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年 | 這些與他相關的「離奇」故事,你都聽過嗎?

2021-03-01 江蘇大劇院

1810年4月的一天,接近黃昏時,貝多芬獨處室中,消磨著傍晚的寂寞,他在等待一位名叫愛麗絲的女學生來上鋼琴課。窗外細雨綿綿,愛麗絲也許不會來了吧。

貝多芬這時已近40歲,仍然孑然一身,眼前這流水落花春將去的情景觸發他感時傷世的落寞。他坐在鋼琴旁,隨意撫弄著黑白琴鍵。四周一片靜寂,只有窗前簷下不斷滴落的雨水,發出一串串錯落有致的聲響,那聲音單調,卻透出一種韻致。貝多芬捕捉住瞬間的靈感,在鋼琴上不斷重複,又有新的樂思不斷湧出,不斷加入。

貝多芬知道,一首精彩的鋼琴小品將要誕生,他抓起筆,飛速地把樂曲記錄下來,生怕它會逃逸而去。樂譜剛剛記好,門開了,是純真柔美的少女愛麗絲,秀髮上掛著雨珠,洋溢著春的氣息,在燭光的映襯下美麗動人,受到感動的貝多芬當即拿起筆,在樂譜上題下了《致愛麗絲》。一首傳世名曲就這樣誕生了。

《致愛麗絲》的故事應該很多人多多少少都聽說過,邏輯自洽,流露出的真摯情感感人至深……

《a小調巴加泰勒》(即《致愛麗絲》)

當年,貝多芬完成《a小調巴加泰勒》之後的確曾經題贈給一位女士,不過她的名字不叫愛麗絲,而是叫特蕾澤·瑪爾法蒂

1808至1810年,特蕾澤曾跟貝多芬學過鋼琴,貝多芬對她懷有好感。1810年,貝多芬特意寫了一首鋼琴小品贈給她,並且在樂譜上題寫了「獻給特蕾澤」,後來,這份樂譜一直留在特蕾澤那裡。

德國音樂家諾爾為寫貝多芬傳記,在特蕾澤的遺物中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1867年,諾爾在斯圖加特出版了這首鋼琴小品,由於貝多芬的親筆題字已經模糊不清,於是諾爾便自作主張地把曲名誤寫成《致愛麗絲》

擁有另一個感人故事的曲子

《月光奏鳴曲》

(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

這一次

貝多芬「被安排」

來到了波恩的大街上散步

貝多芬忽然他聽見小屋裡有人在彈奏自己的作品。於是他推開門走進去,見到一個盲女正在彈琴。貝多芬立即坐下來為盲女彈奏。彈著彈著他注意到灑落在鋼琴上的月光好鮮活,於是他情不自禁,讓月光自然而然地融入自己彈奏的旋律。隨後他趕緊回家,點燃油燈,親筆寫下這首升c小調鋼琴奏鳴曲。

另一個版本則出現了盲女的弟弟,雖然弟弟與故事發展不大相關,但也離不開用琴聲來描述月光的橋段。

那麼《月光》之名到底從何而來呢?

其實這個典故,出自於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什塔勃,他評論貝多芬這首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

朦朧的月光映照湖面,波浪陰鬱衝擊黑暗的湖邊,漆黑的山影湧現,世界自此與天堂境界告別,天鵝如幽靈一般低吟,而廢墟的那一頭,卻傳來一把風鳴豎琴渴望愛情的弦音。

1852年著名的貝多芬學者威廉·馮·蘭茲(Wilhelm von Lenz)開始研究上述評論,他重新詮釋和形容第一樂章:「就好像一葉輕舟,在寧靜的8月的夜空下,披著月光,在琉森湖擺渡。」(如此說來,院院覺得,第三樂章就像船翻了)

《月光奏鳴曲》

從此月光再也離不開這首如夢似幻的奏鳴曲,正式以別名《月光奏鳴曲》揚名天下。

有。

貝多芬在創作《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時,是以拿破崙為對象而創作的,因此他在總譜扉頁上寫有「題獻給波拿巴」的字樣。

