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控的《簡愛》2011電影版
作為名著啟蒙讀物,夏洛特.勃朗特的《簡愛》家喻戶曉。而這一部2011年電影版本則最忠於原著,男女主角節制到壓抑,細膩到唯美的影片風格相互映襯。場景、構圖都很下功夫,每個截圖都是一幅19世紀油畫。
2011年版《簡愛》算得上一部畫面、語言皆唯美的作品:開場從簡愛離開羅切斯特莊園開始講起實在是一大驚喜。不僅從全書最具畫面感和戲劇高潮的部分開場,一下子提高了觀賞欲,而且書裡面頗有點兒意識流感覺的情景描寫被充分畫面化地展現銀幕,我覺得只有現在的技術水準才能做到的畫面張力和美學質感!
那個十字路口和高崗上的修道院,還有如夢如幻的磷峋怪石,感覺就像是舞臺劇布景般,有很濃厚的象徵式意味,但又因為是現實的場景而顯得真真切切。這種夢境與現實相交錯的手法一下子把我的期待提高了好多。
但可惜到了後面,導演顯得過多被調和原著和現代口味的想法所拖累,電影的節奏一直沒有什麼變化,遇到最後越顯得疲弱和沉悶。
不能不提的是這部劇的場景和道具。有BBC電影部門參與製作的古裝片果然是不同凡響,連大幅窗簾都是英國羊毛絨的質感,古堡、大宅、寄宿學校和荒野、修道院都是典型的建築風格,充分體現原著風情之餘又相當簡煉,不設任何冗餘的裝修,很能體現維多利亞時代的嚴謹和古樸。
環境已經如此濃墨重彩——不知是否這個原因,導演把人物性格安排得十分隱忍,包括選角也有其「收」得過於痕跡的一點——朱迪·丹奇這樣的老戲骨演管家費爾法克斯太太,自然駕輕就熟,但她那氣場獻給這個平庸的管家角色,自然有點「鋪張浪費」、「大材小用」;
傑米·貝爾演聖約翰也同樣如此:記得聖約翰在簡愛唇邊留下冰涼一吻,但劇中看來這一吻顯然有血有肉!他對簡愛拒絕嫁給自己的責問,其呼聲發自肺腑,可見他是一個熱情充斥胸臆的人!但原著裡的聖約翰多麼假正經無需我多說,傑米·貝爾出演聖約翰又是一不得不「隱忍」的佐證。
女主角扮演者米婭(MIA),文靜乖巧,海報上的側面有如提香繪畫中的人物,那雲鬢盤發閃現出誘人的色澤和膚白如雪毫無血色的病態美,演相貌平平的簡愛是有些」過」了。且她一直不動聲色地壓抑自己的感情,在鏡頭上總試圖表現出對凡事無所謂的平靜,讓人抓狂;大概是因為她隱忍過頭,所以才讓她在荒原上放任哭泣的那一幕揪心程度達到極致。
Saving the best for the last...最後留給羅切斯特先生。
要強調的是,我是法鯊的腦殘粉。麥可·法斯賓德(Michael Fassbender)好萊塢的熟臉先生,華爾街日報稱其為Mr.X,這很貼切,因為他的多變、他的低調,他能力的未知。他能融入百種電影的千種角色,無論是新版《簡·愛》中帥氣的羅切斯特,還是《無恥混蛋》中因為三根手指頭被德國人幹掉的那個假軍官。當然,X也指他至今為止最出名且出色的角色就是《X戰警:第一戰》中X教授的死敵:新萬磁王艾瑞克。他身高6英尺,是一位全能演員,像一隻變色龍,能夠很容易地讓自己披上角色的性格外衣,與整部影片融為一體。他從不是那種靠臉吃飯的男演員,他能讓你記住他表演的感覺。
但凡名著改編的電影,都逃脫不了被刪節的命運,此片在男女主角感情的鋪墊上略微簡單,羅切斯特被法鯊演繹得一改固執冷峻的特色,反倒帶有一些邪氣和霸道,在和簡愛的對手戲中我恍若看到了「霸氣男總裁」與小蘿莉的味道出來;另外男女主角似乎未能擦出火花,感情進程過於急切,氛圍曖昧,缺少了夏洛特.勃朗特原著中的含蓄。值得吐槽的是英格拉姆---這位傳說中的白富美,在劇中實在吸引不了眼球,傲慢看出了一些,可是傲慢的資本卻未體現出來。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蠻唯美的影片。電影原聲也為此片增色不少,小提琴始終似有似無、如歌如泣環繞在油畫般的場景周圍,與人與景渾然天成。選擇一個適當的晚上慢慢品味還是值得的,特別是對於喜歡畫畫、攝影的朋友,這部片子不失為一本尚好的光影、構圖教程。
最後送上《簡愛》中最著名的經典臺詞:
此文版權為九點匯所有,轉載請註明
您的認可對我們很重要,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長按並識別以下二維碼,給本篇作者打個賞哦!九點匯推送文章皆來自匯景媽媽們的原創,來給鄰居們打個賞吧!
(此作者編號為01,賞金尾數記得加上01,如:3.01元或者5.01元.賞金將全部賞給本文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