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富翁,教頭快刀,學生少爺,熊虎鷹豹,眼鏡菸嘴,長槍難逃——
十三太保,一夫當道!
這一長串威風八面的綽號,出自1984年的老電影《上海灘十三太保》。
陳可辛監製《十月圍城》(2009)和隔壁老陳《遠大前程》(2018)的故事框架、高手體系都脫胎於它。
相隔二三十年,仍不斷被後來者致敬,可見經典的魅力是持久的。
時代在進步,服化道、場景、武打設計、特效都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要問哪部最讓觀眾熱血上頭,必須一口氣看到結局才夠爽,還屬舊作。
它是大導演張徹的後期作品。當時他已經是花甲之年,但是老驥伏櫪,電影保持了一貫的凜冽風格,節奏毫不拖泥帶水。
演員陣容方面,張徹一呼百應,這部長河影業的代表作召集了他在邵氏時期能徵慣戰的幾代弟子,包括王羽、狄龍、姜大衛、陳觀泰,王鍾、鹿峰、江生、程天賜,以及李修賢等人;
打戲,還是那麼應接不暇,能用拳頭說話絕不磨嘰,直接暴烈,血漿和豪情滿溢;
而講故事方面,師法古龍,人物沒有前世今生,只有此刻的光芒綻放,然後慷慨赴死或一騎絕塵而去。
這部電影的故事背景是,四十年代初汪精衛謀劃組建偽政府。
重慶方面的曹爺曹小山深夜拜訪,有事相求,上海灘頭一號強人沈剛夫一口答應。
原來,汪偽政府內定的「外交部長」高先生出於愛國之心,偷走與日本人籤訂的協議密件,從南京逃到了上海。為了阻止高先生前往香港、將喪權辱國的密約公之於眾,大批殺手尾隨而來。
沈剛夫之下,上海灘最厲害的還有十三個人,合稱「十三太保」,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他們分成了兩個陣營。沈剛夫決定不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保高先生平安離開上海,浪子富翁教頭學生少爺等人站在他這一邊;而另一些則選擇投靠特務頭子洪述武,和以魏嘯天為首的殺手們一起展開行動,誓要高先生見不到明天的太陽。
一場太保對太保的激戰一觸即發!一天兩夜時間,勝負即見分曉!
不到100分鐘的影片,就包含了六場打戲,三小三大,分別發生在沈宅、旅店、吳記裁縫店,陶家別墅、環龍路世界俱樂部、英商怡和洋行碼頭。
十月圍城號稱一半時間都在打,這話張徹老爺子聽了肯定會呵呵一聲:一半時間?我沒有一分鐘不在打!
從沈宅到碼頭,感覺上就是把李小龍遺作《死亡的遊戲》裡的「死亡塔」放平,並且升級成了群毆式組隊通關。整個過程裡,打鬥烈度逐漸升級,雙方死傷不斷,十三太保裡只有「教頭」一人活到了最後。
而正義一方始終是以寡敵眾,死戰不退,真正詮釋了什麼叫作雖千萬人吾往矣。
以出場順序來一一介紹片中精彩人物。
一、南京。
江明飾演高先生。
書生型的頭面人物,斯文儒雅,話不多,手無縛雞之力卻心志如鐵,面對險境絕不會驚慌失措。
演員江明最為內地7080後所熟知的角色,是趙雅芝、葉童版《新白娘子傳奇》裡面許仙的姐夫,捕頭李公甫,重視親情又有點絮叨和搞笑。
王羽飾演南京神偷「黑帽子」。
黑帽子替高先生偷取密件,一是破例分文不收,二是冒著風險故意把自己標誌性的帽子留在現場,混淆視聽,給高先生逃出南京拖延時間。
黑帽子專攻溜門撬鎖,造型也有點弱雞,大概是故意給觀眾反差感吧。
王羽僅客串幾分鐘,一閃而逝。他是張徹第一代大弟子,和羅烈、鄭雷同期。論外形俊朗,他遠不及後來的狄龍、姜大衛,而且70年就跟隨鄒文懷去了嘉禾,後期作品乏力,又被李小龍的光芒所掩蓋。但是憑藉代表作《獨臂刀》中的方剛一角(還有續作《獨臂刀王》),他高大剛猛、情義兩全的俠烈形象就足夠深入人心。而決定港片摒棄脂粉氣、之後十幾年裡男性荷爾蒙霸屏的,也正是這部首破百萬港幣票房的電影。想想看,1967年的一百萬是什麼概念。獨臂刀系列的藝術價值高低有待商榷,但是引領風氣功不可沒。
