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人力資源市場,危機和機遇並存。一方面,疫情打亂了企業的整體招聘計劃,企業招聘難度加大、用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這種「混亂」又將成為企業變革的重要機會,靈活用工、招聘外包等新形式能夠在企業內部落地實踐。及時、有效地調整人力資源策略,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2020年8月5日,36氪於上海圓滿舉辦了「WISEx2020新人力時代峰會」,邀請國內人力資源行業創業者及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在後疫情時代,這一千億市場破局的道與術。
智能化時代如何以科技助力誠信求職?i背調創始人兼CEO李傑認為,近些年儘管用工方式以及技術手段都有了創新,但用工雙方期望難匹配、求職信息不真實等因素使得招聘成本居高不下,而人力成本的提高使「用錯人」給企業造成的損失成倍提高,由此背調在近幾年逐漸受到重視。從無到有開展背調是一個非標且複雜的過程,i背調將這一過程標準化能被技術改造,隨後通過搭建 SaaS 、提高智能化程度提升客戶的體驗,使服務穩定化、規模化,從而降低顧客成本,提升行業職業信用水平。
i背調創始人兼CEO 李傑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經36氪編輯整理:
大家好!我是i背調的李傑,非常榮幸有這樣的機會向大家介紹人力資源裡面相對起步比較晚、不那麼熱門,但這幾年越來越重要的細分領域——背景調查。今天向大家分享的主題是「智能化時代以科技助力誠信求職」。
招聘成本高?期望難匹配&求職信息真假難辨
相信在座的很多都是企業的高管或者我們人力資源的同行,或許大家跟我有過相同的感受,這些年一方面就像剛剛很多嘉賓分享到的,有很多新型的用工方式、渠道、模式,以及新技術的出現;另一方面,企業依舊感覺到招人還是非常難,招聘成本居高不下。
我們分析來看,這是因為現在還有兩個問題沒有被很好的解決,一方面是企業方和求職者端,雙方的期望還是比較難被數位化的,無法進行快速的匹配。另一方面在招聘過程中企業收到的很多求職者信息,包括筆試或者面試有時會有不真實的部分。不論技術再先進,匹配來匹配去的數據和信息是假的,十分影響技術發揮他本應該有的效能。
講到求職過程中的信用行為,據各個行業統計的平均水平,現在求職過程中的平均求職誠信度為59.79%,每個行業誠信度略有差異。綜合整個行業來看,咱們還是有40%的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進行了一些信息造假或者誇大注水的行為。其中,在職時間、過往工作表現、以及職位三類信息的造假或者誇大發生次數較多。當然,還有其他很多的風險,像現在大家在筆試面試過程中經常碰到在某大廠擔任總監崗位工作五年,但最後實際上只在某個大廠擔任專員或者助理工作一年的求職者,這在我們i背調當中很常見。
來源:i背調
來源:i背調
第三方背調:信息渠道廣&角色定位清晰
在國內背調逐漸受到重視,一方面這幾年我國人力成本越來越高,用錯人的代價越來越大,德魯克曾提出一句話,企業一旦招錯一個人,實際上會承擔的代價是這個人人力成本的15倍左右。另外一方面,今天的很多嘉賓分享到的新型用工模式,比如說像靈活用工,以及藍領用工的興起。在這些新型模式創新地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的安全隱患,比如像網約車司機殺人案,杭州保姆入室縱火案,這些例子是以慘痛的代價喚醒大家對背調的重視。
根據51job一份調研報告,現在60.2%的企業或多或少存在背調行為,但是很少外包給第三方。給自己的HR做有優勢,比如他們對崗位深刻的認知不是第三方可以比的。但也存在劣勢,比如很多企業沒有渠道獲取客觀數據,同時角色定位也是一個衝突點,HR做背調,招人順便把背調做了,意味著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HR最大的KPI壓力是招人,所以背調難免做的形同虛設。我們知道一家知名企業背調是自己HR做的,但是HR招人過程中把自己有嚴重問題的親戚招進來了,進來不到半年這個員工在企業裡發生同樣嚴重的事情,企業集團總部比較生氣,這才開始重視起來,並決定通過第三方開展背調。現在騰訊、阿里以及越來越多大廠逐步把背調的團隊、部門從招聘部門獨立出來,這是在過去就有的趨勢。
