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往事》卷一卷二出版後,總有一些朋友問我:你最喜歡的譯製動畫片是哪部?====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回答,因為總還是有幾部片子難以排定座次的。
但如果要問我,你最喜歡的譯製動畫片中哪部的片頭?
那麼,這個答案倒是唯一,給定,毫不猶疑的。
那便是,《世界童話名作選》。
如果這個問題再變成,最喜歡的一首譯製動畫片的片頭曲,那麼答案還是《世界童話名作選》。
我相信,有無數的七零後和八零初的一代,都可能會和我一樣,是這個選項。
本來,影視及音樂這些東西,本無絕對的高低優劣,偏好更是因人而異。所以,在上百部懷舊譯製動畫片中,好聽好看的譯製動畫片片頭(曲)真的是不勝枚舉。
更何況,《世界童話名作選》無論是內容還是畫面,都遠達不到驚豔及震撼的地步。它無論是在日本還是中國,也屬於偏冷門系的。但這個片頭,這個片頭曲,真的是一個另類,奇葩(原意為褒義)。
好了,不多說了,下面由所裡來帶大家回到那美好的回憶。。。
原創 提比里西地下印刷所 提比里西地下印刷所 昨天
收錄於話題
#歡迎提供新鮮資料
1個
在日本,出自DAX國際公司和世界電視公司旗下的《世界童話名作選》(まんが世界昔ばなし Manga Sekai Mukashi Banashi),以232集共179部童話的篇幅綿延播放了近三年,從其廣泛的選材、多變的繪畫、以及精良的製作來看,稱之為日本動畫史上的傑作也絲毫不為過。
不僅如此,《世界童話名作選》在它誕生後的七十、八十年代裡享譽世界各地,足跡遍及東亞、中東、歐洲、北美和拉美地區。
豐富多樣的畫風是這部長篇動畫的一大特色
今天,當人們用各式各樣的語言談論《世界童話名作選》時,總會不約而同地提到它傑出的開場:一位身著紅裙、頭戴女巫帽的金髮姑娘,因為追趕不上飄走的紅氣球而傷感落淚。
夕陽中泛著淚花的憂傷少女
對於八十年代的中國孩子,片頭這一幕留下的深刻印象,甚至遠遠超出每部童話的內容。許多人至今仍為之好奇,究竟這一分多鐘的片頭裡隱藏著怎樣動人的故事。
廣東電視臺1984年向中國觀眾引進《世界童話名作選》,不僅沿用了這段經典動畫,並且將其作為廣東臺創辦的《動畫世界》欄目片頭。
如此一來,在《動畫世界》活躍螢屏的數年中,中國各地小觀眾有足夠長的時間和機會收看到這部短小而動人的開場作,他們目睹的次數之多恐怕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
| 獨家重現 | 現在請觀眾諸君來一起領略《動畫世界》的片頭吧。
這是1985年廣東電視臺譯製的《藍精靈》在《動畫世界》欄目播出時的實況,除了字幕的差異,其他與《世界童話名作選》中國版片頭別無二致。
細心如你稍後便會注意到,相比日本原作,中國版片頭結尾處的配樂被廣東臺刪減了一個小節。
向世界傳播之前,誕生在日本的《世界童話名作選》,其片頭最初的面目是怎樣的呢?