當他聽說拿破崙稱帝時,大怒:這個人也不過是個凡夫俗子罷了,為了滿足自己的野心,大肆蹂躪全人類的權利,把自己置於萬人之上,成為了一個獨裁者!接著憤而扯破總譜的封面,以致扉頁都被擦破。1804年10月此曲出版時,改名為「為紀念一個偉大的人物而寫的交響曲」

1805年,《英雄交響曲》在貝多芬親自指揮下於維也納首演。

《降E大調第三交響曲》

這是一首通天徹地的英雄之音。「英雄」是這首交響曲中最為光輝燦爛的字眼,僅僅是聽到 、想到這個名詞,沉澱於心的「生」的狂喜、「死」的悲慟、「奮爭」的欲望都一併奔湧,瀰漫周圍的空間,灼熱人的情懷。

唯美動人的《致愛麗絲》

為盲女彈奏的《月光》

出現在小學閱讀理解中

勤奮練習需用冷水給手指降溫的貝多芬

怒而撕破總譜封面的貝多芬

…………

無論故事真假

但音樂總能給予人以溫情或力量

或許這也是貝多芬之於普羅大眾的意義

諮詢熱線:025-85437777/85438888

官網購票:www.jsartcentre.org

微信購票:關注微信號「江蘇大劇院票務管家」,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在線選座、微信支付,註冊後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會務諮詢:025-8771777/85775511