來源:i背調
如今越來越多企業通過背調團隊或者SSC將背調交給第三方來做。第三方面對不同客戶、不同訂單,從無到有要做好一項背調,是非常專業且嚴謹的過程。這原先是一個非標且複雜的過程,從頭做到尾,一項完整的報告,一份完整版的白領報告,所謂完整版就是分成客觀的數據查學歷,身份驗證,法律訴訟等等。還有一部分是主觀調查,涉及到這個人的過往經歷和表現,把這些全做完涉及到80多個工序,涉及到六個角色。還有二級流程以及很多細分的沒有列。
科技賦能:SaaS+智能化
今天叫科技賦能誠信求職,我們是怎麼做的?相對純手工作業的方式,i背調首先把80多個工序,按照客戶下單、候選人授權、客觀數據查詢、核實過往工作經歷、交付背調報切分為五大塊,然後使其標準化,能夠被技術改造。我們的客戶可以使用多種方式下單,其一是到我們的SaaS系統通過子帳號或者母帳號下單,也可以把i背調的查檢嵌入到客戶的HR系統當中,不脫離自己HR系統一站式使用i背調的產品。越來越多的第三方、大型人力資源平臺接入我們背景調查,比如肯耐珂薩和人瑞,還有獵聘等其他的人力資源平臺,以及像釘釘、字節跳動旗下飛書把我們嵌入到他們產品當中,跟他們的產品一站式使用。
今年我們針對靈活用工和藍領市場推出了智能終端,他們可以像酒店check in刷身份證,人臉識別。在工作訪談過程中,這個其實最初是一個純靠人工打電話的事情。我們還建設了背調場景下AI深度學習庫,基於深度學習庫開發很多的智能功能,比如智能翻譯,也可以通過將智能文本解析整理到相應的報告當中,再做智能的質檢。這是幾個我們通過科技改造的例子。
總體上分為兩方面,面向客戶方,用SaaS方式提升客戶的體驗。除了上述講到的部分,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對於供給側,我們會用多種智能化的方式,以實現穩定規模化地向客戶提供我們承諾的服務。同時用標準化的方式來改造交付端,這次通過標準化和技術的改造,我們可以把人工出錯率降低90%以上,把我們的交付效率提升三倍以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把自己的成本降下來,也為客戶節省了成本,使得外企和超大型企業的「奢侈品」,越來越被大型企業甚至中小型企業使用和接受。背調這種經常被誤會成只有中高端崗位才有需求的服務也在下沉,被越來越多的中層甚至基層崗位接受,甚至延伸到靈活用工和藍領行業,很多企業逐步實現了全員背調。從求職者端,我們發現真正越來越多真正講誠信的求職者獲得了更多公平的競爭機會。
i背調創始人兼CEO 李傑
從合作客戶角度來看,我們發現越來越多行業的客戶開始重視背調這件事情,分析來看,白領行業主要以高科技(網際網路IT、生物醫藥),金融行業,地產、教育、醫藥行業等為主。同時政府也逐漸開始重視背調,比如說杭州市委組織部,寧波市國資委把公務員背調放到i背調來做。當然還有一類客戶,就是第三方人力資源的平臺,尤其是重視自己品牌的一些平臺,希望在提供之前就把過一道人才質量關,他們也會把我們的產品嵌入到平臺上去。
i背調成立的時間不算太長,下周一就是我們的五周年。在過去的五年裡面,我們一直專注用標準化技術來改造產品,提升服務,所以從產品的技術改造程度,以及還有客戶的口碑、復購率等方面的來看,我們在過去幾年做的不錯,得到了挺多知名機構的認可,包括沈總提到的君聯資本、峰瑞資本、明勢資本、政府基金。
最後,我剛剛舉了幾個例子說明國內的求職市場的誠信現狀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大家看美國市場,他們在求職過程中很少有人造假。這是因為美國人從骨子裡講誠信嗎?不是,因為他們社會的約束力很強。他們HR流行一句話,連保潔阿姨都要做背調,所以很難造假。中國將來是否會有這樣一天,這需要越來越多的甲方企業,我們的求職者,背調公司以及很多人力資源的服務上共同的努力,一起創造更美好的職業信用環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