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後」插畫師陳夢楚:我為敦煌畫繪本

2020-12-22 中國日報網

原標題:我為敦煌畫繪本

陳夢楚臨摹敦煌壁畫。

陳夢楚供圖

陳夢楚供圖

在敦煌莫高窟,有一隻白色小狗,每天都會繞著窟區巡邏,用自己的腳丫丈量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養它的張爺爺退休回城,把它帶走了,它卻自己走回20多公裡外的莫高窟,從此再也不離開。

這是莫高窟「巡山大王」樂樂的故事。在「90後」插畫師陳夢楚的筆下,樂樂的形象活潑可愛,而透過樂樂的視角,莫高窟的春夏秋冬,也格外美麗動人。

跨越千年的共鳴

從小喜愛美術的深圳姑娘陳夢楚,自高中起就立志成為一名插畫師。從廣州美術學院插畫專業畢業後,她又去英國創意藝術大學深造。她曾遊歷國內外上百個博物館和文化遺產地,每到一處,她都會用自己的畫筆臨摹文物古蹟。「這是我欣賞文物的一種方式。光是用眼睛看或者聽講解,我覺得還不夠,一定要自己動手畫,才能理解得更深入,感受到更多細節。」陳夢楚說。

2018年4月,陳夢楚第一次來到敦煌,這是她「打卡」中國四大石窟的最後一站。「當我走進北魏257號窟,看到《鹿王本生》壁畫的時候,我感到一種巨大的震撼。我和千年前的畫師,產生了跨越時空的共鳴。」

身為插畫師,陳夢楚欣賞敦煌壁畫的角度,與其他人有些不同。除了關注繪畫技法外,她特別留意圖像和文本的關係,也就是怎樣用繪畫去表達一個故事。敦煌壁畫主要是宗教主題,創作所依據的文本多是佛經。「同一個佛經裡的故事,由不同的畫師創作,會有不一樣的構圖和表達方式。」陳夢楚說,「比如428窟和254窟的壁畫都是描繪薩埵太子捨身飼虎,一個是長卷式,按故事的發展脈絡畫出一幅幅場景;另一個是異時同圖,在同一個畫幅中表現不同時空發生的事情。」

繪本是一種序列藝術,通常是按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的順序創作。大部分敦煌壁畫也是類似的表現方式。而《鹿王本生》的構圖很特別,它是從兩邊開始,到中心結束。「這樣的構圖方式非常創新、超前,藝術表現力也很好,一點都不會影響對故事的理解。」陳夢楚說,「我原來畫繪本都是循規蹈矩地畫,看到一千多年前的古人這樣富有創意,讓我深受啟發。」

守望敦煌的精神

自打第一次去過敦煌,陳夢楚就深深愛上了這個地方。回到深圳後,她如饑似渴地補習有關敦煌的知識,看了大量論文、書籍、紀錄片。2018年暑假,她報名參加了敦煌研究院舉辦的「如是敦煌」研修班。到了寒假,她又去了一次敦煌。「敦煌就像我的另一個家,我總想回家看看。」

2019年,陳夢楚從1200多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入選第二期「敦煌文化守望者」項目。「從2018年知道有這個項目開始,我就很想參加,為此做了近一年的準備。」為期40天的項目裡,10名志願者接受了16天高強度的培訓,白天聽課、進窟學習,晚上對著資料和筆記複習,為試講做準備。熟練掌握了20多個洞窟的知識後,志願者們正式上崗,為遊客進行講解。

對陳夢楚來說,項目期間的體驗,像是「書本裡看到的知識照進了現實」。歷史近在眼前,仿佛可以觸摸,還可以和敦煌研究院的老師們交流,表達自己對敦煌藝術的看法。

陳夢楚最難忘的是農曆四月初八「浴佛節」的經歷。這一天,當地老百姓穿著盛裝趕到莫高窟,載歌載舞,禮佛祈福。「作為志願者,我親歷了莫高窟最熱鬧的一天,人山人海,歡聲笑語,仿佛唐代壁畫復活了。」

而最打動她的,是前輩們守護莫高窟的故事。在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陳夢楚重溫了一代代莫高窟人保護文化遺產的足跡,感受薪火相傳的莫高精神。在常書鴻先生的辦公室、樊錦詩先生的宿舍,聽著研究院老師講述他們的故事,仿佛走進了那大漠孤煙、黃沙飄舞的日日夜夜,與他們同喜同悲。「前輩們犧牲了很多,為我們鋪好了路,今天的我們才能看到這麼美的敦煌,在這基礎上進行研究和創作。」陳夢楚十分感慨。