相關焦點

  • 這份曲目單讓你懷疑人生:我真的聽過貝多芬嗎?
    甚至有些樂迷都會覺得總演貝多芬是不是有點「俗套」了。但這場音樂會的曲目單一定會讓你懷疑人生——我真的聽過貝多芬嗎?湯姆森以音樂出版為業,但他最大的愛好就是搜集民歌,並希望當時最好的作曲家們將這些音樂改編推廣。1780年代起,他開始推行民歌改編與出版計劃,並先後邀請了海頓、貝多芬、胡梅爾、韋伯等大作曲家參與這個項目。委約初期,湯姆森就跟貝多芬說不要把這些曲子改得太難,因為那個時代沒有唱片,如果想要讓更基層的觀眾傳唱欣賞,難度就不能太高。
  • 貝多芬、莫扎特也有調皮的一面,你聽過嗎?
    當作曲家「調皮」的時候,就會寫出一些輕鬆幽默的曲子,你知道貝多芬、莫扎特也有這麼可愛的一面嗎?1. 貝多芬 | 《丟失一分錢的憤怒》這首曲子是貝多芬生前未完成的一首鋼琴獨奏小品,貝多芬去世後,人們在他的書桌裡發現了一首《G大調隨想迴旋曲》(Op.129)手稿,奧地利的一位鋼琴家買下了這份手稿,並將作品進行了修改和完善。
  • 「貝多芬不為人知的這些作品」,我猜你一定不知道!
    這張專輯收錄的作品非常豐富,而這些鋼琴作品都是貝多芬零散的單個作品,體裁也十分多樣。日本著名指揮長野健與鋼琴家兒玉麻裡也出過一張《貝多芬0-5號鋼琴協奏曲》其中,《貝多芬0號鋼琴協奏曲》,你聽過嗎?第三樂章是活潑、歡樂的迴旋曲式的小快板,貝多芬通常都會在他的鋼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中採用迴旋曲式。也許,0號鋼琴協奏曲是貝多芬最早創作的鋼琴協奏曲,貝多芬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的協奏曲個人音樂語彙。
  • 藝術家的故事:貝多芬,交響樂之王
    【1】貝多芬的勵志傳奇在貝多芬小的時候,他的父親對他期望非常的高,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為莫扎特式的音樂神童,在貝多芬才4歲的時候,父親便把一堆曲譜放在貝多芬的面前讓他彈奏,有的時候背都會把小手都練走了,還是不敢休息。
  • 你聽過卡巴列夫斯基《第三鋼琴協奏曲》嗎?
    1987年逝世於莫斯科。卡巴列夫斯基總體來說是一位不那麼激進的作曲家,音樂語彙偏向傳統。他曾多次獲得官方大獎。他曾多年致力於中小學音樂教育,被認為是20世紀重要兒童音樂作曲家之一。他最重要的作品包括以羅曼·羅蘭小說為藍本的歌劇《科拉斯·布勒尼翁》,其著名的序曲兼有典型的俄羅斯憂鬱曲調和狂野的節奏,常常被單獨拿出來演出和錄音。——1、你聽過卡巴列夫斯基的鋼琴協奏曲嗎?
  • 音樂、愛情與醇酒,沈洋唱起你沒聽過的貝多芬
    在此之前,很少有人知道,這是「樂聖」貝多芬改編的作品。 人人都知道貝多芬,人人都知道《命運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悲愴奏鳴曲》,人人都知道「扼住命運的喉嚨」的名言。但少有人了解,1809年至1820年,在出版商和民歌收藏家喬治·湯姆森的委約下,貝多芬曾先後改編179首民歌。
  •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你真的了解嗎?|新京報x國家大劇院
    2020年是貝多芬誕辰250周年,在這個人類再次共同與命運抗爭的時刻,紀念這位敢於「扼住命運咽喉」的偉大音樂家,顯得尤為意義深刻。貝多芬在世的57年為人類留下了無數音樂財富,其中,他的九部交響曲更是古典音樂史上的巔峰之作。那貝多芬的九大交響曲你都了解嗎?
  • 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這一次,讓他的傳人彈給你聽!
    你聽過貝多芬的「月光」嗎?「月光」是貝多芬知名度最高的鋼琴曲,全名是《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月光」,作品27之二》,因為德國詩人路德維希·萊爾斯塔勃把第一樂章的聆聽感受形容為「如瑞士的琉森湖那月光閃耀的湖面上一隻搖蕩的小舟」而被命名為「月光」。
  • 薦書|天才、強者、普通人:你眼中的貝多芬
    所以我對貝多芬的印象,就是一個聾子,原來不靠耳朵也能寫音樂,後來我看過他的傳記,只記得他很小就開始寫歌,我也聽過他很多音樂,但聽不出門道,沒能感受到太多東西。」小夫坦言自己「沒有被貝多芬的音樂鼓勵過」,但「被他的故事鼓勵過」。
  • 小調查|天才、強者、普通人:你眼中的貝多芬
    所以我對貝多芬的印象,就是一個聾子,原來不靠耳朵也能寫音樂,後來我看過他的傳記,只記得他很小就開始寫歌,我也聽過他很多音樂,但聽不出門道,沒能感受到太多東西。」小夫坦言自己「沒有被貝多芬的音樂鼓勵過」,但「被他的故事鼓勵過」。
  • 貝多芬竟然是黑人?!這麼多年歷史白學了?
