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張世界攝影名作 | 經典解讀版

2021-02-22 圖說 PictureTalk

近一段時間,我在研究具有歷史性地位的攝影大師,聚焦於他們的個人發展軌跡。除了網上調研,我參考了Prestel出版的《你應該知道的50名攝影師》和《你應該知道的50名當代攝影師》,感覺收穫很大。近日看到徐淳剛老師發表的這篇公號文章,它以100張經典圖片從另一個角度讓我們了解攝影的發展和歷史;有力度,有代表性。經徐淳剛老師授權,現推薦給大家,一起學習。文章有點長,但值得通讀並保存作為將來參考。

* * * * * *

100張世界攝影經典,跨越攝影史100多年。本專題按照作品年代順序編譯(1905-2009),可一睹同時期名家名作的不同特色。涵蓋紀實攝影、風光攝影、街拍攝影、人像攝影、人體攝影、時尚攝影、靜物攝影、動物攝影、運動攝影、高速攝影、觀念攝影、超現實攝影、跨界藝術攝影等種種表現形式,無論構圖、構思,都會帶給我們啟示。暢遊世界攝影史,閱盡經典,發現自我——

最早、最個性化、生活化的運動攝影之一。現代攝影先驅拉蒂格(Jacques Henri Lartigue)代表作。早期的運動攝影更多針對科學研究,如邁布裡奇研究馬在奔跑時是否四腳離地,而拉蒂格開創了生活化的運動攝影以及時尚攝影(圖3)。

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美國現代攝影之父,其《統艙》是攝影史上的傑作之一。上層甲板中央白色草帽的圓形,頭頂管道的直線,吊橋形成的斜線,吊橋上錯落有致的弧線,向左傾斜的煙囪,向右傾斜的舷梯,鐵柱構成的三角形,下層甲板背帶褲男人背上的十字形……將攝影的幾何學和立體特徵使用到極致。1911年,這幅照片被提高到和畢卡索所創立的立體畫齊名的地位。

仔細閱讀之下,可以看出船艙中的設施、人物雜亂無章,而這正是現代工業、現代性的象徵。事實上,斯蒂格利茨是通過長焦距把這一切拉到一起組織成畫面的。「我被眼前的一切迷住了,突然想:能不能把這拍下來?仔細觀察了各種建築的形狀和彼此關係,照片就在我頭腦中漸漸形成了……」這正是攝影的現代性及其意義。斯蒂格利茨早期是畫意派攝影大家,1902年他提出「攝影決裂」,倡導純粹主義攝影和寫實攝影,使攝影有史以來第一次脫離繪畫成為獨立的現代藝術。

牽著狗的貴婦人在溜大街。貴婦人身上的貂皮衣服華麗、動感,看起來她也像一隻動物。請注意:畫面中只出現了這個女人的一隻腳。動態的畫面卻拍攝得如此清晰而又超現實,真是不可思議。

奧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一生從事著在今天看來極為普通的婚紗影樓照相館師傅工作。他最著名的作品是「20世紀的面孔」,30年時間拍攝了形形色色的人:農民,工人,廚師,流浪漢,貴族,甚至納粹軍官……他為一個時代留下了見證,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人像攝影家之一。

《三個去參加舞會的年輕農夫》是桑德最著名的代表作。這照片好在哪裡?可以對畫面中人物的服飾進行研究;可以仔細觀察他們的神態表情……但這些可以說都不重要。看看他們的腳就足夠。三個打扮一新的農夫站在泥濘的田埂上,正是這一點,使得這幅照片給人一種恆久生活的象徵。

無論風景還是肖像,「攝影英雄」、「直接攝影」先驅保羅·斯特蘭德(Paul Strand)都力求保持事物的原貌,這使他的攝影有一種泥土般的真實和厚重。「19世紀的藝術家致力於對自然的觀察,因為大自然揭示了人們備受其惠的法則……如此一來,自覺的程度越高,就越好。」「攝影者必須學會並且保持對眼前事物真誠的敬意,並藉助作品中無限寬廣的超出人類雙手技能極限的影調將敬意表現出來。實現它並不需要擺弄拍照與衝洗的技巧,而是用直接攝影的方式來完成。」「直接攝影」強調攝影技術本身的刻畫能力以及攝影家對事物和世界的誠意,是「畫意攝影」以來的第二大攝影流派。

奧特布裡奇(Paul Outerbridge),美國靜物攝影之父,《衣領》是其最知名的作品。冰冷的曲線造型,嚴謹分割的黑白背景,營造出一種精確而冷漠的視覺感受。這幅商業攝影作品預言了現代技術社會向著專業化、精準化的方向發展,卻越來越缺少人情味。馬歇爾·杜尚在《名利場》雜誌看到後大加讚賞,並將這一頁剪下來貼在自己牆上。

7.馬丁·芒卡西:騎摩託車的人,布達佩斯,1923年

馬丁·芒卡西(Martin Munkacsi),時尚運動攝影先驅,他的作品場景宏大,動感十足,深刻影響了布列松、理察·埃韋頓、尤金·史密斯等後來的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說:「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知道攝影有這麼大的深度、韻律和力量。」

美國「攝影巨人」、前MoMA攝影部主任愛德華·史泰欽(Edward Steichen)代表作。攝影史上開創性的面紗攝影。通過面紗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使得時尚攝影的造型更為豐富,比以往更具內涵。

現代商業興起的時代,種種新奇的事物和畫面。通過攝影的現實性進而締造超現實的夢境,這是「法國現代攝影之父」、「紀實攝影之父」、「第一位現代主義攝影師」尤金·阿傑特(Eugene Atget)在他那個年代所做的偉大工作。

桑德最為傳神的「時代臉孔」之一。今天我們依然可以通過這張照片清楚地告訴別人:什麼是廚子。

攝影史上最經典的光影作品之一。盤子的弧線和影子,餐叉的直線、曲線和影子,完美地交織成一幅日常生活的傑作。這是最溫馨、最雋永的傑作。布列松的幾何構圖源於柯特茲,但柯特茲更溫情,畫面更自然,帶給人無盡的回味。

流傳最廣的現代攝影經典之一。原作是一張背景比較雜亂的橫幅作品,最終通過裁成豎幅突出了人物。柔弱的小狗,驚恐的眼神,人性的刻畫絲絲入扣,使得這幅作品刻在我們心裡,讓人永遠難忘。

