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圍的日與夜|鄰裡親情與飲食文化

2021-01-08 耽美辰光

在《天水圍的日與夜》中,貴姐和阿安雖然是單親家庭,但是貴姐的娘家人卻各個都比他們有錢,貴姐17歲出來打工,用自己打工賺來的錢供自己的兩個弟弟上學,弟弟讀書之後,飛鴻騰達,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家境富裕,這一貧一富的畫面對比,在電影的一開始的生日宴(貴姐母親的生日宴)中已經表現得很明顯。

在電影中,有兩個老人,一個是貴姐的母親,一個是跟貴姐同住一座公寓的梁婆。梁婆是一個孤寡老人,有一個女兒,有一個孫子,但是七年前,女人出了車禍去世,女婿也帶著孫子另娶,從此以後,在這個世界上梁婆再也無親無故。

電影的一開始,也用一組梁婆日常生活的畫面展現她的孤獨,梁婆裡面有一個梁婆靜坐的畫面,這種靜坐中體現了一個孤寡老人精神生活怎樣的空虛!——這就是為什麼她要去買個電視機,因為時間太難打發了啊!這也是為什麼她用省吃儉用的錢去買首飾給她外孫。而當她見外孫的要求被拒絕,在回來的車上她動情地對貴姐說:「將來我死了,也要保佑家安讀……將自己在親情上的寄託轉移到張家安身上,我們看見這個孤寡老人對親情的迫切渴望。

同樣是年紀差不多的老人,貴姐的母親子孫滿堂,兒女孝順,兒子還挺有出息。她可以在生病住院的時候挑別醫院的粥有藥水味,孫女送來的魚片粥有魚骨,一定要吃燕窩粥,就在這個病房的「飯桌」 上,老太太吃著燕窩粥,想起了女兒對這個家的貢獻,又體現出無限的溫情。

不過,梁婆也並非無依無靠,至少作為鄰居的貴姐把她當成朋友,電影在中秋晚上的一頓聚餐中結束,貴姐母子把阿婆接來家中,坐在一起吃柚子。最後的臺詞是貴姐說柚子很甜,阿婆點頭說:「還有很多汁!」我們於是發現生活和電影都是一樣,市井小民日常生活的平凡細節中流露出來的脈脈溫情,竟是如此甘甜。

《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海報畫面製作的也比較用心,是梁婆和貴姐一起走路,相視一笑的情景。

梁婆和貴姐是鄰居,二人由陌生人發展成朋友,最後形同母女,食物成為見證這段關係逐漸升溫的關鍵。

貴姐一開始認識梁婆,只是在超市裡面的偶然碰面,貴姐為梁婆引路,梁婆也只是當貴姐是超市女工,隨著接觸次數的增加,二人慢慢熟絡起來,貴姐的觀熱情、善良慷慨逐漸感染了阿婆。

梁婆是一個獨居老人,生活極度地節儉,用炒牛肉後留在鍋底的油繼續炒菜,買10塊錢的牛肉就能吃兩頓,因為生活太過無聊,想去買一臺電視機解悶,最後因為超市的商場要收70塊錢的送貨費,也不捨得買一臺電視機,最後還是貴姐兒子幫他搬上樓的……為了感謝貴姐和家安幫她搬電視回家,她大方地送上一袋幾百塊的冬菇……

冬菇在兩廣地區是贈與他人常見的一份手禮,好一點的冬菇好幾百塊錢,人與人之間的情誼,不在於金錢的多少,而在於情誼的分量。

中秋節那天,貴姐和梁婆到菜市場買菜,回來路上言笑晏晏,和梁婆之前獨自去市場買牛肉的陰翳形成鮮明對比。

中秋賞月當晚,三人圍坐一桌賞月,桌子上擺著一個大大的柚子,張家安負責把它開皮。中秋吃柚子是-項傳統習俗,柚子圓圓的,有團圓之意,「柚子" 諧音同「佑子」,代表人們希望得到月亮保佑,蘊意吉祥。

