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世界正畸聯盟在2017年4月30日的執委會上,正式確定每年5月15日為世界正畸健康日(World orthodontic Health Day)。今年我們迎來了第四個世界正畸健康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花兒實驗室邀請到寧波口腔醫院集團總院長郭涇教授,為大家科普了相關知識。
郭涇
寧波口腔醫院集團總院長
教授 主任醫師
臨床博士生導師
口腔正畸學博士
過去的幾個月裡,在新冠病毒的陰雲籠罩之下,讓我們充分地體驗了一把宅家生活,「戴口罩」更是成為日常。「當你戴上口罩之後才發現的事」這一話題在熱搜上經久不消,點讚認同最多的回答竟然是「原來這個世界這麼多帥哥美女」——看上去平平無奇的人戴上口罩之後顏值怒漲,讓人眼前一亮。
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讓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首先,如何評價一個人到底好不好看呢?大家都知道「三庭五眼」,就是把臉的長度三等分,寬度五等分,來評判一個人的五官相貌,這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審美標準。然而,完美的五官不常有,大多數人或多或少在長相有些缺陷,但是一戴上口罩,三庭五眼瞬間只剩「五眼」,如果恰好擁有不錯的眉眼,不管你口罩下是「鞋拔子」還是「芝麻大餅」,在路人強大的腦補能力之下,也必須是「小仙女」了。口罩雖好,但是畢竟不是長久之策,病毒逐漸消散之後,重新回歸這個看臉的世界,如何提高自己的顏值又成了大家的心頭病。
照鏡子看著自己,或是牙縫稀疏,或是齙牙開頜,再看看熒幕上明眸皓齒的偶像們,對天然的帥哥美女只能羨慕嫉妒,對後天動過刀的小花鮮肉們只能恨自己勇氣不足囊中羞澀,怎麼辦?於是在愛豆們「只是拔了智齒」或者是「整牙了」之類言論的引導下,大家紛紛投向正畸醫生的懷抱。
那整牙真的等於整容嗎?成年人整牙還來得及嗎?帶著諸多疑問讓我們來仔細給自己分析分析。
下面我們將從錯頜畸形的成因、影響以及診治來全面了解正畸。
成因
錯頜畸形在人群中比較常見,世界各國關於錯頜畸形發病率的報告相差甚大,這可能與人種、種族、地理環境、經濟、文化背景、飲食習慣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各國學者在調查時所依據的標準不同有關。有以個別正常牙頜為標準的統計研究表示,錯頜畸形在我國的發病率約為29.33%~48.87%。錯頜畸形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表現為牙齒大小、形狀異常;有的表現為牙齒排列擁擠錯亂,裡出外進,出現雙排牙或「虎牙」;也有的孩子上下頜骨發育不協調,當上頜向前突,而下頜發育不足的時候表現為開唇露齒,即上嘴唇很短,不笑的時候,上牙也暴露在外面,顯得不太雅觀,俗稱「齙牙」;如果上頜發育不足,而下頜過度前突,下頜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外面,就表現為反咬合,俗稱「地包天」或「兜齒」,等等。
那麼導致錯頜畸形的原因是什麼呢?其機制是錯綜複雜的,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遺傳因素,二是環境因素。
遺傳因素可以追溯到遠古,從人類的發展進化史來看,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錯合畸形呈現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發展趨勢。「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般來說父母或多或少會遺傳給孩子某些生理特性,如果說一對夫妻中有一人是「地包天」,那麼他們孩子是「地包天」的可能性很高,還有可能放大其嚴重程度,並且這種生長潛力是後期正畸過程中很難矯治過來的。
後天的環境因素影響也很大,並且是多種多樣的:
一、 疾病因素:如妊娠期母體的營養不良或患病會造成胎兒牙頜面的發育異常,兒童時期維生素D缺乏引起鈣磷代謝障礙,而致頜骨、牙弓發育畸形,甲狀腺功能低下、垂體性巨人症等內分泌疾病也可引起錯頜畸形。
二、 口腔不良習慣:如吮指習慣,可造成前牙開頜、牙弓狹窄;兒童有吐舌不良習慣,可造成前牙開頜;咬下唇不良習慣可使上前牙唇向,形成前牙深覆蓋及下頜後縮;咬上唇不良習慣可使下頜前突、前牙反頜等等。
三、 替牙期局部障礙:如乳牙早失造成恆牙萌出障礙而導致錯頜畸形,乳牙滯留導致恆牙異位萌出,又如多生牙和先天性缺牙等,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錯頜畸形。
錯頜畸形的影響
1、影響容貌外觀
這是大部分人整牙的初衷,在現代忙碌又碎片化的生活裡,社交變得越來越簡單而直接,「始於顏值,終於才華」,外貌形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錯頜畸形會影響一個人的外貌,而對自己不滿意的人易產生自卑的心理,不敢與人溝通,不敢開懷大笑,嚴重的甚至造成患者心理、精神障礙。
2、影響口腔的健康
排列不齊的牙齒,容易積存食物,刷牙時也不易清理乾淨,易發生齲病及牙齦、牙周炎症,嚴重者會導致牙周病。
3、影響口腔的功能
錯頜畸形會影響口腔頜面部的功能。如前牙開頜、稀疏等會影響發音;後牙鎖頜、反頜會影響咀嚼功能;嚴重下頜前突會造成吞咽異常等,嚴重下頜後縮則影響正常呼吸。
4、全身危害性
嚴重錯頜畸形可能導致顳下頜關節紊亂,咀嚼功能障礙嚴重者會導致消化不良,小下頜的患者容易出現睡眠呼吸障礙等等。
治療過程
如果出現了以上問題,那你可以考慮進行正畸治療了,那正畸的診療過程又是什麼樣的呢?
