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緻手工作品悉數亮相 壇根兒巧娘編織美好生活

2020-12-26 瀟湘晨報

為傳承社區文化,實現精準扶貧,積極探索地區貧困婦女居家就業、靈活就業,天壇街道結合實際情況,成立了"壇根兒巧藝"項目,為地區困難婦女開展多種技能培訓。通過學習經驗交流、優秀作品回收等方式,為她們提供就業平臺,實現精準幫扶,提高收入,並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宮廷手工藝"京繡"等得以傳承發揚。

壇根兒巧藝項目不僅開設了編織坊,而且同步開設了布藝坊、京繡坊,還邀請了專業的老師為學員們授課。自2020年9月份開課以來,15名京繡坊學員、40名布藝坊學員及26名編織坊學員通過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形式深入學習手工藝技能,最終,在結課之際,每位學員都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壇根兒巧藝課堂對我們來說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大家聚在一起學習編織,有說有笑,特別開心。而且通過學習一門手藝,不僅豐富了大家的業餘生活,同時還能幫助貧困家庭解決一些生活上的困難,真的是一件有利咱們社區發展的好事兒。非常感謝咱們街道為我們提供這麼一個有利的平臺,希望今後,將這些手工藝傳承下去。"學員趙敏清說。

目前,壇根巧藝班開發了文旅融合的產品京繡江水海牙的口袋、端午節的香囊、古樸的手編書籤等,並在快手平臺上擁有了壇根兒巧藝的專屬小店,店內產品都是學員們的各種手工作品。