和陳夢楚一起參加項目的,有大學教師、出版社編輯、知乎大V,也有跨國企業高管、旅居海外的藝術博物館導遊等。項目結束後,大家帶著在敦煌期間的所學所感回歸生活,繼續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傳播敦煌文化。

播下文化的種子

「國外很多博物館都有繪本,但國內比較少。我想發揮自己的專業所長,為敦煌莫高窟畫一個繪本。」經過思考,陳夢楚選擇小狗樂樂作為繪本的主角。

2018年4月,敦煌研究院官微「@莫高窟」發布了一條窟區降雨夾雪、暫停開放的微博,並配上小狗樂樂巡山歸來滿身汙泥的圖片。這條微博一下子火了,「莫高窟窟霸樂樂大王」也成為網紅。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報導了樂樂被帶回城後又獨自走回莫高窟的故事,讓無數網友動容。

「我第一次從敦煌回來就看到關於樂樂的報導,後來在莫高窟跟講解員聊天,了解了更多樂樂的故事,我還為樂樂的小木屋畫上了彩繪。這隻小狗已經成為莫高窟一道獨特的風景,深受遊客和網友喜愛,通過它來向大眾傳播莫高窟的文化,我覺得比較有意思。」陳夢楚向記者講述創作初衷。

從去年6月開始創作,歷時一年,陳夢楚完成了畫稿,共有40多頁。她描繪了樂樂在莫高窟的快樂生活,也通過樂樂的視角,展現了莫高窟熱鬧的浴佛節、敦煌研究院的學術研討會、常書鴻等前輩們種下的白楊樹以及今天依然在持續的治沙工程……她在自己的微博發布了幾頁畫作,被「@莫高窟」轉發,獲得網友好評。「目前正在跟出版社洽談,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也將支持繪本出版。」陳夢楚說。

作為深圳一所國際學校的美術老師,陳夢楚去年和同事一起給孩子們編排了舞臺劇《夢舞敦煌》,演繹了敦煌壁畫上的3個故事。50分鐘的舞臺劇共有70個孩子參演,其中既有中國孩子也有外國孩子。「深圳其實和古代的敦煌相似,是一個國際化的都會。通過參與演出,孩子們了解了絲綢之路的歷史,對敦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陳夢楚還在深圳圖書館辦了幾場分享會,講述自己和敦煌的故事,介紹莫高窟不同時期的藝術特徵。

