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殺19人,日本人被判死刑!主犯:殘障人沒有活著的意義

2020-12-24 日本二三事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一直面臨著一個倫理的「拷問」,社會的道德究竟是什麼?

2020年3月16日,犯人在日本進行公審的判決,結果是被判「死刑」。要知道,在日本被判死刑,是非常難的一件事,可見這件事對社會的衝擊與影響有多麼的惡劣。從事件發生,到公審判決,這件事經歷了3年多。

發生事件的場所

2016年7月26日未明十分,在神奈川縣相模原市的一家公立殘障人福利設施當中,發生了一件「大量殺人」事件,犯人是該設施的原員工,當時26歲。當晚,他持刀具,潛入該設施當中,刺殺了19名殘障人士,後以殺人罪被逮捕,2020年在刑事判決之上,被判死刑。

他是什麼樣的動機,又是什麼樣的心理,讓他進行了「史無前例的無差別殺人事件」呢?

未明十分的「噩耗」

「有一個男的入侵了殘障人設施,很多人受傷!」

2016年7月26日未明十分,日本的一位記者從當地消防局聽到這樣的消息。日本的記者隨即出動,有人前往現場,有人前往警察署,也有人前往醫院,令人震驚的是,死亡人數不斷增加。不久,有一個男性到警察局自首,聲稱「我做的」,他就是這家殘疾人設施原先的員工,植松聖。

被告人:植松聖

在調查當中,他說了讓人震驚的話:我刺殺了沒有辦法交流的人,我認為要是沒有殘障人士就好了,他們沒有活著的意義。

關於他的這個動機,讓所有人都震驚不已,這件事能夠影響到日本的社會道德以及深深的刺傷「殘障人士」的心,對價值觀正在構建的兒童以及青年更是一種「衝擊」。隨後日本的殘障人士家庭以及相關團體發布了聲明。

某聯合會這樣說:無論是什麼樣的殘障人士,都是生命,都在拼命的活著。我們會全力守護,所以安心地,堂堂正正的活下去。

日本智力殘障福祉協會這樣說:絕對不會以「有沒有殘障」為標準來選擇生命,什麼樣的殘障人士都是地方的一員。

在後面的調查當中,植松聖的犯罪計劃逐漸露出水面,這不是一個單純的無動機刺殺,而是一個有預謀的,針對特定群體的犯罪計劃。

午夜1點43分左右,植松聖入侵該設施的內部,打碎一樓的玻璃,入侵了女性居住的設施,最初殺害了一名19歲女性。為了防止夜班的值班人員報警,他將夜班的值班人員捆綁後,然後向西邊移動,大約1個小時的時間,用刀襲擊了40多人。

植松聖寫的信

令人吃驚的是,在事件發生的5個月以前,他寫了一封信,想要提交給「眾議院議長」。信的內容寫明了「殘障人士大量殺害計劃」,還在信中寫了自己的名字、住所以及想要襲擊的目標。

之後,相模原市相關人員以「有傷害他人的可能」為由,對植松聖採取了強制入院治療措施,但是在醫生診斷以後,在醫院關押了12天的植松聖又出院了。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

文章至此,大致寫明了事件的經過,但是很多人都會忍不住問: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件?這個年輕人究竟怎麼了?

日本人也有同樣的疑問,對此日本的記者調查了被告的朋友、老師以及同僚。

植松聖是相模原市本地人,父親是小學老師,從小就與父親和母親一起生活。在高中的時候,他還立志想要像父親一樣,成為一名老師,於是大學的時候選擇了「教育學」。之後,還在自己上過的小學裡面實習過。他實習時教過的學生,已經成為高中生,這些學生依然還記得當時的場景,有人這樣說:他說話很溫和,也願意接近學生,感覺很誠實,適合介護行業的一種印象。

不過植松聖的「老師之路」並未如願,畢業以後進入了一家物流公司,負責給自動販賣機上貨。1年半以後,他辭去了這份工作,然後進入了發生事件的「殘障人福利設」中工作,最開始作為非正式員工,但是很快他就被提拔為正式員工。

