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陽搶救性挖掘40餘首本土民歌,精選出11首加以改編並演出

2020-12-23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12月22日訊 一陣悠長婉轉的歌聲響起,漁夫輕輕舞動著梢竿,鸕鷀們仿佛聽懂了命令,一隻接一隻鑽進了江心……

  這便是富春江獨有的漁歌——鸕鷀調,也稱「魚鷹號子」。它在漁民們長期馴養鸕鷀捕魚的生活中誕生、傳唱,在富春清風碧水上流淌了千百年。但隨著漁業資源保護日趨嚴格,鸕鷀這種傳統的捕魚方式早已從富春江上消逝,與之相伴相生的鸕鷀調也沉寂了。

  有山有水,有平原有丘陵,魚米之鄉杭州富陽曾有著豐富的本土民歌。然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還有多少人能記得它們,能吟唱它們呢?

  去年以來,富陽區非遺中心工作人員李麗幾乎跑遍了富陽所有鄉鎮,尋找民歌藝人,「搶救性」挖掘了40餘首富陽民歌。並在眾多省市專家幫助下,對其中的11首作了進一步整理編輯。

  這些各具特色、旋律優美的民歌,常常讓科班出身的李麗驚嘆,「就像失落的珍珠,我想把它們一顆顆都找回來,重新串成鏈子,讓這份屬於家鄉的人文記憶流傳下去。」

  「再晚幾年

  可能一個都找不到了」

  去年5月起,區非遺中心以上海音樂學院民族聲樂演唱專業碩士畢業生李麗為主,開始尋訪富陽本土民歌。

  無論是在區檔案館還是區史志辦,李麗都沒能找到富陽民歌的資料。幸運的是,她打聽到上世紀70年代末,富陽老一輩群文工作者曾收集過民間歌曲,還找到了當時留下來的一本油印的譜例,上面有30首左右的民歌,有些還有演唱者和記錄者的名字。

  本子上還註明了演唱者當時的年齡和所在公社,根據這些信息,李麗找到了李華山、毛煥祥、陳玲花等幾位當年的收集人,也尋訪到了幾位民歌原唱人:章金嶽、蔣章英、章寶祥、章榮校……他們年紀輕的70多歲,年長的已近90歲。

  浙江省音樂家協會保存著600多首全省各地民歌的原聲音頻,但只有編號沒有歌名等資料。李麗逐一聆聽、甄別,用手中的譜例對照,從中找到了近10首富陽民歌。

  這些只是當年所收集民歌中的一小部分。當年的收集者毛煥祥記得很清楚,收集完成後,他曾上交過一本記錄了上百首民歌的塑料封皮筆記本,僅此一份,沒有備份。但李麗找了無數可能的地方,都沒有這本珍貴資料的影子。

  因此,李麗一方面遺憾自己開始這項工作有些晚了,同時又感到一絲慶幸,「如果再晚幾年,可能會唱富陽民歌的人一個都找不到了。」

  富陽本土民歌的

  豐富和優美讓人吃驚

  號子、山歌、小調……隨著收集的推進,富陽本土民歌的豐富和優美讓李麗既吃驚又欣喜,它們幾乎涵蓋了民歌所有的形式,同時又有鮮明的富陽特色。

  比如號子,是人們在集體勞作場合演唱的歌曲,以統一勞動節奏、協調勞動動作、調節勞動情緒,它的歌唱方式基本上以「一領眾合」為主。而富春江上的「魚鷹號子」——鸕鷀調,卻是漁民指揮魚鷹捕魚時唱的,是人和禽交流時發出的呼喊。於是它的曲調格外悠揚婉轉,間插大量虛詞,「喔荷荷」「哈哈哈嗨」「嗚嗬喲」……速度自由,時有真聲,時有假聲,不多的歌詞也多為和鸕鷀的對話。

