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宣布:中國為疫情低風險國家,自華入境韓企人士「免隔離」

2020-12-23 環球時報

據韓聯社7月29日報導,韓國中央災難安全對策本部(以下簡稱「對策本部」)當天將中國、越南、柬埔寨指定為疫情低風險國家,並從當天起對14天內前往上述國家出差的韓企人士撤銷入境隔離措施。

原則上,入境韓國的所有人員都應接受14天隔離,且入境後3天內要接受核酸檢測。此前,政府只對持外交、公務和互免持外交、公務護照人員籤證的協定護照,入境前在駐外使領館獲得投資等經商目的證明,以及國際大會參賽者、出於公益和人道主義目的訪韓的人員給予隔離豁免。

對策本部表示,在綜合韓企人員的出差需求、各國確診人數,以及境外輸入情況和趨勢等後,指定上述三個疫情低風險國家。由此,前往中國、越南、柬埔寨出差的韓企人士在機場接受核酸檢測,且結果呈陰性時,無需隔離14天。

來源: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韓國宣布,將從8月10日起,解除對湖北採取的限制入境及籤證措施
    據報導,韓國防疫部門宣布,將從8月10日起,解除對中國湖北省採取的限制入境及籤證措施。據悉,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韓國曾於2月4日起,全面禁止14天內訪問過湖北省的外國人入境韓國,並對護照籤發地為湖北的人員採取限制入境措施。
  • 中日商務人士將互免14天隔離期
    中日兩國政府經過多次的協商,基本上達成協議:商務人士去對方國家出差,在提供一定資料和遵守一定的條件情況下,可以免除14天的隔離期。目前,中日兩國應對新冠病毒疫情的措施,略有不同。中方對於來華境外人士,採取了定點隔離14天的做法(老人小孩觀察一天後,可以回家繼續隔離。在上海有住處的人,採取酒店7天,在家7天的隔離措施)。
  • 中韓今日開啟入境快捷通道!中韓商務人員入境互免14天隔離
    財經頻道特約記者 王璇:從5月1號、也就是今天開始,中韓兩國正式開通「快捷通道」,為重要商務、物流、生產、技術服務等急需人員往來提供方便。之前韓國政府規定所有入境人員不分國籍,均須在入境後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
  • 韓國將暫停對禁止韓國人入境的國家免籤證和免籤證入境措施
    圖片來源:韓聯社韓國總理丁世均8日表示,韓國政府將暫停對禁止韓國人入境的國家免籤證和免籤證入境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外國人的入境管制。丁世均表示,韓國將堅持開放性原則,同時根據互相主義原則加強入境管制。分析指出,韓國政府採取強有力入境管制措施與新冠肺炎境外輸入性病例增多和由此造成的社區傳播不斷發生、國外疫情形勢嚴峻不無關係。丁世均表示,韓國政府從本月1日起要求所有入境者實施居家隔離。雖然大部分是韓國公民,但是日均入境人員多達5000名,給防疫工作造成壓力。部分隔離人員擅自脫離隔離點讓多數民眾感到不安,給防疫防控產生負面影響。
  • 以色列宣布將中國列為「綠色」國家 入境無需隔離
    海外網11月12日電 11月12日,以色列駐華使館在微博發文稱,由於對中國抗疫成績的高度認可和肯定,以色列已正式宣布將中國列入「綠色」國家名單。這意味著從中國抵達以色列後,入境時無需隔離。  在這條微博中,以色列駐華大使何澤偉介紹稱:「兩天前,以色列宣布把中國列入『綠色』國家名單。
  • 從中國入境新加坡僅需隔離7天,這些國家來訪免隔離|新加坡...
    人9月1日起,新加坡政府將針對新冠病傳染風險較低的國家或地區放寬邊境管制,汶萊和紐西蘭部分入境者可免除居家隔離!其他國家入境者仍需在指定地點旅行14天隔離。不過,黃循財指出,無論居家隔離期限長短,所有入境新加坡的旅客都需要在居家隔離結束前接受新冠檢測。汶萊、紐西蘭旅客免除居家隔離新加坡政府宣布,從9月1日起,將放寬從汶萊和紐西蘭入境新加坡的政策。
  • 剛剛韓國宣布暫停日本公民免籤入境!網友:中國啥時候也暫停日本免籤入境?啥,中國對日本免籤?
    14、沙烏地阿拉伯 禁止申請電子籤證,使館開門也不辦理籤證;2月27日,沙特政府宣布: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輸入,從即日起暫停赴沙朝覲(副朝)人員、有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國家持旅遊籤證人員、海灣合作委員會成員國持公民身份證人員進入沙特。
  • 多個韓國飛中國航班乘客發熱 是否會禁止日韓人員入境?中方回應
    17個國家和地區對韓國採取入境限制並上調旅行警告  而禁止來自韓國的人員入境的國家和地區共7個,包括以色列、巴林、約旦、吉里巴斯、薩摩亞、美屬薩摩亞、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新加坡、泰國、密克羅尼西亞、英國、哈薩克斯坦、土庫曼斯坦、阿曼、卡達、烏幹達10個國家和地區則加大對從韓國入境人員的檢疫力度。
  • 泰國放寬旅行限制:56國旅客免籤證入境,仍需隔離兩周
    在新年旅行高峰期來臨之前,泰國政府17日宣布進一步放寬旅行限制,來自56個國家和地區的旅客免籤證入境泰國,但需要攜帶健康證明,確保自己未感染新冠病毒。據彭博社18日報導,泰國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發言人塔威實表示,來自美國、法國、義大利、日本等56個國家的旅客無需申請籤證即可入境泰國,但入境時需證明自己3天內未感染新冠病毒。入境旅客逗留時間從30天延長至45天,但必須在酒店隔離2周,隔離期間接受3次新冠病毒檢測。