事件發生以後,植松聖的一位中學同學這樣說:很開朗,和誰都可以成為朋友的人。或許沒有成為老師,對他影響很大。

日本的記者為了進一步調查事件的動機,前後到看守所多次採訪植松聖本人,雖然他一直強調他自己那種帶有「差別性質」的主張,但是並未明確回答記者的問題。在一次的採訪中,植松聖無意間這樣說:實際上,我想成為「成功者」。如果是擅長唱歌或者棒球的話,倒還是不錯,但是並非如此。但是結果,並未成功,也沒有錢。

日本為了保護受害人家庭,並未公布受害人名字,在審判的時候,也是用「代號」來區別受害人。審判出席的受害人家屬的座位前,也用了遮光板阻擋,參加旁聽的人看不到受害人家屬的樣貌。

上述事件的經過與整理信息,來自日本NHK網站的調查,雖然植松聖被判了死刑,但是總覺得事件不應該這樣就結束,他這種歧視「殘障人士」,甚至殺害殘障人士的動機來源,還是不明,未來也不排除有類似案件的發生。

對弱者的行兇,不可原諒

此案件對於一個正常人,也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弱者原本就處於「無法抵抗」的狀態,這次事件的死傷人數可以說是平成時代最多的一次。犯人的思想屬於「反社會」思想,與現在追求的「人人平等」不符,日本老齡人口逐漸增加,身體不自由的人必然會逐步增加,對於他們的保護,是社會全體需要考量的。

殘障人士沒有活下去的意義?我想這點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他們身上追求生命尊重生命的精神,是正常人需要學習的。

兇手在很多人印象當中,是一個「好青年」,但就是這位「好青年」卻犯下了如此滔天的罪行。似乎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建立一個與殘障人士共生的社會。

文章的最後,我想借用一位日本女性的留言來結束這篇文章,對於這樣的事情,她這樣說:

年幼時我就接觸過殘障人士,我並沒有對他們產生偏見,就是按照對待普通人一樣對待。在我家旁邊就住著一位殘障人士,他經常會和我去同一家牙醫診所。雖然他是殘障人士,但是並不認為自己有什麼不自由的地方,只是普通的體會生命,努力的活著。他們沒有做任何壞事,只是活著就會讓他們感覺到「幸福」。殺害這樣的人的人,或許也是一個缺乏同理心的悲劇角色吧。