「未來我還會繼續辦分享會,在更多人心中播下敦煌文化的種子。」陳夢楚告訴記者,她已經開始創作另一本敦煌主題的繪本,它是以唐代碑文為基礎,講述莫高窟的營建史和一個家族在敦煌開窟造像的故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重慶「85後」插畫師繪製山城美德傳說「獻禮」家鄉
    圖為重慶「85後」插畫師劉何躍。作為一名「85後」插畫師,重慶崽兒(意為「小夥兒」)劉何躍自2013年起,用手中畫筆將傳說故事轉化為繪本。19日,他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說,「這是我送給家鄉的一份禮物,希望更多人通過這份禮物認識重慶。」
  • ...圖畫的方式閱讀——賈平凹《醜石》《鳥窠》首次改編為立體繪本書
    專業致力於兒童圖書製作的樂樂趣近期推出了名家名作繪本系列,該系列的開篇之作,首選了賈平凹的兩本散文作品——《醜石》《鳥窠》。樂樂趣立體書總編輯孫肇志在談到這套名家名作繪本創作初心時所說:「孩子閱讀名作是有門檻的,但他們對於圖畫的敏感和接受能力,要早於文字,優於成人。所以,把經典散文做成圖畫書,是為孩子的閱讀助力,幫助孩子更快地進入到文學的氛圍、大師的世界。」
  • 《敦煌藏畫》熱播 霍尊探訪敦煌舞創始人高金榮
    霍尊Vlog《敦煌藏畫》近日,國內首檔明星探尋敦煌的文化創新Vlog《敦煌藏畫》三端聯動播出。《敦煌藏畫》以「國風美少年」霍尊敦煌探秘者的身份引入,獨特視角展現莫高窟內彩塑、壁畫的重修工程,另闢蹊徑為網友帶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解密敦煌國寶是如何以瑰麗之姿「完好無損」上千年而不破,萬千洞窟壁畫又是如何以絢爛之態昂揚十幾個世紀,成為世界文化史上首屈一指的無價寶藏。節目首期播出之後,便在網絡引起熱議,掀起一波兒新國潮。
  • 【是我插畫師】陳炎插畫 第03期 《十年(下)》
    我喜歡清澈的眼睛,畫人的時候,總是把眼睛作為最重要的部刻畫,哪怕是隨手畫的草稿。「CH001」,查看【是我插畫師】咖啡磨的畫廊 第01期 秋日的範斯沃斯「CH002」,查看【是我插畫師】咖啡磨的畫廊 第02期 幸福的婚禮「CH003」,查看【是我插畫師】咖啡磨的畫廊 第03期 狗狗日記01——
  • 【看看】日本插畫師Shuichi Nakano:Searching for Paradise
    —————————————插畫師微信號投稿&合作wedraw@126.com2018插畫師x接力第三屆繪本上海研習營由接力出版社主辦通過插畫師微店平臺報名的小夥伴將享受早鳥價2280元/人(原價2680元),同時將獲1份伴手禮(價值161.4)。招募60人,報完即止,大師帶你破解圖畫書創作難題。
  • 《敦煌》:給孩子的文化藝術啟蒙書,成年人打卡敦煌的旅行錦囊
    這本由中央美術學院蘇小芮繪製的《敦煌:中國歷史地理繪本》,是一套專為小朋友設計的科普繪本,全彩鉛手繪,以溫柔細膩的筆觸,從一枚石頭展開敦煌的前世今生,帶孩子看懂敦煌。《敦煌:中國歷史地理繪本》1、獨特視角:以「石頭」為線索,從孩子的角度
  • 我是插畫師狐狸飛
    最後,我要帶畫筆進入墳墓裡。——狐狸飛第一次看到狐狸飛的畫,印象特別深刻。翻看好幾幅後,藍色、黃色、橙色、白色便成為了她的畫在我心中的「標籤」。當然,畫,遠不僅僅如此。獨處的時候,靜靜地看著畫裡的一物一景,想要試圖揣測著女孩的心思,卻不料一種很強烈的帶入感油然而生,仿佛自己就是那畫中人兒一樣。我很好奇她的世界,但卻不忍心打擾。
  • 《敦煌煥醒計劃之敦煌藏畫》圓滿收官 揭國寶級文物修復全過程
    《敦煌藏畫》Vlog由中國文物報社、敦煌市委宣傳部、敦煌博物館、敦煌畫院等提供相關支持,「國風音樂美少年」霍尊全程參與,以「修復」為方向切口,獨特視角展現不一樣的敦煌文化,並最終以橫、豎屏兩種形態面世。《敦煌藏畫》不僅在內容上將潮味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出有趣味又有格調的嶄新形態vlog,在形式上更是率馬以驥打開了短視頻節目新格局。
  • 90後插畫師熱衷畫Q版小人,在他筆下畫了1000個陌生人、山海經圖集
    90後插畫師熱衷畫Q版小人,在他筆下畫了1000個陌生人、山海經圖集 起初是在LOFTER看到他的畫作 很逗趣很可愛就特別喜歡
  • 清遠本土插畫師辦個展——蹲下來看孩子的世界
    今天走進清遠錦繡清城廣場二樓,清遠本土插畫師潘小歐個人作品展吸引不少家長和孩子的目光,《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毛豆兄弟歷險記》……一幅幅色彩斑斕、筆觸細膩「繪」說話的圖,開啟了兒童讀物的插畫和繪本創作的藝術之旅。展出的插畫雖色調不同、情韻各異,但那都是童年。
