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人想調查我,我就著蠶豆和酒,把他的肝臟吃了——《沉默的羔羊》
很少有恐怖片,能在奧斯卡拿獎,並且一拿就是五個。但《沉默的羔羊》做到了。
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一口氣在第64屆奧斯卡上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導演以及最佳改編劇本五個最重量級的大獎。堪稱史無前例。
而拿下最佳男演員的安東尼·霍普金斯,也榮升為演出時長最短的奧斯卡影帝。他在《沉默的羔羊》裡,一共只出境了16分鐘。
但是,僅僅是這16分鐘的表演,就將拔叔塑造成了如同小丑般經典的反派形象。至今仍被影迷津津樂道。這一期的共看經典,影單貓就帶大家深扒一下這部經典的恐怖片,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01 《沉默的羔羊》與弗洛伊德的淵源
如果僅僅把《沉默的羔羊》當做一部驚悚片來看待,未免就太低估他了。事實上,《沉默的羔羊》是一部少有的心理學電影,而電影的主旨,則來自於弗洛伊德的童年歸因理論。
即你童年一切不正常的經歷,都將成為你的潛意識,影響你成年後的所作所為。
而電影裡,克拉麗絲關於羔羊的童年陰影,也來自於弗洛伊德的一部著作:《少女杜拉的故事》。這本書是弗洛伊德唯一一部非學術性的長篇作品。
裡面的少女杜拉曾在童年想要幫助農場的羔羊逃跑,但卻被農場主抓了回來,並且將羔羊當著杜拉的面殺死。從此,杜拉對羔羊的叫聲都會有所恐慌。
是不是和克拉麗絲在監獄被拔叔逼問出來的童年陰影如出一轍?
02 怎樣的童年經歷造就了後來高智商的殺人魔?
克拉麗絲的童年經歷,其實和拔叔的童年經歷極為相似。他們都曾面對想拯救的人或事,卻無能為力。
只是拔叔的童年經歷,並沒有在電影裡展現,而是直到2007年的《少年漢尼拔》裡,才揭開了拔叔吃人肉的秘密。
拔叔年輕那會兒,曾經是個妹控,有個可愛的妹妹。但戰亂卻讓漢尼拔親眼目睹了自己的妹妹被幾名飢餓的德國士兵吃掉,從此蒙上了心裡陰影。
《少年漢尼拔》劇照
而漢尼拔走出心裡陰影的方式,則是以血祭血,自己成了一個食人魔。
漢尼拔系列一共有四部,除了第一部《沉默的羔羊》外,還有《紅龍》,《漢尼拔》以及前傳《少年漢尼拔》。這四部電影均由美國作家託馬斯·哈裡斯的小說改編而來。
漢尼拔與克拉麗絲一樣,同樣在童年經歷了一次深刻的無力與挫敗。但一個變成了自詡為救世主的食人魔,另一個卻成了代表正義的警察。
為什麼這中間會發生這樣的差異,他們兩個人最終又是為何產生這種曖昧情感的,都將是我們下一篇將討論的重點。
03 野牛比爾身上藏著最驚世駭俗的三個殺人事件
《沉默的羔羊》裡,另一個重要角色,毫無疑問是屬於克拉麗絲的搜捕對像,連環殺人案的兇手野牛比爾。
事實上,這個電影裡恐怖無比的變態殺手,是根據美國真實發生過的三個變態殺手的事跡摻雜而來的。
野牛別爾的主要原型,是熱衷剝皮的艾德·蓋恩。這貨走向變態之路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自己的母親。
艾德·蓋恩
他的母親是一位極端的天主教份子,認為除了自己以外的女人都是妓女,因此拒絕自己的兒子艾特接觸別的女孩。於是艾特直到母親去世,都一直和她生活在一個偏遠的小鎮農場裡。
母親死後,他將這位「自己生命裡最重要也是唯一的女性」的屍體從墳墓裡挖出來藏在房間裡。但還不滿足,於是又去墓園挖了許多「看起來和母親很像」的中年婦女的屍體,剝下她們的皮膚製成人皮面具。
屍體不能滿足他後,他便將目標對準了活人。在犯下兩起殺人事件後,艾特·蓋恩被警方逮捕。他後來以精神病的名義關在精神病院並在那裡終老。蓋恩被捕後,他的農場一度成了觀光景點,但後來被當地居民一把火燒了。
艾特·蓋恩除了是野牛比爾的原型外,還是《德州電鋸殺人狂》裡人皮男的原型。當年案發現場的照片網上都能找到,因為太過少兒不宜影單貓就不放了。
野牛比爾的另一個原型是活躍於70年代的泰迪·邦德,他靠手腕脫臼的手法引誘受害者的方式,和開始野牛比爾的方法差不多。而且泰迪·邦德也曾在獄中幫助破獲了另一起連環殺人案,這又和漢尼拔的經歷很像。
最後一個原型是加裡·海德尼克,他跟野牛比爾一樣在家裡挖了一個深井來囚禁受害者。
共看電影是本喵發起的一項經典電影刷完計劃,目的是帶大家每周刷一部經典電影,並通過多篇深度解讀來加深大家對於這部經典電影的認識,而不再局限於僅僅只是看過。此外,還會建立若干討論群,號召大家一起分享感悟心得。本期的共看電影為《沉默的羔羊》。
入群方式
二維碼在下方,手慢無。入群後請先看群公告。
125群
126群
127群
128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