接下來,巧藝班還將開發私人定製產品及一些手工材料包,並製做視頻教學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來源:北京東城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巧娘草編:巧手編出美好生活
    10月19日,巧娘草編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春苗一邊給玉米皮著色,一邊開心地說。 今年52歲的陳春苗是橋南鎮堦子村人,也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臨渭草編」項目傳承人。在她的草編成品展廳裡,擺放著嬰兒搖籃、花瓶、手提包、隔熱墊等各類草編工藝品。「這些工藝品的原料都是農民不要的野草、麥秸稈和玉米皮,我們回收利用,變廢為寶。
  • 【文展會】巧娘齊聚「蕙生福」、文展會舉行專題講座
    雄鷹展翅翱翔、貓咪乖巧可人……9月10日,在市文展會郊區非遺展演展示專場活動中,山西蕙生福貿易有限公司的巧娘們大展身手,不僅收穫了觀眾的目光,還贏得了稱讚。做手工產品,郊區不缺能工巧匠,缺的是帶頭人。為了給婦女提供一個創新創業的平臺,帶動更多人就業,推動婦女手工作品提檔升級,郊區婦聯找到了趙麗娜,希望她能挑起重擔。
  • 南昌舉辦第四屆女紅節風採展示暨女紅作品展
    當日,百餘件優秀女紅作品悉數亮相,刺繡、棕編、布藝、珠繡、剪紙、竹編等民間技藝大放異彩,帶市民朋友一起領略中國傳統女紅文化這張絢麗的名片。南昌市人大副主任王敏,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胡矞等出席活動,豫章繡代表性傳承人餘正連、周南英等非遺大師和婦女手工達人、高校師生、婦女代表等百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重慶大渡口:殘疾人工療站 編織美好生活
    殘疾人工療站(攝影:唐洪瓊)滬漢社區殘疾人工療站成立於2019年,前身為社區手編室,以手工編織和以工代療為主。該工療站為殘疾人及家屬搭建起了一個學習交流、參與活動的平臺,讓殘疾人能夠更好融入社會。工療站每周二、四都會固定開展教學活動,由專業老師為殘疾人教授手編等。目前,工療站已有20餘名殘疾人。
  • 「凡人故事」榆林有位「手工編織達人」,巧手編織堅守20多年
    幾顆珠子,一根魚線,在她手裡一會兒就能變成一件精美的工藝品,這便是王愛蘋堅守了二十多年的事業,她用一根根線、一顆顆珠編織出自己的美好生活。,嘗試獨立製作創新編織工藝品後,就喜歡上了手工。也用十字繡秀出榆林六樓騎街的作品,我們陝北人愛唱民歌《蘭花花》,我聽著聽著就琢磨著設計一種花樣,編織成衣,能體現我們陝北風情。」王愛蘋說,「這些都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做出來的東西好看又實用,大家看了肯定也喜歡。」
  • 「東西部扶貧」不向命運低頭,藏族姑娘靠巧手編織美好新生活(附...
    co-ordinateco-ordinate-達藏措編織作品-2018年她的編織作品先後參加了第四屆青海省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作品成果展,青海省第七屆家庭文化藝術節成果展,參加尖扎縣文化旅遊開幕式黃南州巾幗文化旅遊扶貧示範點產品展示,2019年青海文化旅遊商品博覽會、2019年青洽會、青海省婦聯舉辦的「棉繡江源 溢彩指尖」、黃南州婦女手工編織展覽會,2019年9月份創建了手工編織團隊,免費教縣裡的殘疾人和身邊的姐妹學習編織,2019年11月份榮獲尖扎縣「巾幗建功」自主創業新女性榮譽稱號。
  • 快來看,團結湖的「巧娘」們成了微電影的女主角
    近日,團結湖中路北社區微電影《巧娘》拍攝完成。微電影通過記錄巧娘們手工製作工藝品的過程,展現社區志願者風採,提倡環保理念,吸引更多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悠悠華夏,五千年燦爛文化,蘊含中國女性的智慧與勤勞……」伴隨著悠揚渾厚的畫外音,「巧娘」們的故事徐徐展開。壓邊、粘合、塗色、點綴……微電影中,中路北社區「綠色巧手屋」的成員們運用自己的巧手,將廢舊物品與製作材料相結合,把廢紙變為擺件底紋、枯枝變為點綴的花朵,製作成精美的掛件、花樣眾多的圓鏡、形式各異的扇子等漂亮的手工藝品。
  • 《手工編織的籃子》行者-協助拍攝
    手工編織的籃子【第1幅圖】此作品由安徽攝影愛好者祝先生在著名的廣州地區拍攝手工編織的籃子【第2幅圖】此作品由佛山攝影愛好者尚先生在著名的許昌地區拍攝手工編織的籃子【第3幅圖】此作品由煙臺攝影愛好者沃先生在著名的天津地區拍攝
  • 【慧.生活】燕京八絕「京繡」海外直播,「北京巧娘」巧手遠名揚