13.安德烈·柯特茲:打碎的玻璃底板,巴黎,1929年

一張風景照,因為玻璃底板打碎,反而使得畫面變得更有時間感。因失誤而成就的攝影史名作很多,比如還有布拉沃的《視覺錯位》(圖16)。

愛德華·韋斯頓(Edward Weston),著名的f/64小組成員之一,被譽為「攝影界的畢卡索」。他無所不拍,人像、工廠、沙丘、枯木,以至馬桶、白菜、辣椒……亞當斯說他「再現了大自然的本來面目,表現出了造化的力量」。韋斯頓善於通過放大事物從而獲得超寫實的抽象性美感,《青椒30#》是其代表作,更是攝影史上的不朽傑作。

羅德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現代攝影先驅,其蒙太奇攝影,通過異乎尋常的角度和構圖,使得普通的人物和事物變得陌生而令人驚奇。

墨西哥人文攝影大師布拉沃(Manuel Alvarez Bravo)以其書寫現實的超現實鏡像聞名於世。他作品中的光影不是修飾而是本質;留出的極大空間催人想像,如著名的《好名聲的睡眠》、《被槍斃的罷工工人》、《黑衣裳》。《視覺錯位》據說是印刷錯誤,畫面反了、眼睛多了,將錯就錯,反而成為超現實主義攝影的經典傑作。

美國工業時代作品。工業時代成就了大量經典的建築攝影,也成就了無數關於勞動者的偉大攝影。

18.馬丁·芒卡西:坦噶尼喀湖邊逐浪的男孩,1932年

飛濺的浪花,赤裸的孩子,甩動的手臂,尤其是畫面左邊的半隻手臂,帶著攝影截取現實的強烈標記。這是讓布列松真正領悟到什麼是攝影的作品。多年以後,布列松回憶道,「這是唯一一幅影響過我的照片。如此富有張力而生機盎然,簡直是個奇蹟。」布列松總結看到這張照片後的感受說:「我說媽的,抓起相機就上街了。」("I said damn it, I took my camera and went out into the street.")這張照片一直掛在布列松的客廳,直到他去世。

超現實大師曼·雷(Man Ray)代表作,攝影史上最著名的擺拍作品之一。畫面中兩隻眼睛恰好在對角線的位置上,構圖奇特而又勻稱;玻璃做成的五滴淚珠散落在兩隻眼睛附近,通過局部構圖,放大了眼睛之美,帶給人無盡的遐想。

旋轉而下的樓梯,路邊臺階形成的弧線,突然飆過一輛自行車,整個畫面都是動的……決定性瞬間是關於幾何構圖以及瞬間景觀的捕捉,帶給人超現實的夢幻感。這才是真正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夜景大師布拉塞(Brassai)代表作。夜晚點燃汽燈,很普通的生活場景,但按照當時的光照條件,拍出如此清晰的夜景作品很有難度。攝影的發展既依靠技術,也有賴於個人的創新創造。

22.瑪格麗特·伯克-懷特:喬治華盛頓大橋,1933年

美國最偉大的女攝影家懷特(Margaret Bourke-White)代表作。這是富有歷史感和時代特徵的作品,代表著時代的開拓精神和偉大創造力。

森山大道推崇的前輩大師,在靜物攝影、人像攝影等方面都有傑出的造詣,影像富有超現實的特徵。

韋斯頓的人體攝影,是攝影史上的典範。他重視人體的幾何學特徵,也重視自然性與抽象性,這使得他的人體攝影成就極高,對後世影響極大。

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美國最偉大的攝影家,日常紀實攝影先驅。他既反對「美國現代攝影之父」阿爾弗雷德·斯蒂格裡茨英雄式的唯美主義,也不屑「攝影巨人」愛德華·史泰欽誇張矯飾的商業主義。他的作品樸實自然,空間構成卻複雜,追求「無個性特徵卻又是記錄」,影響了後來的羅伯特·弗蘭克、李·弗裡得蘭德、史蒂芬·肖爾等一系列美國攝影大師。《加油站》將很多不同的事物緊緊拉入同一畫面,仿佛時代的拼貼畫,但並不給出任何廉價的意義。他繼承了尤金·阿傑特的攝影,成為美國現代攝影的一代宗師。

人體攝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專注於人體的自然與和諧,創造了罕有的寧靜與純粹。

美國女攝影大師蘭格(Dorothea Lange)代表作。這是一張「P」過的照片,但並不影響它所反映的社會問題。是流傳最廣的攝影作品之一。

28.瑪格麗特·伯克·懷特:黑人災民排隊領取救濟物資,1937年

美國劃時代經典照片之一。很多照片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僅僅是因為思想或創造,還有見證歷史。

29.羅伯特·卡帕:一名年僅15歲的國軍士兵,湖北漢口,1938年

「攝影偉人」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中文名賈白,是當時唯一在中國戰區採訪的盟軍戰地記者,1938於山東臺兒莊、湖北漢口、廣州等地拍攝了大量珍貴照片。出於安全考慮,卡帕沒有被允許拍攝戰爭場面,但他還是以他的敏銳,拍攝下了這一時期中國的軍人、領袖、平民百姓……這些照片現存卡帕的弟弟康奈爾·卡帕(Cornell Capa)所創立的紐約國際攝影中心(ICP)。

黛安·阿勃絲的老師、女攝影家莉賽特·莫多爾(Lisette Model)的創作主題異常多元:尼斯的賭徒,盲人,街頭無名氏以及巴黎的遺棄兒。她的作品中有許多有趣的女性肖像,對人物神態的捕捉爐火純青。《胖女人》是其最動人的作品之一。