邁出的第一步至關重要--找一個正規的醫院或門診諮詢,因為好的醫生是患者正畸徵途的指南針,只有正確的方向加上醫患之間相互的配合與信任才能收穫最理想的治療效果。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同時也沒有兩副相同的牙齒。醫生會根據每個人不同的情況為患者個別定製矯治方案,這個時候醫生會告訴你治療的難度大不大,是否需要拔牙或者手術。
當醫患雙方意見達成一致後,接下來就是選擇矯治器。隨著材料日新月異的發展和人們對美和舒適度的追求,矯治器的種類也是不斷增加。跟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都有哪些:
1、普通金屬託槽:也就是我們常見的「鋼牙妹」,牙上粘接金屬小片,這種託槽是最傳統的固定矯治器,由醫生確定其粘接位置,患者不可以自行取下,優點是在各方面的矯治功能比較完善,缺點是美觀性和舒適度較差。
2、陶瓷託槽:陶瓷材料的色澤與天然牙齒顏色相近,粘在牙齒上隱蔽性較好,矯治效果與金屬託槽相當,深受部分對美觀要求較高的患者所喜愛。但陶瓷的強度較弱,容易碎裂,色澤容易因為患者口腔衛生維護不當而導致染色及變色,價格較金屬託槽貴。
3、舌側隱形託槽:舌側隱形矯治是國際上近年來興起的一項較先進的正畸技術,顧名思義,它的特點就是託槽粘接在舌側,可以達到非常好的隱蔽效果。舌側隱形矯正技術在國內應用不多,其對醫師操作的要求較高,技術難度較大,患者的舒適度並不理想。
4、無託槽隱形矯治:這種矯治器通過3D技術,為不同患者量身定製一系列透明牙套來完成整個治療過程。其優點是患者可以自由摘戴,便於口腔衛生的維護,同時舒適度及美觀度明顯高於固定託槽。但是無託槽隱形矯治器的治療效果非常依賴於患者的配合度,一般要求每天佩戴22小時,而且對於高難度的正畸患者矯治效果不如傳統託槽,其價格相對較高。
選完矯治器之後就是正式進入治療了,一般來說正畸的時間是兩年左右,難度較大時間相應長一些。每一個月至一個半月需要約診一次你的正畸醫生,在一步一步的調整中慢慢變美。了解過的人都知道,整牙就是給牙齒上了「緊箍咒」。在治療過程中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不適或者疼痛,而且會給本就寂寞的嘴巴增加不少約束:硬的、黏的不能吃,蘋果要削塊兒,排骨不能啃,連吃棗都要小心棗核,諸如此類。但是承其之重,必有厚饋,相信摘下牙套的那一天,你會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
完成治療之後,保持器也是必不可少的,結束的一年之內是要求全天佩戴的,之後根據醫生的安排逐漸減少佩戴時間,如果不堅持戴保持器很可能導致復發。
常見誤區
最後給大家糾正幾個常見的誤區:
1、 只有小孩整牙:這是絕對的謠言,正畸治療年齡不是限制,只是青少年生長代謝快,矯治時間相對短一些。成年人也可以整牙,只要牙周條件允許,變美只在一念之間。
2、 正畸以後牙齒容易鬆動:將正畸和牙周病混為一談是絕對的錯誤。牙齒鬆動脫落主要是由於口腔衛生沒有維護好,最後變成牙周炎所致。不可否認,牙齒在矯正過程中會出現輕微的鬆動,這是因為牙齒受力和牙槽骨改建,結束治療以後只要維護好牙周,這種情況就會消失。
3、 拔牙會影響身體健康:拔牙矯正是很普遍、很成熟的治療牙量骨量不調的方式,拔牙不會對患者的功能和健康造成任何不利的影響。反而因為拔牙協調了牙量骨量,能促進口腔功能的穩定和口腔衛生的維護。
春暖花開,相信新冠的陰雲就快散去,你,準備好摘口罩一展笑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