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電視劇叫《偽裝者》,演員靳東在裡面飾演一位擁有三重身份的地下黨員明樓,第一重身份汪精衛政府財政部首席經濟顧問;第二重身份國民黨軍統人員代號「毒蛇」;第三重身份中共地下黨員,代號「眼鏡蛇」。劇中明樓把這三重身份展現得淋漓盡致。
那在歷史上真的有明樓這個人嗎?
答案是有的,此人但是不叫明樓,但是電視劇中的明樓的原型人物就是他,此人叫袁殊,原名袁學易,曾經是一位擁有中共、中統、軍統、日偽、青紅幫五重身份的特工。
民國17年,袁殊遠赴日本留學,後來他在新聞方面所展示出的專業知識就是在日本留學這幾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和日本大學所學的。
後來民國20年,袁殊回國後就在上海創辦了《文藝新聞》周刊,同時他自己也任主編。後來由於《文藝新聞》周刊發表了左聯五烈士被害的消息以及中國新聞學研究會主編的《集納》專刊,最終導致國民政府強制性的勒令停止發行《文藝新聞》周刊,也正是這一年,袁殊經人介紹認識了潘漢年,潘漢年十分欣賞袁殊的才能,於是就親自邀請袁殊加入了他的情報組織,成為一名地下黨員。
沒多久後,袁殊又盡人介紹認識了當時上海灘人稱「暗殺大王」的斧頭幫老大王亞樵,見面之後王亞樵對袁殊十分欣賞,再加上得知袁殊對新聞方面有所成就,於是就把自己手下的一份報紙交由袁殊打理,一開始報紙還辦得有聲有色,不久後由於袁殊利用王亞樵的印刷廠的便利為中共外圍組織印刷了一部分抗日傳單,被巡捕房查獲了,暴露
了袁殊的地下黨員的身份,不得以之下潘漢年只得下令讓袁殊中斷了和王亞樵的聯繫。
而這時候的袁殊,已經不是表面上的單純的記者了。1932年袁殊的表哥賈伯濤將袁殊介紹給了上海市社會局長中統頭子吳醒亞,從而打入了中統的內部。而吳醒亞都袁殊也是十分的照顧,隨後就把袁殊安排進了新聲通訊社,成為了裡面的一名記者。之後通過新聲通訊社袁殊結識了當時日本駐上海領事館的副領事巖井英一,成功打入日軍情報機構。
不久後,巖井英一要求袁殊當他們的情報人員,並且每個月給他200大洋的「交際費」,袁殊在請示中共地下黨負責人後,同意了巖井英一的要求,而此時的袁殊已經擁有了三重身份了。之後袁殊又在巖井英一的安排下到了日本。
回國後的袁殊經由馮雪峰的建議以青幫的身份去找了杜月笙,隨後借著杜月笙的關係辦起了時事刊行社。
出獄之後的袁殊被組織上派去了日本,並且交代如果中日關係發生惡化就立即回國,於是袁殊就和自己的妻子來到日本早稻田大學歷史系留學一年。
1937年袁殊為了獲得更多的情報來源,於是加入了青紅幫,於杜月笙、黃金榮等人平起平坐,都是「通」字輩的。
後來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作為軍統頭子的戴笠由於沒有日本方面的情報人員,十分苦惱。後來杜月笙就像戴笠介紹了袁殊,戴笠聽後十分高興,於是親自上門前去邀請袁殊加入他的軍統部門,為他提供日本方面的情報,袁殊在請示了潘漢年後,答應了戴笠的請求,成為了一名軍統特務。
就這樣袁殊就擁有了五重身份,再後來的抗戰期間,袁殊的這五重身份為我國抗戰的勝利取得了至關重要的情報。
最後袁殊於1987年病逝於北京,享年76歲,死後安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