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分叉倒計時

2020-12-23 律動BlockBeats

任何人看到「以太坊 2.0」這個詞,都會認為這是以太坊的升級版,這也確實是以太坊原本的規劃。就像《鋼鐵俠 2》一定是關於鋼鐵俠的續集。但或許,在一部分人看來,以太坊 2.0 不是續集那麼簡單。

「它其實是另一個新項目。」以太坊重度參與者 T 哥說,「不是以前的以太坊了。」

這樣的觀點,與當前的市場情緒,並不一致。

2020 年的倒數第 5 周絕對會在加密貨幣領域未來的復盤中被一遍又一遍提及,在這一周內,市值第一的比特幣刷新了自己的歷史最高點,市值第二的以太坊也正式開啟了自己的下一個新階段——以太坊 2.0 第 0 階段。

「以太坊 2.0 上線還挺快。」這是關於此次升級最一致的看法。以太坊升級的不準時眾所周知,第 0 階段原本大家預計的都是明年,沒想到這麼快就啟動了。

時間上的提前為市場情緒帶來了不少信心,第 0 階段設置了 52.4 萬個 ETH 抵押的啟動門檻,滿足要求才能上線。隨著 ETH 價格上漲,每個節點至少抵押 32 個 ETH 的價值與一枚比特幣價值接近,十幾萬人民幣鎖倉也沒有影響情緒,啟動門檻無阻力完成。截止 12 月 8 日,已經有超過 120 萬個 ETH 參與抵押。

技術、價格、情緒、信心,現在的以太坊 2.0 看起來非常完美。

但以太坊社區,似乎並沒有那麼樂觀。

分片的疑惑

以太坊 2.0 升級,最有辨識度的改變有兩處:一是共識的改變,從 PoW 變更為 PoS;二是引入分片技術,目的是為了擴展網絡性能。

「最開始提出引入分片技術的時候,是合理的。」星火礦池產品負責人喵叔說,「但現在需要重新思考這個問題。」

目前以太坊社區針對擴展性能的解決辦法中,Rollup 技術的地位最高,從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到生態應用團隊,大家的共識幾乎一致,甚至項目方把對 Rollup 的關注放在了以太坊 2.0 之前。「我們現在不關注 2.0,我們最看重的就是 Rollup。」dForce 創始人楊民道對律動 BlockBeats 表示。

相比 Rollup,分片的地位已經從數據執行,降到了數據存儲,這一點 Vitalik 也認可。在 11 月中旬的以太坊 2.0 核心開發者電話會議中,核心開發者們討論後認為:以太坊 2.0 或將暫且擱置其第二階段計劃,直至數據分片層 Rollup 方案的可行性被證偽。

也就是說,Rollup 現在已經被公認為以太坊最有潛力的擴容工具,一切都以 Rollup 發展為先,萬一 Rollup 的路走不通,再考慮使用分片去做數據執行,現在的分片功能,只是做數據存儲。

圖註:11 月中旬的以太坊 2.0 開發者電話會議記錄

「但如果分片只做數據存儲,那麼為了解決數據可得性問題,應該重新設定研究目標和可行方案,而不是直接使用原本用於做執行擴容的分片。」喵叔提出了自己的質疑。

關於這個問題,國內以太坊社區曾經與 Vitalik 討論過,但對話並沒有結果,雙方沒有互相說服。畢竟這是項目路線圖量級的問題,幾句話不可能討論清楚,而且這個問題實在太遠了,以太坊 2.0 才剛剛進入第 0 階段,距離第 2 階段還有若干年。

但現在有比分片更近也更棘手的問題:更換共識,以太坊會不會發生分叉?

圖註:Vitalik 在社群表達對分叉的觀點

PoW 的堅持

這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分叉。

「如果最終分叉真實發生了,那麼與之前 The DAO 不同,這不是意外事件帶來的,這是路線圖導致的。」喵叔的另一個質疑,就是以太坊 2.0 在共識層面的變更:當所有技術改進都可以在 PoW 共識基礎上完成的情況下,到底為什麼要使用 PoS?

