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國事件」為何引發韓國新一波政治地震?|新京報專欄

2021-02-13 新京報評論

哪怕是曹國本人引退,或是文在寅總統及執政黨與其完成關係切割,也不會讓「曹國事件」迅速徹底地完結。

▲ 圖/視覺中國

文 | 郭銳

10月9日,多達50萬的韓國民眾聚集在首爾市光華門廣場前示威抗議,而其訴求則從撤換曹國、徹查他及其家人的違法行徑,直接升級為政治目的性更強、更有針對性和更具攻擊力的要求:現總統文在寅下臺,釋放被關押的前總統樸槿惠。

曹國一直以來被輿論認為是文在寅的「心腹幹將」。在獲得法務部長官提名後,曹國家人被爆涉嫌多樁醜聞,曹國也被媒體稱為「男版崔順實」。

從「曹國事件」肇始之源看,表面上是曹國深陷的困境——韓國在野黨及部分民眾質疑曹國及其家人有不法行徑,要求對其家族啟動司法調查,但曹國本人在文在寅的支持下跌跌撞撞闖關成功就任法務部部長後,著手推行檢察體制改革,這被認為是「行政幹涉司法自由」的反面典型和曹國有意以公權避禍脫罪的最好證明。

事實上,引發韓國上下沸沸揚揚的但絕不單純的「曹國事件」,其背後也絕不是權力私用、反貪反腐這麼簡單。

在野黨意圖借「曹國事件」抹黑文在寅及其所領導的政府和執政黨,甚至不惜高喊「文在寅下臺,釋放樸槿惠」,其政治施壓和煽動民情兩手並重。

該事件的持續擴大並最終波及文在寅自身,實則是韓國政黨鬥爭需要而有所「白熱化」的必然結果。在野黨相當於提前打響了競選的第一槍,吹響了集結號。

由於曹國本人是文在寅的心腹嫡系,並深受已故前總統盧武鉉的賞識,其被視為執政黨競爭下一任總統的有力人選之一。這成為在野黨連連出擊、施展手段一定要做大坐實該事件,進而給執政黨和文在寅總統以重重一擊的根由所在。

短期內,「曹國事件」不會偃旗息鼓。青瓦臺總統府的一時噤聲,意在不過早不過度地表明立場,而使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不利局面。但是,這在外界看來是文在寅有意「護短」和「遮羞」,等於是坐實了其幹涉司法和不顧政治中立原則的事實。

更何況,在野黨有目的地利用「曹國事件」提前「預熱大選」的意味濃厚,該事件持續時間越長,也就意味著對文在寅總統及執政黨的打擊力度和信譽傷害越大。哪怕是曹國本人引退,或是文在寅及執政黨與其完成關係切割,也不會讓「曹國事件」迅速徹底地完結。

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文在寅總統及其所領導的政府才以「不大表態」的方式,噤聲表明了立場:既不會輕易放棄曹國,也不會讓「曹國事件」無限擴大下去。10月12日,「挺曹派」將舉行大規模燭光集會以支持總統及政府立場,就是這個道理。

對文在寅來說,「曹國事件」讓其引火上身,但曹國本人絕不是「雞肋」而可以隨意棄之。在目前形勢下,「保曹」或「棄曹」對文在寅總統及其所領導的政府和執政黨來說,其實並沒有太大的本質區別。

不過,從文在寅的秉性和脾氣來推測,他選擇與在野黨周旋到底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其不會輕易地後退和讓步,甚至是在必要時不惜動用強硬手段做進一步的幹預。

可以確定的是,未來一時期,「曹國事件」將是韓國朝野競逐博弈的最熱門話題。這不意味著「曹國事件」會成為壓倒文在寅的一根稻草,但對其及執政黨的打擊力是不言而喻的。對文在寅來說,他顯然需要更加高明的危機公關手段,以應對不可預知的「曹國事件」走向。

□郭銳(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國際政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編輯:李冰冰   校對:盧茜

推薦閱讀:

「公開反對改革開放的開除」,申明底線 | 新京報快評

大學師生盜拓南朝石刻,文保意識如此薄弱?|新京報快評

解決準研究生「錄而不讀」:還得靠錄取制度改革|新京報快評

「莫雷事件」:NBA犯了哪幾個低級錯誤|京釀館

酒後接替代駕進小區不算「醉駕」,符合寬嚴相濟| 新京報快評


相關焦點

  • 「賣菜郎」韓國瑜何以成為臺灣政治「新網紅」丨新京報專欄
    作為一個「無名之輩」,韓國瑜在2018年參選高雄市長,一時間紅遍臺灣地區,引發令人矚目的「韓國瑜現象」,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韓國瑜擁有獨特的個人魅力與選舉智慧首先,韓國瑜所擁有的個人魅力與選舉智慧是無法否認的。韓國瑜雖然屬於國民黨黨籍,但卻是一個「非典型」政治人物。
  • 韓國瑜表態不參加黨內初選,為何說在情理之中? | 新京報專欄
    在聲明中,韓國瑜表明了三個態度:第一,對國民黨中央改革的敦促;第二,對於自己責任的認知;第三,對於選舉政治的理解。在這一關鍵時刻發表聲明,韓國瑜既澄清了自己的政治立場,也回應了支持者的呼聲。   國民黨方面隨即表示,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黨內初選辦法,將由中常會充分討論決議後實施,盼望韓國瑜也能參與初選。
  • 樸槿惠迎接審判只差一步,韓國政壇深夜地震:文在寅心腹離奇死亡
    7月10日,68歲的韓國前總統樸槿惠將迎來終審判決,她可能面臨35年的牢獄之災。7月9日,韓國再次出一件大事,引發了韓國政壇大地震,文在寅心腹首爾市長樸元淳深夜離奇死亡。有人表示,樸元淳的死可能和鬧得沸沸揚揚的性騷擾傳聞有關,但首爾市政府很快發表了聲明稱,樸市長因沒有此類事件被立案。據MBC電視臺報導,樸元淳的前秘書站出來公開揭露,樸元淳在工作期間持續對她進行性騷擾,除了直接的身體接觸,還在社交軟體上給她發私照。目前,這名女子已經向警方提交了證據,並表示不止一個受害者。
  • 首爾市長樸元淳身亡震驚韓國,他帶走了多少懸念|新京報快評
    據韓國媒體報導,樸元淳女兒9日下午向警方報案說,樸元淳當天留下類似遺言的話後離家,之後失去聯繫。韓國警方和消防部門接到報案後,展開了7個多小時的搜尋工作,最終尋獲樸元淳的遺體。韓國警方表示,死亡原因還有待進一步調查確定,但排除了他殺的可能性。   樸元淳失聯和身亡事件震驚了韓國社會,也引發了中國網民的關注,各種猜測不脛而走。
  • 提名稅務局長任新總理,普京是何用意?|新京報專欄
    稅務局長、政治新人米舒斯京站上「C位」不難發現,普京的戰略是希望通過革除經濟發展的弊端,為政治改革制鋪路。▲普京提名新總理人選:現任聯邦稅務局局長米舒斯京。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文 |徐立凡隔壁俄羅斯「一夜驚變」——俄羅斯政府全體辭職,引來國內網友疑問連連。據俄羅斯媒體報導,在梅德韋傑夫政府總辭職後,普京日前提名聯邦稅務局長米舒斯京擔任新一屆政府總理。
  • 韓國法院籤發搜查令 檢方追查前法務部長曹國帳戶
    中新網11月7日電 據韓媒報導,韓國檢方6日表示,收到了法院籤發的搜查令,正在追查韓國前法務部長官曹國的帳戶,調查其一家相關疑竇。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反腐敗調查2部表示,獲得了限制範圍內的搜查令,正在追查曹國的帳戶。但是,沒有搜查曹國的手機。
  • 韓國政壇發生「大地震」!6名政要集體請辭,文在寅遇到麻煩了
    坊間常將韓國總統難以善終歸結為青瓦臺的風水不好,以風水來評判政治,這當然只是笑談,頗和李商隱詩中所感嘆的「不問蒼生問鬼神」有幾分相似。如果真要認定是風水所致,那麼最大的「風水」指的就是民意。我曾在此前的文章中提到,韓國的政治常常被民意所裹挾,韓國人的不安和缺少安全感給了政客們最好的利用機會。然而這種民意既不穩固,也沒法長久。據中新網報導,韓國青瓦臺秘書室長盧英敏及5名首席秘書於當地時間7日上午向韓國總統文在寅表明辭意。
  • 韓國政壇「地震」,兩名幹將爭鬥不休,輿論沸騰,文在寅有大麻煩
    韓國政壇大「地震」了!據韓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0日,韓國發生了憲政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幕,韓國檢察懲戒委員會召開會議,審議是否處罰韓檢察總長尹錫悅,但最終也未得出結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兩周前,韓國法務部長秋美愛要求尹錫悅停職,隨即引發韓國檢察官的集體不滿和抗議,尹錫悅隨後提起行政訴訟,他的停職令也被撤銷。秋美愛表示,尹錫悅涉嫌在2018年與涉案的《中央日報》社長進行過不正當會面,還涉嫌非法伺察法官,表示要徹底查清真相。
  • 文在寅引發韓國政壇「地震」,親自現身道歉,尹錫悅或成最大贏家
