統計,現在平臺上是女性為主,61%是女性用戶。從戶籍來講,河南是主流,其次是黑龍江。這跟我們傳統僱傭的就業群體的戶籍分布是相近的。現在平均每一秒在發放3筆報酬,全天24小時不間斷。主要的時間是集中在晚上8點-11點之間。
我們平臺上的這些用戶90%以上的收入是在2000塊錢以下,當然這個數據不能反映自由職業者全部的收入。現在大家的工作是多元的,會通過多個平臺去獲得收入。
最近的我們在思考新經濟、新業態、新個體、新服務,我們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更好的服務他們。這是我們整個業務的模式跟結構,剛才也談到了佣金寶是我們結算的中臺,我們提供一套實時結算的系統。口袋工作室是給個人解決商稅服務的,明年一季度大家會馬上看到我們實體落地的薪商小鎮,會集合很多機構的服務平臺實體化。剛才講了滴滴、美團、字節、阿里、騰訊,都成立了專門的研究院針對自由職業者。薪寶也做了努力,我們跟廣東財經大學的財稅學院,成立了一個自然人課稅的研究基地,第二在未來兩個月我們會和一家985高校裡承擔了國務院有關於零工經濟自由職業者課題的專家小組發起一個零工經濟研究院。薪碼力,我們會把這些能力聚合成立一家研發中心。薪商小鎮是我們實體化的對這些零工經濟自由職業者的服務載體。
今年疫情期間靈活就業的報告數據特別多,靈活就業的這些群體在北上廣深杭,主要的群體都是非本地戶籍的。現在針對這個群體在北上廣深杭主要的一二線城市的社保政策是沒有完全解決的,我們也希望呼籲政府、人社和主管部門,儘快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給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自由職業、平臺經濟、靈活經濟才能更好的進行下去。希望通過這樣的服務,能更好的解決平臺跟自由職業者的問題,更好的釋放自由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