31.安塞爾·亞當斯:月出,埃爾南德斯,新墨西哥州,1941年11月1日,下午4點49分20秒

天空,遠山,月亮,村莊,墓地,這幅作品的主題是自然和人類,生命與死亡。是風景大師亞當斯(Ansel Adams)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肖像大師卡什的成名作,1941年二戰初期拍攝的邱吉爾的肖像。當時邱吉爾在加拿大演說,爭取國際支援,33歲的卡什有2分鐘拍照的時間。邱吉爾一向不喜歡鏡頭,卡什感覺他對待照相機「就好像對待納粹」一樣。拍照時卡什感覺邱吉爾嘴上叼著的雪茄不太對,他走過去趁邱吉爾不留神給拿掉了,邱吉爾怒了,於是就有了這張怒目而視的肖像名作。後來邱吉爾對卡什說:「你竟然可以讓咆哮的獅子安靜地站在這兒拍照。」卡什乾脆就把這張照片命名為《咆哮的雄獅》。第二天,這張照片立即在各大報刊發表,更被7個國家印成郵票廣泛發行,成為世界上傳播度最高的照片之一。

33.安塞爾·亞當斯:大提頓山脈和蛇河,1942年

風光攝影經典,也是引導線構圖的經典。閱讀亞當斯的作品,最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是影調的層次感。亞當斯名垂青史的不只是他那些賣得越來越貴的照片,還有他劃時代的攝影理論,「區域曝光法」。他把黑白照片的色調分為10區,從0區(相紙顯示的最黑色)到10區(相紙本身的白色)。這10區(注意,0-10,事實上是劃分了11個區;去掉無法顯示細節的最黑和最白,嚴格來說是9區),又分為3大區:深調區,中調區,亮調區。它們因光的不同而顯影不同,通過測光和先行的預判,再通過後期暗房的精心處理,對事物進行最逼真、最清晰的顯現,從而達到攝影的科學精確性。

34.羅伯特·卡帕:諾曼第,美軍在奧馬哈海灘登陸,1944年6月6日

1944年6月6日,卡帕成為唯一一位隨第一批登陸部隊參加諾曼第登陸作戰的攝影記者。他攜帶兩部康泰克斯2(Contax II)相機、50mm 鏡頭和數卷膠片隨美軍在奧馬哈海灘搶灘。在第一次為時 30 分鐘的戰鬥衝鋒中,卡帕冒死拍攝了 106 張底片。然而,回到倫敦的暗房衝洗時,由於工作人員的失誤,幾乎毀掉了全部底片!卡帕含淚搶救出了其中的 11 張,這便是11張中的一張。

失焦的照片再現著瞬間的真實、動蕩與力量,失焦因此成為一種影響深遠的攝影風格和攝影美學。50多年後,史匹柏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1998年,夢工廠)中為了拍攝催人淚下的諾曼第登陸行動,竭盡全力地重現該「錯誤」,甚至去掉攝像機鏡頭的防水蓋,以達到卡帕那種「糟糕」的影像效果。「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炮火不夠近。」這是卡帕最著名的名言。這一名言也被後人修正為:「如果你的照片不夠好,那是因為你離得不夠近。」如此一來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正是因為這一拍攝意識,威廉·克萊因才嘗試把相機戳到路人的臉上拍攝,晃動、模糊的戰地攝影成了晃動、模糊的街頭攝影,攝影集《紐約》(1956年)改變了街拍攝影的歷史,現代攝影的歷史。而克萊因也深刻影響了日本「挑釁」團體(1968年)的中平卓馬、 森山大道。

35.阿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抗戰勝利日,水手強吻身邊陌生的護士,紐約時代廣場,1945年8月14日

最富有歷史性的畫面,也是偶然畫面:一位水手聽到廣播裡宣布二戰勝利的消息,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在時代廣場上狂奔,摟住身邊一位陌生的護士狂吻起來(而他的女友就在他身後不遠,看著笑著)。這一瞬間被「新聞攝影之父」阿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捕捉到了。此後,這張照片成為全世界流傳最廣泛的攝影之一。

攝影史上不可多得的街頭人像傑作。畫面中的5個人物朝不同的方向看著,而且有一個是背對鏡頭的。照片中的3層關係:1.似乎發生了什麼,致使三個男子以不同的神情朝右邊看著;2.背對鏡頭的第四個人卻漠不關心,與他們形成一種背離;3.那個趴在窗口的小孩望著這邊,與大人的世界又形成一種隔膜或奇特的關聯……總之,這幅作品見證了「街拍女王」海倫·萊維特(Helen Levitt )對「時刻」與「秩序」的深刻洞察力。

37.尤金·史密斯:走向天堂花園,美國,1946年

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特立獨行的美國攝影大師,他的作品兼具高度的藝術性與紀實性,深刻表現了人類的出生、死亡、同情、苦難、希望等主題。他創作了攝影史上最莊嚴、最震撼人心的戰爭題材作品。他曾宣稱,他一生的攝影使命,就是用照片和文字去記錄人類的生存狀態。《走向天堂花園》正是以醒目的畫面、精煉的構圖、純粹的光影,帶給人生活的希望。

38.瑪格麗特·伯克·懷特:紡紗的甘地,1946年

懷特經典代表作之一。她很幸運,在逗留印度的三年裡拍攝了《齋日裡的甘地》。1948年,就在甘地被刺殺前幾個小時,懷特還採訪了他。而布列松就沒這麼幸運了,只拍到了甘地的葬禮。

個性狂躁的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其作品富有高度的藝術性和感染力。「我受不了那些該死的展覽,盡在博物館牆上掛些整潔的小框子,讓照片看起來仿佛是藝術的片斷。我要自己的作品成為生活的片斷!」這張照片的刺點是眼睛,場景撲面而來。

40.尤金·史密斯:歐內斯特·賽利亞尼醫生剛剛經歷了分娩孩子時母親死亡的過程,1946年

專題攝影的偉大之作。尤金·史密斯曾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克雷姆靈花費23年跟蹤拍攝全科醫師厄內斯特·塞裡亞尼(Ernest Ceriani)。他拍攝的作品細緻入微,非常傳神,深刻地反映出這位謙遜勤勞的鄉村醫生所面臨的情感和身體挑戰。

哈裡·卡拉漢(Harry Callahan),20世紀極具影響力的先鋒實驗攝影大師,他的作品單純而又神秘,常常通過技術手段對人和事物進行變形處理,將觀者引向攝影的更高體驗——夢境,如「多重曝光的樹」、「水面陽光」等等。他的題材包括家庭生活、自然、城市,被譽為純粹藝術的「影像鍊金術師」。他拍攝人體只拍攝自己的妻子埃莉諾還有女兒芭芭拉,在各個領域都創造了經典。