相關焦點

  • 日本「推特殺手」被判死刑
    2017年8月到10月之間的短短三個月,當時27歲的白石隆浩連續殺害9人,其中8人是年輕女孩,被白石姦淫後殺死,年紀最小的受害者只有15歲。因為利用社交媒體「推特」作案,他被稱為「推特殺手」。這起案件曾一度震驚了日本社會。    12月15日,在落網三年多後,白石隆浩被判處死刑。
  • 30年前水泥封屍案主犯之一如今再次殺人未遂…民眾:請一定死刑!
    2019年3月5日,日本埼玉縣地方法院就一起傷害案件舉行公審。一位名叫湊伸治的46歲無業男子,於去年8月19日在埼玉縣川口市的路上,先是揮拳直接往一名32歲男子臉上招呼,接著又用警棍毆打對方,準備離開現場時,又拔刀刺向對方的後頸部。
  • 這夥人借進口椰殼炭偷運毒品,主犯被判死刑!
    11日,三亞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毒品犯罪案件集中公開宣判會,依法對兩起毒品犯罪案件10名被告人以販賣毒品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無期徒刑等刑罰,兩案件主犯均被判死刑。經審理查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被告人夏某(異地宣判)在三亞市販賣甲基苯丙胺,被告人張某楹在夏某銷售毒品的過程中實施提供放置毒品等行為。
  • 譚明明會成為國內第一個因醉駕被判死刑的人嗎?網友:很難
    也因為這個案件的特殊性,更多的網友則為受害人打抱不平,所以更多的網友都希望譚明明能被判死刑。雖然醉酒駕駛從入刑法到現在已經8年多了,但是目前還沒有一例因為醉酒駕駛而被判死刑的,那麼譚明明她會成為第一例嗎?人們常說,只有提高懲罰力度,才能震懾那些醉酒駕駛,不拿生命當回事的人。
  • "現實版盲井案"宣判 5人獲刑2名主犯被判死緩
    將無辜人員騙到工地殺死後跟工地要賠償金的馬海有布、吉則阿支、程庭虎等五人被法院認定故意殺人罪,分別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至有期徒刑15年,其中被判處死緩的馬海有布、吉則阿支限制減刑。被判死緩兩人限制減刑昨日上午9點半,該案繼續開庭並當庭宣判。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將來自陝西的陳先生騙到順義一個工地工作。
  • 姦殺羅定女大學生鄭某被判死刑,居然辯稱:「人不是我殺的」
    被害女大學生趙某某,廣東羅定人2015年9月12日19時許廣州醫科大學女大學生趙某某在流花湖公園內被姦殺>「可以判死刑,但人不是我殺的」鄭發岑的指定辯護律師楊高峰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期間,沒有遭到被害人家屬的指責,畢竟是行使法定權利,相信被害人家屬大都也能理解。」 楊高峰律師說  對於鄭發岑被判處死刑,楊律師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一審在中院,一般可預知罪行嚴重。沒有考慮過量刑(減刑)方面,從刑事辯護律師角度,個人底線是從事實、證據和法律三方面嚴格把關,經手(辯護)過的案件決不能出現冤假錯案。
  • 日本首個判死刑的未成年,作案手法讓人膽寒,12年過去,他還活著
    會被判死刑呢。 1999年4月14日,日本山口縣光市,23歲的本村洋剛剛下班回家,進入家門後,發現家裡面非常凌亂,就像是有人闖進來過一樣,妻子和女兒不見蹤影,本村洋十分擔心,四處找尋妻女,最終,在收納棉被的柜子裡面,發現了妻子本村彌生的屍體,本村洋立刻報警。
  • 今天,日本「殺人狂魔」麻原彰晃等7人被執行死刑
    綜合海外網、日本共同社、NHK、產經新聞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6日,日本對邪教「奧姆真理教」頭目麻原彰晃執行了死刑。
  • 日本「Twitter殺手」被判死刑:殺害九人並分屍
    Ben Dooley報導日本商業和經濟,對社會議題和商業與政治的交叉議題尤感興趣。東京——日本一家法院周四判處一名男子死刑,該男子承認設法接近並殺害在社交媒體上表達過自殺想法的女性。在今年11月的量刑聽證會上,一些受害者家屬說,白石隆浩的行為給他們留下了無法治癒的創傷,他在證人席上完全沒有悔過之心,這讓他們相信白石隆浩應被判處死刑。白石隆浩於2017年。警方在他的公寓裡發現了受害者屍體後,他承認殺害了那些人。一名受害者的兄弟說,聽白石隆浩描述自己的犯罪行為,讓他對人性失去了信心。為了保護受害者隱私,沒有公布死者姓名。
  • 死刑!日本變態男子屠殺19人,被捕時狂笑:殘疾人就該死!
    2016年,日本發生了一起駭人的案件,兇手的殘忍屠殺造成19人死亡,26人受傷。當時日本警察廳形容這起案件為「1989年以來,遇害人數最多的一起刑事案件」,兇手也被民眾稱為日本戰後最瘋魔殺人犯。就在昨天,根據朝日新聞的報導,這起案件的兇手被確定為死刑,其上訴已經被撤回。時隔四年,這個傷害眾多生命和家庭的惡魔,終於要伏法。
