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江都人最愛關注的微信公眾平臺
江都18歲的健碩小夥,
突然噁心嘔吐、心慌心悸、頭部劇痛,
休息了也未能緩解這些症狀,
被家人緊急送到醫院。
他究竟得了什麼病?
小王是江都大橋人,今年18歲,在揚州某大學讀書。上個月6號,周末放假回家的小王約了好朋友一起看電影。就在電影散場回家的路上,小王突然感覺自己頭很暈、神志也有些模糊,「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休息一下會好的。」小王心想。
小王告訴記者,自己之前也曾出現過3次頭疼噁心的現象。「一般先是眼睛疼,之後出現頭疼、頭暈、噁心想吐等症狀。」納悶的小王當時將自己的症狀上網搜了搜,瀏覽了一圈之後小王得出的答案是:眼壓大。「我就做眼保健操,想減輕不適。」
與之前三次不同的是,這次的症狀並未因休息而得到改善。除了頭疼噁心,小王還感覺到心慌心悸,呼吸急促,全身使不上勁。上個月10號,家人將小王從家門口醫院轉到了蘇北人民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左側大腦中動脈M3段動脈瘤。這一下,小王和家人都傻了眼。
「實際上他之前出現的頭疼、眼脹這些症狀, 很可能是腦動脈瘤在急速膨脹。」蘇北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何亮表示,頭疼的原因有多種,所以發病初期,很少會有人聯想到是動脈瘤。「一般5-6mm屬於中等大小的動脈瘤,超過10mm就是比較大的了,而小王的動脈瘤達到了12-13mm。」
出現此類症狀要及時就醫
甄勇介紹,上海某社區曾為社區居民做過篩查,數據顯示有8.7%的居民存在動脈瘤。「但並不是所有動脈瘤都會破,真正發病率僅萬分之一。」甄勇告訴記者,醫院每年動脈瘤手術約180臺,高發年齡段在40-50歲。
甄勇提醒,市民如果突發劇烈頭疼、噁心嘔吐,或者突然眼皮耷拉睜不開、眼前重影等,要及時就診,不要耽誤病情。此外,有腦出血疾病家族史、高血壓病史、吸菸的市民,最好定期做腦血管檢查。
研究發現,做好以下 6 項可降低動脈瘤破裂的風險。
1. 控制好血壓。這點相當重要!忽高忽低的血壓會增加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2. 食用纖維含量豐富的蔬菜,如筍類、胡蘿蔔、芹菜等。
3. 戒菸限酒。菸草對血管的傷害很大,有血管方面的問題的患者都要戒菸,包括腦梗、心梗、下肢動脈閉塞等,顱內動脈瘤也不例外。每天的飲酒量也要限制,越少越好,最好可以戒酒。
4. 適當運動。很多患者一聽說自己得了動脈瘤立馬愁腸百結,似乎以後再也不可以做運動了。其實不然,適當的運動是沒問題的,比如羽毛球、打撞球、慢跑等;但太過激烈的運動要避免,如籃球、足球,坐過山車會引起血壓劇烈升高,也不推薦遊玩。
5. 不要使勁大便。老年人容易便秘,如果出現便秘的話,可以使用藥物幫助排便
6. 避免激烈的吵架,避免情緒過度激動。
來源:揚州發布、丁香醫生
編輯:阿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