羅伯特·杜瓦諾(Robert Doisneau),法國平民攝影大師,作品細膩風趣。1950年,杜瓦諾拍攝了其最知名的作品《市政廳之吻》,這是一張在巴黎繁忙街頭一對情侶熱吻的照片,後來成為年輕人愛情的公認符號,但情侶的身份一直是個謎。直到1992年,有兩個人Jean和Denise約見杜瓦諾,聲稱他們是照片中親吻的情侶。但根本不是。後來,他們指控杜瓦諾侵犯肖像權,把他告上法庭,理由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他們的照片」。杜瓦諾被迫在庭上承認照片中的人是Françoise Delbart和Jacques Carteaud,他當時看到戀人接吻,但一開始並沒能成功地拍攝,他走到他們身邊詢問能否重複一次,最終完成了拍攝。最後他打贏了官司。所以,這其實是一張擺拍的經典作品,而非完全抓拍。1986年被製作成海報發行以來,這張照片成為全世界最流行的圖像之一。

43.安德烈斯·費寧格:攝影記者丹尼·斯託克,1951年

全世界最經典、流傳最廣的攝影師肖像作品之一。畫面中舉起相機的丹尼·斯託克是瑪格南著名攝影師。這張照片早已成為「攝影師」的符號。

比爾·布蘭特(Bill Brandt),德裔英國攝影大師。他拍攝過很多題材,人像、風景、社會景觀,而在攝影史上,他的人體攝影達到了藝術的頂峰。上世紀50年代,布蘭特進行了大膽的人體攝影探索,他的主要手法:一是充分利用廣角鏡頭進行變形,猶如畢卡索的繪畫實驗,探索事物可能的空間狀態和獨特性;二是取消世界本身豐富的多層次的影調,後期印放照片採用高反差,凸顯或孤立事物,打通一條「」真實與虛幻的裂縫」,從而創造了全新的抽象形式和超現實的影像感覺。

「日本的布列松」、紀實攝影大師木村伊兵衛(Ihei Kimura)代表作。木村伊兵衛攝影獎,是在亞洲乃至世界上具有影響力的攝影獎之一。

46.馬克·呂布:艾菲爾鐵塔上的油漆工,1953年

對中國紀實攝影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法國大師馬克·呂布(Marc Riboud)的代表作。這個場景馬克至少拍了三張照片,這是最好的一張。油漆工就像在跳舞一樣,優雅,熱情,毫無生活的沉重。

這是布列松最好的作品。畫面中,上面兩個古希臘女神像,下面走過兩個老嫗。從女神到肥婆,讓我們直觀到的是歷史、時間感,還有偶然中的戲謔。

布列松代表作。從事攝影的人幾乎無人不知。「決定性瞬間」捕捉到人物惟妙惟肖的神態,更捕捉到一個可以超越時間的生活場景。

何藩(Fan Ho),在世界上獲獎最多、得到世界攝影界承認的中國攝影大師。但他也被認為是沙龍、風光攝影師。他的攝影其實就是一種過渡:從經典的風光到可能的民眾生活、時代歷史。

50.羅伯特·弗蘭克:白人和黑人分開乘坐的電車,紐奧良,1955年

弗蘭克和克萊因都反對布列松的「決定性瞬間」,但他們的作品其實也是一種「決定」。白人和黑人分開乘坐的電車,標明了美國的階層問題。他們的「非決定性瞬間」拋棄了強硬的幾何構圖等法則,使得畫面更為豐富,意義也更複雜,更含混。

現代攝影史上最經典的街拍照片之一。這個場景有兩張照片,另一張是孩子舉著玩具手槍在笑。憤怒的畫面代表著克萊因所想反映的美國社會的狂躁。

流傳最廣的時尚攝影之一。時尚攝影從早期的棚拍逐漸走到街頭、田野,尤其是和大自然融為一體,使得時尚攝影更為生活化,更具觀賞性。

1939年,年僅21歲的史密斯籤約成為《LIFE》雜誌的攝影師。為LIFE工作期間,他拍攝了大量的經典照片。但史密斯性情暴戾,他常常因為選照片、排版等問題和編輯大吵大鬧,好幾次和LIFE鬧翻。1954年底,他憤然辭去LIFE的工作,1955年成為瑪格南攝影師。但同樣糟糕,他帶著任務出去,卻不聽使喚,拍High了根本不按時返回。匹茲堡項目按要求3周時間完成,他卻拍了3年!他對經濟問題粗枝大葉,搞得瑪格南幾乎破產。

最著名的日本紀實攝影作品之一。插秧女幾乎渾身都是淤泥,生活的沉重、藝術的厚重感撲面而來。

「攝影界的倫勃朗」尤素福·卡什經典之作。他非凡的用光技巧、對人性的深刻洞察,使每一幅人像作品都展現出獨特的人文氣息。

56.羅伯特·弗蘭克:政治集會,芝加哥,1956年

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美國人》中的經典照片。畫面中的三個人,從左到右,第一個殘缺,第二個被遮擋住了,第三個半拉,想反映什麼呢?想反映政治集會,反映集體性和個人性的偶然關係……這樣的作品與其說是拍攝的結果,不如說是選片的結果:選擇看似失敗的作品,沒有意義的作品,以此來反抗傳統的意義。

57.哈裡·卡拉漢:多重曝光的樹,芝加哥,1956年

這件作品在攝影史上幾乎絕無僅有。對一棵樹進行多重曝光,將鮮活的樹木變得如此抽象而又完美。

通過將熟悉的事物放大,攝影必然獲得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布蘭特的這幅傑作就是證明。

59.哈羅德·埃傑頓:牛奶皇冠,快門時間僅11,000,000分之1秒,1957年

哈羅德·埃傑頓(Harold Edgerton),麻省理工學院電氣工程教授,高速攝影先驅,第一個拍攝彩色高速照片的攝影師。他於1930年代發明了電子頻閃技術,這使他的曝光能夠精確到百萬分之一秒。在他的鏡頭下,很多人們肉眼難以看到的東西被無限放大,比如:一粒子彈穿透蘋果的瞬間,一滴牛奶滴落在地上濺開的剎那,運動員的腳接觸橄欖球表面的片刻,蜂鳥飛行的瞬間……這些令人嘆為觀止的科技成果最終成為了經典的藝術。正如科林·哈丁評價所說,「他拍攝的絕妙精倫、攝人眼球的照片超越科學、藝術和娛樂的界限」 。