Vitalik 的觀點很明確,「升級 PoS 是為了提高安全性和效率。」他在以太坊社群回應。

關於這個話題,社區裡前幾天曾經有一場比較激烈的討論,同樣,兩種當代最主流的、被最多項目使用的共識必然有若干可以互相博弈之處,「PoS 一定比 PoW 更安全」這個結論,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

在 Vitalik 對以太坊 2.0 的規劃中,以太坊 1.0 鏈(現在的以太坊 PoW 鏈)與 Beacon 鏈會在某一時刻合併,目前具體合併還僅僅是一個提案,思路大概是:大家先投票投出一個區塊高度,在這個高度後,以太坊 1.0 便不再繼續跟蹤狀態,開始跟蹤 2.0 的狀態。

「他說的已經很清楚了,理論上,只要有礦工繼續,以太坊 1.0 這條鏈是不受影響繼續運行的。」喵叔解釋。

換句話說,按照這個劇本,我們會看到兩條叫「以太坊」的鏈同時運行,一個用 PoW,一個用 PoS,這不是常規性的分叉,但從結果看,這確實是分叉。「我覺得可能性挺高的。」楊民道說。

現在的一條鏈將來會變成兩條鏈,現在一個以 1:1 的比例轉移到以太坊 2.0 的 ETH 未來會出現兩個價格不同的 ETH,現在龐大的以太坊社區將會一分為二。

常規性的分叉是需要用算力做選擇,選擇的主角是礦工,而如果真的有兩條以太坊鏈同時出現,這次需要作出選擇的,是以太坊的整體生態,是項目方,是用戶,是投資者。

以太坊生態的選擇

DeFi 項目已經佔了以太坊生態的半壁江山,但 DeFi 項目的基礎是鏈上的資產,「協議方主要是跟著資產方走的。」楊民道解釋了 DeFi 項目的看法。

所謂資產方,是像 USDT、USDC 這種鏈上資產,DeFi 的抵押借貸生態基本都是基於資產方的,比如抵押 USDT 借出其他幣,DeFi 協議要跟隨資產方毋庸置疑。但從資產方的角度,這似乎是個難題。

我們用當前市值近 200 億美金的 USDT 舉例,發行方 Tether 不可能直接宣布由於另一條以太坊鏈的出現導致 USDT 發行量直接翻倍,而如果 Tether 將 100 多億美金的 ERC-20 USDT 分配到兩條鏈上,以何種比例分配又需要思考,而以太坊鏈上的資產方不是只有 USDT。大部分協議都支持多種資產,如果 USDT 選擇以太坊 1.0,USDC 選擇 2.0,協議方也不好辦。

「資產方們應該會共同選擇同一條鏈。」楊民道說。換句話說,生態內需要做出選擇,選出一條真正可以繼續被叫做「以太坊」的網絡。

如果只選擇一條鏈,維持原狀似乎才是最優解。「分叉不會帶走以太坊 1.0 的熱度。」T 哥說。

身兼礦工、投資者、DeFi 項目 xDeFiLabs 創始人等數個身份,T 哥看不到以太坊 2.0 的優勢,在他看來,現在的痛點是 Layer2 或者 Polkadot 可以解決的,如果他們解決不了,那以太坊 2.0 也解決不了。「我找不到人們會離開以太坊 1.0 的理由。」他說,「甚至我還投資了一個以太坊 ASIC 礦機項目。」

不同於比特幣礦機,目前的以太坊礦機用 GPU 挖礦,性能越好的顯卡,挖礦效率越高,ASIC 晶片這個概念,從沒真正在以太坊生態中出現過。

但在以太坊 2.0 啟動的同時,以太坊 ASIC 晶片礦機也正在緊鑼密鼓的開發中。「比特大陸、凜炙、芯動,都在研發以太坊 ASIC 礦機。」知情人士告訴律動 BlockBeats,「製程以 14nm 或者 16nm 為主。」

礦工逐利,礦機生產商也一定是因為可以保證礦工有利可圖才會研發 ASIC 晶片,以太坊轉向 PoS 前還有兩三年的 PoW 時期,礦工在這個時期內用 ASIC 挖礦可以有收益就足夠,但換個角度想,如果礦機生產商已經判斷了一臺礦機的壽命只有兩三年,那為什麼還要耗費心血去研發一個全新的概念呢?

「如果有分叉,我一定支持以太坊 1.0。」T 哥的觀點代表了絕大部分以太坊礦工。「當前還沒有礦工讓我們一定要提供 PoS 的服務。」喵叔說,「以太坊 PoW 的礦工和 PoS 的節點,目前看來沒什麼交集。」

那是誰在支持以太坊的 PoS?

