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可怕的死亡遊戲蔓延我國,有人上傳自殘照片!

2021-01-19 宜春艾米生活圈

在遊戲群中,一位女孩上傳的自殘照片。(受訪網友供圖)

當家住杭州的周先生昨天在網上搜索了「藍鯨遊戲」這個詞後,不禁再度緊張起來。因為就在上周末,他正讀高一的兒子回家後告訴他,有個叫「藍鯨」的遊戲,現在很火,「從國外傳來的,是一個很酷的遊戲!」酷,是因為每個參與該遊戲的人都必須完成50個很極端的任務,比如在手臂上用刀片刻出一條藍鯨輪廓或者看一天的恐怖片,而其終極任務,則是讓參與者自殺。


視頻完整版↓



震驚:

孩子回家說的酷遊戲

竟是唆使參與者自殺

「當我一開始聽聞孩子講起這個遊戲時,還真沒怎麼在意。」周先生一開始以為這個遊戲不過是孩子們當中最新流行的遊戲之一,但當兒子詳細跟他說明遊戲規則後,他意識到這種遊戲存在著巨大安全隱患。

「據兒子說,這個遊戲是從國外傳來的,非常酷,雖然還沒有參與玩,但同學們都在談論它。」周先生向錢報記者轉述說,參與者必須完成50個非常極端的任務,比如每天凌晨4點20分起床,然後看一整天的恐怖片,在「玩」到後來,讓參與者自殘,並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一些隱晦而又厭世的內容,「而這個遊戲的最後,則是唆使參與者去自殺。」

周先生聽完孩子對於這個遊戲的介紹後,極為吃驚,立刻勸阻孩子參與此類遊戲。

「這類遊戲利用青少年心智不成熟,一味追求耍酷的心理,危害性和迷惑性很大。」周先生表示他不了解杭州是否已有青少年在模仿玩這種遊戲,但從自家孩子的描述來看,杭州一些學校的青少年至少已知道這款遊戲。


爆料:

曾加入一個遊戲群

真有人上傳自殘照片

無獨有偶,今年18歲的李越(化名)在網上和朋友交流時也發現了類似的遊戲群。

出於好奇,她在幾天前加入了一個「藍鯨遊戲」qq群,在這個群裡面,她看到了周先生所轉述的情況,並且確實有孩子上傳一些自殘的照片。「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在自己的手臂上用銳器割出了一條藍鯨模樣的傷口。」

李越發現,參與遊戲的多為十三四歲的中學生,並且其中有個別參與者的言辭也偏激。與此同時,群裡面還有人在不斷發布「遊戲指令」,要求參與者進行下一個環節的遊戲任務。

「我越看越不對,就直接在群裡勸告那些參與者不要再玩下去了,並和那個發布指令的人爭論。」然而爭論並不奏效,反而引發了一些參與者或旁觀者的指責,甚至有人表示要人肉李越。她清晰地記著,在爭論開始後不久,有人特地加她好友跟她私聊,說參與遊戲的人自殘並非是遊戲組織者的過錯,而是參與者自己心理有問題。

正是這場爭論,讓李越被群主禁言了。李越發現其中很多人因覺得遊戲過於極端退群,但依舊有源源不斷的「新人」加入。眼看自己無力阻止,她選擇了舉報,「我發現自己舉報的那個群,已經被取締了。」



追源:

最初源自於俄羅斯

遊戲發明者已被捕

那麼這個被稱為死亡遊戲的「藍鯨遊戲」到底是什麼來頭?

據報導,這種遊戲最初源自於俄羅斯,參與者大多是青少年,興起的時間大約在2015年。據猜測,之所以起名「藍鯨」或許與藍鯨擱淺自殺的行為有關。

21歲的遊戲發明者菲利普已於2016年底在俄羅斯被捕,他被指控在過去的三年裡,在社交媒體上組織了八個「藍鯨」組織,並誘導青年們自殺。

不過菲利普在被捕後表示,這款遊戲給予孩子現實生活中缺乏的東西:理解、溝通、溫暖。

李越在勸導一些孩子時也發現,一些樂於參與這個遊戲的孩子,一般都存在和家庭成員關係緊張的情況,「其中一個女孩,說完成最終的死亡任務,是為了懲罰父母」。

雖然有人認為一些年輕人的死與這個遊戲無關,但據稱,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間,有俄羅斯媒體將該遊戲的風靡和俄羅斯130名年輕人的自殺聯繫起來。這些年輕自殺者的共同點是,生前曾在俄羅斯一些社交網站上發布過與「藍鯨」相關的圖示。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安全隱患極大的遊戲似乎在不斷蔓延,英國、阿根廷等地都傳出與「藍鯨遊戲」相關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另據報導,今年1月起,俄網絡監管部門已收到7000多起針對「死亡組織」的投訴。

