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創始人|地平線餘凱:智能汽車晶片決賽的號角已吹響 徵程5性能...

2021-01-18 科創板日報

編者按:他們創辦的公司或已是獨角獸,或剛啟動種子輪,或已家喻戶曉,或長期身居幕後,或正起於微末,但他們都是中國新經濟的微觀脈搏,是這輪產業和技術升級的微觀主導者和實踐者,不同行業成千成萬的他們的身影匯聚,投射變革的洪流。

《科創板日報》 「連線創始人/CEO」欄目,主要關注創新創業型企業,以企業創始人/CEO的訪談為一手信源,讓成長中的創業公司走入公眾和市場視野,並發掘最新技術和產業趨勢,每周五21時準時推送。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汪慧)訊,智能汽車將成為手機後又一流量入口的趨勢愈加顯見,創業「爬坡」5年的餘凱一定程度上驗證了自己的邏輯。

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智能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

問題也很明顯。業內指出,由於中國汽車產業對核心零部件的關注和投入都不足,使我國汽車行業飽嘗核心零部件空心化的苦果,很多汽車零部件只能從國外進口,以博世、大陸、英偉達、英特爾、高通、採埃孚等為代表的國外零部件廠商佔據大量市場份額。在體量上,我國零部件集中在外圍部件,自主品牌力弱,且缺乏先進的核心晶片製造能力。

但地平線已將產品成功商業化落地。今年1月,上汽聯合阿里推出的高端汽車品牌智己汽車,其新車型智能數字架構選用了地平線徵程2。

剛剛過去的2020年亦被視為地平線車規級AI晶片的前裝量產元年——徵程2在長安UNI-T和奇瑞螞蟻兩款車型上分別實現了智能座艙域和高級輔助駕駛域(ADAS)國產AI晶片量產上車的零突破,且在6個月內完成10萬片出貨。

當前,全球只有英特爾旗下的Mobileye 、英偉達和地平線三家企業實現了汽車智能晶片的前裝量產。據悉,地平線現已拿下超過20個車型的前裝量產定點,預計2021年裝車量可達百萬臺。

截至目前,地平線已完成8輪融資,其7億美金C輪的額度已完成5.5億。在C1輪宣布不到20天,1月初,地平線再次宣布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由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CPE(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值得注意的是,英國老牌投資基金Baillie Gifford是特斯拉的第一大機構股東,風格以長線投資著稱,其「陪跑特斯拉七年獲利千億」的故事一直被津津樂道。此外,Baillie Gifford還投資了亞馬遜、愛彼迎、Spotify、Lyft、SpaceX等科技企業,亦是阿里巴巴、蔚來、騰訊音樂等中資公司的股東。

決賽選手從寂寞時候蟄伏

智能汽車晶片的決賽已經吹響了號角,是餘凱的最新判斷。

「2025年將是車載人工智慧計算的一個關鍵節點,輔助駕駛的市場滲透率有望在這一年達到一個高點,達到70%。」屆時,自動駕駛會進入一個指數發展的階段,「車載計算平臺在整個產業鏈中的位置也會跟現在完全不一樣。」

但是餘凱認為,真正有入局資格的還是厚積薄發的老玩家,地平線是其一。

餘凱多次調侃自己是一個晶片領域的「外行人」。創業前,餘凱已在軟體和算法領域摸爬滾打了20多年,一定程度上可謂功成名就。餘凱獲得慕尼黑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後,曾在微軟、西門子和NEC工作,2012年回國,曾任百度IDL常務副院長、百度研究院副院長、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等職務,同時餘凱還是南京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兼職教授,以及中科院計算所客座研究員。

在百度帶隊時,餘凱思考,要真正實現人工智慧的普惠,僅靠軟體遠遠不夠,「應該更激進一點,為人工智慧設計專門的晶片。」

2015年,餘凱離開百度,選擇了「冷門賽道」——處理器,將晶片裡最難的車規級晶片作為創業方向。彼時,創業公司一窩蜂湧入人臉識別領域,餘凱成了「獨行俠」,他帶著科學家身份的理想氣質和業內大拿的明星光環,「闖入」了一個從未涉足的領域,從沒寫一頁PPT就拿到第一筆明星機構的融資的興奮勁兒過了後,開啟了一個每日「如履薄冰的爬坡過程」。

直到今天,餘凱依然堅持自己的判斷,「人工智慧,包括自動駕駛,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搞定處理器」。從車聯網、ADAS到高精度地圖,從L3/L4到更高級別自動駕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處理器。

在餘凱看來,「自動駕駛汽車本質上是四個輪子上的數據中心」,並且隨著智能汽車產業分工明確,核心處理器將由專業的供應商負責,地平線要做的就是智能駕駛時代的核心處理器。

何以PK特斯拉FSD?