  從歌中大量的襯詞看,它近似號子,但就其旋律的優美、節奏的豐富來說,又更像山歌。常年與魚鷹相依為命的生涯,也讓富春江上的鸕鷀調有了豐富的種類,不同的季節、魚種,魚鷹下水、回船,都有對應的號子。李麗找到的老漁民錢林法,就能唱多首魚鷹號子:吐蛋調、春秋抲魚調、夏季抲甲魚調、冬季抲魚調……

  浙江省長三角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黃大同教授,1979年曾專門來到富陽搜集民歌。他告訴李麗,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日本,都有魚鷹捕魚的傳統,但用號子指揮捕魚的,只有富春江上才有。

  山歌則是人們在山間放牧、砍柴、挑擔、行路等個體勞動生活中,隨意詠唱的一種短小民歌。李麗說,富陽是丘陵地區,可能山頭之間沒那麼遙遠,本地的山歌調子就沒那麼高,那麼長,有較多的倚音、顫音等裝飾音,豐富了曲調的表現力。小調則是屬於娛樂消遣的民歌。在富陽,小調遍及各個鄉鎮。由於富陽紙農與外界交流頻繁,以及通婚等因素,富陽的小調也有著其他地區的調式。

  如果民歌是風

  她就是採集這風的人

  為了讓採集到的這些本土民歌得到更好的傳承和推廣,李麗從中精選了11首,邀請了姜一民、施翔、楊霖希等國內知名音樂專家,幫忙整理、改編詞曲,並以富陽傳承了一千多年的竹紙製作技藝為靈感,新創作了民歌《竹紙歌》。

  「我們在原生態的基礎上作了一些改編,如原來一個聲部的改成2個或3個聲部,或者加上舞蹈動作,但富陽民歌的原汁原味都得到保留。」李麗說。

  今年12月2日,「家在富春江上」——富陽本土民歌演唱會在富陽影劇院上演,12首全新創作、整理的富陽民歌首次亮相。這場精彩紛呈的民歌盛宴取得了轟動效果,現場座無虛席,網上直播在線人數達10萬人。

  40多年前曾來富陽收集過民歌的黃大同教授在演唱會後高興地表示,富陽在保護傳承推廣本地民歌上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希望富陽進一步把這些非遺版的傳統民歌打造成精緻的創作版,推向全國,唱響全國。

