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是電影世界一種特殊的演員類別。而聊到童星,自然是不能錯過影史上最偉大的童星——秀蘭·鄧波兒(Shirley Temple)。
1928年4月23日,秀蘭·鄧波兒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莫尼卡市。她混有英國、德國和荷蘭等多種血統。父親是一位銀行出納員,而母親則是一位家庭主婦。鄧波兒的母親從小就對鄧波兒抱有很高的期望。鄧波兒3歲的時候,母親就把她送到米格林幼兒舞蹈學校接受培訓,還把她的頭髮做成與好萊塢第一代明星瑪麗·畢克馥一樣漂亮的金色捲髮。
1934年,當時著名的詞作家賈伊·戈尼在編寫歌舞片《起立歡呼》時,相中了喜歡音樂和舞蹈的秀蘭·鄧波兒,並讓她出演了影片。結果,影片大獲成功。之後的兩年內,她出演了包括《亮眼睛》等多部電影。1935年,年僅7歲的秀蘭·鄧波兒就拿到了第7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青少年獎,從而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位拿到獎項的童星。在當時一年一度的最受歡迎十大明星評選中,鄧波兒從1934年到1939年,都順利地入圍了十大明星,可謂紅極一時的偶像。
到1939年時,鄧波兒的片酬已經超過了12萬美元,另外還有20萬元的紅利。這在15美分的票價年代可謂是驚為天人。當然,這麼高的片酬對於秀蘭·鄧波兒來說可謂是實至名歸。正是依靠她出演的幾部作品,20世紀福克斯影業公司才避免了破產。也正是如此,當競爭對手米高梅公司請求借用秀蘭·鄧波兒出演《綠野仙蹤》的時候,20世紀福克斯公司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並讓鄧波兒出演她的代表作《小公主》。儘管《小公主》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錯過《綠野仙蹤》也使得秀蘭·鄧波兒丟失了轉型的絕佳機會。
進入40年代後,隨著鄧波兒的逐漸成長,她在影壇的魅力逐漸消退。1950年,22歲的秀蘭·鄧波兒在出演完她的第43部電影後,宣布退出影壇。退出影壇的秀蘭·鄧波兒並沒有結束她向上發展的趨勢。她投身政壇,是共和黨的支持者,先後擔任過聯合國美國代表團成員、美國駐加納大使以及美國駐捷克斯諾法克大使,甚至積極參與了捷克斯諾法克的非暴力天鵝絨革命。
1972年,鄧波兒確診罹患乳腺癌。在當時,患乳腺癌被女性認為是件羞恥的事情,然而,秀蘭·鄧波兒卻向公眾公開了這一情況,是第一位公開患乳腺癌的名人。鄧波兒積極治療,進行了乳房切割手術,並向公眾傳遞女性乳房健康的重要性。1998年的奧斯卡金像獎70周年頒獎典禮上,已經達70歲高齡的鄧波兒最後一次出現在大眾眼前,享受年輕的影帝影后的掌聲。2014年2月10日,秀蘭·鄧波兒在家人的陪伴下,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家中自然離世。
在美國那個經濟蕭條的時代裡,「大眾小情人」秀蘭·鄧波兒用她甜美的笑容和活潑的表演融化了許許多多觀眾的心,為很多人的生活帶來了一絲光明。時至今日,她依舊是最偉大的童星以及最優秀的演員之一。
歡迎關注半截小丑,了解更多電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