競爭格局愈加清晰,餘凱也更加頻繁被問及「如何看待特斯拉這一競爭對手」。

過去一年,特斯拉股價上漲7倍,市值超6000億美元,超過九大傳統車企的總和,在餘凱看來,「資本市場已不再按照傳統汽車行業的規則看待特斯拉,而是以IT行業的邏輯對特斯拉進行價值重估。相較於豐田、大眾這些傳統車企,新能源並不是其差異化優勢,真正讓特斯拉獲得競爭優勢的,是其激進的智能化技術。」

在晶片上,地平線並未掩飾超越特斯拉FSD的野心,「即使對標目前最強的特斯拉自動駕駛晶片FSD,徵程5在算力上也具有優勢。」地平線方面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

據悉,地平線徵程5是面向L3/L4級別自動駕駛的旗艦級晶片,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基於權威機構SGS TV Saar認證的汽車功能安全(ISO 26262)產品開發流程體系打造,具備96TOPS的人工智慧算力,支持16路攝像頭感知計算。

而性能更為強勁的汽車智能晶片地平線徵程6已經提上日程,其採用車規級7nm工藝,算力可超過400TOPS。「根據地平線的晶片研發roadmap,發布基本按照一年一代,敬請關注地平線每年的晶片發布會。」

圖|地平線汽車智能晶片 Roadmap

先成就別人,再成就自己

與此同時,地平線正在快速擴張自己的朋友圈。此次融資的第二priority便是打造合作夥伴生態。2020年9月,地平線與廣汽研究院、廣汽資本分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發布廣汽版徵程3晶片。其合作夥伴中還有長安、上汽、一汽、理想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以及奧迪、大陸集團、佛吉亞等國內外主機廠及 Tier1 。

在開放和極致效率之間的抉擇成為地平線發展中的重要戰略轉型,經過長達幾年的激烈討論後,餘凱團隊的結論是,「開放性更重要。」

「首先要成就我們的夥伴和客戶,然後再成就自己。這需要我們在軟體平臺和供求鏈方面投入更多的資源,讓更多的合作夥伴能更容易的在我們的晶片平臺上面構建他們自己的應用,」餘凱說道,「地平線是底層算力的提供者,我們在產品、技術甚至戰略機制方面都是極度開放的。」

被問及新勢力是否會成為對手時,餘凱表示,地平線更願意將自己定位為汽車智能化的賦能者——作為Tier2,提供超高性價比的邊緣 AI 晶片、開放的工具鏈、豐富的算法模型樣例,為Tier1和OEM賦能。

餘凱將自己定義為長期主義者,正如「地平線」的命名亦是對遠方的眺望,「不妨想像下地平線的那種畫面感,就是能夠看到最遠的地方,我們總是想去追尋那個邊界,突破那個邊界。」

而汽車也不會是地平線的邊界,在餘凱眼中,汽車只是機器人的一個品類,是破局點,未來地平線要成為機器人時代的英特爾,成為一個賦能型的平臺工具型企業,「正如地平線的名字叫 Horizon Robotics,我們希望打造一個 Horizontal Platform for Robotics。」

