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為一個罪犯的出獄,韓國社會到處瀰漫著不安與憤怒 。
這個人叫趙鬥淳,2008年,他在京畿道安山市以極為殘暴的手段對一名8歲女孩實施毆打和性侵,最終導致女孩終生殘疾。此案件曾轟動一時,但趙鬥淳僅被判刑12年的處理結果令韓國民眾極為不解且不滿。2013年,此事被改編成電影《素媛》,引發了更為廣泛的關注和爭議。
民怨從彼時醞釀,到今時沸騰。12日,「惡魔」趙鬥淳刑滿釋放,韓國民眾不僅時刻緊盯著他的一舉一動,怒火也被徹底點燃……
「他是還想犯罪嗎?」
「雖然頭髮白了,但趙鬥淳看上去精神不錯!」「他的眼神能『殺人』!」「他手裡拿著橘子是還想犯罪嗎?」……12日,當68歲的趙鬥淳踏出監獄大門時,他的一切都曝光在閃光燈下,被放大,被解讀。從容貌到穿著,從眼神到手裡捏著的橘子。
趙鬥淳。來源:紐西斯通訊社
就連趙鬥淳當天穿的羽絨服,也被網友扒了個底朝天。急得該羽絨服公司緊急發聲,請求媒體報導時裁掉Logo或打上馬賽克。
還有許多視頻博主聚集在趙鬥淳家門口進行實時直播。其中一個直播捕捉到一個令人「瑟瑟發抖」的畫面:就在十幾個民眾在趙鬥淳家樓下叫罵時,趙鬥淳熄滅了家裡所有的燈,走到窗前,打開手電筒向窗外照射了將近一分鐘。「趙鬥淳從黑暗中投來的眼神,讓我不寒而慄……」一個網友在觀看視頻後這樣說。
趙鬥淳打手電筒觀察樓下抗議者。來源:GJ
從這些細節也不難體會韓國社會對於趙鬥淳的態度——恐懼,並且不想與他有半點牽連。
恐懼之外,還有憤怒。
電影《素媛》中有這樣一個感人畫面,當小女孩從醫院回到家時,民眾自發寫下的 「愛的紙條」貼滿了牆壁。這次,迎接趙鬥淳的,則是民眾滿滿的恨意。
12日,從監獄回家的路上,趙鬥淳猶如過街老鼠。監獄門口,有人對著他破口大罵「驅逐出境!」「判他死刑!」;回家途中,他乘坐的公務專車不斷遭到民眾圍堵,有人甚至衝到車頂,一頓猛踩;來到家門口還遭遇上百人圍堵,踏入家門前,有民眾向他扔雞蛋;回到家後,還有人潛入樓內,手拿平底鍋、關掉燃氣灶,試圖阻止趙鬥淳一家做飯吃;直到現在,還有人在趙鬥淳家門口鬧事。
警方透露,截至當地時間14日下午5時,共接到101件來自趙鬥淳家附近居民的舉報。大部分內容都是「深夜鳴笛吵鬧「或「騎摩託車來的人鬧事」。而警方相關人士表示:「因為騷亂,趙鬥淳從回家後到現在一次都沒有走出過家門。」
不讓他們「重回人間」?
惡魔重回人間,民怨此起彼伏。如今,韓國政府若想給足民眾安全感,要做的還有很多。
「我認識的幾乎每個人都忙著在網際網路上檢索,想找出他家的位置,我也這麼做了。」咖啡店店員李道恆說,「有傳言說監獄並沒有改變他,他依然是個暴力男。」尤其是稱趙鬥淳在獄中每天堅持做1000個伏地挺身的報導,讓韓國人更加恐懼。
但韓國司法部門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這只是基於一名獄友的單方面說法,趙鬥淳這麼做只是為了保護自己在出獄後免受公眾的攻擊。
司法部門的做法,讓一些韓國人感到心寒。「送趙鬥淳下地獄!」數十名抗議者站在監獄前,面對著維持秩序的警察,手舉標語,高呼口號,要求對趙鬥淳實施化學閹割或者死刑。
大批警力在趙鬥淳家樓下維持秩序。來源:GJ
警察試圖驅散他們,但抗議者索性躺在地上,試圖封鎖監獄的出口,阻擋趙鬥淳出獄。
「這是一個怎樣的國家,會保護這樣一個強姦犯呢?!」當一輛灰色的汽車在全副武裝的警察的保護下,載著趙鬥淳駛離監獄時,憤怒的示威者大聲呼喊道。
沒有人想讓趙鬥淳「重回人間」,尤其是受害者娜英(化名)一家。
「11年前,政府承諾會讓趙鬥淳與世隔絕,我相信你們會信守諾言。」在致國會議員金炳旭的一封信中,受害人的父親這樣寫道。
公道的說,事實上,韓國政府也拿不出足夠正當合法的理由,將這個人人厭惡和恐懼的「惡魔」一輩子困在監獄裡。由於無法以同一罪名兩次提起訴訟,並且司法機關也無法推翻自己此前對趙鬥淳的裁決,因此給趙鬥淳額外增加刑期幾乎不可能。
為了回應民眾的關切,韓國政府也在想辦法。有議員建議讓極有可能再次犯罪的罪犯在刑期結束後繼續關押在單獨的設施中,還有人建議對監視、監禁已釋放的針對兒童的性犯罪者的法律進行修訂,將他們的戶外活動範圍限制在其居住地附近200米的範圍內。
只是,要想合理合法地繼續關押這些人人避之不及的犯罪分子,並不容易。2010年,韓國司法部著手制定《保護性監督法》,以期作為補充條款,讓政府可以在釋放一些罪犯,尤其是性犯罪者後,依然可以將他們「禁錮」在獨立的設施裡。2014年,韓國司法部試圖就此立法,但由於遭遇了人權組織的質疑和反對而不得不擱置。
電影《素媛》劇照。來源:GJ
這種為犯罪分子講人權的說法,另一些人感到憤怒。「這些孩子在生理、心理上,都遭受了永久性的傷害。將施暴者的人權和受害者的人權相比較,到底誰的人權更重要?」
如今,韓國政府正在推進另一項新的立法修正案,禁止因性侵未成年人而被定罪的罪犯在學生上學和放學的時間段離家、在戶外逗留,並禁止他們靠近學校。12月4日,這一被稱作「趙鬥淳法案」的修正案剛剛在韓國立法和司法委員會獲得通過。
而對於近在眼前、再次犯罪率為76%的趙鬥淳,當地政府似乎只有加大對他的監視,以期能平息民眾的恐懼。
在接下來的7年裡,按照法律的要求,趙鬥淳不僅必須24小時戴著具有GPS功能的電子腳鏈,並且無法夜間外出(晚9點至次日早6點)、過度飲酒和出入教育機構。他的個人信息,包括家庭住址,會向公眾公開5年。趙鬥淳在安山的居住地附近,當地警方與政府已經早早新安上了35個攝像頭,增加了附近30處地方的照明設施,並計劃派出12名警務人員隨時巡邏。
如何量刑才恰當?
