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計3274字 |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1
X月X日
有了電視報導題材,要琢磨構思,要明白,你通過這個題材,想告訴觀眾什麼,讓觀眾欣賞什麼,這就是你片子的欣賞性、知識性和趣味性。片子可以居二性,可以居三性,也可以居一性,居一性容易些。
一般片子最好先居一性,這樣容易掌握,由一性慢慢發展,一個片子不要放進太多內容,不要想告訴別人太多東西,要捨得剪掉多餘的東西,留著以後做其它片子用。你想告訴觀眾什麼,就用什麼,把片子剪得乾淨些兒。
群眾想看什麼,你的題材和素材,群眾最喜歡看什麼,什麼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你要想點子,找人幫助想點子。有些事光你感興趣不行,你喜歡不行,要想辦法讓看的人感興趣。
一個點子就是節目的精華,一個點子就是節目的位置,就是節目的升華和生命。節目是靠點子出精品,靠點子創造自己的新生命。
X月X日
編導做節目,做欄目策劃,要親力親為,這樣才能逼自己動腦筋想點子。
編導要在調查研究中,去真正了解節目的主題是什麼,主題節目要提倡什麼,讓觀眾了解什麼,明白什麼。而後,你要通過什麼方式,什麼重點節目來反映。
編導要在調研中,孕育自己的點子,去尋找重點節目和最合適的素材,這些是沒有捷徑走的,別人也代替不了的。
調查研究形式有:A、開座談會;B、找熱心者談談;C、把別人反應的情況認真做好筆記,冷靜分析;D、把拍下來的資料素材反覆播放,思考一段時間。
靈感是不期而至,是突然產生的,在談話中產生,在畫面中產生,要會捕捉。
X月X日
到現場拍攝要注意幾點:
1、要找好機位。要根據拍攝主體,用心觀察什麼機位最佳、要保證機位到位。
2、尋找最有趣味兒,有品位的鏡頭,最佳的機位能指出表達事物動感的內在內容的鏡頭。
3、錄同期聲前,要測查一下有沒有明顯的噪聲和暗藏的幹擾。
4、錄同期聲,要檢查有無電源高頻幹擾;話筒是否正常(此項出發前要準備好)。
5、拍攝時,要測試光線和注意調整光圈。
6、保證設備的安全,也是拍攝過程中的一項注意事項。
7、拍專訪要落實好日期和時間,自己要準時。
8、要學會現場捕捉隨時出現的新動態。
X月X日
電視是光和電的結合物,是高科技產品。所以,它的變化太大,沒有什麼不變的常規。電視有極多花樣的手法把思想轉達給觀眾,這些花樣手法要靠豐富的想像力。
除了你的想像力,就是多看別的編導的片子,學別人也是為了啟發自己,在別人想法的基礎上,融進自己的想法,就漂亮極了。
切記,技巧手法是更能準確地表達你的編導意圖,不是弄混你的本意和觀眾思路。
2
X月X日
現在,我們有的編導不太注意寫拍攝提綱和編導提綱,這樣不好。
這些提綱可以幫助你記住你的準確策劃和拍攝想法,因為一忙起來有人容易忘三忘四,它會提醒你是否丟了什麼鐿頭。
提綱會幫助你在一張紙上,琢磨怎樣用二、三句話寫明或說明要拍的內容。會幫你、琢磨你的節目有沒有欣賞性、可視性,它會告訴你,觀眾是不是願意看。
因為,腦子記不如記在紙上好,腦子容易忘,紙上的可以隨時看,可以勾勾劃劃。
X月X日
在現場拍攝時,不論主鏡頭、大特寫鏡頭還是反應鏡頭,它們都很重要。
採訪人員要學會在腦子裡過過電視,想想自己有了什麼鏡頭,缺了什麼鏡頭,要在現場考慮是否鏡頭拍夠了。在現場要把有用的鏡頭拍夠,免得編片時,出現有用鏡頭不夠,用多餘鏡頭來湊的現象。
在現場拍鏡頭,就要想到用後期鏡頭。
也不可以拼命拍鏡頭,不管是什麼,一味兒拍,不管用不用,要知道帶子成本是很高的。
拍攝時,最好用手動光圈,自動光圈不可靠,用燈光要用得自然,燈光最好從屋頂或高處打過去,離牆遠一些,免得有陰影。
從房子外拍到房子內,一定注意光圈,這兩處光感不同。編導在現場一定要同攝影人員商討好機位和所需的必要鏡頭,要讓攝像人員更深地了解你的意圖,你的創作手法。
X月X日
採訪要心中有數,首先採訪什麼要心中有數,要提問什麼,事先一定要想好,不能信口開河,想什麼問什麼。
專訪儘量多用長鏡頭,讓對方在鏡頭前輕鬆地講,回去後再看再剪。長鏡頭用完了,再補角度鏡頭,補花鏡頭。
