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調式體系中,六聲調式是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加入一個偏音而構成的;七聲調式則是在五聲調式的基礎上加入兩個偏音構成的。本節我們來歸納一下七聲調式的種類及其判斷方法。
(為了簡便直觀,我們用簡譜音符12356來代替五聲調式體系中的五個正音,用4、7和#4、7來代替偏音)
①首先清楚:在民族調式體系中,五個正音是1、2、3、5、6,這五個正音就可以排列成五種五聲調式音階。
②其次清楚:在五聲調式音階的基礎上,增加一個偏音——變宮7或清角4,就可以構成10種六聲調式音階。
那麼,七聲調式音階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1.七聲調式音階類型之一:清樂音階
在五聲調式音階的基礎上,同時增加變宮7和清角4這兩個偏音,就構成了七聲調式的清樂音階。分別用五個正音中的宮/商/角/徵/羽(1、2、3、5、6)作主音,就可以構成五種不同的七聲調式清樂音階。見下圖:
由上圖可知:清樂宮調式音階跟自然大調式音階結構相同;清樂羽調式音階跟自然小調式音階結構相同。但是,清樂宮調式歌曲跟自然大調式歌曲在音樂風格與旋律色彩上還是有明顯區別的;清樂羽調式歌曲跟自然小調式歌曲在音樂風格與旋律色彩上也是有明顯區別的。
清樂音階在我國現實的音樂創作之中仍被廣泛使用。
2.七聲調式音階類型之二:雅樂音階
在五聲調式音階的基礎上,增加變宮7和變徵#4(徵音下方的小二度音)這兩個偏音,就構成了七聲調式的雅樂音階。由於主音的不同,雅樂音階也有五種。見下圖:
雅樂音階是我國古代最早應用的音階,影響較廣。
3.七聲調式音階類型之三:燕樂音階
在五聲調式音階的基礎上,增加清角4和閏7(降7)這兩個偏音,就構成了七聲調式的燕樂音階。燕樂音階也有五種。見下圖:
此圖不再多說,知道有這回事兒就行。
4.如何區分清樂宮調式與自然大調式、清樂羽調式與自然小調式?
清樂宮調式音階跟自然大調式音階結構相同;清樂羽調式音階跟自然小調式音階結構相同。那麼,對於一首七聲音階的歌曲,如果主音同為首調唱名do(1),如何判斷它是自然大調式的還是清樂宮調式的呢?如果主音同為首調唱名的la(6),如何判斷它是自然小調式的還是清樂羽調式的呢?判斷時雖然涉及的樂理知識很多,但主要是看樂曲的主音及樂曲裡面的首調唱名fa(4)和si(7)起的是不是偏音的作用。如果起的是偏音作用,則樂曲大多屬於民族調式體系的清樂宮調式或清樂羽調式。
偏音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偏」就是「不正」,一般處在旋律的不顯要位置——常以經過音、輔助音、一帶而過的短時值效果出現在弱拍或弱位上,很少在不同的樂句中反覆出現。這是五聲調式體系中偏音的共同特點。在自然大小調體系中,沒有正音與偏音之分。
根據上段所述,哼唱或搜索下面這幾首歌曲的曲譜,區分一下調式。
《我和我的祖國》、《長江之歌》——都是自然大調式;山東民歌《對花》——清樂宮調式。
南斯拉夫歌曲《啊朋友再見》、前蘇聯歌曲《喀秋莎》——都是自然小調式;《讓我們蕩起雙槳》清樂羽調式。
對於清樂宮調式和清樂羽調式之外的清樂商調式(主音re-2)、清樂角調式(主音mi-3)、清樂徵調式(主音sol-5)來說,由於它們的主音唱名與自然大小調體系的主音唱名都不相同,所以判斷起來相對容易些。例如大型文獻專題片《使命》主題歌《紅旗頌》,其主音是sol(5),用到了兩個偏音fa(4)和si(7),所以屬於清樂徵調式。(曲譜可自己搜索「紅旗頌簡譜」。)
好啦,就到這裡吧~~
相關連結:
樂理·調式(8)什麼是六聲調式?六聲調式音階有哪幾種形式?
樂理·調式(7)五聲調式之四:倍受人們青睞的五聲「羽調式」
樂理·調式(6)五聲調式之三:香飄世界的《茉莉花》是什麼調式?
樂理·調式(5)五聲調式之二:在「商調式」裡《繡荷包》
樂理·調式(4)五聲調式之一:讓《婚誓》帶你走進「宮調式」
溫馨提示:關注本號(點擊文章標題下面右側的「關注」按鈕),可自動獲得本號的全部文章連結。包括輕鬆識簡譜系列共30講、巧識五線譜系列共16講、樂理系列(已有「樂理·節奏」部分3講、「樂理·音程」部分5講)、幼兒學拼音系列共20講、幼兒數學輔導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