PoS 的新生力量

跟很多人一樣,以太坊愛好者李澤林認為以太坊 2.0 就是當前版本的迭代,要想提高以太坊自身的性能,就必須轉向 PoS 為基礎的系統。「即便存在不確定性,PoS 還是必要的一步。」

在他看來,雖然市面上已經有眾多 Layer2 解決方案,但這些方案更像是系統「外掛」,「外掛功能再強大,也不能代表底層基礎設施自身的強大。」

今年 11 月,以太坊 2.0 的啟動成為社區關注的焦點,手裡有數百枚 ETH 的李澤林考慮,既然自己已經決定長期持有以太坊,不如也參與到生態中做點事情,加上自己本身就有技術基礎,自建節點、成為驗證人參與質押系統應該不成問題。

準備工作很順利,他還為此組建了一個以太坊 PoS 微信群交流心得。12 月 1 日 20:00,以太坊 2.0 網絡創世塊正式啟動,過了 5 分 23 秒,李澤林的節點成功挖出自己的首個 slot,興奮的他還在朋友圈曬出了截圖。

推特上不少網友曬出自己已經成為驗證人的消息

李澤林是幸運的,以太坊 2.0 啟動的第二天,全網超過 600 個節點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遭到懲罰。這也是以太坊 2.0 被人詬病的一點,節點必須 24 小時在線,不管因為任何原因離線都會遭到懲罰。這也導致了節點服務商的興起,因為個人能力有限,提供 24 小時在線且專業的節點服務商成了以太坊 2.0 網絡中最活躍的群體。

但李澤林認為這不是不認可 PoS 的理由。根據他的經驗,選擇中國香港節點,而非內地的機器可以降低區塊同步延遲的概率,設置備用機器等都是避免意外的方式。

「礦工們極有可能發起分叉。」作為 PoS 一派,李澤林也認可分叉發生的可能,但顯然,他押中的是 PoS 鏈,「用戶會選擇以太坊的新鏈。」

他的語氣,就像以太坊 1.0 的支持者押注 PoW 鏈一樣堅定。

當然,可能出現的分叉離現在還很遠,PoS 共識要經過重重檢驗,提案、討論、概念驗證、客戶端實現、攻擊場景驗證等等程序,才能真正使用。甚至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大家發現 PoS 在以太坊行不通,以太坊 1.0+Layer2 被全社區認可,經歷了幾年,共識重歸一致,關於 PoS 的一切都是一場試錯。

「以太坊到現在依然是最強的公鏈,不是技術有先發優勢,而是共識和市場信心有先發優勢,經過了這麼多年,所有社區的人都可以擁抱以太坊在探索新方向上出現失敗的可能性。」喵叔說。