  • 看了這本繪本我才想起,我心中的英雄是鬥戰勝佛
    也許是帶著這些情結在,所以,當我看到喜歡的出版社「後浪出版社」出了一本《繪本西遊記》之後,就毫不猶豫地下了手。我希望,兒子也能從西遊記開始,展開對這個世界的想像和理解。不過,也許是因為聽過「凱叔講西遊記」,又看過了西遊記的動畫片,兒子對這本書並沒有產生很大的興趣。
  • 《敦煌藏畫》再現神仙內容 霍尊現場演繹反彈琵琶
    近日,由巨量引擎、今日頭條、上乘優品聯合出品的國內首檔明星探尋敦煌的文化創新Vlog《敦煌藏畫》在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三端聯動播出。《敦煌藏畫》由佰草集獨家冠名,以「國風美少年」霍尊敦煌探秘者的身份引入,獨特視角展現莫高窟內彩塑、壁畫的重修工程,另闢蹊徑為網友帶來不一樣的觀看體驗,解密敦煌國寶是如何以瑰麗之姿「完好無損」上千年而不破,萬千洞窟壁畫又是如何以絢爛之態昂揚數十個世紀,成為世界文化史上首屈一指的無價寶藏。節目首期播出之後,便在網絡引起熱議,掀起一波兒新國潮。
  • 插畫師Dorami 筆下的櫻桃小丸子創意畫
    —— 手繪繪畫 SHOU HUI PAINTING —— 百變小丸子, 插畫師Dorami
  • 2020中國繪本展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 討論繪本未來發展
    日前,「2020中國繪本展(威海展)最美中國繪本」繪本作品評審會、繪本專家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相關領域專家圍繞中國原創繪本目前的發展狀況、所遇難點、解決途徑、未來發展等關鍵議題進行了深入闡發,力求將少兒讀物打造成繼承和傳承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
  • ■ 繪本創作工作坊|學畫速寫手帳
    後續系列課程預告👇一起報名更優惠喲經典繪本創作課|4天4位插畫師教你畫出自己的繪本主要研究方向為純藝術語言與綜合材料繪畫在兒童繪本中的應用。2014年開始從事繪本的圖文創作,自己寫故事,也為多家出版社繪製插圖與封面,繪畫風格溫暖單純,極具氛圍感。現為自由插畫師,繪本創作者,已出版繪本《音樂森林》。小艾老師擅長使用色粉筆,將在課程上為大家講授色粉筆插畫技法。
  • 插畫師可以做哪些工作?成為插畫師必看的教程
    插畫師可以做哪些工作?成為插畫師必看的教程!插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被廣泛運用在現代設計的各個領域,在出版物、廣告、商業宣傳、遊戲設計、影視動畫、漫畫卡通等多個領域都可以使用。現如今市面上的動漫培訓公司也有不少,那麼插畫師可以從事哪方面的工作?
  • 美國插畫師繪製的想像力十足的概念插畫欣賞!絕對帥氣的作品!
    這組想像力十足,造型帥氣的插畫作品是來自於美國插畫師「Dave Melvin」的大作,非常有創意,有腦洞的一組作品,繪製的怪物,怪獸不僅造型很有個性,而且畫面張力豐富,作者絕對是一個充滿想像力的繪畫高手!畫技相當了得,喜歡獵奇風格的朋友們一定不要錯過!
  • 敦煌莫高窟講解:張大千留在敦煌的「藏寶圖」
    大家好,我是阿熊,不知不覺《敦煌莫高窟》的故事,我們已經講到了第7期節目。前幾期的節目,我們講述了從民國以來,對守護敦煌莫高窟,奉獻了自己一生的幾位前輩,其實還有還多人,敦煌後山上的那些墳墓上刻著的一個個名字 ,每個背後都是一段故事,我們以後有機會再講,這期節目,我們講述下與敦煌緣分很深的一位人物,他就是張大千。
  • 美國插畫師Audrey Helen Weber的作品欣賞
    今天分享來自美國插畫師Audrey Helen Weber的作品~這些看起來又萌又怪、又傻又嚴肅的畫面背後都有怎樣的故事呢?如果你看了插畫師Audrey Helen Weber的畫,覺得渾身不對勁,但又似乎被一股神秘的可愛力量吸引,無法移開視線……這或許正是Audrey的創作意圖。來自美國的她,2011年畢業於戲劇設計專業,她的繪畫創作深受戲劇和舞臺表演的影響。
  • [甜心媽媽教你畫繪本2]:綠豆冰
    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這句話的真諦。媽媽的形象看到就讓人感動,多溫暖啊。還有繪者豐富的生活體驗通過畫面完全的表達了出來,勾起了多少人小時候的記憶啊。《媽媽,買綠豆!》的繪畫風格我特別喜歡,可能比較對我的路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