話說獨臂刀裡面18歲的潘迎紫是真的嬌俏。她的名字打在男演員之前,也可以看出當時香港電影還未盡褪梨園行的影響。
二、出門。
陳觀泰飾演「一夫當道」沈剛夫。
浪子富翁教頭跟他以平輩論交,學生少爺眼鏡菸嘴都是他小弟。兄弟多,是靠硬實力支撐,能服眾,則是因為他講道義。片中N次出現的一句臺詞是:高先生已經安排好了。可見大家對他的絕對信賴。
目測,是片中功夫最牛X的一個人,雖然只在開場的時候簡單露了兩手。
陳觀泰是大聖劈掛門出身,武師身份入行,因為身手矯健,形象陽剛,被張徹相中轉為專職演員,是二代弟子裡面為數不多跟狄龍、姜大衛同框不輸氣場的,中年以後很有大佬沉穩霸氣的感覺。我印象最深的,一是姜大衛給他配戲譚四的《馬永貞》,二是《殘缺》裡面奇葩又殘暴的大反派杜天道。杜天道從來不隨便殺人,但是會非常任性的讓你擁有「殘缺的美」,四個主角分別被他毒啞、砍掉雙腿、挖眼、打聾。都這樣了,最後還能逆襲的合情合理,不得不佩服編劇倪匡的腦袋。
陳觀泰最近一次露面,是助陣內地導演徐浩峰的國術電影《師父》,出演巷戰守關的戰身刀高手,對戰廖凡的子午鴛鴦鉞。70歲高齡,威風架勢不減當年。
徐浩峰以「長城抗戰」為題材的新作《刀背藏身》拍好三年了,一直沒動靜,看樣子上映是沒戲了?
常楓飾演汪偽內務部次長洪述武。
知道沈剛夫收留了高先生,洪述武深夜帶著魏嘯天等人闖進沈宅,威逼利誘,都被沈剛夫不卑不亢的頂回去了。來武的,魏嘯天吃了癟,來文的,沈剛夫身在租界,汪偽暫時還沒那麼大能量。
魏嘯天一定要「切磋」,想給沈剛夫一個下馬威。他也算是高手了,結果沈剛夫讓一隻手,赤手空拳,他都打不贏,而且很可能別人連那隻手都還沒用全力。洪述武老奸巨猾,一開始不吭聲,看情況不對,才趕緊叫二人停手。
常楓的熒幕活躍時間是七八十年代,是早期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男配角獲得者,代表作有《香花與毒草》《頤園飄香》。
老戲骨演技能奸能忠,晚年也出演過一些經典配角。90年代初,《家有仙妻》在內地熱播,稍早的另一部家庭喜劇叫《追妻三人行》,裡面三位男主角的爸爸牛年生就是常楓,還有咆哮哥版《倚天屠龍記》的張三丰也是他。
李修賢飾演「長槍」小楊。
小楊是十三太保裡面第一個領盒飯的。
他躲在沈家對面一棟樓上找機會狙擊。沈剛夫用疑兵之計,讓手下不斷假扮成高先生的模樣,往外面走。最後一個替身是小甘,偽裝的最像。都知道小楊百發百中,小甘出門前把老母和妹妹託付給了沈剛夫。
小楊終於忍不住出手了。殺錯人,任務沒完成他還渾然不知,兔不死狗也得烹,被魏嘯天一刀咔嚓。射手被刺客近身突臉就是這麼悲劇,毫無抵抗之力。長槍難逃這綽號起的果然好,刺客和戰士滿地跑的冷兵器世界,你玩啥高科技啊,排名墊底實至名歸……
李修賢17歲就加入邵氏,不過一直不受張徹重用,跟「快劍辛力」顧冠忠差不多,演的基本都是四五番開外。誰能料得到,他單飛之後闖出了那麼響亮的名堂。80年代末,《英雄本色》、《龍虎風雲》、《喋血雙雄》等警匪英雄片風靡一時,李修賢出演了其中多部,成為跟周潤發齊名的影壇人物。實際上,在此之前他就已經名聲大噪,84年憑藉《公僕》勇奪金馬、金像雙料影帝,只不過論個人影響力,仍然遠不及每部經典類型片都能引領風潮的神人發哥。
看慣了李修賢的警察和義氣男兒,出演反派感覺稍顯違和。
三、旅店。
江生飾演「菸嘴」馮金榜。
排名第十二的菸嘴話不多,江湖經驗老道,永遠叼著根煙在嘴裡硌來硌去。我就叼著,從來不抽,你咬我?