    7歲起,她便開始和母親學習刺繡,一直堅持至今,是目前北京僅有的幾位京繡代表傳承人之一,其刺繡風格莊重、精緻、既堅守京繡傳統,又有創新。於美英講述了京繡的歷史文化故事。京繡又名「宮廷繡」或「宮繡」,是以北京為中心的刺繡產品的總稱。
  • 「編織七彩夢境」——南豐社區開展捕夢網手工製作活動
    為了豐富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為他們帶來美好的祝福,11月29日下午,南豐社區工作人員帶領轄區中老年人在社區二樓多功能室舉辦「編織七彩夢境·留住美好與祝福」捕夢網手工製作活動,轄區共25名居民參與到活動中來。
  • 【社區活動】北新街社區組織開展「七彩編織 傳承經典」手工編織活動
    【社區活動】北新街社區組織開展「七彩編織 傳承經典」手工編織活動 2020-12-2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竹子的細工編織,優雅的像蕾絲編織!DIY手工竹編工藝!
    而與竹子利用相關的竹藝,一直是日本民藝的重要組成部分,並有著很多的流派,包括樂器、兵器、竹編等,其中有一百多種的編織方式。今天要介紹日本京都女竹匠Ogura Chiemi,繼承和延續了古老的竹編工藝,但同時將現代感融入到作品之中。
  • 手工編織愛心毛衣,附多圖
    在現代社會,編織整件毛衣這種事情已經比較罕見了。毛線的價格再加上手編的時間成本,遠遠不如買一件流水線上的毛衣划算。所以,大家都是買毛衣,殊不知,最好的毛衣就是手工編織的哦!各種微縮的精緻的服飾應運而生。價格令娃圈外的人咋舌。毛衣是娃衣中常見的一種。而編織是毛線娃衣製作的重要一環。各種娃娃的尺寸、身高不同。無法量產,只能親手編織,而市售手工編織娃衣的價格並不低。所以會編織的小夥伴們,何不自己編織看看呢。
  • 初學者學習手工編織,提升自身技術的三個辦法
    1.購買手工編織的書籍現在有關手工方面的書籍很多,基本各種工藝類型都有,在各大書店就可以買到,也可在網店搜索。但是因為書上只是靜態圖片,有些手法有過於複雜,自學難度較大。2.網絡學習現在自媒體十分發達,基本各大平臺上都有相關的手工視頻。視頻學習更直觀快速。比如「好看視頻」上,有很多技術高超的手工編織者,他們的視頻質量很高,可以讓你快速的學會一下簡單的手工編織作品,為你學習手工編織開一個好頭,在你遇到問題時,也可以留言諮詢,十分方便。
  • 柔美精緻的蕾絲,被譽為「編織中的黃金」,鉤針編織附圖解教程
    蕾絲到底憑什麼被譽為「編織中的黃金」?「蕾絲島」的古老傳說在義大利威尼斯東北方有個小島,叫做布拉諾,島上的漁民們出海捕魚後,家中的妻子因為思念丈夫,就聚在一起,用棉線編織出漁網的樣子,有時還把它們裝飾在衣服的邊緣,以祈求海上的丈夫平安歸來。
  • 【一大波作品來襲】手工愛好者網友作品精選第一輯
    想必這個周末大家都過的很開心吧,手愛君這個周末也挺開心,看了兩天的《離婚律師》,昏天暗地、沒日沒夜的看,好久沒那麼放鬆了,這電視劇確實挺好看的,推薦大家有時間可以看一看。 言歸正傳,手愛君這兩天有一個想法,想在每周末把手工愛好者網站上優秀的作品整理出來做成一個專輯分享給大家,這樣可以讓優秀的手工作品得到更多的曝光率,分享是手工的最大樂趣嘛。
  • 編織大師張博蔚現場點評本屆編織大賽獲獎作品
    「玩美杯」中國國際手工藝術大賽編織賽區成衣類獲獎作品進行了精彩點評,並現場指導獲獎選手如何進一步提高編織技藝。 張博蔚老師接受玩美手工網記者採訪張博蔚老師認為編織的魅力在於編織過程是一個創作的過程,能用作品詮釋對美的追求。
  • 手工編織之家,這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家居飾品
    家對於我年輕時太注重穿著,所以一直就編織服裝服飾,認為那是展示自己美的最好方式,美了別人也美了自己。我喜歡的家就是我兒時的夢想,被花兒,草兒,鳥兒,貓兒包圍,所以在我的編織作品裡總能有它們的身影。我的鳥兒,是家裡的森林之歌。我的花兒,是家的「詩與遠方」。我的草兒,給家一個滿目自然的視覺盛宴。
  • 手工編織產品幫助改善了雲南錫盟佤族的生活(中英雙語)
    [Xinhua/Wang Guansen]  參考譯文:  手工編織產品幫助改善了雲南錫盟佤族的生活  近年來,西盟佤族自治縣政府不斷加強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幫助佤族人民保護和傳承古老的文化傳統。陽洛村西盟印象等文化公司也參與了這項工作。他們為當地人提供學習編織技術和銷售各種手工編織服裝產品的機會。
  • 瓜州縣婦女手工「雙創」大賽參賽項目展示(二)小手工編織/香包刺繡
    瓜州縣婦女手工「雙創」大賽參賽項目展示(二)小手工編織/香包刺繡 2020-09-11 15: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