為拍出牛奶滴落後濺起的形狀,埃傑頓從1935年著手研究,直到1957年拍攝完成。濺起的皇冠有24個完美對稱的小柱,楚楚動人。照片被現代藝術博物館收藏,並成為美國高速攝影學會的標誌。

60.布魯斯·戴維森:工作間隙抽菸的小丑,1958年

魯斯·戴維森(Bruce Davidson)攝影集《馬戲團》中的代表作。在臺上不斷搞笑的小丑,在臺下抽菸放鬆時是沉默的,甚至是憂傷的。攝影就是把難以看到的東西、人性的東西展示給人看。

時尚攝影大師歐文·佩恩經典之一。歐文·佩恩(Irving Penn)用大畫幅拍攝了一組菸頭,並且做成鉑金照片,成為前衛靜物攝影的代表作。

何藩街拍佳作。這幅作品有著明顯的中國立軸畫痕跡,它的畫面構成看似帶給人極大的空間感,但人物顯然是被縮小了的。這樣的作品是中國攝影在西方攝影大背景下的一種探索,很有意義。

日本現代攝影教父細江英公(Eikoh Hosoe)代表作,也是被攝者作家三島由紀夫喜歡的作品。剛強的臉孔、柔弱的花朵,帶來一種戲劇的張力。但這部攝影集1961年初版時沒有引起注意,直到10年之後的1971年,三島由紀夫自殺,《薔薇刑》才引起巨大反響,成為享譽世界的經典。

64.黛安·阿勃絲:樹蔭下手持玩具手雷的男孩,紐約中央公園,1962年

黛安·阿勃絲(Diane Arbus)以一系列社會邊緣人物的肖像而聞名於世。這不是紀實攝影、人文關懷,而是一種獨具個性的社會觀察:它正好能將個人極端的心理和社會現實聯繫起來,她在迷失自我的過程中通過攝影來進行自我宣洩以及自我治療。

阿勃絲的作品總是給人一種生命的痛感,生存的荒謬感,而非對社會邊緣人的簡單記錄,這是阿勃絲的獨特之處。模仿去拍攝邊緣人其實不是在模仿阿勃絲,是在模仿阿勃絲化的傳統紀實攝影。

「流浪大師」寇德卡人像代表作。三個吉普賽人被戲劇性地安排在一扇門裡(取景框),姿勢各異。房門就像是照相機的取景窗,緊湊、巧妙。這樣的作品有著嚴謹的畫面構成,像是擺拍卻很生動,是寇德卡早期經典之一。

傑作源於糟粕,名作來自廢片。這一日常-歷史的場景勒內·布裡(Rene Burri)也是拍了無數張,最終才有了滿意的一張。

街拍大師維諾格蘭德(Garry Winogrand)代表作。六個女子並排而坐:一個像有煩心事,將頭垂靠在一個身上;旁邊兩個耳語;最左邊的和男子聊天;最右邊兩個看著那(半個)人的報紙……維諾格蘭德深受埃文斯和弗蘭克的影響,不同的是,埃文斯專注空間的複雜,弗蘭克是憂鬱的浪漫詩人,而維諾格蘭德深諳一種奇妙的戲劇式的含混。

時尚攝影經典之一。很多作品的經典性徵往往在於其開創性。很多作品只有將它放在攝影史中才有意義,就像讓崔姬站高一些這張照片才有魅力。

1968年8月20日晚上,數10萬蘇聯軍隊和華沙條約其它四國軍隊,採用突然襲擊的方式,一夜之間侵佔了捷克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格。年僅30歲、和卡帕一樣冒死拍照的寇德卡以相機為武器,迎著坦克和AK-47,拍攝了大量照片。「他衝向俄羅斯人,爬上他們的坦克,無所顧忌地拍攝他們。只要有人要搶他的膠捲,人群就會湧過來,把他保護起來……」在入侵布拉格的7天時間裡,年輕勇敢的寇德卡用一臺非常簡陋的Exakta相機拍攝了5000張照片,詳細記錄了這一事件。事發一年後,寇德卡拍攝的底片被偷偷運出布拉格,到了瑪格南圖片社,並被匿名刊登在《星期日泰晤士報》上,落款是「P P」(Prague Photographer,布拉格攝影師)。這些照片後來由寇德卡親自挑選,彙編成攝影集《入侵布拉格1968》(Invasion Prague 68),成為攝影史上不朽的經典。

71.約瑟夫·寇德卡:華沙條約組織的軍隊入侵布拉格,在電臺總部門前,1968年8月21日

流浪大師寇德卡最經典的照片之一。拍照的人總是模仿拍手錶,有本事請模仿拍坦克……事實上手錶也不可模仿,因為攝影是不可模仿的。攝影是記錄歷史,是藝術創造,而模仿只是生活遊戲。

肯尼斯·約瑟夫森(Kenneth Josephson),美國觀念攝影大師。50年代師從邁納·懷特。曾受阿倫·西斯金德和哈裡·卡拉漢影響。其諸多作品通過場景和照片的重疊對比,引人思考現實和影像的本質。肯尼斯·約瑟夫森最著名的作品:海面上一隻手舉著一張船的照片。史蒂芬·肖爾著作《照片的本質》封面就用了這張。相似的還有海邊舉起一條魚、建築前舉起一張建築的照片等,帶給人有關空間和記憶、圖像和世界的關聯性啟示。

泰瑞·奧尼爾(Terry O』Neill)的時尚攝影簡直可以拍出人物的靈魂。這是奧尼爾的代表作,同時也見證了超級名模碧姬·巴鐸非凡的表現力。

對人物的刻畫,有時是對事件的精確刻畫,有時是對人物生存狀態的精確刻畫。戰地攝影大師唐·麥卡林(Don McCullin)瞬間的一擊,讓人感受到時代生活的艱難,痛苦與緊張感。

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代表作。荒木經惟的貓,森山大道的狗,山本昌男的鳥,深瀨昌久的鴉,可以見出攝影師不同的個性與生命印記。森山大道深受垮掉派文學的啟發,永遠年輕,永遠在路上,他更自嘲自己四處拍照,就像一條隨處排洩的野狗一樣。

