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簡稱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也是六朝古都;北京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北京歷史上的名人 ,看看有你熟知的嗎.
馬致遠
馬致遠- 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 ,字千裡,晚號東籬 ,大都(今北京)人,還有"曲狀元"之稱。在元代散曲作家中,馬致遠的散曲數量最多、流傳最廣,其雜劇創作脫離市井,脫離平民,是無根化的創作,因而後世譽之為"馬神仙"。
馬致遠年少時非常好學上進,馬致遠青年時期追求功名,對"龍樓鳳閣"抱有幻想,但仕途多舛,其政治抱負一直沒能實現,遂寄情於創作,與文士王伯成、李時中等組織了"元貞書會",一生共作雜劇十六種,現存《漢宮秋》、《薦福碑》、《嶽陽樓》、《任風子》等七種,以《漢宮秋》最著名。散曲有《東籬樂府》。小令《天淨沙*秋思》膾炙人口,被譽為「秋思之祖」。馬致遠在大約五十歲的時候辭官歸隱,他看透了世俗的可悲以和人生的恥辱,對政治的各種不滿意,從而選擇歸隱,過上了很平淡的休閒幽靜的恬靜生活。
老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北京滿族正紅旗人。老捨生於陰曆立春,父母為他取名「慶春」,大概含有慶賀春來、前景美好之意。上學後,自己更名為舒舍予,含有「捨棄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梅蘭芳
梅蘭芳(1894.10.22-1961.8.8),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北京人,祖籍江蘇泰州。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的一生出身於梨園世家,8歲學戲,9歲拜吳菱仙為師學青衣,11歲登臺,體現了不斷革新、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世稱「梅派」。其中最能體現梅派藝術代表劇有《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穆桂英掛帥》等。
梅蘭芳一生主要從事京、昆表演,他具備深厚的藝術修養,其畫作清麗秀雅、神形兼備,書法雖沒有他的畫出名,但是其書法功底深厚、清靜雋秀。以行楷書為主,小楷尤精。
這幾位就是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北京歷史名人啦,關於北京歷史上的名人你還知道誰呢?歡迎大家一起留言討論,想了解更多歷史名人記得關注我哦,以上素材均來自網絡,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