  接下去,李麗準備按計劃繼續尋訪富陽民間的民歌藝人,爭取到後年能收集整理40~50首民歌,出一本《富陽民歌集》。

相關焦點

  • 「斷檔」40多年,杭州富陽找回「記憶...
    有山有水,有平原有丘陵,魚米之鄉杭州富陽曾有著豐富的本土民歌。它們曲調多樣、風格獨特,鸕鷀調只是有代表性的一種。然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還有多少人能記得它們,能吟唱它們呢?去年以來的一年多裡,富陽區非遺中心工作人員李麗幾乎跑遍了富陽所有鄉鎮,尋找民歌藝人,「搶救性」挖掘了40餘首富陽民歌。
  • 最新錄製//搖櫓小唱一一富陽新翌民歌(3)(施翔改詞,楊霖希改曲,浙江省藝校女聲組合演唱,成勇編曲)
    有山有水,有平原有丘陵,魚米之鄉杭州富陽曾有著豐富的本土民歌。它們曲調多樣、風格獨特,鸕鷀調只是有代表性的一種。然而,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還有多少人能記得它們,能吟唱它們呢?去年以來的一年多裡,富陽區非遺中心工作人員李麗幾乎跑遍了富陽所有鄉鎮,尋找民歌藝人,「搶救性」挖掘了40餘首富陽民歌。並在眾多省市專家幫助下,對其中的11首作了進一步整理編輯。
  • 富陽人自己的民歌演唱會,12月2日晚上7點不見不散!
    2020-11-30 22:40 |富陽發布
  • 當民歌演出遇上新媒體光影秀 將展現全新魅力
    本場演出利用新媒體藝術燈光秀與演出相融合的先鋒演出形式,打造了中國首部山體實景民歌大秀。本場演出通過震撼人心的視聽感受、心底而發的家國情感,「回顧經典、致敬經典、創新經典」,讓古老的民歌在有著「萬首民歌千出戲」之稱的山西左權煥發活力,向全國乃至世界人民展示新時代民歌的魅力。
  • 五十首經典的山西民歌,你聽過幾首?
    山西民歌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於堯天舜日之時就有傳錄的,如《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南風歌》:「南風之燻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詩三百》中所收集的《魏風》、《唐風》共十九篇,大部分採自山西。
  • ❹.臺灣「民歌 40 」深圳演唱會 十年一次的民歌盛會
    11 月 19 日,去深圳灣 " 春繭 " 體育館聽 " 民歌 40" 演唱會,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熱愛音樂的人一定要去做的事,甚至有其他省份的歌迷專程趕來。演唱會門票賣得火熱,其中某些價位的票已經售罄。年長的歌迷要去看齊豫、胡德夫,回憶自己年少的時光。
  • 江南民歌小曲28首
    樂曲輕快、活潑,旋律優美流暢,刻劃出純樸的採茶姑娘採茶時的歡樂情景。這首採茶舞曲保持了民間採茶歌舞的基本風格,採用民族的五聲徵調式,又有調式交替的素材,曲調歡快、跳躍,再現了採茶姑娘青春煥發的風貌,《採茶舞曲》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度極為流行,有較大的社會影響。
  • 精選40首好聽的賀歲歌曲,過年排節目就靠這份歌單了!
    我精選了40首好聽的賀歲歌曲,有老歌也有新歌,今天就將這份「寶貝」歌單分享給大家。(文末領取歌單哦!)演唱:金明欣、金明丹這首是我小時候聽的賀歲歌,歌詞和旋律至今記憶猶新,改編成兒歌后又喜慶又可愛。我曾用後面這版帶小朋友做過新年演出,效果非常好。演唱:鍾盛忠這首歌頗具傳統的民族特色,記憶點很多,能喚起大家很多回憶。我比較推薦的是這個2018年重新改編的版本,歌詞比原版簡化了不少。
  • 哪首民歌曾經驚豔到你的耳朵?
    中華幾千年的文化,孕育出了風格各異的民歌,它們敘述的故事或沁人心脾,或震撼人心……表達各不相同。「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隻花~」中國豐富的民歌唱響了人們的心,在你的心中,哪一首是最美的?哪些民歌驚豔了你的耳朵,讓你久久不能忘懷?
  • 【民歌40專題·壹】「民歌40」:再笑一笑,一笑就老了
