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漾原創,歡迎閱讀。
國內很多綜藝的開播,總出現一種風聲大雨點小的情況, 該部綜藝的唯一作用是讓我知道了原版綜藝。
但我想說,今天要說的這個節目,它絕對不一樣!
如果要形容這個節目,那麼&34; &34; &34;幾個關鍵詞是完全不夠概括的。
相信不用說大家應該也能猜到,這個節目就是未播先火的芒果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縱觀整個歷史的線性矢量下來,我們不難發現在大家的關注視野之中,似乎&34;一直沒有消散過。
從《創造101》到《青春有你》,我們見證了一批又一批的女團,但如今《乘風破浪的姐姐們》以一股強勢的力量來襲,開播至今就席捲了微博的各大熱搜和話題榜。
很簡單,首先光從其節目設置來看就是別具一格的。在以往的選秀節目之中,通常情況下都是素人選拔,而這個節目的選手都是已經出道的演員歌手或者是舞者。
她們不再是白紙,而是成型的偶像。並且每一個姐姐都自帶話題和流量度,因此,這番浪潮的掀起完全是在意料之中。
作為廣告商贊助最多的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的剪輯也看點密集,在節目伊始的前幾分鐘之內,節目組就剪輯了姐姐們的&34;。先是性感女神張雨綺對工作人員閉眼吹的不屑,其次是讓海陸尷尬的社交名場面。即便是姐姐們將近半小時的寒暄,也沒有那麼枯燥。
一:杜華是怎麼一步步被黑掉的。
但它站在風口浪尖之上,聚集的絕對不僅僅只有正面的話題討論。節目的目前播出了三期,就有著很大的爭議,其中極大部分是關於節目評委杜華。
聽到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以為他是一個長著大鬍子碴的男人。但恰恰相反,她是一個女人,是樂華公司的主理人。
但凡一提到樂華娛樂,就會有一種一拍腦門的頓悟感。同時,也會不自覺想起樂華總用腳籤藝人,用心做公關的一大特色。
在節目裡面,杜華作為選拔過眾多女團的經紀人,她的表現卻沒有絲毫加分,而是呈現一種持續招黑的狀態。
很多網友在看完節目之後都紛紛表示了相同的態度,大抵上就是——信女願一生吃素,換你儘快下場。
原因是因為歌手丁當在表演完之後,原本驚豔的表現,在杜華那裡被貶得一文不值。而在這之前,不僅是觀眾,連節目裡的姐姐們都對丁當的歌喉讚不絕口。
杜華卻說了這樣一番話:&34;。
這番迷惑的發言不不僅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在事後還得到了丁當本人的回應。說是回應,不如說是回懟和正面剛。丁當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曬出了這樣一番話:
二:杜華PK 李秀滿誰更甚一籌?
而截至目前,《乘風破浪的姐姐》進行了一個調查,其調查已吸引超過4萬人投票。根據目前集體民意的觀點綜合來看,姐姐們的人選被認為是節目做得最成功的一點,投票佔比32.6%,但是導師團被認為是最大的敗筆,投票佔比74.4%。
但它站在風口浪尖之上,聚集的絕對不僅僅只有正面的話題討論。節目的目前播出了三期,就有著很大的爭議。其中極大部分是關於節目評委杜華。
且不說是不是敗筆,光是杜華這樣的觀點就極具剝削性,她並沒有給予一個公允的說法,而是在拋出自己的一家之言後直接進行打分。
對比一下韓國的團隊選拔,我們不難發現,在選人這一方面李秀滿滿叔是很懂得如何發掘的,滿叔在推出一個新的男團或者女團時,他不僅會考量整個團隊的平均能力和走向,還會顧及團內人員的擔當和分工。
比如曾被稱為&34;的EXO,就有很能打的vocal 擔當邊伯賢和CHEN,以及最強舞擔KAI。他們被挑出來solo的時候可以光芒萬丈,但是在團隊裡面同樣不會使得別人黯然失色。
並且滿叔旗下公司的練習生們,一般情況下是很少有參與選秀節目的。因為有採訪資料顯示,SM娛樂在培訓,製作,管理和營銷方面已經做得很好,已經不需要外包?也就是說,他們有足夠多的能力去培養自己的新人,也有非填鴨式的很精細的目標和打算。他們清楚知道每個練習生的定位,成團還是不成團都拿捏得十分到位。
對比下來就可知,這不是月亮和星星同時發亮的問題,而是一個匹配度和調和折中的問題。杜華女士一刀切的言論會引起眾人的不滿,這個事實節目組也已經預先考量到了,因此屏幕右上方那句&34;實在是溢出了足足的求生欲。
三:唯求「創新」才不會消失在多元化的選秀時代裡
就像寧靜在節目前半部分所說的那樣,如果在一個女團裡面大家都做著一模一樣的動作,即便青春靚麗整齊劃一,即便視覺規整,那麼你越看不到我,這樣有什麼意義呢?
什麼又是成團必備的標準呢?一個團隊的選擇模式就必須得和以往千千萬萬個女團一個樣嗎?我們難道真的不需要有上官喜愛,不需要王菊這種成員的存在嗎?楊超越式的花瓶門擔到底又要出現多少個呢?
因此,在杜華身上所謂令人驚訝的討厭,折射出來的實際上也是整個社會存在的刻板印象。
再者就是,杜華身上令人討厭的點除了讓人云裡霧裡的評判之外,還有還有她話只說一半的迷惑行為。
當她建議許飛換組時,許飛反問她應該到哪個組,她卻沒有給出專業的建議。我們設想一下這樣一個語境,如果一個人告訴你應該選擇A ,卻沒有解釋為什麼B不適合你,只是大喇喇地拋出一個選擇給你,你會怎麼想?旁人又會怎麼一臉懵地看待此事?
通過杜華的語氣可以窺得幾分的就是,她明明深諳這場綜藝旅行是與往常的選秀是完全不同的。30個性格各異的姐姐妹妹們聚在一起,絕對不僅僅同於往昔的女團,那麼這就意味著評委們要做出相應的改 變。
而這個改變可以是拋棄膚白貌美、腿長腰細的外表考量,可以是對中性選手的寬容和尊重,更可以是對於自身說話方式的打磨。節目組更是需要與評委老師們進行足夠的溝通,將簡簡單單的阿拉伯數字背後的打分理由透明化,只有這樣,才能給姐姐們一個交代,也給到觀眾們一個合理的答案。
不得不說,從樂華娛樂2009年成立至今,確實也培育出了很多新人。杜華曾揚言,樂華娛樂是她十年的心血,像她的兒子一樣,她希望通過她和樂華娛樂的努力,為中國的文娛市場培養越來越多的優質藝人。
但如果她繼續按照自己那一套固有的傳統觀念去經營團隊選擇,那麼長此以往,樂華娛樂出現的女團和男團將趨於模式化,清一色的長相和萬年不變的偶像,標準的0度鞠躬和不溫不熱的愛豆性格。
我們看不到個人特色鮮明的成員了,有稜角的成員也磨得和人一樣毫無辨識度了,一樣的特色,實際上便等同於相似的平庸。說實話,這反而是對選秀的一種禁錮和閹割。
時間久了,浪潮退卻了,我們終會知道哪些是沒穿底褲的人,哪些是裸露在沙灘上暴曬的人。
畢竟在任何時候,我們都需要打破陳規,擁抱差異,我們的審美都需要多元化,而不是日復一日的流水線產品。
部分圖片與素材來源於網絡,嚴禁抄襲,維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