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汽車將成為未來超級計算中心

2020-11-20 騰訊網

人工智慧市場持續高速增長,底層技術和落地應用持續突破。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提出,是推動人工智慧產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機遇。

「人工智慧可以理解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水電煤』,它提供的是核心動力,能夠把大數據轉換成更有價值的知識和決策。」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談到。

數字經濟時代的「水電煤」

我國傳統基礎建設聚焦在建築、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領域,拉動了建築業、裝備製造業以及建材行業等實體經濟發展。近十年來,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型數位技術突飛猛進,我國已進入數字經濟時代。餘凱指出,數字經濟時代不能只依靠傳統基建拉動經濟,而是要打造數字經濟時代的地基。

「建設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有助於國家提升在下一個經濟周期的核心競爭力,並且實現跨越性的發展。構建好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那麼此後推動國家經濟繁榮的產品、服務以及創新都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餘凱說。

餘凱認為,人工智慧好比數字經濟時代的「水電煤」,能夠把大數據轉換成更有價值的知識和決策。過去的基建能力是將電能轉化成動能。在新基建時代,人工智慧能夠把數據轉換成動能,讓生產和決策實現自動化,變得更加高效。

「人工智慧在數字經濟時代,發揮著類似發電機、發動機的角色,將全面推動各個產業的發展。」餘凱說。

汽車會成為超級計算中心

人工智慧技術正逐漸向邊緣側擴展,大數據時代對於硬體解析能力以及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邊緣計算的重要性日益突顯。

「抓住不變才能建立長期價值。」餘凱向記者表示,五年前邊緣計算並未受到廣泛關注,地平線卻看到了其中的長期價值,所以從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專注於車載邊緣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日前,長安汽車推出主力車型UNI-T,內置國內首款車規級AI晶片——地平線徵程二代,成為首款搭載國產人工智慧晶片的智能汽車。

隨著國家新基建的提出,各地陸續開展了相關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個部門在2月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以下簡稱《發展戰略》)。《發展戰略》指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網絡安全體系基本形成。2035-205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交通擁堵、道路安全、節能環保等訴求推動汽車向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通過智能汽車,智慧出行有望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打通,進而帶動一個城市和地區的經濟發展。自動駕駛涵蓋環境感知、精準定位、決策規劃、控制執行等多項技術,工程龐大且複雜,又關乎生命安全,各大科技公司、科研院所都在負重前行。

餘凱認為,未來所有的汽車都會沿著智能化的道路走向高等級的自動駕駛,走向無人駕駛,其中計算晶片是重中之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一定要突破晶片的桎梏。汽車在未來會成為「四個輪子的超級計算中心」,需要處理大量數據,是關乎生命安全的產業,面臨的挑戰非常大。過去汽車看重發動機,未來更看重算力和晶片。過去汽車專注汽油向動力的轉換,未來汽車將聚焦汽車感知數據向自動駕駛決策的轉換。餘凱表示,地平線的晶片會廣泛賦能汽車產業,從高級輔助駕駛晶片走向高級別自動駕駛的車載邊緣人工智慧晶片。

餘凱指出,隨著國家新基建的提出、《發展戰略》的發布,自動駕駛將加速發展,預計2025年汽車L2級以上自動駕駛裝配率可達70%。

「中國整車企業,包括計算晶片創新企業,都有非常強的意願去突破創新。」談到自動駕駛的未來發展趨勢,餘凱指出,車規級晶片的質量要求較高,需要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流程。