從1976年到1979年經TBS(東京廣播公司)完整播出的時期,《世界童話名作選》實際上被分作三輯共127話(每話包含若干集童話故事),所以共有三版片頭,每一輯的片頭從畫面主題到音樂都完全不同。
當年日本觀眾所看到的第一輯片頭是一個可愛天使,在宮城真理子演唱的主題曲(烏巴·烏巴·烏卡)中跌跌撞撞地練習飛翔。
《世界童話名作選》第一輯片頭
而包括日本在內,最被各國觀眾熟悉和惦念的少女與飄飛的氣球,則是《世界童話名作選》第二輯的片頭。在日本播出時,當牆上的畫框拉近,會切換成一副古舊地圖,並映出日文的片名「まんが世界昔ばなし」,直白地翻譯過來就是「動畫世界的老故事」。
在中國播出的版本中,地圖和日文片名被剪去了,這樣會造成樂曲時長超過畫面時長,因此廣東臺截掉了片頭曲的最後一小節,樂曲便與畫面完美地同步終了。
《世界童話名作選》第二輯片頭
日本原作片頭最大的特點還在於片頭曲的演唱。
是的,日本版的片頭加上了由女聲演唱的歌曲,演唱者正是為本劇擔當女聲解說的宮城真理子(宮城まり子),她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著名歌手、演員和導演。日本播出的《世界童話名作選》一共三輯的片頭曲和片尾曲,全部由宮城真理子演唱。
對於人們最為關心的第二輯片頭(也包括片尾),其樂曲的創作者,則是在日本享有盛名的作曲家椙山浩一(すぎやまこういち/Koichi Sugiyama)。
查閱椙山浩一的公開資料,沒有顯著提及他創作這首片頭曲(也包括片尾曲)的信息,大概對於這樣在遊戲和動畫方面多產的作曲家,兩首極短小的作品不值一提吧。
然而這部出色的樂曲畢竟廣泛久遠地深入人心了,加上宮城真理子的演唱就是如下這般。
| 日本原作 | 曲名《誰在呼喚我》(私を誘うのは誰)
是誰在風中呼喚我
從池塘那邊注視我
嗡嗡的蜜蜂 藍色的竹舟
美麗的人魚 或是 白色的百合
誰會邀請我飛向天空
是誰從彩虹的影中呼喚我
在雨的盡頭裡端詳我
淘氣的啄木鳥 森林中的獵人
水豉甲 還是 野兔
誰來邀請我去遠方旅行
由於缺乏可依據的資料,關於第二輯片頭的創作詳情,現在已經無從得知。
| 國際版 | 可以確知的一點是,日本出品方對第二輯片頭(以及片尾)也非常欣賞,向海外發行《世界童話名作選》時,統一採用了原作的國際版本作為全劇片頭(以及片尾),即沒有字幕,也沒有演唱,只保留完整畫面和樂曲(在本文的末尾,可以找到包括國際版本在內所有片頭視頻的獲取方式)。購得播出權的國外電視臺,可以根據國情加上字幕和配唱,也可以自行剪輯改造。
但所有國家版本的片頭(以及片尾),都沒有對原作畫面做太多改動,少女與氣球傳遍了世界,七、八十年代不同國家的觀眾看到了相似的片頭,造就了他們共同的記憶。
在亞洲,中國版本的情形我們之前已經看到過。而在西亞的阿拉伯語地區,《世界童話名作選》同樣正引起人們熱烈的回憶。
阿拉伯版本片頭從畫面到音樂都做了顛覆性的重新創作,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景象。除了開場若干秒的原作畫面得以保留,絕大部分畫面都從不同劇集中選取和剪輯。配樂完全摒棄原曲,改成了極具中東風情的曲調。
片名《حكايات عالمية》直譯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故事。
| 阿拉伯版 | 深受阿拉伯世界觀眾喜愛的片頭歌曲,由敘利亞時年十多歲的著名歌手Asala Nasri演唱(在本文的末尾,可以找到另一版阿拉伯語片頭的獲取方式)
當來到遙遠的美洲,美國人也對《世界童話名作選》片頭做了些許改造。
最初,他們給這部日本出品的動畫增加了一個富有美國特色的開場,冠之以《梅林的仙洞》(Merlin's Cave)的名頭。梅林是西歐亞瑟王傳說中偉大的魔法師,他把他知道的所有的故事藏在一個秘密的洞穴中。
每期開場總有一位金髮小女巫引領美國小朋友打開仙洞一探究竟,看今天會發現什麼樣的童話故事。
這位頗為眼熟的金髮女巫,就是《世界童話名作選》原作片頭中追氣球的少女了。在美式片頭裡,她的面容被繪製成歐美人的特徵,並且擁有一個美國名字:摩根(Morgan)。
具有西方容貌的金髮女巫-摩根
摩根全無失去氣球而不得的愁容,興高採烈地為觀眾揭示當期的劇情。
也許美國人自創的梅林仙洞片頭並不成功,他們後來啟用了日本提供的國際版片頭,只是將日本原作的古地圖畫面替換成半球式地圖,片名定為《魔法故事》(Tales of Magic)。
| 美國版 | 片頭的樂曲方面沿用了原作,你會聽到一副亢亮有餘的男性嗓音用英語演唱
南美的巴西也沿用了國際版片頭,唯一的不同是片名字幕使用葡萄牙文《超級冒險》(Super Aventuras),畫面取自片尾的最後一幅。
| 巴西版 | 巴西人沒有對片頭曲做任何改動
歐洲的義大利人似乎也青睞這幅畫面,他們改造了紅裙少女的形象,但沒有像美國人那樣大刀闊斧,僅對五官做了微小的整容,使其更貼近歐洲女性特徵。
這幅圖以定格的形式被用作過場畫面。