    2015年6月6日,《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會在臺北小巨蛋開演,有68位藝人參予演出,時長5個小時,一次次的大合唱。他們都來了:楊弦、胡德夫、吳楚楚、楊祖珺、李建復、蘇來……那些屬於民歌時代的重量級的名字。他們也都來了:萬芳、徐佳瑩、韋禮安、陳永龍……那些晚於民歌時代,卻又繼續在傳唱著那些歌的名字。
  • 厲害了,77歲老人將錄100首廣元民歌!誰認識?
    20餘名演唱者一邊歌唱,一邊做手勢表演,唱詞中夾雜著廣元的土語和方言,將曾經川北民歌展現的勞動場景表演的惟妙惟肖。 表演現場,一位老人格外引人注目。今年77歲的陳定懋一邊指導學員,一邊自己也「幫腔」表演,一首《草帽子》的對唱贏得滿場喝彩。 陳定懋是廣元民歌的傳承人,但卻不是廣元人。
  • 74歲老人抗癌14年創作近300首民歌
    【樂觀抗癌30餘年 經歷寫成歌曲激勵癌友】 今年74歲的彭澤民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南京人,童年時父母喜歡唱民歌,這讓他耳濡目染也愛上了民歌。
  • 江南民歌小曲28首,詩情畫意、小橋流水......
    《採茶舞曲》,浙江民歌,周大風詞曲,作於1958年;原是越劇現代戲《雨前曲》的主題歌及舞蹈配樂,後根據歌曲改編成舞蹈小品《採茶舞》,全曲以越劇的音調為素材,具有舞曲風格。「採茶」原是中國一種民間歌舞體裁,流行於我國南方採茶地區,亦稱「茶歌」、「採茶歌」等。樂曲輕快、活潑,旋律優美流暢,刻劃出純樸的採茶姑娘採茶時的歡樂情景。
  • 製作過張學友、王菲的唱片、王力宏的演唱會,民歌」40「給你強大這樣的幕後
    每一場星光熠熠的演出結束時,舞臺上的歌手必定會感謝站在背後的樂手。確實,好的樂手對於歌手來說,就如同伯牙遇到了鍾子期。這次臺灣「民歌40」(深圳站)演唱會邀請到的是臺灣樂手的原班人馬。他們都是在樂團徵戰多年功勳級樂手,每一位都讓人敬仰。他們的相聚,只為臺灣「民歌40」。11月19日,臺灣「民歌40」(深圳站)演唱會即將開啟。
  • 無伴奏合唱之美,不可不聽的12首中國民歌 | 民歌中國·FM·第24期
    - 收聽 -(點擊下方音頻,即可收聽)民歌中國·FM·第24期無伴奏合唱之美,不可不聽的12首中國民歌近年來,國內也湧現出不少優秀的無伴奏合唱作品。今天,我們為您分享12首經過改編的無伴奏合唱民歌。歌詞質樸自然,表現出少女的活力與純情,是一首經典的民歌作品。民歌豐富的情感用原生態或者大合唱方式來表現,非常獨特,非常具有魅力。
  • 《中國十大民歌》,首首經典,曲曲動聽!
    《茉莉花》流行於全國各地,是我國民歌的經典之作,有各種各樣的版本。歌曲通過讚美茉莉花,借花抒情....這首歌既有哈薩克民歌的特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風格,是王洛賓最珍視的歌,也是王洛賓歌曲中藝術評價最高的歌曲,被贊為「藝術裡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 安徽巢湖:「民歌之鄉」文藝匯演展示傳統民歌魅力
    11月3日晚,以「傳承民歌文化,唱響時代華章」為主題的巢湖市蘇灣鎮第六屆司集民歌文藝匯演,在「民歌之鄉」蘇灣鎮坊集社區農民文化活動廣場舉行,當晚匯演網絡直播平臺點擊率達41.1萬人次。
  • 搶救性保護 廣元錄製完成100首當地民歌
    四川在線記者 燕巧民歌是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1月14日,記者從廣元文化館獲悉,歷時數月,近日廣元市文化館完成了100首廣元民歌的錄製工作,將100首有代表性的廣元民歌進行了分類保存,這是對廣元民歌進行搶救性保護。廣元民歌比較特別。
  • 【廣播30年特別策劃】臺灣「民歌40」(深圳站)演唱會背後的榮耀英雄
    這次臺灣「民歌40」(深圳站)演唱會邀請到的是臺灣樂手的原班人馬。他們都是在樂團徵戰多年功勳級樂手,每一位都讓人敬仰。他們的相聚,只為臺灣「民歌40」。11月19日臺灣「民歌40」(深圳站)演唱會即將開啟。
  • 伴隨著「民歌40」 萬芳來了
    深圳晚報記者 馬君桐 錄音整理 餘林釵 11月19日,臺灣「民歌40」演唱會將首度跨越海峽來到深圳。這一次的陣容格外強大,陶曉清和兒子馬世芳將擔任引言人,吳楚楚、李建復、殷正洋、包美聖、葉佳修、王海玲、王夢麟、趙樹海、南方二重唱、金智娟、萬芳、齊豫、潘越雲、陳明韶、陳綺貞、韋禮安等民歌手將齊齊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