他奉命帶高先生出門,先到旅店落腳。第二天天亮,恰巧撞上洪述武、魏嘯天一伙人。他讓高先生換上侍應的衣服,混出門坐黃包車先離開,自己則堵住門口。
菸嘴屬於各方面能力比較平均的,功夫也還行,輕鬆吊打一群嘍囉沒問題,但是被猥瑣的魏嘯天偷襲,挨了一刀,重傷。他死前硬撐著用嘴裡的煙射死了一個嘍囉,這「殺手鐧」好像有點強行出場的尷尬味道……
江生是張徹第四代弟子,出演過《五毒》、《叉手》、《金臂童》、《殘缺》、《鐵旗門》等眾多經典邵氏電影。
70年代中期以後,狄、姜交惡,狄龍內轉到楚原麾下,演起了楚留香、李尋歡等翩翩公子,姜大衛也開始影、劇、導多棲發展,「張家班」的傳統陣地則由江生、郭追(又名郭振鋒)、孫建、鹿峰、羅莽、王龍威、程天賜這撥人來接手。
拍上海灘十三太保的時候,江生不過30出頭,居然就已經有禿頂的趨勢了,髮際線那叫一個高,前幾年的片子裡面明明都還是一張娃娃臉……
(一口老血從菸絲裡面淅出來了,這墳頭煙抽的有創意……)
四、吳記裁縫店。
王鍾飾演「眼鏡」。
高先生坐黃包車到了指定的裁縫店,店夥計阿龍反水,開槍偷襲老闆眼鏡。眼鏡叫沈剛夫派來的孫祥保護高先生先撤,他帶傷仍然完虐阿龍。但是編劇不讓出裁縫店啊:最終阿龍又幸運的撿到被他打落地上的槍,二人同歸於盡。
眼鏡和菸嘴難兄難弟,屬於《七龍珠》裡面克林的水平,都是打普通人隨意,被高手打也很隨意……
從《獨臂刀王》起,王鍾就混跡於邵氏,是張徹早期的「五虎將」之一,但是受個人形象所限,存在感並不強,基本上都淪為狄、姜、陳觀泰、傅聲等人的陪襯。
參演的電影一大把,包括《十三太保》(另一部同名電影,講的是李克用十三義子,史敬思上源驛護主血戰。王鍾飾演康君立)、《十二金牌》、《鷹王》、《雙俠》、《新獨臂刀》、《四騎士》等等。
(《四騎士》陳觀泰、井莉、王鍾。二戰退伍兵的故事,劇情設定在韓國。)
五、陶家別墅。
鹿峰飾演羅虎。
高先生和孫祥逃去陶大業的別墅,一進屋,孫祥就中了埋伏慘死。
(門後面是人,沙發後面是人,窗簾後面還是人,張徹太擅長營造這種險象環生的故事氛圍了。)
原來,洪述武早猜到沈剛夫會把高先生轉移到守衛眾多的別墅,讓羅虎提前埋伏在附近,趁夜發動突襲,先殺掉了陶大業。
鹿峰長相比較陰沉,類似邵氏老一輩的楊志卿、谷峰,他多數時候也都是演反派。
梁家仁飾演「富翁」陶大業。
陶大業第一個鏡頭就是四個美女在懷,暗示他不問江湖事之後,過慣了安逸享樂的日子。但是排名十三太保前列不是吹的,病倒的駱駝比馬大,仍然能以一敵多毫不慌亂。
雖然受了點傷,並不致命,原本可以撐到學生趕過來支援。偏偏有個不聽話的妹妹,叫躲房裡非要跑出來作死,被挾持讓他分了心,死於羅虎刀下。
富翁全盛期武力值應該僅在教頭快刀之下,高過學生和熊虎鷹豹。
劉德華飾演「學生」關偉。
學生是陶家妹子的男朋友,他及時趕到,救下了高先生。對戰羅虎佔了上風,又是女的累贅,他要兩頭照顧,結結實實替高先生挨了一刀,同時也捅死了羅虎。
劉德華戲份五分鐘,猛男半日遊。這應該是唯一一次「打星」體驗吧。
學生死的時候,高先生說,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你。