76.威廉·埃格爾斯頓:紅色天花板,格林伍德,密西西比州,1973年

彩色攝影之父威廉·埃格爾斯頓這幅最有名的作品,當年受到了質疑,僅僅是因為彩色攝影當時主要用於商業攝影,藝術價值未被承認。

「《紅色天花板》是這麼有力。當你看著它,就像是鮮紅的血濺溼了牆壁…時常一丁點兒紅色就夠了,但使用大面積的紅是一種挑戰。」

請注意,畫面右下角:三幅交媾的圖畫。大面積的紅色天花板襯託出了白熾燈和3條醒目的電線,而這些交媾的畫面,這些被截取的陪襯,賦予了這幅作品些許的幽默、情色的內涵和更大的想像空間。冰冷之物顯現的激情只是人類激情的形式表現。

艾略特·厄維特(Elliott Erwitt),瑪格南圖片社前主席,紐約國際攝影中心終身成就獎得主,被譽為「人性幽默攝影大師」。但作品總流露出苦澀的傷感,表現出對現代人性的敏銳觀察。

日本「女體寫真第一人」筱山紀信(Shinoyama Kishin)代表作。其攝影以「中性」風格著稱,對他而言,寫真就是不多說什麼,也不少說什麼。

79.弗朗瑟斯卡·伍德曼:鰻魚-自拍,1977-1978年

弗朗瑟斯卡·伍德曼(Francesca Woodman),流星般划過攝影史的女攝影家。22歲跳樓自殺。其作品以黑白人體自拍著稱,往往通過女模和環境融為一體(運動和長時間曝光),進而探討:我們身體的界限在哪裡?生命的界限在哪裡?

《無題電影劇照》(Untitled Film Still)是辛迪·舍曼(Cindy Sherman) 創作於1977—1980年的作品,當時舍曼只有二十三四歲。這些作品全部通過表演性的自拍來完成,但沒有固定的主題。譬如這張照片,《無題電影劇照#13》,它究竟來自哪部電影,或者僅僅來自一張海報?還是出自舍曼自己的構思?畫面中的這位金髮女子,她是圖書管理員?一個讀者?甚至,一個竊書賊?她的右手向上高高伸出,抓住一本書,將觀者的視線導向書架,書架上有什麼?她的目光朝右上方斜視,斜視著什麼?她相貌美麗,胸部挺起,像所謂的知識一樣帶給人誘惑……關鍵是她的動機。按照當代肖像研究權威、英國倫敦國家肖像館策展人保羅·穆爾豪斯的解釋:「她充滿隱私又帶有戒心地注視著周圍,她的行為是什麼,我們並不清楚。」而書架上的書從上至下隱約可見的有:《1900年以後的美國藝術》,《總體藝術》,《藝術的解構》,《現代雕塑史》,《電影》,《恐怖犯罪》,《二十世紀的明星》……這些書籍顯示了舍曼的興趣所在,也表明了畫面中人的修養喜好,但似乎並不說明什麼;人物扭曲突出的姿勢和眾多的書籍形成了強烈對比,是在反思文化對人(女性)的形象的塑造嗎?這個畫面如此清晰,但表面的不確定性和它的深層意義之間構成了極大的張力或意義的模糊地帶,需要用想像去填補。

法國觀念大師弗孔(Bernard  Faucon)代表作。這些藉助玩偶擺拍,或者將玩偶和真人混搭在一起拍下的畫面,包涵著時間中的創傷,美的記憶、成年的迷失或感傷。它們仿佛停止在時間之外,在任何時候,你都能從中發現一個「自我」的形象。這個自我想留住童年、青春,或者向童年、青春告別;這個自我深知時間會摧毀一切,所以才有了彩色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主題。而「少年」無疑是一個最生動、最為形象化的「自我」。

82.羅伯特·梅普爾索普:布萊恩·裡德利和萊爾·希特,1979年

最具爭議的美國攝影大師梅普爾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的經典之一。偉大的攝影師往往是像薩考夫斯基說的鏡與窗,通過鏡子看見自己,通過窗戶看見世界。這是兩類攝影師,有時也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梅普爾索普正是同性戀。

全球最貴照片之一,2011年佳士德拍賣389.05萬美元成交。為什麼辛迪·舍曼的1張照片能賣到100萬美元甚至300萬美元,這個問題99%的國人都沒有概念。從大量的世界攝影作品的展覽評定、拍賣收藏的事實來看,國際健全的攝影市場尤其歐美的攝影市場體系,涉及三個息息相關的環節:1.學術,只有權威的學術理論確立了攝影形同繪畫的藝術價值,攝影才能進入資本流通;2.機制,健全的攝影機制,包括博物館級的展覽評定、畫廊的運作拍賣、攝影的版數限制甚至攝影捐贈享受底稅制度等,這個機制使得攝影藝術家不是在孤軍作戰,而是形成社會資本的統一口碑和強大力量;3.資本,有了學術理論保駕護航,有了環環緊扣的機制化運作,最終才能抵達資本。這三個環節相互促進形成良性的循環。學術之所以在先,必然是具有獨立思想精神和藝術史高度的學術,而掌握機制與足夠資本的人也必然與之達成相應的共識。這是一個完整的市場鏈條與價值體系。

拉夫·吉布森(Ralph Gibson),美國藝術攝影大師,出版人,曾作過多蘿西婭·蘭格和羅伯特·弗蘭克的攝影助理。他的作品簡潔、抽象、神秘,幾乎全都是局部構圖,再通過暗房過度曝光、過度顯影,採用極高反差的相紙,精心裁切製作而成,最終形成奪目的張力和想像空間。在某一方面,他以「局部的現實」超越了美國的紀實攝影傳統,從而在現實主義和實驗攝影領域都得到極大的推崇。「我的攝影主題其實就是我的一種感知行為,我所真正關注的,只是這一點。我沒有什麼訊息要傳遞……如果有訊息要傳遞,那就發一個電報。」

情色大師紐頓(Helmut Newton)經典名作。4個身著時尚服飾、富有朝氣的女子款步走來,她們仿佛是在T臺上,又像是在時代的舞臺上。而在另一幅畫面裡,她們身上只剩高跟鞋,以同樣的姿態走來。這是紐頓最富象徵性的作品:從時尚到情色,從服飾到赤裸,兩者對他的攝影都缺一不可。紐頓所有作品的秘密正在於:她們來了,如此赤裸、自由、大膽地來了。

