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引言
買到以太坊(ETH)之後,我們買到的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在系統裡又有什麼作用呢?今天我們接著了解一下什麼是以太幣。
第1章 什麼是以太幣?
正如我們在《什麼是以太坊》這篇文章裡探討的,以太坊的目標是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網絡和去中心化的APP商店,並在這個過程中支持新型的應用程式dapp。
雖然以太坊不歸任何人所有,但是這個支持這種功能的系統並不是免費的。使用網絡需要「以太幣」——一個獨特的代碼片段,可用於支付運行APP或程序所需的計算資源成本。
像比特幣一樣,以太幣是一種不記名數字資產(類似於證券,就像實物債券)。像現金一樣,它不需要第三方處理或批准交易。
但是,以太幣不是作為一種數字貨幣或支付方式,而是為網絡上的去中心化應用提供「燃料」。
雖然聽起來很複雜,但是我們可以舉個更具體的例子進行說明。
讓我們回到去中心化的記事本APP這個例子。發布、刪除或修改一個筆記,需要用以太幣支付一筆手續費,以便讓網絡處理這筆交易。
因此以太幣有時候被稱為「數字燃料」,以此類比,以太坊的交易手續費就是執行交易所需的「天然氣」(gas)。
根據算力和運行所需的時間,執行交易的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消耗一定量的gas。例如一筆交易需要500 gas,這筆gas就是用以太幣支付。
作為一個經濟生態系統,以太幣經濟的規則是有點開放式的。比特幣有2100萬枚的上限,但是以太幣幾乎是無限的。
以太幣誕生的時候,2014年以太坊進行眾籌,向用戶預售了6000萬枚以太幣。
另外有1200萬枚以太幣分配給了以太坊基金會,一個致力於底層技術的研發團隊。每隔12秒,就會有5枚以太幣(ETH)分配給驗證網絡交易的礦工。
以太坊每年最多產出1800萬枚。無論是礦工挖出區塊,還是處理交易,大約每12秒就會產生5個以太幣。
所以,目前沒人知道以太坊的總量,2017年以後,以太坊計劃變更為POS共識算法,以太幣產出的速度將變得更不明確。
更改算法的話,創建以太幣的規則可能會發生更改,挖礦獎勵減少。
作者:Alyssa Hertig
原文連結:
https://www.coindesk.com/information/what-is-ether-ethereum-cryptocurrency
第2章 結束語
像比特幣一樣,以太坊也是由一系列概念和技術作為基礎構建的系統,只要一個個弄懂,理解起來並不會很難。
今天賣Ledger硬體錢包
我開了一個周邊產品的網店,歡迎捧場
(歡迎加我微信號:HSL13116885 加入我的知識星球)
另請閱讀:比特幣和以太坊的記帳方式——UTXO和帳戶餘額
上一篇:如何使用以太坊——零基礎了解以太坊(二)
點左下角,閱讀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