  • 日韓疫情加重 部分外航宣布停飛航線免費退改籤
    其中,日本、越南和新加坡禁止訪問過疫情較重的大邱市或慶尚北道地區的外籍人士入境,伊拉克則禁止來自韓國、日本、義大利的所有外國人入境。加強檢疫措施的國家新增三個,分別是塔吉克斯坦、莫三比克、哥倫比亞。塔吉克斯坦對從韓中日等疫區國家入境的人員進行隔離,莫三比克要求從韓中日等過入境且有疑似症狀的乘客自行隔離14天,23日還出現過禁止韓國公民入境的情況,哥倫比亞則要求訪問過韓中日等國的外國人在機場內的衛生站接受問詢,視情況移送醫院。中國尚未計入韓國外交部的統計,威海市連續兩天全員隔離從韓國和日本入境的人員。
  • 疫情加重,15國和地區對韓採取入境限制,韓國航司暫停25條航線
    據媒體2月24日最新報導,韓國航司——釜山航空於今日宣布一則意外消息,將從3月起暫停飛往中國和東南亞的25條航線。然而,外界看來,在韓國此前的防範意識不夠及時之下,眼下可就不是其單方面想要與外界阻隔這麼簡單了。據媒體最新消息,越南越竹航空也在今日(2月24日)公布,將從2月26日起暫停所有往返韓國的航班。
  • 疫情期香港身份申請籤證中斷怎麼辦?附:入境香港免隔離流程
    因香港疫情反覆,香港繼續「封關」:所有非香港居民從海外國家或地區乘搭飛機抵港不準入境;及從內地、澳門和臺灣入境香港的非香港居民,如在過去14天曾經到過任何海外國家或地區,亦不準入境。香港入境處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特推出疫情期間的特別安排:需要續籤籤證或入境遞交申請資料的香港居民,可以申請短期籤證、其他籤注或以旅客身份申請入境香港。我們一起來看看,如果申請。
  • 韓國人為避疫情逃亡中國,隔離治療免費?流言背後掩蓋哪些真相
    ▲入境中國某城市的旅客落地後乘車去往指定隔離點無論是中韓間往來航班還是入境人員免費安置問題,相當一部分網友持批評甚至強烈反對的態度,一些情緒較為激動的網民認為在國內防控情勢剛剛轉好、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應全面禁止日韓等來自疫情上升期國家的人員入境方可確保國內疫情防控的成果。
  • 美國官員入境臺灣「免隔離」,盧秀燕怒轟:蔡英文到底為誰服務
    臺灣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有升溫跡象,蔡當局研擬恢復要求民眾於公共場所戴口罩。中國國民黨臺中市長盧秀燕對此表示,近期境內新增確診案例都是外籍人士,已有不少地方首長呼籲「蔡政府」,應針對外籍人士入境篩檢,但「蔡政府」仍堅決反對,甚至還稱重要人士入境「免隔離」。
  • 為什麼山東不限制韓國人入境?
    2020年1月31日,中國被WHO列為PHEIC(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些自媒體稱之為「疫區」。隨後,美國等少數國家以此為依據,宣布對中國公民入境採取全面限制措施。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有一些國家,特別是美國,對中國疫情作出過激反應,採取過度應對措施,顯然與世衛組織建議背道而馳。」中國作為負責任的世界性大國,對美國的做法表示批評。
  • 重要提醒:中國及其他各國最新入境政策須知!
    由中國香港入境大陸特別提醒:深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自2020年8月7日上午10時起,由中國香港經深圳灣口岸入境人員,入境時必須持有粵港兩地政府認可的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的生成時間為24小時內的核酸檢測陰性結果紙質報告,並接受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跨境貨車司機等特定人員豁免,繼續按現規定執行。
  • 部分國家最新入境限制匯總 2020年第39周
    韓國:短期商務人士、留學生可入境目前持短期或長期的旅遊籤人士無法入境,目前可受理籤證類型為:韓國短期商務籤證、韓國留學籤證。日本:放寬入境政策自 9 月 1 日起,允許持有效在留資格的外國人在滿足入境條件的情況下,重新入境。
  • 以色列將中國列入綠色國家:中國公民入境無須隔離
    11月12日,以色列駐華使館官方微博發布視頻消息稱,兩天前,以色列正式宣布將中國列入綠色國家名單,這意味著中國公民入境以色列不需要隔離。
  • 韓國疫情簡報(10月9日)
    韓防疫部門關注節後疫情形勢。韓國中央應急處置本部戰略企劃組長孫映萊10月7日表示,在「中秋特別防疫期」(10月11日)結束之前,有必要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就部分公民團體表示將在「韓文日」(10月9日)舉行集會一事,孫映萊表示,首都圈疫情仍未得到控制,呼籲民眾在小長假期儘量避免眾人聚集的集會和活動。
  • 國家移民管理局:在華外國人如拒絕檢疫措施將承擔法律責任
    > 國家移民管理局網站4月10日消息,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國家移民管理局匯集了涉外籍人士疫情防控權利義務的相關法律規定,現予提示,希望所有在中國境內的外籍人士嚴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