專家:

對組織者追責

法律尚有較大難度

對此,北京青少年法律與諮詢服務中心主任宗春山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已注意到這個遊戲。他覺得之所以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們更容易接受甚至參與此類遊戲,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身就處於追求刺激冒險和探究死亡的階段,這是心理和生理的具體因素所致使,而且有家庭問題或自殘自殺傾向的孩子,則更容易被這種遊戲模式所吸引。

昨天,QQ安全團隊回復,稱他們已在5月6日對涉及該關鍵詞的QQ群進行排查,共對12個疑似相關群進行處理,同步啟動相關關鍵詞的搜索屏蔽。同時指出,目前「藍鯨」話題已經在網際網路多個平臺不斷升溫。對此,他們正在進一步進行排查和打擊,擴大關鍵詞的屏蔽範圍,並呼籲全社會關注和協作,及時舉報。「同時,我們鄭重提醒:『藍鯨死亡遊戲』這類行為已經涉嫌組織、教唆他人自殺自殘,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一經發現我們將向司法機關舉報。」

記者諮詢一位資深網際網路技術專家,他表示,目前合法的方式是網友舉報,如果程序本身沒有違規行為,安全軟體以及市場本身就沒有辦法拒絕。

「我們要不斷提高孩子們的素養和法律意識,同時關注孩子們的心理需求,並給予正確的死亡教育。」宗春山表示,目前在這方面的立法尚有空白,因而一旦出現問題,很難對遊戲組織者進行舉證與追責。

昨晚,共青團中央的官方微博也針對此情況更新了內容:為何要將自己囚禁在幽深的海底?你明明可以翱翔在廣闊的天空!捕鯨計劃,已經啟動……

更為可怕的是,這個遊戲的最終目的,竟是死亡!




下面幾張圖就是在國內社交平臺上出現的這種群組:





到8日晚間,相關話題已經登上新浪微博實時熱搜榜,並且還在不斷升溫。


據了解,在俄羅斯,這個遊戲已經使數十名青少年走向自殺!



通過檢索發現,英國《每日郵報》曾報導,今年2月份, 在同一天裡,15歲的俄羅斯少女Yulia Konstantinova 和16歲的Veronika Volkova,用跳樓的方式,分別結束了自己生命。


俄羅斯少女 Yulia Konstantinova,15歲的她本來處於最美好的年齡。但在上周末,她卻從一座工業園區的公寓樓頂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離開這個世界前,她在自己的INS上留下了「結束」的字樣,並配上了一張藍鯨的圖片。




警方發現,在Yulia自殺前的一段時間,她總會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中發布一些詭異、陰鬱的語句。


「你有沒有覺得自己……越來越沒用了。」


「我像一隻鬼……」


就在Yulia自殺的同一天,她的朋友——16歲的Veronika Volkova也選擇用「跳樓」這種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更令人震驚的是,她倆生前都在社交媒體上玩一個遊戲——「藍鯨」



是什麼讓兩人選擇在最美好的年齡,終結自己年輕的生命?



Yulia在INS上發布的藍鯨,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無獨有偶,Volkova也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過類似的圖片,卻更加血腥。


她在自己是手臂上,用刀刻下了鯨魚……



而Veronika Volkova,曾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過這樣一張她在自己的手臂上用刀刻畫的照片。刻下的,也是一條「鯨魚」。如此可怕和詭異的自殺,並非個案。不要以為這僅僅是古怪的網上 「遊戲」。其實,這個「藍鯨遊戲」已經造成了極其可怕的後果。



自2015年開始,已經有很多俄羅斯青少年的自殺事件被發現與這個「遊戲」有關。曾有媒體統計,從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期間,在俄羅斯境內發生了130起青少年自殺事件,其中至少有80人的死,和「藍鯨」遊戲有關。


有海外媒體記者曾假扮15歲的青少年混進「藍鯨」,親自調查了遊戲過程進行揭秘。


以下是記者與某「藍鯨」群組「組織者」的對話:



「我要玩這個遊戲。」

「你確定?參加了就沒有回頭路。」

「什麼叫沒有回頭路?」

「就是說這個遊戲一旦開始,就不能退出。」

「我準備好了。」

「好,從現在開始你每天都要秘密的完成一個任務。當你完成時把照片發給我證明。而在這個遊戲的最後,你會死。你準備好了嗎?」

「如果我中途退出了呢?」

「我們知道你的所有信息,會有人去找你算帳。」

隨後的日子裡,組織者給該記者發布自殘任務,期間還被換過一次組織者,而接收到的任務也差不多。




這觸目驚心的後果,引起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重視。他力挺網絡教唆自殺入刑,由其領導的特勤部門也參與了對「藍鯨」的調查,並在去年10月逮捕了21歲的菲利普·布德金(Philip Budeikin)——



正是該男子在社交媒體上牽頭組織了8個「藍鯨」群組,誘導青年自殺。


漸漸的,「藍鯨」遊戲通過網絡誘導控制參與者的基本招數,也逐步被曝光:




剝奪遊戲參與者的睡眠——要求遊戲參與者凌晨4點20分起床。持續增加參與者的負面情緒,並導致麻痺——看一整天的恐怖電影。摧毀參與者生活的信念——不時提出讓參與者懷疑、否定正常生活的問題。威脅參與者不得「退出」——收集參與者的裸照、隱私部位照片等,用以威脅。誘導參與者通過自殘來尋求「解脫」——要求參與者用刀自殘。分析「藍鯨遊戲」的特點不難發現,他們通過有計劃的誘導來操控「玩家」的心智,其方式和邪教「洗腦」十分相似。在這樣持續、密集的誘導下,參與者最終走向極度抑鬱、甚至自殺。




值得警惕的是,雖然這個「藍鯨」遊戲已經受到公眾的關注,且始作俑者也已被捕,但這個可怕的「死亡遊戲」卻沒有因此而終止!因其通過網絡傳播的特性,這個「遊戲」仍已從俄羅斯擴散到了其他國家。


目前,已有英國、阿根廷、墨西哥等多個國家都發布警告,呼籲家長關注孩子的網上行為。


而我國內地也已經出現了類似於「藍鯨」、「4:20叫醒我」 等字眼的社交媒體群組。


國內出現的相似社交群組


儘管目前國內出現的類似群組,尚無法確定其真假。但不論是不是玩笑,都需警惕這類具有邪教「洗腦」特徵的「遊戲」。對於心智還不健全的青少年來說,他們極有可能導致「好奇害死貓」的可怕後果,危及孩子們的健康,乃至生命!