相關焦點

  • 聚焦新基建丨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 汽車將成為未來超級計算...
    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談到。汽車會成為超級計算中心人工智慧技術正逐漸向邊緣側擴展,大數據時代對於硬體解析能力以及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邊緣計算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抓住不變才能建立長期價值。」餘凱向記者表示,五年前邊緣計算並未受到廣泛關注,地平線卻看到了其中的長期價值,所以從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專注於車載邊緣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
  • 地平線餘凱:智能汽車領域的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品牌的十年|WISE2020...
    對於半導體產業鏈來說,汽車電子領域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在主會場上,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和36氪首席內容官李洋共同探討了未來十年半導體行業的方向和機遇。餘凱認為,未來十年AI晶片行業的產能將主要留給智能汽車領域。智能汽車晶片在性能、可靠性、實時性、功耗效率以及對應的算法等方面都對應著人工智慧行業應用中最高標準。
  • 連線創始人|地平線餘凱:智能汽車晶片決賽的號角已吹響 徵程5性能...
    《科創板日報》 「連線創始人/CEO」欄目,主要關注創新創業型企業,以企業創始人/CEO的訪談為一手信源,讓成長中的創業公司走入公眾和市場視野,並發掘最新技術和產業趨勢,每周五21時準時推送。《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汪慧)訊,智能汽車將成為手機後又一流量入口的趨勢愈加顯見,創業「爬坡」5年的餘凱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自己的邏輯。
  • 押寶「邊緣計算」的地平線,與舞檯燈光邊緣的餘凱
    地平線創始人 & CEO 餘凱說。「今天大家都說數據重要,網際網路公司都說數據為王。我個人覺得未來是算力時代。」地平線創始人 & CEO 餘凱在今年極客公園的 IF@CES 極客之夜上說,「所以我覺得大家還是可以買英偉達的股票的。」這引發了全場的掌聲,鼓掌的還有坐在臺下的英偉達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張建中。
  • 專訪|地平線餘凱:未來要拿到全球1/3市場,中國汽車最終會反超日德
    這意味著,汽車將成為4個輪子上的「超級計算機」。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auto-time),今年是地平線商業化落地的關鍵之年,一旦與長安汽車的合作跑通,與其他車企等合作也會非常順暢。長期來看,地平線希望成為力抗Mobileye和英偉達的中國公司,最終在2030年實現車載AI晶片三分天下。
  • 出走的門徒之一——地平線餘凱:造物主的一小步
    離開前,餘凱和李彥宏有過一次深入的討論,這讓他意識到,百度不太想去碰硬體,也不希望在涉及到和硬體有關的AI方向投入過多。百度還是一個核心專注在搜索的公司,其人工智慧側重在雲端,類似大數據、精準投放等,而且確實在中國做到了技術頂尖。相對而言,本地計算卻不是網際網路公司特別關注的側重點,而這是未來巨大的成長空間。
  • 汽車AI晶片創業公司地平線,是如何實踐軟體定義汽車的?
    晶片作為未來智能汽車的大腦,直接影響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自然也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必爭之地。智能汽車面對非常複雜的環境,感知、融合、決策需要巨大的計算能力,而傳統的通用計算平臺的算力功耗比TOPS/W居高不下,而且算力的利用率極低,已經成為智能汽車性能提升的瓶頸。因此AI晶片成了車用晶片的最佳解決方案,特斯拉於2016年開始了汽車AI晶片的自研之路。
  • 地平線:用AI晶片驅動智能汽車 - 新聞詳情 - 買車網
    雖然現在基本上所有車企都在加速自身的智能化之路,但對於未來的智能汽車產品究竟什麼樣,市場上尚未有定論。 不過,一個有意思的提法是,未來汽車將是一輛可以不斷成長的汽車,即在不改變硬體的情況下,能夠通過軟體升級不斷優化產品服務。
  • 地平線造芯:量產後要在未來三年內躋身行業前二
    這要求汽車電子電氣架構逐步向集中化發展,由ECU(電子控制單元)集成升級為DCU(域控制器)、乃至車載中央計算平臺,提供更強算力,簡化內部結構,支持豐富軟體功能的迭代升級。屆時,軟體和汽車電子部件在汽車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將顯著提升。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一言概之:「未來的智能汽車就是一臺四個輪子上的超級計算機,其中最核心的器件就是車載AI晶片,相當於智能汽車的數字發動機。」