草莽英雄,歷史上從來不缺,他們中絕大多數死後都不會留下任何記錄。但歷史正是靠這些小人物水滴石穿來寫下的,這也許就叫仗義每從屠狗輩。
片中劉德華拿的是改良過的十手、鐵尺(俗稱雙叉)之類的武器,克制刀劍,也包括羅虎的八斬刀(就是詠春電影裡面楊紫瓊、甄子丹、張晉等人都玩過的那種武器。)
喜歡看老電影的朋友都知道,展示各種奇兵詭器是邵氏動作片的重要特色之一。
小楊狙擊槍,菸嘴把暗器藏在煙裡面,魏嘯天用匕首,眼鏡拳刺,孫祥以及浪子的一幫手下拿的是大號摺疊刀,大豹獸牙異形手套,熊立扇子,快刀項方飛刀,教頭木棒。
打鬥戲夠彪悍,加上兵器變化繁多,讓人大飽眼福。
拍這部電影的時候,劉德華是剛開始嶄露頭角的偶像新星,83年和陳玉蓮一起主演了TVB劇《神鵰俠侶》。飾演陶家妹子的則是清純玉女朱海玲,以拍文藝片為主,和劉德華前一次搭檔是在描寫底層民眾艱難生活和偷渡者的電影《家在香港》裡面。
張徹邀請二人加盟,除了因為原定出演學生的傅聲83年出車禍去世,恐怕多多少少也是考慮到票房而刻意迎合年輕觀眾口味。
有一種奇怪的說法:如果傅聲不死,就沒成龍什麼事了。實際上兩個人並沒有什麼可比性。第一、傅聲在電影圈如魚得水,靠的是邵氏和張徹的青睞和全力支持。成龍大紅大紫的開端是85年的《警察故事》,此時嘉禾和新藝城崛起,強敵環伺蠶食之下,邵逸夫已經明智的將大量資金注入了TVB,看好電視事業,邵氏電影部門內憂外患,迅速衰敗,而張徹也是強弩之末,就算想把年輕的傅聲捧成繼狄龍、姜大衛之後的下一個明日之星,也是有心無力。
第二、兩人戲路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傅聲後期在銀幕上的形象大多是郭靖、楊過、方世玉、白玉堂、小魚兒、荊無命這種,就算像狄龍一樣脫離邵氏,能找到事業第二春,跟成龍的功夫喜劇起衝突的機率也不大。
第三、單論資質,傅聲未必比得上曾經的邵氏「雙子星」,至於功夫底子和搏命精神,更是跟成龍差得遠。
(張徹和幾大愛將,左二為傅聲。)
陶家妹子的角色是個敗筆,硬塞進畫風猙獰的純男人戲就罷了,還接二連三的霍霍人,看著著急。不過話說回來,沒有這個敗筆,故事也講不下去啊。她如果不坑死富翁,等到學生來,聯手二打一,那羅虎就只能乖乖洗洗睡了。富翁和學生再一起護送高先生去下個地點,和隊友匯合,正反方的力量對比就更懸殊了,那反派還玩個錘子啊。
所以說術業有專攻,張徹導演水平一流,強行把編劇也攬上身,就有點託大了。故事框架是好的,敘事節奏也是好的,但是內容細節方面真的太牽強。
六、環龍路世界俱樂部。
陶家別墅出場了三位十三太保,全滅。
這一站多達五位,不過你們懂的,不管幾位,來這電影裡面的演員,都是豎著進來橫著出去就對了。
姜大衛飾演「浪子」葉不凡。
又只剩高先生孤身一人。
他按照學生死前交代的,來到浪子的夜總會,找了張賭桌坐下來,很快人就陸續坐滿了。西裝筆挺的年輕人,穿唐裝、一直笑呵呵的中年小鬍子,精壯彪悍的漢子——殺手和保鏢都在他們中間。敵我難辨,大家都抱著敵不動我不動的心態,情況一時膠著。浪子也在暗中觀察,他收到消息,包括快刀和熊立,至少有兩三名敵方高手來到了這裡。
話說浪子的武器是什麼?
