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少年郎
2019/11/13
從大田後生仔看閩南語的魅力
故鄉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我們的祖國,方言濃縮著一方水土的文化韻味,無論是極具感染力的東北話,迷之氣質的港臺腔,吳儂軟語柔情似水,西北方言豪放不羈,還是傻傻分不清楚的「胡蘭」與「胡建」。雖然行色各異,但是其中蘊含的都是我們對家鄉的依存,更是濃濃的鄉愁。
在余光中先生的眼中,鄉愁是郵票,是船票,是海峽。在席慕蓉眼中,鄉愁是一顆沒有年輪的的樹。而對我們來說,鄉愁就是身處異鄉的我們聽到方言那刻的溫暖。
閩南
品閩南特產鐵觀音
渡一種瀟灑人生
前段時間,「左手畫龍,右手畫彩虹」的塑料粵語東北說唱《野狼disco》大火,最近又橫空出世了一首閩南金曲《大田後生仔》。
做人一輩子,快樂沒幾天,一條大路分兩邊,隨你要走哪一邊
不怕不怕就不怕,我是年輕人,風大雨大太陽大,我就是敢打拼
這是大田後生仔的副歌,也是閩南語的唱調。用新民謠的方式去襯託閩南語,讓這首歌膾炙人口,而年輕人敢打拼,不怕吃苦的精神直擊人心。
有人說,閩南語的三大主題:
我命怎麼這麼苦!
老子一定要成功!
人生一定要打拼!
作為一個閩南人,我只能說:很真實。閩南歌不像根正苗紅的粵語歌曲一般風靡大江南北,但每首都寫滿了閩南人的精神坐標。誰的人生又逃得開愛,財富地位與天意。
《愛拼才會贏》: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
《愛情騙子我問你》:
公蝦米,我親相,天頂的仙女
《歡喜就好》:人生海海,甘肅要龍料蓋
閩南歌曲有種魅力,唱著唱著就真的會豁達,就好像反覆念誦佛經,念到第一千遍就會開竅一樣。唱著唱著,就越發覺得有道理,人生格局,強行擴展。唱著唱著仿佛就能看見,祖輩當年在外打拼哼著這樣又土又勵志的歌曲來一邊賺錢一邊為自己加油的吧。
古人有云:「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古詩中的鄉音就是我們現在的方言。用現代的話來理解,不論我們身處何處,我們內心終會有一處柔軟,那就是我們內心的歸宿。家鄉話就是那股不可割捨的情感的紐帶。
我愛你,我的故鄉
我愛你,我的閩南
我愛你,我的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