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自誕生以來,一直受到市場的認可。根據CoinGecko的最新數據,上周六BTC的市值為1713億美元,市值佔比64.2%,穩居第一,以太坊的市值為256億美元,市值佔比9.6%,排名第二。作為對比,排名第三的USDT市值僅有96億美元,不及以太坊的40%。圖1顯示了以太坊2015年以來的市值變化情況。
我想今天的主題,以太坊寧靜的內涵或許也可以從價格的角度來解釋,2019年以來,以太坊的價格一直在100-300美金之間波動,這種波動幅度在股市波動算是很大了,但是在幣圈或者與以太坊歷史價格波動情況來對比,算是十分的寧靜。
寧靜歸寧靜,但是以太坊的市值始終穩居第二的位置,那麼為什麼以太坊能夠受到市場長期的高度認可?我認為和以太坊的影響力息息相關。
如果說BTC開創了分布式數字資產時代,那麼以太坊就是全球化分布式金融基礎設施,以太坊除了可以通過ETH完成價值傳輸之外,V神開創式地開發了虛擬機功能來處理智能合約,所以有眾多的Dapp在以太坊上開發。
以太坊的Dapp交易量之所以增量這麼大,是因為分布式金融App的興起,這些Dapp主要是通過ERC20通證來交易,而不是直接使用ETH來進行價值傳輸。下圖中可以看到,有84%的交易量都是通過ERC20通證來完成的。
以太坊內活躍Dapp的分類更能說明以太坊正在體現出越來越重要的價值,2020年1季度活躍Dapp的數量為641個,同比下降了173個,主要是由於分布式遊戲應用的減少造成的,分布式金融類的應用不降反增50%。足以說明Defi類的應用對以太坊公鏈的青睞並為以太坊帶來更大的交易量。
如果說以上數據給我們帶來的感覺還不夠直觀的話,那麼微軟和亞馬遜基於以太坊開發的程序就能足以說明以太坊的受歡迎程度和影響力了。2018年,微軟宣布Azure上的Ethereum Proof-of-Authority,允許企業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構建應用程式;同樣是在2018年,亞馬遜宣布,旗下雲計算服務平臺AWS推出了面向以太坊的區塊鏈框架,允許用戶構建和關聯自己的區塊鏈分布式應用程式(DApps)。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我認為以太坊受到市場青睞並且市值長期穩定在第二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以太坊具有作為分布式金融基礎設施的強大功能,眾多的Defi Dapp在以太坊上開發、交易並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以太坊目前能夠保持強大的市值是因為具備了一定的影響力,那麼以太坊2.0之後該如何估值?有人也提出過ETH 2.0將翻百倍價格拉到20000美金,我認為不是不可能,但是不會太快實現,因為這不僅要以太坊作為公鏈能為眾多金融機構和實體行業解決切實的問題,同樣還要保證接下來新誕生的公鏈對以太坊的地位不會產生太大的威脅。如果要翻100倍,以目前以太坊的市值,還需要大約2.5萬億美金的資金量流入以太坊,約等於法國一年的GPD,可想而知,難度是非常大的。
之前HashKey Capital Research的一位朋友提出了幾種對數字貨幣的估值方法,包括成本定價法、交易方程式、網絡價值與交易量比值NVT(Net Value to Transactions Ratio)、梅特卡夫定律四種方法。借著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下。
成本定價法很好理解,就是看挖出一個幣需要耗費的電量值多少錢,但是這種方法僅適用於PoW的幣種,以太坊未來轉Staking之後成本定價法就不適用了。交易方程式的核心理念是貨幣供應的規模和周轉頻率與經濟生產的商品和服務總價值(即 GDP)之間存在關係,按照這個方程式,貨幣的價格P=MV/Q,M表示貨幣數量,V表示貨幣使用次數, Q 表示商品和服務的交易總量,但是這種方法數據比較難獲取,估值不會太準確;網絡價值與交易量比值NVT這種方法主要是衡量網絡價值與網絡使用價值之間的比值,但這種方法也有數據不準確的局限性,首先使網絡價值不好衡量,另外不同時間段的網絡使用價值也是不同的,導致估值會有偏差;最後一種梅特卡夫定律理念是一個網絡的價值與該網絡內用戶數的平方成正比,但是該方法只適用於長期的趨勢性指導,短期來看估值並不準確。
由於目前加密資產市場發展還不成熟,估值方法和數據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目前還沒有一套比較靠譜的估值方法,數字資產的價值目前還是取決於項目理念的先進性和實用性、在三角問題上的突破、項目活躍地址數量和影響力。
目前限制以太坊1.0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低吞吐量,以太坊2.0會從PoW轉PoS,同時引入分片鏈技術,這兩方面的改進將對以太坊的可擴展性和吞吐量有極大的提升,保守估計其吞吐量將是ETH1.0的64倍。更強大的可擴展性和吞吐量將會吸引更多Defi等Dapp在以太坊上開發,從而進一步增加鏈上交易量,ETH的價值也會進一步提升。至於說ETH的價格能不能翻百倍到20000美金,讓我們交給時間去驗證。(文:MXC抹茶研究院研報負責人Jack)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做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