圍巾。
姜大衛這時候37歲,已經不再有偶像負擔,但是張徹仍然特意給他凹了造型,可見喜愛之情……
《新獨臂刀》裡面,姜大衛單手三刀破谷峰的三節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太痛快了。
王青飾演熊立。
打破平衡的是小鬍子,熊立。他抓到桌上有人出千的機會,故意喧譁鼓譟。
首先發難的卻是浪子最信任的手下連生。連生已經被收買,趁著混亂,在其它人都完全不防備的情況下,突然持刀殺向高先生。
卻不料被一個人一腳踢開。
踢開連生的是年輕人。
演員王青標誌性的大口凸牙,眼神有點瘮人又喜感,跟「大傻」成奎安有得一拼。
熊立的自我介紹是這樣的:我就是熊立,狗熊的熊。
尷尬的臺詞,和演員匹配度不要太高。
說王青的名字沒多少人知道,但是這張醜臉大家肯定都有印象,也是個活化石級別的港片金牌綠葉,從60年代的邵氏電影演到2010年代的TBN劇,比如吳啟華版《倚天屠龍記》的青翼蝠王,郭晉安、郭羨妮主演《古靈精探》的衰佬「大口英」。
吃得一手好盒飯,是香港演員基本功。感覺大口英比《無間道》裡面曾志偉的「琛哥」吃的還香。
李中一飾演「少爺」梁少雄。
戚冠軍飾演「大豹」袁海。
年輕人就是少爺。
一開始浪子還懷疑他是快刀,關鍵時候卻是他救了高先生。
緊接著,彪悍漢子也對少爺出手了。
熊虎鷹豹的「豹」是兄弟倆,這是大豹,哥哥袁海。
程天賜飾演「快刀」項方。
局勢已經很明朗了,於是浪子也加入了戰團,二對二。
大豹有裝備優勢,少爺有點打不過。
浪子用圍巾勒死了熊立,然後去幫忙。
這裡有個鏡頭很給力,浪子牽制大豹,少爺趁機一個助跑掏,用指力把大豹的一截肋骨拆了下來,然後在特寫鏡頭面前捏斷:你有鐵手套,我有鐵手指。
這才是張徹風格嘛。不知道我看的是不是完整版本,完整版更給力?
浪子和少爺完勝?