相關焦點

  • 地平線餘凱:智能汽車領域的未來十年將是中國品牌的十年|WISE2020...
    對於半導體產業鏈來說,汽車電子領域是一個重要的方向。在主會場上,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和36氪首席內容官李洋共同探討了未來十年半導體行業的方向和機遇。餘凱認為,未來十年AI晶片行業的產能將主要留給智能汽車領域。智能汽車晶片在性能、可靠性、實時性、功耗效率以及對應的算法等方面都對應著人工智慧行業應用中最高標準。
  • 地平線:用AI晶片驅動智能汽車 - 新聞詳情 - 買車網
    地平線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專注於研發自動駕駛晶片的創企,不僅用短短4年時間推出首個量產的車規級AI晶片徵程2,趕上了Mobileye EyeQ4的輔助駕駛晶片,並且在性能以及針對中國路況所提供的方案上都優於EyeQ4。 同時,不管是地平線的人才團隊,還是其自身對AI算法和用戶使用場景的理解,地平線都可以說是國內最懂汽車智能化的AI晶片公司。
  • 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汽車將成為未來超級計算中心
    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談到。餘凱向記者表示,五年前邊緣計算並未受到廣泛關注,地平線卻看到了其中的長期價值,所以從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專注於車載邊緣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日前,長安汽車推出主力車型UNI-T,內置國內首款車規級AI晶片——地平線徵程二代,成為首款搭載國產人工智慧晶片的智能汽車。 隨著國家新基建的提出,各地陸續開展了相關部署。
  • 汽車AI晶片創業公司地平線,是如何實踐軟體定義汽車的?
    晶片作為未來智能汽車的大腦,直接影響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自然也成為智能汽車時代的必爭之地。智能汽車面對非常複雜的環境,感知、融合、決策需要巨大的計算能力,而傳統的通用計算平臺的算力功耗比TOPS/W居高不下,而且算力的利用率極低,已經成為智能汽車性能提升的瓶頸。因此AI晶片成了車用晶片的最佳解決方案,特斯拉於2016年開始了汽車AI晶片的自研之路。
  • 專訪|地平線餘凱:未來要拿到全球1/3市場,中國汽車最終會反超日德
    創立5年的AI晶片獨角獸地平線,已經進入商業化的成熟階段。搭載地平線徵程二代晶片的長安汽車全新車型UNI-T,預計將於今年年中上市,這是中國首款量產的車規級AI晶片。不同於英特爾Mobileye與車企合作的封閉模式,地平線提供開放工具鏈、參考算法等AI開發平臺,可以讓車企實現差異化的功能。
  • 押寶「邊緣計算」的地平線,與舞檯燈光邊緣的餘凱
    地平線創始人 & CEO 餘凱說。「今天大家都說數據重要,網際網路公司都說數據為王。我個人覺得未來是算力時代。」地平線創始人 & CEO 餘凱在今年極客公園的 IF@CES 極客之夜上說,「所以我覺得大家還是可以買英偉達的股票的。」這引發了全場的掌聲,鼓掌的還有坐在臺下的英偉達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張建中。
  • 出走的門徒之一——地平線餘凱:造物主的一小步
    作為百度深度學習研究院的創始人,他專注在人工智慧這個風口「扇扇子」已有近20年。如今離開百度創辦地平線,他終於放下了扇子,要自己到風口上飛一把了。他把吳恩達拉入群,然後自己退了,「我在百度的使命結束了」如果真的有一天,矽基的AI戰勝了碳基的人類,而人類也不可以讀檔重來時,能回憶起的標誌事件,阿爾法狗戰勝李世石的那個下午算一個,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撞上了卡車算一個。
  • 地平線出貨超10萬
    12月1日,艾問資本從被投企業地平線官方得到消息,截止11月,【2020全球創始人大會·最具創新力創始人榜單】上榜人物餘凱博士帶著他創立的地平線研發的中國首款車規級人工智慧晶片-地平線徵程2出貨量已超10萬。
  • 地平線造芯:量產後要在未來三年內躋身行業前二
    這要求汽車電子電氣架構逐步向集中化發展,由ECU(電子控制單元)集成升級為DCU(域控制器)、乃至車載中央計算平臺,提供更強算力,簡化內部結構,支持豐富軟體功能的迭代升級。屆時,軟體和汽車電子部件在汽車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將顯著提升。地平線創始人兼CEO餘凱一言概之:「未來的智能汽車就是一臺四個輪子上的超級計算機,其中最核心的器件就是車載AI晶片,相當於智能汽車的數字發動機。」
  • 地平線向特斯拉喊話