「私攝影」有三大源頭性經典:荒木經惟拍攝的和妻子蜜月旅行的「私寫真宣言」影集《感傷之旅》(1971年出版);拉裡·克拉克表現迷茫青年性自由、吸毒的影集《塔爾薩》(1971年出版);南·戈爾丁忠實記錄自己「墮落生活」的《性依賴的敘事曲》。《性依賴》最初以配樂幻燈片形式在美國各大美術館展出,1986年出版。

87.南·戈爾丁:性依賴的敘事曲,1979-1986年

南·戈爾丁拍下了自己的私生活,從而反映了一群人的生活。私攝影之所並不被大多數人接受,僅僅是因為隱私、面子,難以直面生活的真實。

深瀨昌久(Masahisa Fukase)的寫真集《鴉》幾乎是日本寫真史上最傑出的作品。如果只讀一本日本寫真集,無疑是《鴉》;如果一讀再讀,還是《鴉》。《鴉》排遣了深瀨昌久內心的抑鬱、孤獨, 同時也塑造了一個強大無比的精神世界。

這幾乎不是一隻普通的狗,而是與整個冬天搏鬥的狗,與生活搏鬥的狗。所有偉大的照片都是一種生活力量的象徵。寇德卡讓我們看到了這一點。

最具爭議的攝影作品之一。美國後現代大師賽拉諾(Andres Serrano)拍攝尿液中的基督,看似是一種褻瀆,實則是深愛,因為道在尿溺。

「塑造偶像的大師」赫伯·瑞茨(Herb Ritts)代表作。他偏愛自然光,善於挖掘明星們的本色之美,並以奪目的形式淋漓盡致地表現在畫面之中。

荒木經惟(Araki Nobuyoshi),是大魔頭也是小孩子,他的作品融合了色情與日常,總帶給人意識的驚奇而非簡單的視覺意外。

食色,性也。在墓地和妓院旁長大的荒木經惟,其作品總是滲透著強烈的「性、愛、生、死、空」。

「美國頭牌攝影師」莎莉·曼(Sally Mann),1992年出版攝影集《親密家庭》,因為拍攝了自己孩子的裸照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極大爭議。「我在許多不同的想像中掙扎,母性的現實與虛幻、對家庭的眷戀和對探索心靈的渴求、偶爾的絕望和冥思,那些非永恆的命題,經常揮之不去,使我不斷自省來尋求一些精神實質……」

夢魘空間大師羅傑·拜倫(Roger Ballen)代表作。同樣是雙胞胎,可以看看黛安·阿勃絲和薇薇安·邁爾的。攝影作品有時並不指向外部世界,恰恰是攝影師個人內心世界的反映。

強烈的閃光燈彩色效果,殘缺的構圖,讓觀者欣賞到的是異乎尋常的生活的顏色。布列松卻很煩馬丁·帕爾:「你簡直來自另一個星球!」

97.杉本博司:海景,蘇必利爾湖,伊莎貝拉角,2003年

《海景》(Seascapes)系列是當代攝影的一大神話。它通過橫平豎直的構圖和絕對冷靜的藝術呈現,帶給人關於自然、空間以及時間的冥想。

性感、欲望,高反差、局部構圖帶來的曖昧和抽象,都使得森山的作品超越了普通街拍的意義。如果你看慣了這樣兇狠而又細膩的作品,那些普通的街拍攝影、時尚攝影、藝術攝影就顯得非常乏味。

99.薩爾加多:美國阿拉斯加北極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布魯克斯山脈,育空河流域和北冰洋流域的分水嶺,2009年

薩爾加多因拍攝了過多的人類苦難,精神萬分痛苦,甚至和妻子做愛沒有精液,只有血。因此他投入到自然家園的建設中,種植了250萬棵樹,也拍攝了後期的偉大作品《創世紀》。人類未侵犯、沾染過的大自然象徵著恆久的生活理想。

長期以來,杉本博司的攝影主題都關涉人類記憶、歷史與起源問題,給人印象深刻。在《閃電原野》(Lightning Fields,2009)這組作品中,杉本拋棄了照相機,在暗房中手動連接電極,用40萬伏特電擊的電流模擬閃電,將圖像直接曝光在底片上。這些美麗的圖案宛如漆黑原野裡的火花,黑夜,原野,樹木,閃電,一切都具象而抽象地訴說著生命之花的烙印與起源,同時讓人深思科學與自然、生命與記憶的最原初的關聯。