內容來源:錢江晚報、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揭「藍鯨遊戲」群組:多為青少年 有人上傳自殘照片
    在遊戲群中,一位女孩上傳的自殘照片。(受訪網友供圖)  當家住杭州的周先生昨天在網上搜索了「藍鯨遊戲」這個詞後,不禁再度緊張起來。因為就在上周末,他正讀高一的兒子回家後告訴他,有個叫「藍鯨」的遊戲,現在很火,「從國外傳來的,是一個很酷的遊戲!」酷,是因為每個參與該遊戲的人都必須完成50個很極端的任務,比如在手臂上用刀片刻出一條藍鯨輪廓或者看一天的恐怖片,而其終極任務,則是讓參與者自殺。
  • 死亡遊戲「藍鯨」潛入香港,比死亡更可怕的竟是......
    「藍鯨」遊戲很可怕時,本帥也是一臉懵逼的。內地多地發現有校園社交平臺中驚現「藍鯨死亡遊戲」字樣,在個別地方的中、小學生中「口口相傳」,已有多名青少年參與「藍鯨遊戲」的死亡任務。」又名「4:20叫醒我」或「4:20死亡遊戲」,如果港漂們看到身邊有人發布這樣的字樣就要提高警惕了!
  • 家長們提高警惕,引導孩子自殺的「藍鯨挑戰」遊戲再次流行
    起初,有人聲稱這個在社交媒體上流傳的「遊戲」已經導致數百人死亡,但進一步研究發現,這個挑戰是來自一個病毒性城市的傳說,這個城市根本就不存在的。這個「遊戲」再次流行起來,同時流傳的還有一張照片,上面是一名戴著傻傻的面具的男子,與帖子無關,這讓人們擔心一些孩子可能會傷害自己。
  • 「你就是行走的垃圾」:藍鯨死亡遊戲怎麼殺死你的孩子?
    ——這是一個發源於俄羅斯的網絡死亡遊戲,蔓延全球,極其危險。遊戲過程極度黑暗,參與遊戲者在50天內被邪惡的心靈操控術蠱惑洗腦,或教唆他人自殘自殺,或自己走上自殘自殺的道路。孩子玩這種遊戲  首先是陷入絕望,然後是恐懼失去親人。目前,已有17名俄羅斯青少年因加入藍鯨遊戲而自殺。
  • 「藍鯨」——青少年自殺遊戲再度蔓延至中國!
    曾經席捲全球的死亡遊戲——「藍鯨」,在中國再度出現!!!什麼是「藍鯨」?「藍鯨」,是一款俄羅斯死亡遊戲,遊戲的參與者在10-14歲之間,完全順從遊戲組織者的擺布與威脅,已經有 130 名俄羅斯青少年自殺了,而且這個遊戲還在向世界擴張。
  • MOMO死亡遊戲調查:或被別有用心者利用 應抵制
    張凱等人在凌晨三點給MOMO打電話,發現「什麼事也沒有,基本是沒有接通」,整個事件走向讓人哭笑不得,可能因為國內與國外存在一些信息差,「據我們的調查,7月11日MOMO遊戲在YouTube上火了起來,但我們這裡到8月15日完全沒有預兆地莫名其妙的真正火起來。信息差主要來自外網上的內容和我國自媒體,這之間有一些間隔,或者說是滯後。其實,MOMO這事兒根本不可怕,因為它就只是一個雕像而已。
  • 警惕!國外死亡遊戲潛入中國!上百人自殺,多國政府警告,見到這個...
    這幾天,藍鯨(bluewhale)死亡遊戲悄悄進入中國的消息讓人頭皮發麻!這是一款發源於俄羅斯的自殺式死亡遊戲,因參與者在社交網絡上發布藍色鯨魚的圖片,或在身體上印刻鯨魚圖案而得名。由普京直屬領導的FSB特勤部門參與了對「藍鯨」的調查,並在去年逮捕了該遊戲的創始人——21歲的Philip Budeikin。「自殺遊戲蔓延全球,多國政府發警告」雖然操縱者已經落網,但這個遊戲好像根本停不下來了。有資料顯示,俄羅斯已有20多萬人在玩「藍鯨」遊戲,而且玩家仍在快速增長。另據每日郵報報導,該遊戲經已經從俄羅斯傳到了世界其他國家。
  • 拒絕傳播恐怖,家長應提高警惕
    更可怕的是,這個怪物似乎對看動畫片的孩子格外「上心」。繼「藍鯨死亡遊戲」後,又一款與之相似的恐怖視頻近期從歐美蔓延至亞洲,席捲網際網路。有家長表示,當孩子們在社交網站優兔上觀看《小豬佩奇》等動畫片時,網頁會突然彈出另一個視頻,其中一個名為「Momo」的怪物跳出來挑唆或威脅人進行自殘、自虐甚至自殺等行為。
  • 自殺自殘!恐怖遊戲肆虐加拿大兒童! Youtube視頻自動推送華人小心!
    更可怕的是,這次MOMO Challenge的目標群體是兒童。 什麼是MOMO Challenge 在Momo Challenge的影片中,一開始的內容都是適合兒童觀看的正常內容,但去到中後段部分,影片就會彈出一個名為Momo的恐怖臉龐,鼓勵孩子們傷害或殺死自己。
  • 詭異似電影,警惕「藍鯨」遊戲誘導青少年自殺
    在這場充斥血腥、刺激、恐懼的遊戲裡,主人公亞當和勞倫茲·戈登醫生醒來後發現自己身處一間破敗的地下室內,沒有人知道自己為何被綁,也沒有人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但兇手卻已將指示留給了他們。    他們要根據「豎鋸」的指示進行遊戲,一旦開始就不能停止,如果不按指示完成遊戲,他們面臨的只有死亡。如果按照遊戲規則,主人公必須自殘完成遊戲任務,這樣才有一絲生機。