如何處置已獲釋的性犯罪者,體現的是政府對民眾關切的重視。但要讓民眾真正安心,需要的是從源頭上「掐滅」性犯罪,尤其是針對未成年人性犯罪的「火星」,讓犯罪分子鑑於法律的威懾力,不敢對未成年人下手。
電影《素媛》劇照。來源:GJ
但正是在這一點上,韓國民眾似乎對政府尤為不滿。長期以來,司法部門一直因對涉嫌性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寬大處理」而備受詬病。據韓國性別平等和家庭部的數據顯示,韓國登記在冊的針對13歲及以下年齡兒童的性犯罪者中,只有大約一半被判入獄,其餘的一些在2010年至2015年被起訴的性犯罪者只是受到了緩刑或罰款的處罰。而在那些被判入獄的人當中,大約有61%的人刑期在5年以內,刑期超過10年的不到一成。而也正是在2010年至2015年間,韓國針對兒童的性犯罪數量明顯增加,從2007年的857起激增到如今的2054起。
隨著國內批評聲不斷,韓國政府也承諾要對這些犯罪分子施以更加嚴厲的量刑。如何判決此前因「N號房」事件震驚世界、「名聲大噪」的25歲主犯趙主彬,便成了韓國政府向民眾宣誓決心的一個例子。11月,趙主彬因涉嫌製作色情露骨的視頻,勒索包括8名未成年人在內的年輕女性,並通過加密的在線聊天室出售視頻,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40年。40年,意味著趙主彬出獄時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但即便是這樣,韓國人仍不滿意,畢竟檢方曾要求判處趙主彬無期徒刑。受害者更是認為將他關多久都不為過,「正如我的痛苦永遠不會終止」。
韓國「N號房」性剝削案嫌犯趙主彬一審被判處40年徒刑。來源:GJ
但面對輿論有關重判性犯罪者的訴求,韓國社會也傳出不同的聲音。儘管在韓國,尤其在安山,社會上廣泛充斥著對趙鬥淳獲釋的擔憂,但有人質疑「公眾的仇恨是否因為妖魔化的媒體渲染而變得過高?」
每年參與200多次針對兒童和殘疾人的性侵犯案件的公共辯護律師申金慧說:「現在,對例如輕拍頭部、捏臉頰之類輕觸犯罪的懲罰,也變得越來越重了。」她認為,性犯罪的類型和形式多種多樣,一刀切地簡化量刑是「一個危險的主意」。
與其渲染仇恨、迫使司法部門提高量刑,韓國人或許更需要的是認真思考該如何讓那些關於法律、關於量刑等的「辯論」永久地持續下去。而不該是一陣風似的,只有當大事件發生才會激起人們的興趣。
「可是韓國人就是容易陷入突然的狂熱。就像2002年的世界盃幾乎讓每個韓國人都愛上了足球,但比賽一結束,體育場就變得空空蕩蕩好些年。」
否則,娜英的悲慘故事可能永遠只會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相關連結:
案件回顧
12年前冬天的一個早晨,當時8歲的小學生娜英(化名)在上學路上經過教堂時,被趙鬥淳拖入教堂洗手間,遭到毆打和性侵,導致娜英80%生殖系統及肛門永久破損、內臟嚴重破裂,需要使用人造肛門和尿袋。由於趙鬥淳對法官堅稱,自己在醉酒狀態、神志不清的情況下犯罪,加上當時韓國最高刑期的限制,最終他僅被判12年有期徒刑。
趙鬥淳本人前科累累,在對娜英下手前,檔案中已有17次犯罪記錄,韓國法務部2018年對他進行心理鑑定,結果顯示「性偏離性很高」,這一指標與再次犯罪有直接關聯,綜合判定他仍然屬於「再犯危險群體」。而且在反社會型人格障礙測試中,他的分數比5年殺死10人的連環殺手姜浩順還高。
撰稿 齊旭 王若弦
編輯 深海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