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童星――秀蘭·鄧波兒
秀蘭·鄧波兒在很小的時候就成為了一位著名的童星,她也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承擔國家對外禮儀和典禮食物的司長;在2006年就獲得了終身成就獎;年僅七歲的時候就獲得了金像獎,有哪一個童星會像她這樣,在小小的年紀裡就獲得了那麼多巨大的成就。
其實在她兩歲的時候她就對音樂有了濃厚的興趣,她的媽媽發現了鄧波兒的興趣,於是就送她去學藝術,在三歲的時候就在幼兒園裡面開的舞蹈學校學習。
在她六歲那一年她就出演了一部歌舞片《起立歡呼》,又在隨後的那一年當中出演了大概有八部影片,然而在這幾部影片裡面,她因為自身出色的表演,在七歲的時候就獲得了奧斯卡的特別金像獎,這個成就使她成為有史以來得獎的孩子。在1934年在美國電影科學學會還授予了她「最傑出的個人稱號」。
在她演繹長達五年的這段時間裡面,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最受歡迎的十大明星的其中一個。不僅僅是大人的偶像,她還成為了當時美國兒童崇拜的偶像。她的母親為了卷的一襲捲髮,也被很多小孩子爭相模仿。
她在成年人心目當中被視為寵兒,可是鄧波兒再慢慢的長大了,隨著她身體的發育與成熟,使她身上的稚氣散去,那個兒童時期乖巧可愛的鄧波兒消失了,鄧波兒的魅力是愈發的成熟與穩重,隨著她逐漸長大,長高,還有在思想和思維上,還有一些行為和動作再也沒有小時候那樣的精巧了,使得很多的觀眾無法接受他們喜愛的寶貝已經成長了現實。
但是這就是一個她所要經歷的成長。
影史的一個的傳奇指的就是她,她在每一個國家贏得的讚譽是沒有任何人可以相比的,即使是到了現在,已經都過去了大半個世紀,今天我們仍然把她稱為天使,她的美貌不論是哪一個階段的,就這樣存在我們的腦海中了。
在2013年的時候,當時美國著名的媒體評選出來的十個最經典的兒童熒幕形象,其中鄧波兒仍然以天使般的形象高居榜首,這是毋庸置疑的,兒童時期的她擁有很多的榮譽,即便後來她不再做演員了,也仍然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還塑造了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形象。
秀蘭·鄧波兒後來還成為了商業界的新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美術界的一個美術學家在偶然間觀看到了鄧波兒的影片後,突發靈感,設計出了曼秀雷敦的圖標。
她的這一在很多領域都是小有成就的人物,美國的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還為她專門設計了一項少年奧斯卡獎。在1969年的時候,她被當時的總統尼克森任命為美國駐聯合國的代表。
在她晚年的時候,喜歡園藝,她還去騎馬,還養了很多的貓和狗,她還喜歡打高爾夫球。當時她收集了她這一生的紀念物,並把這些物件拍成了影片。她就這樣安然度過了晚年。
後來,秀蘭·鄧波兒因為患有乳腺癌,於是就接受了乳房的切除手術,手術成功以後,仍然出現在大眾面前。
鄧波兒曾經說過:如果重新來過這一生,我想我還是不會對自己的軌跡作出任何改變,我仍然會以這樣的方式行走著,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擺脫別人對我的期待,成為真正的自己。
秀蘭·鄧波兒在二十世紀是一名優秀的童星,她的演技、舞臺動作、和歌聲深深吸引著我們,還有她標誌的金色捲髮和小酒窩捕獲了很多觀眾的心。她用她的歌聲、舞蹈、演技點亮了美國人的生活。
不論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童星,他們在很小的時候就去學習藝術,學習表演,做著他們與他們在這個年齡裡面所不該承受的事情。他們的童年或許沒有我們過的這麼快樂,但是我們需要向他們學習的是在努力堅持之外的這一份恆心,演員或許不是他們的理想,但是他們仍然在咬牙堅持著參加各種訓練,學習各種技藝,他們比我們更懂得成長。
或許你長成了別人的期許,或許你在別人的期待中活得更像你自己,但是不管是哪一種你,都希望你保有成熟以外的那一份天真,有壓抑以外的那一份自在,但願你活在這世上永遠都能像一個孩子般童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