    1月7日,地平線宣布完成 C2 輪 4 億美元融資,由 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CPE、寧德時代聯合領投,地平線的C 輪融資完成了5.5億美元,計劃是7 億美元。至此,地平線已完成7輪融資,已公布的數據顯示,總融資額13億美元左右。
  • 聚焦新基建丨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 汽車將成為未來超級計算...
    地平線公司創始人兼CEO餘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談到。汽車會成為超級計算中心人工智慧技術正逐漸向邊緣側擴展,大數據時代對於硬體解析能力以及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邊緣計算的重要性日益突顯。「抓住不變才能建立長期價值。」餘凱向記者表示,五年前邊緣計算並未受到廣泛關注,地平線卻看到了其中的長期價值,所以從公司成立之初就一直專注於車載邊緣人工智慧晶片的研發。
  • 地平線完成5.5億美元融資
    中國人工智慧晶片公司地平線對外宣布完成C2輪融資, 本輪融資規模為4億美元,由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   至此, 地平線計劃中的7億美元C輪融資已經完成5.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5.5億元)。
  • 特斯拉最大機構股東Baillie Gifford領投地平線C2輪4億美金
    而Baillie Gifford選擇投資地平線,更是證明了地平線具有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地平線發展至今已有5年時間,在這5年時間中,地平線用了4年時間推出首款車規級AI晶片徵程2,趕上了Mobileye Eye Q4的輔助駕駛晶片,並在性能以及針對中國路況所出的方案上都優於EyeQ4。
  • 地平線獲C2輪融資,上半年將發布面向L3/L4級自動駕駛晶片...
    據悉,地平線計劃將資金主要用於加速新一代 L4/L5 級汽車智能晶片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作為國內最具價值和前景的AI獨角獸之一,此前12月份地平線宣布開啟C輪預計超過7億美元的融資,並已經獲得C1輪共計1.5億美元融資,當時地平線估值35億美元。
  • AI晶片公司地平線新融資4億美元,投了特斯拉的BG也投了
    據悉,地平線2021年上半年將面向L3/L4級別自動駕駛推出業界旗艦級的徵程5晶片(Journey 5),該晶片基於權威機構SGS TÜV Saar認證的汽車功能安全(ISO 26262)產品開發流程體系打造,具備高達96 TOPS的人工智慧算力,同時支持16路攝像頭感知計算,性能超越目前世界最領先的量產自動駕駛晶片——特斯拉FSD。
  • 三星將推首款AI晶片NPU,性能超華為蘋果,智能終端AI芯大PK
    該晶片已被大量應用在Google 3D項目Tango手機、大疆無人機、FLIR智能紅外攝像機、海康深眸系列攝像機、華睿智能工業相機等產品中。寒武紀 1H8和1H16寒武紀於2016年發布了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IP——寒武紀1A處理器。
  • 專訪地平線副總裁張玉峰:智能駕駛需兩條腿走路,提供感知層的深度...
    正因如此,也加速了汽車行業內傳感器、計算晶片等相關技術的爆發增長。在汽車智能駕駛相關技術發展時期,地平線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從最早的ADAS解決方案再到現在的新一代Matrix自動駕駛計算平臺,一直處於較為領先的位置。
  • 地平線完成4億美元C2輪融資,領投方包括雲鋒基金、寧德時代等
    藍鯨汽車1月7日訊 今日,地平線官方宣布完成C2輪融資,本輪融資規模為4億美元,領投方包括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至此,地平線計劃中的7億美元C輪融資已經完成5.5億美元。
  • 地平線發布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視覺晶片,每幀檢測、識別、跟蹤...
    地平線創始人&CEO餘凱在發布會現場 集微網12月20日報導(記者 張軼群) 成立兩年後,國內人工智慧領軍企業地平線在京舉行發布會,推出中國首款嵌入式人工智慧視覺晶片,邁出中國人工智慧晶片製造的關鍵一步,這也意味著成立兩年後,地平線在人工智慧領域集聚的能量開始釋放
  • 雲鋒基金領投地平線C2輪融資
    來源:證券時報1月7日,汽車智能晶片公司地平線宣布完成C2輪4億美元融資,由Baillie Gifford、雲鋒基金、中信產業基金、寧德時代聯合領投。C輪融資總額預計7億美元,將主要用於加速新一代L4/L5級汽車智能晶片的研發和商業化進程,以及建設開放共贏的合作夥伴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