  • 男子狂殺5人還侮辱屍體,被判死刑
    ▲因感情糾紛殺害5人,7月20日,寧夏男子楊永福一審被判死刑。法院另查明,2017年6月,在安徽,楊永福因犯詐騙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殺害5人時,楊永福尚在緩刑考察期內。6月29日,此案開庭審理,因所指控侮辱屍體罪涉及個人隱私,庭審轉為不公開審理。庭審期間,楊永福喉部受傷,自稱不能說話,法庭採取讓被告人用肢體動作或者書寫的方式回答問題、發表辯解意見。
  • 日本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殺人案主犯被執行死刑
    日本原奧姆真理教教主、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殺人案主犯麻原彰晃(本名松本智津夫)7月6日晨被執行死刑。 東京地鐵沙林毒氣案致13死6千多人受傷日本警方和醫務人員將一名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中的中毒者抬上急救車。
  • 日本第一個被判死刑的未成年,罪行讓人憤慨,21年過去他依然活著
    果不其然,一審的判決結果是並沒有什麼用處的無期徒刑。未成年的無期徒刑在日本就相當於什麼呢?關個七、八年便可釋放。聽到判決結果後,福田孝行洋洋得意的跟北村洋比了個"耶"的手勢。 這個手勢徹底點燃了北村洋的怒火,他對著媒體嘶吼道:"原來司法保護的是加害人的權益,司法重視的是加害人的人權。被害者的人權在哪兒?被害家屬的權益在哪兒?
  • 推特殺人狂魔被判死刑!在日本執行死刑究竟有多難?
    這樁震驚全日本的冷血連環殺人案——「座間案」,發生在2017年。 當時,警方正在調查失蹤女子田村愛子的下落。根據田村愛子的哥哥所提供的線索,警方把目標鎖定田村愛子在推特上最後的聯繫人——白石隆浩。於是,警方調取了白石隆浩居住地附近的監控錄像,發現田村愛子失蹤當天,白石隆浩曾和她一起出現過,兩人進了白石隆浩位於神奈川縣的公寓,此後田村愛子便消失了蹤跡。
  • 在一個有死刑的國家,這個強姦殺人又奸屍的變態為什麼沒被判死刑?
    由於擔心嬰兒再次甦醒啼哭,他又拿出繩索勒住嬰兒的脖子,直到女嬰完全沒有了聲音。 案件破獲以後,在整個日本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震動,被媒體稱為「光市母子被殺事件」。雖然這是一個極其殘忍的惡性案件,但在日本,強姦殺人並不是非常罕見的案件。一般來說,類似的案件只會短時期出現在新聞上,時間久了,就會被人們所淡忘。
  • 三月連殺9名網友並碎屍,公寓內藏9顆頭顱,日本「推特殺手」被判死刑!
    2017年8月到10月之間的短短三個月,當時27歲的白石隆浩連續殺害9人,其中8人是年輕女性,被白石姦淫後殺死,年紀最小的受害者只有15歲。他被稱為"推特殺手"。這起案件曾一度震驚了日本社會。12月15日,在落網三年多後,白石隆浩被判處死刑。
  • 三月連殺9名網友並碎屍,公寓內藏9顆頭顱,日本「推特殺手」被判死刑
    2017年8月到10月之間的短短三個月,當時27歲的白石隆浩連續殺害9人,其中8人是年輕女性,被白石姦淫後殺死,年紀最小的受害者只有15歲。他被稱為"推特殺手"。這起案件曾一度震驚了日本社會。12月15日,在落網三年多後,白石隆浩被判處死刑。
  • 潮州11.21槍擊案主犯林鐘宏致3人死亡 被中院判處死刑執行槍決
    昨天下午,主犯林某宏在東莞落網。1月21日晚,潮州饒平汫洲發生的特大持槍殺人案,現場兩人受槍擊死亡,一人受槍擊經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另有6人受傷。潮州公安機關接報後隨即開展偵查,發現饒平汫州40歲的男子林某宏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調查發現,案犯作案後往汕頭方向逃跑。
  • 我為什麼不希望陳世峰被判死刑
    被殺害的女生江歌的媽媽正在日本請願,請求判處陳世峰死刑。畢竟按照日本法律,殺死一個人很難被判處死刑,陳世峰面臨的,可能是十幾年的徒刑,或者更短。許多志願者在幫江歌的媽媽們發起這項請願。但我不想陳世峰被判死刑,我說的是真心話。相信你已經大概聽說過這件事。
  • 他姦殺年輕母親勒死11月大女嬰,是日本第一個判死刑的未成年人…而如今,他依然活著…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發生在日本的一起性質惡劣的案件——「光市母子被殺事件」,由於加害人實施犯罪時「年僅18歲」(日本法律20歲才算成年…),使得這樁案件成為了日本歷史上第一起「未成年人判決死刑」的案件...這樁改變日本司法史,讓時任日本首相小淵惠三嚴重關切的案子,至今在日本仍然充滿極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