    在1969年就有漫畫調侃過此事,報紙上說貝多芬可能是黑人,那我這些年彈的都是靈魂樂了?我知道他(貝多芬)是一個天才,歷史上很多人都擁有不同的背景,是歷史學家想要奪走他們的功績。這不妨礙貝多芬是一個天才。
  • 貝多芬的三段故事
    貝多芬在父親嚴厲苛刻的教育下度過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強、敏感激動的性格。22歲開始終生定居於維也納,創作於1803年至1804年間的《第三交響曲》標誌著其創作進入成熟階段。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貝多芬的殘疾勵志故事!
  • 世界上10大最著名的鋼琴曲,貝多芬四首曲子入選,你都聽過嗎?
    2、悲愴奏鳴曲 貝多芬:悲愴奏鳴曲是貝多芬寫來贈送給他的贊助人兼忠實粉絲赫諾夫斯基王子的,這首曲子是貝多芬早期鋼琴奏鳴曲之頂峰的傑作,也是世界著名十大鋼琴曲之一。悲愴奏鳴曲的演奏技巧相對而言比較簡單,因此也經常被人演奏,是除了致愛麗絲之外,貝多芬最為人所熟知的曲子。3、致愛麗斯 貝多芬:致愛麗斯相傳是為了送給特雷澤·馬爾法蒂而寫的,後來特雷澤將其轉增給女友布萊託露。
  • 你聽過多少版本的貝多芬?鋼琴家薛穎佳:不要輕易下腳丨睡前分享
    你聽過多少種版本的貝多芬?去現場感受過鋼琴家的演繹嗎?12月16日,貝多芬250周年誕辰當天,鋼琴家薛穎佳將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辦鋼琴獨奏音樂會,與貝多芬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在薛穎佳就讀的4年中,他是那裡唯一的中國學生。2003年,他獲得比利時杜莫帝耶國際比賽第二名,2004年獲巴黎斯克裡亞賓國際鋼琴大賽第一名,2005年獲比利時山葉國際鋼琴比賽唯一大獎。此後,薛穎佳在比利時、法國、義大利、荷蘭、德國、瑞士、加拿大等國的大城市舉行鋼琴獨奏會及室內樂音樂會,並經常受各大知名國際音樂節的邀請,舉行獨奏及室內樂演出。
  • 這些會「講故事」的歌曲,你都聽過嗎?
    《年少有為》假如我年少有為不自卑懂得什麼是珍貴那些美夢沒給你我一生有愧@Yrc王月僉:在地鐵裡聽到這首歌時,突然聞到一股熟悉的香水味道,讓我不禁想起了他。想念當初他為我戴上戒指的畫面,想念當時快樂的時光。如今,這些都變成了回憶。
  • 闡釋貝多芬的一百個政治角度:從「貝多芬是不是黑人」談起 | 紀念...
    在世界各地,在不同年代裡,貝多芬都被不同的政治風潮所裹挾、所定義、所利用。貝多芬本人會如何看待這些看似和音樂無關的討論呢?或許他並不像一些藝術家那樣,厭惡把自己的作品進行政治解讀。實際上,貝多芬正是一個深受他所在時代的政治影響的人。貝多芬生活的主要歷史背景是啟蒙運動和法國大革命,他對兩者的態度都是認同和擁護。
  • 這些年聽過的洗腦神曲 你全聽過嗎?
    這些年聽過的洗腦神曲 你全聽過嗎?神曲,通常指的是一些曲風或上口或雷人,旋律易於傳頌,節奏簡單鮮明,能令人產生類似「洗腦」一樣的效果的歌曲,有時也指一些風格奇異的歌曲,接下來就給大家盤點這些年我們聽過的洗腦神曲,快來看看吧!
  • 讀完貝多芬的故事,你還覺得你的人生不夠幸運嗎?
    年輕時的貝多芬他的母親在1787年逝世後,父親幾乎每晚都爛醉歸來,身為長子的貝多芬,只好挑起了養家的重擔,撫養兩個弟弟。不久後,他受聘為宮廷的古鋼琴與風琴樂師,兼作鋼琴家庭教師。1792年,貝多芬前往維也納,先後受教於音樂家海頓、作曲家申克、音樂理論大師布列希貝克以及作曲家薩利耶等名師。1795年,他在維也納舉行了第一次音樂會,彈奏了自己創作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迅速折服了維也納的貴族和市民。此後的五年間,他又創作了第一號到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以及第一號到一三號鋼琴協奏曲,在1799年又完成了「第一號交響曲」。
  • 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貝多芬三十二部鋼琴奏鳴曲的故事 2020-12-17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音樂是無色的,貝多芬的母親可能是黑人,貝多芬本人是黑人嗎?
    2020 年正好是貝多芬誕辰 250 周年,但是因為疫情,許多貝多芬的紀念演出活動都被迫取消。但是 6 月,在美國因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掀起的蔓延全國的反種族主義運動的背景下,貝多芬卻因另外一個角度成為了公共輿論場上爭論的焦點——貝多芬是黑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