提問要得體,不能多此一問,對方講得太多並不要緊,你回去可以挑選,最簡潔辦法是,除去兩頭,用中間。
X月X日
進入編輯間後,首先看素材,選擇最好的鏡頭來敘述故事。要向周圍的人講所拍的鏡頭。
要注意鏡頭之間組合的技巧,不能不同步,不能畫面跳。
要把同期聲(採訪對象)中多餘的語言、廢話,在片子中剪掉。採訪對象的口頭語(哦、啊、這個那個等)要在編片中剪掉。
要捨得剪去片子中多餘的畫面,要捨得動「剪刀」。
要保存好母帶,不能劃傷。
要反覆看自己初編好的片,不斷找出要修改的地方,反覆找接點。
要學會用特技手法。
X月X日
解說詞要寫得生動,要與電視畫面語言相呼應,最主要還是口語化。
解說詞儘量少寫觀眾在畫面中可以看到的東西。
解說詞也要同字幕、同期聲、畫面語言相配合。
不能整個片子裡塞滿解說詞,從頭貫到尾;要讓觀眾從畫面上、字幕上明白事件。同期聲是好的事件解說。
X月X日
進了演播室、編導是一號人物,要心細不慌。
要先訂用棚時間,要提前告訴設計美工以便有足夠的時間布景。
要了解音響、燈光、演職員是否到位,有什麼困難。
把節目一個一個過場,請技術部門(燈光、美工、攝影、音響師)一起看,要告訴他們什麼是重點節目、要用什麼表現什麼,讓他們心中有數、配合好。
技術人員是很好的合作者,對他們要有禮貌。指揮技術人員,最好找他們的頭來指揮。
一號編導不要輕意上切換臺,要講好意圖把握全局。
彩排好的東西,不能再變動,至少不能輕意變動,因為時間來不及了。
X月X日
摳像難度大,要反覆練習才行,用多了就找出規律了。不要拍摳像。
摳像基本色鍵用色是蘭色,因為人體幾乎沒有蘭色。
摳像時,後景不要輕意變、因為調個鏡頭要花很長時間。
背景畫面來源有限,要動腦子。前景和背景要協調。
摳像是彩色分離疊現。心要細,不要讓前景體上出現藍光。
3
X月X日
採訪布光一般有反映面部的主光,主光也叫硬光;提高主光另一面臉部的高度叫輔助光,也叫柔光;逆光也是硬光,主要負責提供深度並讓頭髮亮起來。
布光時要注意,基調準確嗎?
光是否有立體感?
如何布光要勤學習,勤琢磨。一個燈光師不會用光,只能是個照明。
光是電視藝術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X月X日
用話筒前,一定要檢查話筒,要注意周圍是否有噪音。
搞大型一點的活動,別忘了先錄點同期聲和現場特徵聲音。
這些後期有用。
話筒影子不要在畫面中出現,話筒在畫面上的位置為好,否則會破壞畫面構圖。
如何拿話筒要有個設計,需要練習手執話筒。
X月X日
同期聲是現場採訪的效果聲,一般最多的是採訪對象的講話。
多用同期聲是個深入採訪的作風問題。同期聲用好了,使片子會更加生動,更讓人信服。錄同期聲,要根據片子特點,選好對象。
選好對象,要讓攝像人人員有個調好鏡頭的時間。
選對象,要男女老少不同類型人都找一下,錄回來後,根據需要再剪輯。
讓錄同期聲的人要輕鬆的講,講出他的特點。
X月X日
現場出現主持人,要選好背景,背景要與片子有關聯。
主持人服裝要與活動相適應。主持人的話筒要構圖好,不要話筒太小、主持人小而變形。
主持人的詞要構思好,儘量精短,不要長而空,令主持人反覆中更亂。
從主持人到下個畫圖,最好用搖的鏡頭,不用到機房再更換鏡頭。
X月X日
構圖是個藝術,是要多看多學。看別人是如何構圖,學他們是如何不斷創新構圖。
構圖最基本要求是,頭不能頂畫面頂部,物體不能同人頭相疊,
耳朵不能在畫面外;腿只有一半。
人在圖中行走,前面要有行進的餘地;人往下看,往前看也要有空間等等。
構圖是一種藝術境界,要用心用腦去創造。
構圖的練習,主要靠觀察,靠看別人的構圖,靠自己反覆用心去練。
作者 | 鹿松林
排版 | 董梅貞
審校 | 路石
輪值主編 | 龐鈞友
鳴謝
自貿港在線
海南正清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海南經濟特區央投實業有限公司
海南野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正清和文化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