  • MOMO死亡遊戲調查:不可過分娛樂化 防止被人利用
    被惡搞的「死亡遊戲」  根據網警文章的描述,MOMO是一個類似曾經引起巨大轟動的「藍鯨」一般的自殺遊戲,它會突然從屏幕裡跳出來,挑釁你參加一項挑戰。目前已有一名阿根廷12歲女孩死亡,警方認為與這個遊戲有關。  聽起來十分驚悚。
  • ​ 警惕!驚悚死亡遊戲Momo流入澳洲!自動發送詛咒信息,引誘自殺,已有學童中招!
    最近一個十分驚悚的死亡遊戲,在世界範圍內通過社交軟體WhatsApp傳播,並已經傳到了澳洲! 這個遊戲的主角是一個名叫Momo的形象。 目前,關於Momo的詛咒Whatsapp消息已經與南美洲的三起自殺事件有關,當局很擔心,這個遊戲會在澳洲的學校蔓延,
  • 「藍鯨」自殘遊戲殺入香港惹關注 專家呼提防
    從去年開始,外國網站上出現了一個駭人的遊戲,現在仍在世界各地、甚至已蔓延到香港。一款誘導青年自虐甚至自殺的遊戲「藍鯨(Blue Whale)」正在學生群體中流傳。50日內完成各種自殘任務遊戲管理者透過有計劃的誘導對玩家進行「洗腦」,控制、影響他們的心智,並在50日內向玩家下達指令,讓他們去完成各種自殘任務,包括用利器在自己手臂上刻出鯨魚的圖案、在凌晨4點20分起床、看一整天恐怖電影等等,期間還會不斷向參與者灌輸負面情緒,最終引領其走向死亡。
  • 英國父親:網站上自殘的照片幫助殺死了女兒
    英國一名自殺的14歲女學生莫莉的父親伊恩·拉塞爾指責Instagram幫助殺死了她,因為莫莉在社交網站上看到美化自殘和自殺的照片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據悉,莫莉在交完作業回到家幾個小時後就被發現死亡。
  • 「藍鯨」遊戲任務曝光,做家長的千萬留意自己家孩子的QQ群!
    出於好奇,她在幾天前加入了一個「藍鯨遊戲」qq群,在這個群裡面,她看到了周先生所轉述的情況,並且確實有孩子上傳一些自殘的照片。「有一個十三四歲的女孩,在自己的手臂上用銳器割出了一條藍鯨模樣的傷口。」李越發現,參與遊戲的多為十三四歲的中學生,並且其中有個別參與者的言辭也偏激。與此同時,群裡面還有人在不斷發布「遊戲指令」,要求參與者進行下一個環節的遊戲任務。
  • 【話題】自殘追星的EXO女粉絲是如何煉成的?
    鹿晗長相清秀  有龐大的粉絲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些追星者身上體現出的秩序性。  此事被媒體披露後,輿論是壓倒性地罵EXO粉絲腦殘,並且按照EXO粉絲的說法,「把這種仇恨蔓延到EXO身上」,於是,駭人聽聞的一幕在EXO百度貼吧發生了,在某個帖子下,有EXO粉絲威脅「你們再黑EXO,我就去死」,並且附上了一張小刀已經插進臂彎的圖片。
  • 四川網警籲家長暑期聯手阻擊「藍鯨」,另一致命遊戲在日興起
    但在慢慢被引入最可怕的遊戲環節時,他想起父母,想起親人和夥伴,想起曾經快樂的一幕幕,他膽怯了,拿起了電話報警……致命「藍鯨」遊戲,這個從俄羅斯出現並蔓延到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死亡遊戲」,已經悄然入侵四川!
  • 英國少女看到自殘照片後自殺
    據《地鐵報》,一位父親表示 Instagram「幫助殺死」了女兒,隨後Instagram承諾刪除平臺上所有自殘的照片
  • 死亡遊戲驚現中國,多國已發警告...
    騰訊公司通報稱,「藍鯨死亡遊戲」這類行為已經涉嫌組織、教唆他人自殺自殘,安全團隊已經對涉及該關鍵詞的QQ群進行排查,共對12個疑似相關QQ群進行了處理,同步啟動了相關關鍵詞的搜索屏蔽。 群聊截頻而對於加入遊戲的男性,管理員只向他們索要身份證照片和家庭地址,並威脅稱一旦男生退出遊戲,將會「根據地址追到家裡」。
  • 英國高中女孩看讚美自殘的照片自殺
    莫莉的父親(圖源:《鏡報》)英國一名14歲女孩在社交媒體上看到讚美自殘的照片之後自殺據英國《鏡報》報導,莫莉是一名讀高中的14歲女孩,2017年的一天,她在放學回家後被發現死亡。女孩死前留下一個字條,上面寫道:「對不起,我這樣做是為了我自己。」據了解,女孩生前常在家人不知情的情況下瀏覽一些令人不安的帖子,而直到2017年女孩自殺之後,她的家人才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