家安嫻熟地剝開柚子,與那個面對榴槤東手無策的少年判若兩人,他在成長——更能體諒母親的不易,並學會力所能及地減輕母親生活上的負擔。

可以說,食物在這部電影中,無形中暗示了各個人際關係之間的牽引與紐帶。

相關焦點

  • 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的日與夜》從一個夏日清晨開始,到一個明月夜結束,日與夜恰好就是形式上的一天。片頭是沒有開發前的天水圍,黑白色調的泥灘魚塘,畫外有著陣陣的鳥叫潮騷。就在這片土地上,幾十層的住宅樓拔地而起,幾十萬人口在此聚集生活。《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時間起止沒有任何明示,直到故事過了大半程,觀眾才明白影片開始於暑期某天,結束於中秋節。
  • 飲食男女,天水圍的日與夜
    圖片作者:小曲圖片作者:小曲飲食男女,天水圍的日與夜  文、圖/小曲  很多香港人視天水圍為「下只角」,並為其貼上「悲情市鎮」的標籤。假如有機會生活在這裡一陣子,與這些普通人一起飲茶、吃飯、去街市買菜打包燒臘、在嘈雜的酒樓中暢快聊天,你一定會愛上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原是香港元朗西北部的一處偏僻圍村,周邊大片魚塘。後填塘建起大量公屋,成為低收入人群的聚居地,也成為香港人眼中的「下只角」。
  • 香港電影漫遊丨《天水圍的日與夜》還原一個真實的天水圍城
    天水圍接連爆發多起慘絕人寰的社會負面新聞,媒體更是對當地造成惡劣影響。許鞍華拍攝《天水圍的日與夜》(鮑起靜、梁進龍、陳麗雲主演),試圖從另一個視角去看天水圍的生活,故事平淡無奇卻倍感溫馨。之後許鞍華又推出同樣發生在天水圍的電影:犯罪題材的《天水圍的夜與霧(Night and Fog)》,由任達華與張靜初主演,將真實案件搬上銀幕。《天水圍的日與夜》電影海報。
  • 我們存在的方式:《天水圍的日與夜》
    天水圍是深圳河對岸一座相對孤立的城區,自2004年一起滅門慘案開始,以及頻繁發生的悲劇慘案和家庭糾紛,於是天水圍被渲染為「香港的悲情城市」。正值此時,許鞍華導演在2008年將《天水圍的日與夜》以及2009年《天水圍的夜與霧》呈上熒幕,兩者雖然是同系列,但基調完全不同。
  • The way we are——《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敘事理想
    > 作為第46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的《天水圍的日與夜》,沒有流量明星,沒有驚險刺激的場景,沒有懸念迭起的情節,有的僅僅是一場娓娓道來的敘事。 淡淡的,悠悠的,如同一張濾紙,過濾了城市的喧囂與浮華,一切的痛苦和歡樂都歸於靜靜的生活化敘事中,《天水圍的日與夜》以近乎記錄片的方式講述了張家安、貴姐、老太太及其所代表的三代人的生活狀態,在平靜的敘事中滲透出關照現實、溫暖人心的力量。
  • The way we are--《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敘事理想
    作為第46屆金像獎最佳影片的《天水圍的日與夜 淡淡的,悠悠的,如同一張濾紙,過濾了城市的喧囂與浮華,一切的痛苦和歡樂都歸於靜靜的生活化敘事中,《天水圍的日與夜》以近乎記錄片的方式講述了張家安、貴姐、老太太及其所代表的三代人的生活狀態,在平靜的敘事中滲透出關照現實、溫暖人心的力量。
  • 經典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完整版
    《天水圍的日與夜》是由香港導演許鞍華拍攝,鮑起靜、梁進龍、陳麗雲主演的劇情片。影片講述了天水圍的一對母子的生活故事 。 張家安,一個與母親住在天水圍的應屆會考生,他在一個單親家庭長大,與母親一起相依為命,比較聽從母親的話,成績也不算優秀但為人很普通。而張母雖然是單親母親,但從不自怨自艾,而是努力將兒子養大,並積極工作——她在一家超級市場的生果檔當售貨員,敬業樂業。在她年少時她把努力工作賺來的錢供兩個弟弟到國外讀書,而與弟弟們之間雖然平時很少來往,但感情深厚。
  • 《天水圍的日與夜》——做人有多難呀!
    無論是《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中的姨媽,還是《天水圍的日與夜》中的貴姐,許鞍華始終用自己獨到的女性視角去詮釋普羅大眾的生活。同是以悲情社區的天水圍為背景,相比《夜與霧》的壓抑,《日與夜》則充滿著人性人情,其中的天水圍更富含人情味。家住天水圍的貴姐丈夫已逝,在超市上班,獨自撫養兒子張家安。某日在電梯偶遇孤寡老人梁老太,兩家陌生人的生活開始有了交集。
  • 《天水圍的日與夜》:看似現實,其實是一則童話!
    雖然標榜為以社會寫實性為主打拍攝手法的許鞍華,在拍攝《天水圍的日與夜》的時候,還是用了一種美化底層市民的人物弧光,幫助最終鮑起靜得到了最佳女主角的殊榮。因為,在塑造桂姐這個角色的時候,還是大量的添加了香港人自身的那種地域優越感,強調的是一種八十年代古早劇時代的「好人一定有好報」的傳統道德觀。
  • 想當年|《天水圍的日與夜》:平淡生活中的人性之美
    天水圍曾被作為「規劃失敗」的案例遭遇口誅筆伐,電影《天水圍的夜與霧》就是根據發生在天水圍的真實案件改編而成。 在毛骨悚然的《天水圍的夜與霧》之前,許鞍華曾經拍過一部溫情脈脈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對於許鞍華而言,後者只是前者的鋪墊,真正的重頭戲還是想把這起駭人聽聞的滅門慘案搬上大銀幕,引起更多人的關注。