讓你猜到就不是張徹了。
二人帶高先生離開夜總會,出門的時候,有點掉以輕心,被一個之前坐在別桌、誰都沒留意到的白衣年輕人偷襲。浪子受重傷,少爺也中了一把飛刀。
白衣年輕人就是十三太保裡面的第二高手,快刀項方。他信奉的是,殺手最重要就是偽裝自己,要麼不出手,出手必見血。他的策略果然起了奇效。但是浪子死前啟動機關攔住了他,少爺得以護著高先生逃脫。
這裡浪子死的有點莫名其妙,肩膀中了一刀而已,不至於那麼快就交代了吧。
好吧,又是劇情殺。
推薦程天賜主演的《五遁忍術》,賣點是中國奇門遁甲VS日本忍具,對奇兵詭器的展示達到一個新高度。
七、英商怡和洋行碼頭。
陳星飾演「黑鷹」胡大力。
尤少嵐飾演「小豹」袁江。
最後一站,少爺和高先生趕往碼頭,一路上都是殺手堵截,到碼頭的時候,少爺已經肚破腸流、奄奄一息。
本片最慘烈獎非少爺莫屬。
好人這邊死傷殆盡,只剩下一個教頭。
此時魏嘯天帶著手下趕到,黑鷹胡大力也現身了。
狄龍飾演「教頭」。
教頭以一敵二遊刃有餘,這時候潛伏在他身邊兩年的小豹也跳奸了。
教頭武器是大木棒,功夫路數剛猛,一力降十會。但是對面有魏嘯天、胡大力、小豹,快刀項方也即將趕來,教頭孤軍奮戰,以一敵四,也是兇多吉少。
狄龍一身工人服,圍個幹活的粗布披肩,穿馬靴,叼著菸斗,居然一股中年男模走秀的感覺。
人長得帥就是沒辦法。
對比一下「邵氏雙傑」,狄龍的顏值隨年齡呈「乀」字型變化,起點無敵,拍這部片子的時候三十多歲,下降的趨勢也還不明顯;姜大衛則是一路走高,年輕的時候有點痞氣、尖嘴猴腮、身沒二兩肉,三十五歲以後越來越沉穩儒雅。
一群身份卑微的碼頭工人,明知不敵,卻一個都不肯退,都願意為了高先生豁出性命。也許他們純粹是出於對教頭的信任和義氣,並不懂什麼國家興亡的大道理,卻用實際行動打動了看到這一幕的項方。
魏嘯天僱他幹這件事的時候,並沒有告訴他,暗殺的對象是這樣一個人,保護暗殺對象的是這樣一群人。
他毫無預兆的反過來收拾了小豹,又補刀被教頭打傷的魏嘯天。
小豹戰鬥力不弱,但是頭腦和經驗都明顯不如項方。先被沙袋扔一臉,後被突然躥出來的項方一刀扎中。
胡大力屬於橫練型選手,一拳就把簡易工棚搗垮了,破壞力驚人。只可惜,碰到同類型而且更猛的教頭算他倒黴。
輕鬆收拾了胡大力之後,教頭卻受到了項方的挑戰。
反水,違背了殺手的規矩,項方要給自己一個交代。
奇怪的邏輯……好吧,只能說高手的腦迴路我們不懂。
項方的戰績,做為反派,殺浪子,重傷少爺,殺小豹,三個排名靠前的,都沒費什麼勁,這戰鬥值沒一萬也有八千吧?
最後卻故意露破綻給教頭,被一棒捅穿肚子。可惜了。
木棒勢大力沉,硬剛無敵,項方小刀則適合暗殺,邊遊走邊找機會,跟教頭五五開,六四開都有可能。
他沒有按照自己擅長的套路來,而是選擇跟教頭正面剛,就已經是一心求死,不考慮吃不吃虧的問題了。
《上海灘十三太保》故事懸念一直存在,最精彩是俱樂部裡面那場戲。十三太保關係有遠近,甚至有一些互相不認識,這樣一來,劇情變數就更多。
但是十三太保都是有頭有臉的人,上海就那麼旮瘩大的地方,個別的不認識還行,快刀、熊、豹,浪子這邊居然一個都不認識,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另一個敗筆是,各種你臥底我臥底他也臥底,梗到爛。
好在這部電影劇情節奏快,這些細節並不算太影響觀看。
縱觀整部片子,除了劉德華和朱海玲那一小段插曲之外,就是一通超級大亂鬥。攸關民族命運,摻不進半點軟弱猶疑、情情愛愛,有的只是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片中沒有提及「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是通過人物不斷赴死,這沉甸甸的八個字其實已經無聲的傳達出來了。
結局不落俗套,之前一直是好人這邊出叛徒,誰都沒料到,反派最強的快刀會在關鍵時候「逆反水」,瞬間完全改變了戰局。
反派一直在各種算計、埋伏、策反,但是再怎麼算也算不過天,因為天心就是人心。
這也許就是古龍說的,正義終將戰勝邪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