The DAO 事件、Parity 錢包事件,到現在的 DeFi 黑客事件,以太坊用戶已經接受了以太坊冒險的可能,同樣,以太坊 2.0 也是一場冒險。

這是一場涉及價值千億美金生態、數萬用戶與開發者、區塊鏈最強公鏈的大冒險。

相關焦點

  • 以太坊君士坦丁堡分叉,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這裡
    以太坊發展有其既定路線,開發人員必須要定期進行硬分叉,以便確保以太坊可以不斷地更新最新技術。開發人員已經發現,以太坊中編寫的難度炸彈(difficulty bomb)會在某一時間點導致除快速度變慢,並且很可能引發區塊無法被開採,繼而制約整個以太坊區塊鏈的發展。 實際上,以太坊已經經歷過多次分叉,其中一次與黑客攻擊有關,最終導致了以太坊經典(ETC)的出現。
  • 以太提前分叉,霧來了!
    截至發稿時的區塊高度為4730493,也就是說,今天晚上7點~8點期間就會完成分叉,哈哈哈哈看到這裡我笑了,本來以太霧的分叉時間大約在1月1日左右,還想著以太這是要給大家發新年禮物的節奏,這這這,驚喜來得太突然。
  • 分叉是什麼意思?最近Filecion生態鬧得沸沸揚揚的分叉解析
    首先,分享下以太坊分叉的來龍去脈。有黑客利用此漏洞總計向外轉出了1200萬個以太坊(約等於600萬美金)幾乎佔據了The DAO眾籌總量的三分之一對以太坊的生態造成了極大的打擊!於是,6月底以太坊創世人Vitalik Buterin提出硬分叉設想(官方分叉)通過硬分叉使黑客利用漏洞轉出交易的區塊失效。7月中旬,超過85%的以太坊算力支持硬分叉,以太坊硬分叉成功。
  • 手機挖以太坊用什麼軟體比較好?
    引發幣圈用戶對礦工廣泛關注的事件是比特幣和比特現金的分叉。現在挖以太坊處於一個紅利期,產量高,幣價低,此時此刻 一定要攢點幣,其實挖礦很簡單只需要手機下載一個挖礦軟體,就能每天挖到以太坊!挖礦是一門賺錢的生意嗎?先說答案:是,而且投資回報率可能超乎很多人的想像!影響挖礦收益的因素很多,今天先來說最為重要的因素:參與時機。
  • 深入淺出以太坊2.0:為什麼升級?升級後有何不同?
    事實上,第 0 階段的信標鏈對大多數以太坊用戶不會有特別大的作用,因為它無法處理交易、執行智能合約或支持去中心化應用。這其實是出於設計上的考慮,因為目前以太坊1.0上面已經運行著數百萬的應用,在沒有確保以太坊 2.0 在可以支持如此大的交易量之前,不能貿然進行升級。以確保以太坊2.0不會擾亂現有的以太坊生態。
  • 以太坊上這隻搞得雞飛狗跳的喵星人,到底是誰派來的?
    我現在特別特別想知道,這隻搞得買貓人和以太坊都雞飛狗跳的喵星人,到底是誰派來的?當然了,和微信支付寶比起來,以太坊這個平臺在某些性能上比起來,這顯得的有點弱了……最相關:ETH的V神派來的沒錯,喵星人的出現,按常理來說,直接受益人肯定是項目方本身以及合作方Metamask錢包(如果它們不是同一個團隊的話),但是緊接著很合理的一個幕後受益人肯定是以太坊了。
  • 巴比特觀察丨BSC決戰以太坊,誰才是真正DeFi之王?
    誰能想到一向「不溫不火」的幣安智能鏈(BSC)突然把以太坊從「DeFi王座」上拉了下來,雖然可能「暫時的」,但這也是從未有過的,因為在此之前即便是大火的波卡,甚至比特幣,都沒能真正威脅到以太坊的DeFi主導地位,然而這一次以太坊社區可能真的「慌了」。
  • 萌貓變身吸血鬼,從電子貓攻陷以太坊網絡說起,聊一點嚴肅的話題
    但是以太坊網絡的擁堵卻讓很多人笑不出來。我們再用ETH Gas Station查看一下以太坊網絡的情況,乍一看,發現CryptoKitties佔據的交易數量進一步增加,快接近20%了。等等!去中心化交易平臺以德被居然被擠到了第三?那麼第二個地址是什麼鬼呢?
  • 企業以太坊聯盟(EEA)正式發布測試網絡,區塊鏈互操作性時代即將來臨
    今天,企業以太坊聯盟(EEA)推出了其新的測試沙箱——EEA TestNet。這使企業區塊鏈項目和分布式應用程式(dApps)能夠模擬現實世界中的網際網路問題,例如在某些司法轄區遇到的低帶寬或網絡延遲(延遲)。它還允許解決方案獨立驗證其可能要求的任何可伸縮性指標,例如每秒的事務數。
  • 什麼是以太幣——零基礎了解以太坊(三)
    今天我們接著了解一下什麼是以太幣。第1章 什麼是以太幣?正如我們在《什麼是以太坊》這篇文章裡探討的,以太坊的目標是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網絡和去中心化的APP商店,並在這個過程中支持新型的應用程式dapp。雖然以太坊不歸任何人所有,但是這個支持這種功能的系統並不是免費的。