  • 《天水圍的日與夜》,平凡瑣碎的生活,透徹而真實,溫情卻不煽情
    《天水圍的日與夜》到《天水圍的夜與霧》通過日常平凡的瑣碎感動到迫於無奈的生活悲慟,無一描述的扣人心弦。也因此在數年之間,天水圍的人口迅速成長,但受限於公共設施不足,再加上位置偏離市中心,『天水圍』像是被香港孤立出來的邊陲地帶。尤其當年的『天水圍』發生了許多慘絕人寰的人倫悲劇和家庭糾紛,以及連續多次的自殺跳樓事件,在媒體大力渲染下,『天水圍』宛如香港的『悲情城市』。
  • 《天水圍的日與夜》為什麼獲得好評?
    《天水圍的日與夜》是由香港著名導演許鞍華親自執導的一部劇情片,這部片子講述的是關於一對母子在天水圍過著平淡的生活故事。整個故事的時間跨度就集中在男主角張家安在會考結束之後的那個暑假。片子裡的人物很樂觀許鞍華是個十分關注現實的導演,所以這部片子選在天水圍,這個曾經發生動亂的地方。她把目光瞄向了單親家庭,在故事設定裡,張家安是沒有父親的。對於這件事,作為一個兒子,他是很坦然地去接受的。在一次團契會上,大家都被要求分享家庭關係,張家安在同學們的面前講自己家裡只有媽媽和他,是沒有遮掩的。後來在暑假結束的時候,偶遇到班上的同學,她又問起來,張家安說沒關係。
  • 《天水圍的日與夜》|生活總是在波瀾不驚中發生
    《天水圍的日與夜》| 生活總是在波瀾不驚中發生在《天水圍的日與夜》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情節是:當教會的學姐問貴姐的兒子阿安,「當你媽媽叫你寫作業的時候,你怎麼回答呢?」,阿安平靜地說:「哦!」《天水圍的日與夜》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劇情, 主線也是貴姐與兒子張家安的起居飲食,還有和鄰居梁婆的日常互動,但是即使是這些我們司空見慣的情節,當他們湊合在一起的時候,仍然能給予我們最大的觸動,電影從頭到尾保持緩和的節奏,電影以吃飯為主,而且無一例外的都是晚飯,通過貴姐和家安在飯桌上的互動交流表現母子情深。
  • 《天水圍的日與夜》:不中獎才是生活的常態
    或許,不中獎,才是普通人的生活常態,就像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一樣——《天水圍的日與夜》這部由許鞍華導演的作品,在2009年的第28屆香港金像獎上,一舉獲得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女配角四項大獎。
  • 《天水圍的日與夜》:三代人,一場相互溫暖的生命旅程
    在《天水圍的日與夜》中,延續了許鞍華對小人物的描寫,加之生活化的場景襯託,當觀眾看完這部影片時,不知不覺中,就會被其中的人物深深感染。故事發生在香港曾經的悲情市鎮天水圍社區,單親媽媽貴姐與兒子張家安遇到了葉落歸根的梁老太,一來一往,互相溫暖的動情故事。
  • 《天水圍的日與夜》:每個人都在孤獨生存,這平凡生活裡也有溫情
    由許鞍華導演的《天水圍的日與夜》就是一篇關於平凡生活的香港影片。影片圍繞「貴姐」這麼一個主要人物,展開講述了她與兒子家安、與她婆家的親戚們、以及她的鄰居梁老太之間的生活瑣事。就是《天水圍的日與夜》這麼一部簡單又樸實無華的影片,它獲得了200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獎項。可見,電影雖然簡單,但是它卻讓我們看到了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看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存狀態,我們每個人就是這樣的平凡的個體,簡單生活,平凡長大。
  • 電影資源推薦;天水圍的日與夜 在線觀看
    好看的電影資源推薦免費天水圍的日與夜導演: 許鞍華編劇: 呂筱華
  • 豆瓣8.6好看的香港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推薦,普通人真實生活狀態的寫照
    這部電影名《天水圍的日與夜》,豆瓣評分8.6,上映於2008年3月27日,是一部由鮑起靜、梁進龍、陳麗雲等主演的香港生活電影。該電影拍攝資金只有僅僅100萬,由於是偏文藝電影,所以上映後票房不理想,但是口碑極好,共獲得了12個獎項。對此類電影感興趣的觀眾可去優酷視頻免費觀看。
  • 1039《跟著耳朵去旅行》節目預告:本周五14:00,藝馨、何理共談《天水圍的日與夜》
    9月25日(周五)下午14:00—15:00《跟著耳朵去旅行》節目,溫州交通廣播邀請嘉賓何理做客直播間,與主持人藝馨一起,談談許鞍華的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的日與夜》是一部由許鞍華執導該片講述了天水圍的一對母子的生活故事。
  • 《天水圍的日與夜》:小人物的生死約定,市井生活的煙火味
    《天水圍的日與夜》榮獲200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和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許鞍華當之無愧榮獲2009的最佳導演與百家傳媒致敬電影人的稱號。許鞍華,相信喜歡看文藝片的朋友應該很熟悉,柔軟細膩一貫是她的電影風格。天水圍這個城市,類似於大城市裡的城中村一樣。每天來來往往的人很多,冷漠無情的一張張陌生面孔,梁老太就生活在天水圍的某個出租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