  • 地平線出貨超10萬
    12月1日,艾問資本從被投企業地平線官方得到消息,截止11月,【2020全球創始人大會·最具創新力創始人榜單】上榜人物餘凱博士帶著他創立的地平線研發的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
  • 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揭曉,10位企業家獲此殊榮|綠色地球|數據中心...
    安永企業家獎2020中國地平線信息技術:守護車規級AI晶片成長「選中車規級AI晶片這個領域是基於我們對終局的思考。」地平線創始人兼執行長餘凱表示。之所以選擇這個賽道,餘凱認為,到2030年,最大的計算平臺會是面向機器人的計算平臺,而機器人裡第一個大規模落地的應用一定是智能汽車。進一步看,智能汽車的計算一定是邊緣計算,而不是雲端計算。人工智慧在智能駕駛落地需要從軟體到硬體,需要解決晶片問題,而不能僅僅做算法。
  • 離開百度的50餘位AI大牛,假如組一個這樣的公司
    劉少山,2014年到2016年任百度美國研發中心高級架構師,負責將雷達感知、制動系統、代碼控制等板塊整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無人駕駛系統。離開百度後創立普思英察並擔當CEO。離職後創建地平線機器人。餘同學除了肩負百大佬機器學習+機器人訓練組的工作,帶領三組同事,向著「機器人越來越像人,人越來越不是人」的目標衝刺,也將肩負百大佬首席挖人官的職位。
  • 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未來十年將加速的四大核心趨勢|WISE2020...
    12月10日,在北京舉辦的WISE2020新經濟之王峰會上,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發表了關於未來十年將加速的四大核心趨勢的主題演講。奇績創壇創始人兼CEO陸奇以下是陸奇先生的演講實錄,經36氪整理編輯:很高興今天有機會跟大家分享這個挺重要的主題「10年未來」。而且今天的時間點也是比較恰當,因為2020年接近年底了。
  • 隱私計算「四小龍」將如何重塑未來網際網路 |艾問人物
    為應對消費者的擔憂,許多企業也紛紛推出了保護隱私之舉:蘋果iOS 14內測版推出用於廣告目的的用戶追蹤將需要獲得用戶批准等等政策。隱私安全,成為懸在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也成了普通消費者心口的軟刺,時時隱痛。在萬物互聯,海量數據匯聚的當今社會,該如何去保護人們的隱私數據?只有通過技術。
  • 未來黑科技與地平線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為「全真網際網路」下一代車載...
    近日,未來黑科技FUTURUS(以下簡稱:FUTURUS)與地平線籤署的關於「共同開發AR HUD業務和探索未來人機互動技術」的戰略合作協議,將在車載人機互動技術方面,為全真網際網路時代創造人與世界全新的連接方式賦能,並促成該業務在汽車行業的量產落地。
  • 不是機器人女友是人工智慧:AI將是網際網路下一引爆點
    「我認為BAT未來會成為非常無聊的公司,現在年輕人找工作應該找未來的機會,而不是過去的機會。」8月25日,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2016年夏季高峰會上,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創始人兼執行長餘凱直言。網際網路的普及花費了3~5年的時間,雲計算、大數據從行業名詞普及至大眾用時2到3年,而「阿爾法狗」(AlphaGo)戰勝李世石,則讓人工智慧概念一夜間為社會所追捧。
  • 地平線向特斯拉喊話
    地平線計劃將資金主要用於加速新一代 L4/L5 級汽車智能晶片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 去年9月,廣汽資本對地平線進行了戰略投資。在北京車展上,地平線與廣汽研究院和廣汽資本聯合發布廣汽版徵程3。
  • 餘凱:用機器學習模型預測歌王很靠譜
    針對日前網上熱議的阿里雲人工智慧程序小Ai預測《我是歌手》歌王一事,地平線機器人技術創始人& CEO,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IDL)創始人餘凱表示,用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是靠譜的,「相信阿里技術團隊這次能做得不錯」。
  • 【2020矽谷高創會嘉賓專輯】創始人空間董事長兼CEO Steve Hoffman
    本次大會將首次以雲上峰會形式呈現,並向全球同步直播,兼具開創性與裡程碑意義。大會期間,我們將邀請眾多科技領袖、大牌投資人及明星創業者,共同探索未來十年各產業將面臨的調整與機遇。分享他們作為行業開拓者和時代創新者,對未來的暢想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