  • Eth 1.x: EIP 1559與以太坊改良之路
    針對以太坊協議的更改是實時進行的,許多謹慎細緻的工程實現會被納入,以便所有事情、所有人 (如果可能的話) 都能在升級過程中繼續前行。在區塊鏈荒地的道路上仍有顛簸,但總的來說,以太坊仍然遙遙領先於其他劫掠車輛 (技術債務)——只要卡車保持前進步伐,不停止向地平線移動。新的提案在短期內可能會對現狀造成一些破壞,但總體而言,它們通常是對協議有價值的改進。
  • 對話星火礦池邱曉棟:以太坊2.0的進度解讀與影響
    鏈捕手:升級以太坊2.0是一項巨大的蛻變,好比在飛機跑道上給飛機換輪胎,本身POW與POS機制,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共識機制,以太坊為什麼堅定地選擇轉變為POS 機制,而不是深層次擴容?以太坊的POS機制與其它公鏈的POS機制有哪些區別?邱曉棟:以太坊白皮書問世之時就既定規劃以太坊未來要進入寧靜階段完成POS的目標,這種不忘初心堅持走POS的目標也是令人敬佩的。
  • 孫宇晨碰瓷以太坊,V神怒懟:波場就是以太坊的複製品
    推文發出後,遭到以太坊創始人V神留言怒懟,稱應該加上第8條理由,「TRX複製粘貼白皮書效率遠高於原創!」。遭V神怒懟後,孫宇晨在微博發文稱「感謝Vitalik對于波場的評論,波場從以太坊受益良多,以太坊也激勵我們能夠發展出更好的平臺。
  • 從DevCon3大會看以太坊生態現狀和發展未來
    他從以太坊第三屆DevCon大會回來後,對這趟會議之旅的所見所聞進行了總結,並在萬向區塊鏈分享會上為大家進行了技術分享。奚總對以太坊的生態現狀和未來發展進行全方位解讀,帶領聽眾進一步深入了解以太坊。作者簡介:奚海峰,萬雲首席技術官。清華大學自動化專業碩士,馬裡蘭大學電器及計算機工程碩士。
  • Uniswap上線空投撒錢,以太坊交易平均手續費一度達到10ETH
    不過以太坊的礦工,也在Uniswap上也參與流動性挖礦的話,一邊賺礦工費一邊領取UNI的話,豈不是財富自由了這次UNI的活動規則是:在9月1日前使用Uniswap進行過交易的每個以太坊地址都可以領取400個UNI,並且這些幣可以第一時間充值到交易所賣出。
  • ETH會不會再次出現分叉?E9礦機回本周期是否很嚇人?
    在幣圈來講,對於分叉肯定都不會陌生,因為擴容問題從比特幣分叉出來過BCH,因為協議矛盾又從BCH分叉出來BSV,上個月BCH因為8%的礦工稅又進行了一次分叉。以太坊2016年發生過一次嚴重的黑客入侵,被盜走了360萬個ETH,因為損失的金額巨大,V神不得不冒險採取了硬分叉,沿用如今ETH的名字,之前的老鏈就是現在的ETC。
  • 深度:日漸壯大的波卡DeFi生態是否能夠超越以太坊?
    此外,Pantera Capital Management的Dan Morehead最近也與彭博社分享了他的看法,並強調指出,儘管波卡目前的市值約為以太坊價值的10%,但他的公司認為,波卡成為「以太坊競爭對手的可能性大大高於10%」。
  • 國產公鏈已攻克以太坊基礎設施崩掉的背後難題?
    最近看到一篇報導,以太坊基礎設施提供商Infura出現大型翻車事故,服務中斷導致影響巨大,震動半個圈子: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1日,在以太坊基礎設施提供商Infura出現故障後,幣安、bithumb等加密貨幣交易所暫停了ETH及ERC-20代幣的提幣,此外,依賴於Infura服務的知名錢包Metamask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 以太坊和萊特幣潛力及前景
    一、以太坊簡介   以太坊(Ethereum)並不是一個機構,而是一款能夠在區塊鏈上實現智能合約、開源的底層系統,以太坊從誕生到2017年5月,短短3年半時間,全球已有200多個以太坊應用誕生。以太坊是一個平臺和一種程式語言,使開發人員能夠建立和發布下一代分布式應用。
  • 2020年最佳以太坊錢包
    以太坊(ETH)加密貨幣是僅次於比特幣的第二大加密貨幣。它非常受歡迎,並且經常被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使用。這種廣泛的使用導致了用於存儲以太幣的許多不同的錢包的出現。這為黑客竊取經驗不足的用戶的資金提供了機會(更多信息請參見下文)。那麼,如何安全存儲以太幣,哪個以太坊錢包被認為是最好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