圖說Picture Talk與您跨文化交流

由www.activeukchina.com提供

相關焦點

  • 世界攝影大師:攝影名言名作精選
    下面,讓我們在欣賞這些名作的過程中,通過他們的語錄,了解一代攝影大師的一生感悟,相信能提升大家對攝影的了解。阿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 保持簡單。不是每個人都信任繪畫,但是人們相信攝影。 任一年中有12張有意義的照片就是一個好收穫了。
  • 世界攝影大師:攝影名作、名言精選
    下面,讓我們在欣賞這些名作的過程中,通過他們的語錄,了解一代攝影大師的一生感悟,相信能提升大家對攝影的了解。阿爾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 保持簡單。不是每個人都信任繪畫,但是人們相信攝影。 任一年中有12張有意義的照片就是一個好收穫了。
  • 徠卡100周年紀念(中文版)& 影片中36張世界經典照片
    ▲7、Kiss by the Hôtel de Ville, 1950, Robert Doisnea《市政廳前的吻》是法國紀實攝影大師羅伯特·杜瓦諾的傳世名作一時間成為流行於世界的影像,也使巴黎這座城市的浪漫氣質深入全世界的心中。
  • 世界攝影史上的100張照片
    這張照片成為美國大蕭條的標誌性經典作品,也顯現出人類永恆的苦困與惆悵。然而,抽著雪茄的邱吉爾顯得過於輕鬆,跟卡特所設想的領導神韻不符,於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從這位領袖的嘴裡拿開,邱吉爾吃了一驚,他被卡特的舉動激怒了,於是便有了這張經典之作。
  • 鐫刻歷史的攝影名作,原來是用這些相機拍的!
    在這幾年的折騰中,我發現很多攝影大師的傳世名作,其實可以追溯到具體用哪臺相機,甚至哪只鏡頭或哪款膠片拍攝。這其中包括了文字記載,攝影師與他們使用器材的合影,還有照片本身的畫質特徵。▽ 《月升》安塞爾·亞當斯
  • 向經典致敬:100張攝影大師鏡頭下的優雅帽子
    向經典致敬:100張攝影大師鏡頭下的優雅帽子 2020-10-19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徠卡100年:35張照片,讀懂世界攝影史!
    巴西 F/Nazca Saatchi & Saatchi 廣告公司為徠卡打造過一部宣傳片《徠卡100年》。影片極具質感和格調,2分鐘的時間近乎歷練了100年攝影歷史的精華。1.1945年2月23日,戰地攝影師 喬·羅森塔爾跟隨一支部隊成功登頂硫磺島制高點——折缽山頂,並拍下了這一經典的照片,這張照片隨即被媒體廣為宣傳,極大地鼓舞了軍隊以及美國本土民眾的士氣,成為了戰時最為知名的宣傳圖片,作者也憑藉這一經典瞬間,榮獲1946年的普利茲新聞獎。
  • 2020索尼全球攝影大賽公布:這100張照片,是人類想和世界說的話
    這100張照片  是人類想和世界說的話    ▲ Tom Oldham,英國年度公開攝影師、公開賽肖像獎  2020索尼全球攝影大賽  ——世界規模最大的攝影比賽
  • 100張攝影大師的經典黑白人像,學攝影認真欣賞就對了
    讓世界回歸世界,讓攝影只為攝影而存在。讓經典只為經典而存在 大師之所以能夠成為大師,絕不是因為一兩張照片拍得好而已。能夠在攝影史上留下名字的大師,通常都是某種風格的開創者,有著自己個性鮮明的攝影語言並對一個時代產生深遠的影響。 何為經典 經久不衰 最有價值 最具代表性 常言道:「話說三遍淡如水。」一般的話多說幾遍人就要煩。但經典的語言人們一遍遍地說,一代代地說;經典的書,人們一遍遍地讀,一代代地讀。
  • 100幅大師經典黑白攝影
    Stanko Abadzic/攝影在攝影的路上,我們總會把一些攝影師當作自己的榜樣,喜歡他們的作品,崇尚他們的拍攝風格
  • 1分鐘解讀漫畫大師經典名作!|日本·人文
    1分鐘解讀漫畫大師經典名作,讓你快速了解漫畫大師的不朽經典!日本漫畫大師第一人,被人稱作「漫畫之神」。身為日本漫畫巨匠,他的作品大多數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被稱作是不朽的經典。他的畫風和思想啟發了眾多現代漫畫家。
  • 世界童話名作選|心目中永遠的NO.1:粗獷簡約的極致經典片頭!!!
    那便是,《世界童話名作選》。如果這個問題再變成,最喜歡的一首譯製動畫片的片頭曲,那麼答案還是《世界童話名作選》。廣東電視臺1984年向中國觀眾引進《世界童話名作選》,不僅沿用了這段經典動畫,並且將其作為廣東臺創辦的《動畫世界》欄目片頭。如此一來,在《動畫世界》活躍螢屏的數年中,中國各地小觀眾有足夠長的時間和機會收看到這部短小而動人的開場作,他們目睹的次數之多恐怕在世界上都數一數二。
  • 世界攝影日丨第181個年頭!回顧百張經典影像!
    這張照片成為美國大蕭條的標誌性經典作品,也顯現出人類永恆的苦困與惆悵。,憑藉他獨到的眼光,Weegee捕捉到了財富和赤貧的鮮明對比,得到了評論家各種隱晦的解讀。這張照片也宣示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一大勝利。
  • 100張建築攝影背後的故事
    Architizer公布了2021年建築攝影競賽的100名決賽作品,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們用他們的鏡頭記錄了過去這段時間的城市與建築。每張照片背後都有著一個故事,一起來看看吧!@Sharon Tzarfati每個角度都可以對建築進行不同的描述從不同的方向進行解讀
  • 從11張照片看攝影的演變
    網羅攝影教程、拍攝技巧以及大師經典照片~幫助你讀懂單反,愛上攝影!
  • 臺版攝影藝術類圖書推薦,豐富您的閱讀清單
    橫跨19-21世紀,從紀實、新聞到當代攝影,解讀近80位攝影名家。◎如同攝影史,橫跨19-21世紀,從紀實到當代,多角度導覽80位重量級名家,逾300張名作!◎英國知名攝影學者解讀,是攝影史、攝影家傳記、更是好作品的觀看之道!◎深入導覽!看攝影家人生、歷程、風格、創作,更看觀點、美學與歷史文化!
  • 攝影 | 《時代》雜誌評出史上最具影響力的100張攝影,每一張都是一個經典故事!
    為了更直觀的表達這種影響力,《時代》雜誌匯集世界最著名的學者、媒體人、社會及歷史學家,評選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百大攝影照片。伴隨著時間更迭,這些經典影像以毋庸置疑的權威影響力,不僅直接或間接的塑造著我們的思維習慣和生活方式,甚至改變了整個人類的歷史和經驗。
  • 「時代周刊」評選出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
    這次《時代周刊》邀請到來自全世界的策展人、歷史學家、圖片編輯等組成選片專家團,選出了攝影誕生以來最有影響力的100張照片。這100張照片中,有些是某一門類攝影題材的鼻祖,有些則啟發了我們的思考,還有一些甚至直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 100張照片是如何改變世界的
    這張照片成為美國大蕭條的標誌性經典作品,也顯現出人類永恆的苦困與惆悵。23、倒下的士兵|The Falling Soldier,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36然而,抽著雪茄的邱吉爾顯得過於輕鬆,跟卡特所設想的領導神韻不符,於是卡特走上前去,把雪茄從這位領袖的嘴裡拿開,邱吉爾吃了一驚,他被卡特的舉動激怒了,於是便有了這張經典之作。28、悲傷|Grief,德米特裡-巴爾特曼茨(Dmitri Baltermants),1942
  • 【RCA·Best100系列】百年名廠不朽名盤:50張珍貴絕版古典唱片
    由世界頂尖古典廠牌之一的RCA所推出的RED SEAL BEST100(百張不朽名盤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