    之所以會出現這一情況,與韓國總統文在寅極力推進的「司法改革計劃」有關。從上任到現在,文在寅一直想改變韓國政壇的體制,以此減少政壇的混亂局面。在文在寅制定的「司法改革計劃」中,韓國檢察院是其中的主要目標。因此,韓國檢察部院極力反對這一計劃。為了可以讓改革計劃順利落實,文在寅特地任命秋美愛擔任法務部長。韓國政壇近段時間爆發「鬥法事件」,就與秋美愛有很大關係。
  • 從張紫妍事件看韓國政治
    之前花花跟一位哈韓的朋友聊天,她告訴我最近韓國娛樂圈發生了一件很那啥的事件,然後巴拉巴拉地給我講了李勝利事件。
  • 美國地震專家警告:近期加州地震頻發可能會引發一場大地震
    這些地震可能已經將該州一步步推向一場更大、更致命的災難。兩位地震學研究人員表示,這是因為這些地震事件增加了聖安地列斯斷層發生大斷裂的可能性。這些地震事件以震中附近的一座城鎮命名,被稱為「裡奇克萊斯特地震」。
  • 法務部長官候選人曺國女兒實力坑爹.....
    而文在寅總統提名其親信曺國為法務部長官後,朝野議員圍繞曺國提名問題爭論不休。在此背景下,曹國女兒讀高中時,在大學教授的幫助下成為論文的第一作者一事再次引發爭論。2008年,曹國女兒就讀首爾某外語高中2年級,在檀國大學醫科大學A教授的指導下,以實習生身份參加了約兩周的實驗工作。
  • 扳倒兩任總統的檢察官,一夜間成下屆總統最熱門人選,韓國發生了什麼?
    震驚朝野的「秋尹之爭」幾輪鬥法之後,尹錫悅不僅未受影響,還順勢成為下屆韓國總統的熱門人選。矢志改革的文在寅,罕見出面公開道歉,起因竟是一場由心腹引發的政府內鬥。把總統送進監獄的人為何文在寅要對檢察系統「下狠手」?在韓國,政治體制實行三權分立,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部分組成。其中,檢察廳雖隸屬司法部,卻是一個相對獨立、缺乏制衡的系統。
  • 韓國瑜事件引發的思考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兩天韓粉和一些反民進黨人士,打著為韓國瑜討公道的名號聚集,並提出了一系列罷免訴求。(罷免高雄市議員黃婕,罷免立法委員陳博維,罷免新北市議員王浩宇)這些人都是支持罷免韓國瑜的政治人物。臺灣政壇還在震蕩之中。韓國瑜被罷免創造了臺灣政壇第一個縣市長被罷免的歷史,也是臺灣民主進程標誌性的事件。可以討論和思考的東西很多。
  • 善如樸元淳自殺,貴如樸槿惠徒刑二十年,韓國政治為何如此可怕?
    7月8日是韓國政治的至灰一日,在這一天共民黨地方重員樸元淳在迷霧重重間選擇自殺身亡。同時也在這一天,保守派「前神主牌」、前總統樸槿惠多案合判徒刑二十年。韓國政治向來是左翼進步派和右翼保守派的東西風之戰,歷來要麼是東風壓倒西風,要麼是西風壓倒東風,但像7月8日這樣,兩派都遭遇政治重創,還是頭一次。
  • 日本街頭政治為何「無人喝彩」?
    自2011年3月地震引發福島核洩漏事故開始,首都東京幾乎每個月都在爆發萬人以上的大規模示威遊行,其中4月10日在高圓寺、6月19日在明治公園、2012年7月16日在代代木公園進行的活動,各自聚集了1萬5千人、6萬人和17萬人的抗議群眾,坂本龍一、大江健三郎、柄谷行人等文化知識界的著名人士也都積極參與其中。
  • 韓國教會為何屢現「集體感染」:從大熱驚悚片看韓國新興宗教
    韓國《東亞日報》報導說,新天地教會這種緊密的宗教聯繫,將會極大地改變新冠肺炎疫情的走向。一位宗教專家告訴該報,「在新天地教會,成百上千信眾都聚集在一個地方,禮拜、聚餐、交談,病毒在極短的時間裡就能造成感染。」 而近日(3月30日),新京報、中國新聞網等媒體引用韓媒報導,位於韓國首爾九老區的萬民中央教會發生集體感染,截至當天下午,教會內至少28人確診感染。
  • 東亞最後的政治聯姻:日本、韓國和偽滿洲國之間的愛恨情仇
    在這些政治聯姻中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精彩的故事呢?日韓的政治聯姻咱們按照歷史時間線,先來說說日韓的政治聯姻。大清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戰敗後,根據《馬關條約》朝鮮擺脫了大清王朝藩屬國的身份。戰後初期,李垠夫婦只能以蘑菇度日,並且此時的李垠已身患重病,所以一直想要回到韓國,卻被韓國的第一任總統李承晚阻撓,因為李承晚害怕李垠回來會復闢帝制,進而威脅到他的地位。1961年,韓國樸正熙政權成立,恢復了李垠夫婦的大韓民國國籍,李垠與方子總算得以回國,並且樸正熙還讓他們住在老家昌德宮,生活費還由韓國政府來負責。
  • 勝利夜店事件盤點,韓國娛樂圈要迎來大地震了!
    ,科睿君覺得還是寫一篇文章,給大家好好捋捋此次事件的始末。勝利事件不僅僅是一個人,還牽扯到了韓國的多名藝人,以及藝人與政界,商界相互勾結,最終影響司法的醜聞。韓國的網民的眼睛可是雪亮的,立馬發起了新一輪的青瓦臺情願活動,阻止了勝利的入伍,韓國民眾認為軍隊不能成為他避風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