義大利女郎的眉眼
義大利人為他們的片頭傾注了足夠的熱情,比如剛開始的幾秒鐘畫面從幾篇劇集中擷取而來,片頭字幕是義大利文的《童話故事-世界上最美麗的童話》(Fiabe Così-Le più belle favole del mondo)。此外,他們為片頭特意創作了新的主題曲。
| 義大利版 | 義大利版片頭曲的意境悠長深遠,毫不遜色於日本原作
對片頭曲重新創作的還有德國人,他們的編曲同樣無比出色,片名起的更是引人入勝,叫做《仙境歷險》(Ausflug ins Märchenland)。
| 德國版 | 德版片頭曲是悠揚的口哨,畫面保持了國際版的原貌
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瑞典、挪威兩國,對片頭的態度如出一轍,他們以各自國家的文字在轉動的地球儀畫面打上片名,又找來歌手用各自國家的語言配唱,此外再未對國際版做任何改動。
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故事/奇幻冒險
| 北歐版 | 瑞典、挪威片頭曲的改編和演唱,要比美國版認真許多
最後,西班牙版的片頭充分表現了南歐人的慵懶。他們是從一家美國代理商那裡引進的《世界童話名作選》,代理商為國際版片頭加上了英文字幕,而西班牙人就這麼分毫不變地直接播出了。因此當年西班牙觀眾看到的是英文片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故事》(Wonderful, Wonderful Tal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也許當年西班牙電視臺闢有專題節目來播放它,專欄的名字叫做《故事城堡》(Castillo de Cuentos),今天西班牙觀眾在一起討論這部動畫,時常會提起《故事城堡》。
| 西班牙版 | 西班牙片頭基本就是未經改動的國際版,樂曲也沒有增加西班牙語的演唱
一襲紅裙的金髮少女,惆悵於飄逝的氣球,大概與她所戴的女巫帽一樣,都出於對神奇的魔法憧憬吧。當然,在飛向太陽的熱氣球裡,她始終還是重展了笑顏,讓人欣慰。
這樣一部充滿朦朧浪漫、只用作片頭的極短動畫(僅有一分鐘),給無數觀眾留下無限遐想和回味,恐怕也使這位少女成為世界流傳最廣的無名且無言的動畫形象了。
文中所涉及的視頻,以及未使用到的其他片頭和片尾等,全部視頻可由此獲取:
關於所有消失了絕跡了的那些影視劇們
我們坐在燈上 / 我們火光通明
我們做夢的胳膊摟在一起
我們棲息的桌子飄向麥地
我們安坐的燈火湧向星辰
我們繼續忙活了,喜歡懷舊動漫的朋友可以後臺留言,入群交流探討。。。
【童話往事:中國譯製動畫片(1979-1992)叢書介紹】
「童話往事」創作團隊花費8年多的時間,採訪了130餘位當年的電視工作者和配音藝術家,期間還前往中國國家音像資料館、上海音像資料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廣東電視臺,以及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東省圖書館等全國十多家圖書館,調閱和查看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以及珍貴視頻。書中對1979年至1992年間中央電視臺和地方電視臺熱播過的主要外國動畫電影和電視動畫片進行梳理與回顧。內容包括這些動畫片在原出品國的製作播出情況,以及引進中國後的譯製、播出情況和社會反響、觀眾回憶等。叢書涉及作品粗略統計約150部。以中央電視臺和中國各省市兩級電視臺首播的時間順序為序,每篇介紹一部片子,兩卷總計約67萬字、500餘幅圖表。形成了一條完整的中國大陸引進播出外國動畫片的時間路線圖。
1、對全書回顧的約150部外國動畫片當年的引進人、譯製者、配音員等歷史親歷者,在每一篇撰文時均以不同方式進行了相應的採訪,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生動鮮活的採訪內容定會令讀者感觸良多,讓我們更好的了解那個年代人們的精神風貌。
2、在梳理和回顧每部外國動畫片之餘,做適當的延伸,通過大量的圖表、注釋、附章等形式,以及章節概述等,對當時與作品製作、引進、播出相關的歷史、文化、社會事件、政策法規加以盤點介紹。信息豐富,史料翔實,是從業人員及研究學者理想的參考資料;
3、早年引進的一些思想性與藝術性俱佳的經典之作,由於部分作品較為冷門,作品情況及所屬公司情況曾長期為國人或動畫業界所忽視,國內鮮有介紹,此次,叢書就其製作發展史、作品特色、品牌營銷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均屬國內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